资源简介 (共25张PPT)世界历史上曾经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中东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299年 -1922年)波斯帝国(前550~前330 )亚历山大帝国(前334年-前323年)罗马帝国(前27年—395年)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395年—1453年)阿拉伯帝国(632年—1258年)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公元500-1500年,当欧洲文明处于“黑暗时代”时,亚洲伊斯兰文明作为东方儒家文明与欧洲基督教文明交流的桥梁,其本身的辉煌成就与东方儒家文明一起主导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通过了解中古时期亚洲地区的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亚洲文明的特点。1.搜集伊斯兰教兴起的历史事实,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伊斯兰教兴起的原因及影响。2.结合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扩张的地图,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奥斯曼土耳其崛起的历程及影响。3.结合德里苏丹国家疆域图,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笈多帝国和德里苏丹国的扩张及文明特点。4.搜集相应的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大化改新的内容及意义,运用“唯物史观”论,理解大化改新后日本进入幕府政治的原因。Contents目录【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世界(亚洲)的多元面貌。一 阿拉伯帝国二 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三 南亚与东亚的国家壹阿拉伯帝国《一千零一夜》书影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最为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的文学作品,以王后给国王为线索,把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这些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反映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以及阿拉伯文化对古代世界的继承和发展。阿里巴巴和四十个大盗阿拉伯帝国兴起与扩张部落并存,相互混战,建立伊斯兰教。迁居麦地那,建立政权,半岛统一。对外扩张,建立阿拉伯帝国。我们以劫掠为职业,劫掠我们的敌人和邻居。倘若无人可供我们劫掠,我们就劫掠自己的兄弟。阿拉伯人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剑,向外扩张。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孪生兄弟。一、阿拉伯帝国7世纪初,由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一词,原意为顺从,指顺从安拉的意志。信仰伊斯兰教者,称为“穆斯林”,意为独尊安拉、服从先知的人。穆斯林以《古兰经》为经典,他们认为它是安拉的启示,是神圣无误的永恒真理。《古兰经》规定了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教法、宗教义务和作为穆斯林必须恪守的道德规范。因此,《古兰经》不仅是伊斯兰教经典,也是阿拉伯国家关于宗教、政治、经济、军事和法律制度的经典。【历史概念】伊斯兰教政教合一:政权和神权合二为一的政治制度。国家元首和宗教领袖同为一人,政权和教权由一人执掌;国家法律以宗教教义为依据。“伊斯兰”一词,原意为顺从,指顺从安拉的意志。信仰伊斯兰教者,称为“穆斯林”,意为独尊安拉、服从先知的人。穆斯林以《古兰经》为经典,他们认为它是安拉的启示,是神圣无误的永恒真理。 《古兰经》规定了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教法、宗教义务和作为穆斯林必须恪守的道德规范。因此, 《古兰经》不仅是伊斯兰教经典,也是阿拉伯国家关于宗教、政治、经济、军事和法律制度的经典。伊斯兰教的主要教义有信仰安拉,来世观念,崇尚洁净,热爱文化的生活。“哈里发”一词系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代理者”、“继任人”。穆罕默德去世后,伊斯兰教先后推选出四位继承人,称之为“哈里发”。进入帝国阶段后,哈里发转为世袭制。处于政权顶端的哈里发集政权、军权和神权于一身,控制着从中央到地方的军政、税收与宗教三大权力系统,既是帝国最高元首,又是全体穆斯林的宗教领袖。阿拉伯帝国的统治概况(632—1258)政治经济文化政教合一专制统治经济繁荣外贸发达兼收并蓄交流桥梁中国的造纸术、罗盘针、火药,都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入西方的。《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反映了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化的继承与融合。阿拉伯数字源于古印度人,阿拉伯人将这种数字改进并传播到全世界。一、阿拉伯帝国贰奥斯曼帝国的星期为什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游牧民族能够战胜具有千年历史的拜占庭帝国,并在16世纪成为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奥斯曼帝国兴起与扩张13世纪兴起于两河流域14世纪进军欧洲1453年灭拜占庭帝国16世纪后期地跨亚非欧大帝国奥斯曼帝国的统治(1299—1923)政治:经济:文化:苏丹政教合一,专制统治。经济繁荣,对过境商品征收重税,影响东西方贸易。东西文化交流桥梁奥斯曼帝国位处东西文明交汇处,并掌握东西文明的陆上交通线达6个世纪之久。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材料二 奥斯曼帝国位处东西文明交汇处,并掌握东西文明的陆上交通线达6个世纪之久。----宋保军《奥斯曼帝国与16世纪中期旧商路的贸易复兴》材料一 奥斯曼帝国发展的过程中,对外出口山羊毛、皮革制品和兽皮,还有地毯……矿产品也是奥斯曼帝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铅被出口到西方和埃及;铜也被卖给热那亚人......在出口金属的同时,奥斯曼帝国也进口金属,如铁和锡,这些都是用于铸造火炮必须的金属。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奥斯曼帝国在东西方贸易中的作用。控制传统东西方商路,征收重税,一定程度阻碍东西方贸易,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帝国一度成为东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材料一:曼苏尔(阿拔斯王朝第二代哈里发)不仅是独揽政教大权的世俗专制君主,同时也是神。……为了贯彻专制集权统治,曼苏尔建立了一套组织庞大而严密的官僚统治机构,……财政收入是帝国的经济命脉,各省的财政总监由哈里发直接任命,并不受总督的管辖。——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依据下列材料结合教材,概括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发展的相同之处。材料二:奥斯曼帝国作为继阿拉伯帝国之后传承伊斯兰文明的历史载体,继承哈里发时代的宗教政治传统,实行君主至上和教俗合一的政治体制,世俗权力与宗教权力错综交织……——哈全安《土耳其通史》问题探究材料三:阿拉伯帝国建立后的经济繁荣又使阿拉伯商人的足迹踏遍了亚、非、欧三洲。商业贸易频繁交往的同时,科学文化的交流也大大加强了。——张帅《阿拉伯文明的起落》材料四:奥斯曼帝国每定都一处,皆大幅改革当地经济,使其成为新政经中心。因商人及工人对于创造大都会尤其重要,穆罕默德二世与其继承人巴耶塞特二世鼓励欧洲各地之犹太人移居伊斯坦布尔。——维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问题探究依据下列材料结合教材,概括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发展的相同之处。材料一:阿拉伯帝国历代统治者都比较关心发展科学文化事业。……他们不分宗教域,不拘泥意识形态的差异,不惜重金延聘人才,尊重和奖掖各界学者。——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依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发展有什么不同?材料二:中国的造纸术、罗盘针、火药,印度的代数学、位置计算制和零的符号,都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入西方的。——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材料三:奥斯曼帝国占领君士坦丁堡和地中海东部沿海地区后,亚欧商路都在其控制之下。……苏丹政府对过往商旅强征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加之长期的战争和海盗活动,地中海区域正常的商业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西欧各国遂更加积极地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王斯德主编,沈坚,金志霖著《世界通史·前工业文明与地域性历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问题探究叁南亚与东亚的国家笈多帝国 建立 4世纪初,在恒河中游兴起,几乎征服北印度政治 政局稳定,国王控制恒河中下游,其余地区仍保留原来的藩王。宗教 由婆罗门教演变而来的印度教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1、南亚——笈多帝国与德里苏丹国德里苏丹国 建立 11 世纪,突厥人入侵印度地区。13 世纪初建立德里苏丹国家。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统治 中央 苏丹地方 行省强烈的连续性一些重要的新因素出现三、南亚与东亚的国家(1)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646年,孝德天皇颁布诏书改革,模仿隋唐律令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因其年号是“大化”,史称“大化改新”。10世纪,随着庄园的形成,中央集权开始瓦解。12世纪末,源赖朝在镰仓建立幕府,并从朝廷获得了镇压叛乱、征收赋税等权力。自镰仓幕府以来,日本历史上共经历了镰仓、室町、德川三个幕府时期。1867年,德川幕府的德川庆喜还政于天皇。从1185年到1867年,幕府政治共682年。天皇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实权。将军与武士结成主从关系。(2)幕府政治2、东亚——日本与朝鲜日本三、南亚与东亚的国家请在此输入标题【拓展提升】 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唐文化影响下的大化改新(1)政治制度:建立起以唐三省六部制和郡县制为蓝本的中央与地方行政体系,模仿唐朝建立天皇制政体,制定国名和纪年。(2)经济制度:建立起以唐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为蓝本的田制和税制。(3)军事制度:建立起以唐府兵制为蓝本的防人制。(4)法律制度:建立起以唐律为蓝本的律令体系。(5)生活习俗:广泛地吸收和仿效大唐国的礼仪、服饰等项以至影响到日本的某些民族风俗的形成,除此之外,诸如围棋、相扑、汉方医学、茶道、日本佛教艺术的黄金时代等等,无不从各个侧面展示着日本文化在“大化改新”至平安时期全盘唐化的倾向。2、东亚——日本与朝鲜三、南亚与东亚的国家朝鲜新罗人王建建立高丽王朝,仿效唐朝制度高丽10C初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朝鲜14C末日本丰臣秀吉派军侵略朝鲜,朝鲜请求中国支援,历经7年中朝军民取得胜利共抗侵略16C末新罗初步统一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新罗7C末高丽敬天寺石塔新罗遗迹日本与朝鲜:深受中华文化影响又有自己的特点三、南亚与东亚的国家中古时期的亚洲阿拉伯帝国南亚与东亚的国家奥斯曼帝国建立政教合一的统治:政治制度经济繁荣宗教传播—伊斯兰教文化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吸收被征服地区文化建立政教合一的统治:伊斯兰教影响南亚--印度日本朝鲜笈多帝国德里苏丹国:伊斯兰教兴起印度教大化改新、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幕府统治西亚南亚东亚政教合一多种宗教中央集权影响中央集权制的建立东亚本课小结阿拉伯文化空间上的扩展以及亚洲不同地区、亚洲与欧洲之间相互联系的加强,这是欧洲人能够开辟新航路的重要前提历史的任何重大转折和突破,都不是偶然发生的1.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大量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这些后来又成为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重要条件,同时中国的四大发明也是经由阿拉伯传入欧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B.西方文化与阿拉伯文化同根同源C.阿拉伯文化领先世界D.阿拉伯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A随堂练习2.朝鲜有各种考试时间不确定的科举考试,又称“别试”。具有代表性的别试,朝鲜国王也会亲临考场,其中著名的有以成均馆的儒生为考试对象的“谒圣试”等。材料说明( )A.儒家思想对高丽王朝影响深远 B.高丽王朝科举考试和中国完全一样C.科举考试具有公平公正的特点 D.科举考试扩大了统治基础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