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欢迎回到有趣的历史课堂导入新课继往开来 | 继续走进中国古代史历史是有厚度的,历史也是有温度的,让我们一起走近历史,创造历史!同学们!新学期我们一起 Rap七年级历史下册导言课回顾七上学史方法感知七下课堂要求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一分钟回顾七年级上册朝代更迭大事变回顾七上壹整体感知:朝代更替回顾七上壹史前时期夏朝220曹魏221蜀汉229孙吴商朝西周东周秦朝西汉三国西晋十六国:北方东晋:南方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宋齐梁陈隋朝东汉春秋战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感知七下贰整体感知:朝代更替隋唐五代十国元明清西夏北宋辽西夏西夏金南宋581-618都长安隋文帝杨坚618-907都长安唐高祖李渊907-979960-11271127-12791368-16441271-13681644-1912五代北方:后梁唐晋汉周十国南方:吴唐吴越前后蜀,南北两汉闽平楚。(北汉在北方)都开封宋太祖赵匡胤都临安宋高宗赵构都大京忽必烈都应天府(南京)明太祖朱元璋都北京时代特征: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时代特征: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感知七下贰整体感知:单元结构隋唐(581---618---907)第一单元统一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开放的对外政策和文化政策新增章节突出民族交融并明确文化版块章节,强调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感知七下贰整体感知:单元结构五代、辽、宋、夏、金——元(907---1368)第二单元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分裂宋辽、宋夏、宋金并立;回族形成;经济重心南移两节内容整合为一节课内容,突出“统一”趋势。感知七下贰整体感知:单元结构明清(前)(1368---1840)第三单元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统一皇权加强达到顶峰;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康乾盛世;资本主义萌芽;闭关锁国政策课堂要求叁1.课前预习,熟悉内容:目录单元介绍导言课堂要求叁1.课前预习,熟悉内容:正文相关史事材料研读课后活动知识拓展课堂要求叁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阅读课本,铅笔圈画基本史实·完成课前预习填空·在预习中大胆提出疑问01 课前预习:粗读+细读+提疑·课前3分钟做好准备,朗读课文·课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的提问,大胆发言·认真做好课堂笔记02 课堂听讲:理解+思考+笔记·复习巩固,按时完成作业和每周背诵任务·准备试卷收纳袋和默写本03 课后巩固:及时复习+认真作业 序号化(一 /(一)/ 1 / (1) / ① / a) 红笔或彩笔标注关键词(朝代三要素、背景、意义……) 考点下划直线,大段文字可以用括号 在相应位置补充笔记,问题类注意写标题笔记注意事项课堂要求叁2.认真听课,积极思考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划好教材,落实基础。(理解知识和初步记忆):划书注意事项①序号化(1/①/a )②标注关键词③考点下划简单直线,大段文字可以用括号④在相应位置补充拓展知识课堂要求叁3.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会画思维导图,形成知识结构03利用知识表格,分析比较知识点的异同02制作时间轴,串联知识点,注意时间与历史事件对应01学史方法肆1.如何读懂文献史料七下新教材主要讲述了“如何读懂文献史料”?方法有四:1、查看“史料出处”2、查阅工具书3、理解文献史料大意4、与其他形式史料印证学史方法肆2.政史结合学习除了学习课本方法知道外,我们还要从多方面提高学史方法。如:政史结合学习历史和政治关系紧密,今天的历史是昨天的政治,今天的政治是明天的历史。要向学生讲透这种关系,引导他们用政治学知识分析历史,用历史学知识检验政治,相互印证、促进。学史方法肆3.知识网络构建除了学习课本方法知道外,我们还要从多方面提高学史方法。如:注重历史框架和知识网络构建历史知识虽繁多,但相互联系形成整体网络。学习时要注意前后纵横联系,如果把人类历史看作大系统,历史事件、现象、人物就是子系统,要让学生明白子系统在大系统中的地位以及子系统间的关系,从而在头脑中搭建起历史框架,有助于把握历史概念和时代特征。例如通过《新航路的开辟》路线图,采用图文结合、以图带文等方法抓住重点归纳,就能掌握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内容未来可期祝同学们学习进步!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