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1)【课程标准】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保持文化的传承,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具有的重要意义。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中国金石学)收藏艺术珍品立法保护(一)古代:(二)近现代:希腊立法,(1834)1、国外:(真实性、完整性原则)《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1964)清政府《保存古物推广办法》,(1906)2、中国:南京国民政府公布了中国第一部文物保护法律《古物保存法》,(1930)建立起专业化的文物保护体系,完成全国性文物普查,(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197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二、《世界遗产公约》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制定《世界遗产名录》;遗产分类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一)目的:(二)内容:(文物、建筑群、遗址)概念: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从存在形态上分为物质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建筑群、遗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且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材料一:注意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一方面因年久腐变所致,同时,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使情况恶化,造成更加难以对付的损害或破坏现象……现有关于文化财产和自然财产的国际公约、建议和决议表明,保护不论属于哪国人民的这类罕见且无法替代的财产,对全世界人民都很重要。 ——摘编自《世界遗产公约》前言部分问题1:根据文字和图片材料,分析保护文化遗产的原因?材料二: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构成,它不仅是人类以往文明的见证和产物,也是促进人类未来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也被视为“文化创作的源泉”。——摘编自李玉雪《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法治进路思考》1.文化遗产遭到严重威胁(自然灾害、战争、工业化和城市化、人为破坏等)。3.维护文化遗产对传承人类文明和维护文化多样性、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乐山大佛2.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它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特别是其上的文字铭刻及拓片;广义上还包括竹简、甲骨、玉器、砖瓦、封泥、兵符、明器等一般文物。金石学形成于北宋时期,欧阳修是金石学的开创者,其学生曾巩的《金石录》最早提出“金石”一词。清代王鸣盛等人,正式提出“金石之学”这一名称。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一)古代:收藏艺术珍品问题2:归纳从古至今文化遗产保护措施的发展趋势?世界 中国 时间 举措 时间 举措古代 古代1834年 1906年1964年 1930年1972年 1961年1978年 1982年1979年 1985年2003年 2004年2017年 2006年2019年 2011年希腊:制定法律《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世界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名录》12处《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193个国家加入《世界遗产名录》列入的遗产数量达到1121处,分布在167个国家《保护古物推广办法》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古物保存法》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0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加入《世界遗产公约》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①专业性:法律化、制度化、体系化、专门机构管理;②渐进性:遗产数量增多、保护范围更广;③广泛性:从个人到国家和世界公约。收藏(皇室、贵族、教会)收藏(帝王、达官贵人、民间收藏家)2016年一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火遍全国。修复文物也是保护文化遗产的一种方式。(二)近现代:立法保护文化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关系泰山岱顶是我国世界遗产地和风景名胜区超载旅游、错位开发,进而导致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大量旅游经营性项目的建设,破坏了环境的真实性,还破坏了自有封禅活动以来赋予岱顶的氛围,进而打破了泰山封禅文化于无形中的完整性。其次,建筑物立身之处,植被、微生物所依附的地表层不复存在,微生态环境、生物链受到扰动,自然环境的完整性被打破。大量宾馆产生的垃圾问题造成环境污染,这些都使岱顶的原有风貌极大地丧失。真实性是更为基础的东西,而完整性是对真实性的强化。其核心则是强调排除人为因素的影响,反对对遗产本身及其周围环境的任何改动,反对增加新的不协调的建筑,反对滥加假古董,甚至反对不必要的“修复”,以保持其原貌。⑴背景:任何文化和自然遗产都是人类共同财富。⑵通过: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这一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⑶宗旨:⑷缔约国:截至2017年1月,共有193个国家加入《世界遗产公约》,这是目前拥有缔约国最多的公约之一。(5)意义:充分肯定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二、《世界遗产公约》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当时著名国学家陈寅恪曾这样感慨。“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敦煌藏经洞的藏品,大约有1.37万件在大英博物馆里,是全世界敦煌经卷的三分之一。但因为语言、文化等差异,这些经卷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你觉得今天敦煌学的研究和保护应该具有什么观念?世界性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敦煌壁画2003年,敦煌研究院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主持,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澳大利亚遗产委员会、敦煌研究院共同参与,开始编制《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敦煌莫高窟: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国际合作《世界遗产公约》的遗产分类①物质文化遗产②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文物(建筑物、碑雕、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建筑群((单立/连接的)遗址(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地生结构、自然面貌、濒危物种生态区、自然地带融合文化与自然因素,具备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两种条件者“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众提供持续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二、《世界遗产公约》你知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判断:以下属于哪种文化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2)【课程标准】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保持文化的传承,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具有的重要意义。长城、莫高窟、明清皇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希腊雅典卫城、古罗马城;埃及阿布辛拜勒神庙、孟菲斯金字塔(1985-2004)通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1、(2006)2、(2011)三、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展示欧洲文艺复兴的艺术之城)佛罗伦萨(一)古代:(二)近代:(三)中国第一批世界遗产1、文化:泰山2、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昆曲3、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中国加入(一)目的: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二)内容:制定《世界遗产名录》;遗产分类二、《世界遗产公约》(197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及真实性、完整性原则1984年,中国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先生在美国讲学时,了解到国际上有一个《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回国后,他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起草了一份提案,“建议我国尽早参加《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提案获得通过。1985年12月12日中国正式成为缔约国。侯仁之(1911-2013)二、《世界遗产公约》(三)中国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昆曲研究推广计划”荣誉主任白先勇将五十五折的昆曲《牡丹亭》删减为二十九折,并将西方歌剧和东方戏曲融合成青春版《牡丹亭》,引进高校,场场爆满。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把一份千百年前的文物用心修复好然后在自己手里传承下去,几十年如一日。故宫木雕佛像修复师屈峰说,在修复文物过程中,跟它对话,以文物观自己,把自己融入其中——格物致知。有这样一群与时间赛跑的人……材料一: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由于申遗后维护和修葺的费用远远大于其带来的旅游效益,将停止申请加入世界历史遗产名录的工作……先后入选《名录》的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云南丽江古城、三江并流、张家界和西藏布达拉宫等7处世界遗产都因“申遗”后存在过度开发、破坏严重及保护不到位等问题而被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提出了“黄牌”警告。 ——王莹《从英国停止申遗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材料二:一些文化遗产不断过度开发,比如,原生态或特定时期的某些生活形式,如“裸体拉纤”、“抢亲”等仪式或风俗在一些地方被滥用,为了迎合游客口味,甚至加入了许多不健康内容。破坏性建设,掠夺性开发,企业式经营等现象已成为当前非遗保护工作的新难点。 ——杨海波《浅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状》文化遗产保护之“思”长城被游客肆意刻字损坏四川安岳县峰门寺的一尊摩崖造像,被以红黄蓝绿颜色重绘的“浓墨重彩”,瞬间让网友们觉得“眼怀慈悲,神态安静的活佛生生被画成了地主家的胖儿子”。材料一:2018年9月启动的“故宫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强调“最大限度保留古建筑的历史信息”“不改变古建筑的文物原状”“在修缮过程中进行古建筑传统修缮技艺传承”三大原则。——P90<学思之窗>真实性、完整性问题:根据材料思考,文物修复、文化遗产的保护应遵循怎样的原则?材料二:法国早在1913年就制定了非常严格、明确的古建筑保护法,例如规定古建筑及其方圆五百米内的景物未经政府允许不得变动。——《欧洲名城保护》希腊 雅典卫城埃及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意大利 古罗马城埃及阿布辛拜勒神庙三、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一)古代:(部分代表)意大利 佛罗伦萨近代文化遗产(部分代表)乌菲齐美术馆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圣母玛利亚大教堂(二)近代:佛罗伦萨成为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文化遗产(三)中国第一批世界遗产:文化与自然秦汉至明清,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27次知识拓展:明清皇宫是北京故宫与沈阳故宫的合称北京故宫:历史悠久:历经两个大一统王朝,601年“宫殿之海”: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质结构宫殿建筑群,最大的历史文化艺术博物馆(面积约72万平方米、房屋9371间)“文物之海”:藏品180余万件,全国文物收藏单位保管的各级珍贵文物,41.98%都在故宫陈列从皇宫变成博物院沈阳故宫:为清朝初期的皇宫,清朝迁都北京后,故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总占地面积63272平方米。共经历努尔哈赤、皇太极、乾隆三个建造时期,历时158年。建筑100余座、500余间。①截止2022年,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43个,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②截止2014年,国务院批准命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1372项。认识: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物保护任重道远。维吾尔十二木卡姆(历史悠久,16C形成体系)(三)中国第一批世界遗产:非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