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第12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城市和商业发展,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030201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在农业、手工业、商业领域的发展表现,理解生产技术的进步、各族间的交流等因素是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知道南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经济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感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家国情怀史料实证唯物史观一、农业的发展1、背景唐朝安史之乱后,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南方唐安史之乱西晋八王之乱北宋靖康之变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中原的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两宋时期,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一、农业的发展2、表现粮食作物◎宋代经济分布图新品种:越南占城稻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南方农民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江淮之间有稻,粒稍细,耐水旱而成实早,作饭差硬,土人谓之占城米。——[宋]高承《事物纪原》产量高: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粮仓丰: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结合图文材料,说一说宋朝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的原因有哪些。真宗深念稼穑,闻占城稻耐旱……各遣使以珍货求其种。占城得种二十石,至今在处播之。——[宋]释文莹《 湘山野录》在宋代,复种技术得到推广,江南种稻普遍分“早禾”和“晚禾”两种,种植和收获的时间不同。南宋时,冬麦和晚稻两熟制得到大面积推广。复种是农业史上的重大变革,使耕地利用率提高,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王祯《农书》中描绘的秧马优良品种的推广耕作技术的提高耕作工具的发明辽夏金的统治者对农业也相当重视一、农业的发展2、表现粮食作物◎金代铁铧、铁锹、犁镜、铁镐、铁锛、铁镰等农具◎西夏鎏金铜牛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农业开发,效果显著一、农业的发展宋元时期,经济作物在南方有很大的发展经济作物◎宋代经济分布图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茶树棉花元朝时期,南方植棉逐渐普遍到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尚限于广东、福建和海南2、表现一、农业的发展◎元朝的运河和海运航线图统治者影 响目 的举 措忽必烈便利南粮北运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开凿会通河和通惠河会通河通惠河粮食运输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航线粮食运输一度以海运为主2、表现裁弯取直缩短航线二、手工业的兴盛1、纺织业◎宋代经济分布图南方丝织业发展迅速,四川、江浙地区最为发达棉纺织业丝织业毛纺织业西夏手工业的重要部门毡毯毡靴毡帽南宋后期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种类较多黄道婆推广海南棉纺织技术到松江元朝时棉布逐渐成为主要的衣被原料。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松江人物扫描黄道婆(生卒年不详),生于南宋末年,松江府乌泥泾镇人。元朝时期,黄道婆从海南崖州归来,将海南黎族地区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带到松江府的乌泥泾,改进棉纺织工具,提高了棉布的质量和印染工艺水平。她对棉纺织业的发展贡献很大。当时,松江从事棉布生产的有1 000多户,织出的“乌泥泾被”远近畅销。二、手工业的兴盛1、纺织业◎黄道婆塑像二、手工业的兴盛◎宋代经济分布图宋代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中心辽金的制瓷技术也相当进步2、制瓷业定窑汝窑哥窑官窑钧窑元朝的青花瓷代表了制瓷技术的高超水平金的耀州瓷辽的瓷器鸡冠壶定窑官窑哥窑汝窑钧窑官窑元青花二、手工业的兴盛北宋:煤得到大量开采,广泛用于冶铁炼钢金:煤产量和使用相当可观西夏:兵器制作精良3、矿冶业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宋]庄绰《鸡肋篇》辽:铁制农具制作水平较高铁甲马镫西夏剑◎瓜州榆林窟第3窟风箱与冶铁图生动展现了西夏时期的冶铁工艺[译文]过去汴都有数百万户人家,全都依赖石炭(煤)取暖做饭,没有一户人家是烧柴的。二、手工业的兴盛①造船中心:广州、泉州、明州②船坞:北宋东京郊外,世界现存最早③技术:南宋海船配备指南针◎宋代经济分布图宋朝: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金:造出撞冰船4、造船业宋代海船起步早规模大技术领先集中在南方沿海地区1、宋元时期三、商业的繁荣◎宋代经济分布图(东京)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临安)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译文]这里的房屋雄伟壮观,门面广阔,看上去非常严整。每一笔交易,金额动辄上千万,令人震惊。[译文]从大街到各条坊巷,大大小小的店铺一个挨着一个,没有一间空屋子。商业城市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宋代经济分布图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1、宋元时期三、商业的繁荣商业活动◎李嵩《货郎图》(局部)北宋时大城市的商业活动已突破坊和市的界限,人口聚集或流动性大的地方都可以开设店铺早市和夜市进一步发展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交通要道发展成为重要的商贸区突破空间限制突破时间限制三、商业的繁荣1、宋元时期商业活动相关史事随着城市的繁荣,人们的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大的瓦子,可容几千人。瓦子中有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各种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如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蹴鞠(cùjū)的,令人眼花缭乱。瓦子里还有许多摊商,有卖饮食、药材、珍玩、字画的,还有剃头、算卦的,十分热闹。2、辽夏金时期三、商业的繁荣商业:金在一些地方还对往来商旅征收商税城市:辽的上京、西夏的兴庆府和金的燕京,商业都很繁盛二十年正月,定商税法,金银百分取一,诸物百分取三。——《金史 食货志》◎辽上京遗址[译文](大定)二十年正月,制定了商税法,规定金银交易征收百分之一的税,其他物品交易征收百分之三的税。三、商业的繁荣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南宋: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元朝:纸币在全国范围内作为主币发行3、贸易媒介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宋史 食货志》◎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南宋纸币铜版拓片◎元朝至元宝钞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译文]起初,蜀地的百姓因为铁钱太重,私下里制作了一种券,称为交子,以便于贸易,由十六户富民主持发行。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类别 发展成就 集中区域农业 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手工业 纺织业制瓷业矿冶业造船业商业 城市市场纸币南方水稻种植,复种技术,秧马南方种植茶树,棉花由南向北推进丝织品、棉纺织品、毛纺织品宋五大名窑,金耀州瓷,元青花煤的开采,西夏冶铁的发展苏州、湖州等福建、川蜀等四川、江浙等江西、江南等南宋海船、金撞冰船广州、泉州等兴起很多商业城市,人口多达百万早市、夜市、草市交子、会子、元朝纸币东京、临安等—四川地区—措施农业手工业商业三、商业的繁荣4、经济重心南移◎宋代经济分布图材料研读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范祖禹传》[注释]仰给:依靠,依赖。[译文]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东南地区。南方人口在总量和增长速度方面都超过了北方江南地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水平领先政府的财政收入和粮食供应都依靠江南地区南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结合所学,简要说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东晋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安史之乱后两宋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开发南北方经济都有较大发展北方经济受到破坏,经济重心开始持续南移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江南开发图◎唐朝经济分布图◎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形势图◎宋代经济分布图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宋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广告宋朝的商业空前发达。由于商业竞争激烈,有的商铺为招揽生意,开始以印刷广告的方式宣传和推销自己的商品。这件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不仅标明铺号,而且以白兔为商品标识,注明“认门前白兔儿为记”,还特别说明是“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如果要成批购买,还可以优惠。这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广告。1.(2023·四川成都中考真题)北宋时,苏轼曾写道:“余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日行千畦(小块土地),较之佝偻(弯腰)而作者,劳佚(逸)相绝矣”。由此可见,“秧马”的使用有利于( )A.普及小麦种植 B.增强垦荒能力C.提高劳动效率 D.形成养马习俗C2.(2023·山东临沂中考真题)“考古表明,南宋船坞不仅是建造和修理船舶的场所,很可能还是朝廷设立的专为皇室运送货物的码头。”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这种“建造和修理船舶的场所”,建造于( )A.唐朝 B.北宋C.南宋 D.元朝B3.(2024·宁夏中考真题)从传世的《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到,汴梁城郊外到城内街面,有行商、坐贾与摊贩,店铺与宅院交相毗邻。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沿街闹市,通晓不绝。”据此可知,当时宋代( )A.很多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B.连通全国的商业网已经形成C.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D.商业活动突破时间地点限制D4.(2024·内蒙古中考真题)宋代商铺林立,有的商铺为了招揽生意,开始以印刷广告的方式宣传自己的商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上述材料反映了宋代( )A.坊市制被打破 B.商业贸易繁荣C.纸币广泛使用 D.政府重视商业B5.(2024·四川自贡中考真题)某兴趣小组在历史探究学习中,围绕主题收集了以下史料,摘录如表。他们探究的主题应该为( )A内容 出处“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 《史记》“(南方)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晋书》“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A.经济重心南移 B.城市商业繁荣C.民族关系发展 D.对外交流频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