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第五单元 古韵新声欣赏《渔舟唱晚》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哪位同学能根据诗句猜出今天要欣赏的音乐场景?《渔舟唱晚》的标题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诗句。初听乐曲:你能听出乐曲的演奏乐器是什么吗?古筝了解古筝 古筝是中国汉民族传统的弹拨弦鸣乐器 ,历史悠久,形制多为长方形木质音箱,按五声音阶排列,音域宽广且演奏技巧丰富,被称为“众乐之王”或“东方钢琴”。其结构包含面板、雁柱、琴弦等部件,主要流派包括客家筝、潮州筝、山东筝和河南筝。 基本构造古筝统一规格为1.63米、21弦,面板多采用河南兰考的桐木,框架为白松,四周侧板常使用红木、紫檀等名贵木材。形制特点包括: ①长方形木质音箱 ,弦架“筝柱”(雁柱)可移动,一弦一音;②五声音阶排列方式,音色优美动听。 历史渊源古筝起源于战国时期的秦国(今陕西),故又名“秦筝”,早期为12或13弦,经唐宋至明清逐渐增至21弦。发展过程中形成四大流派:客家筝 :保留中原传统音乐风格; 潮州筝 :细腻流畅的南方特色; 山东筝 :刚劲豪放的北方韵味; 河南筝 :浓郁的地方戏曲色彩。 《渔舟唱晚》 是中国古筝传统名曲之一,由魏子猷于1925年创作初稿,后经其弟子娄树华润色完善,最终定型为经典作品。该曲以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渔舟唱晚”为标题灵感,通过音乐描绘夕阳西下时渔舟归航的诗意画面,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再次聆听: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三段式结构 : 慢板 :以悠扬如歌的旋律和左手揉弦技巧展现湖光山色与渔舟徐行的宁静场景; 快板 :速度加快,通过递升递降的旋律和力度变化表现渔民乘风破浪归舟的欢愉情绪; 尾声 :采用模进变奏手法模拟摇橹声与浪花飞溅的动态画面,最终以催板奏法达到高潮后缓缓收尾。 仔细聆听:乐曲的三部分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情绪?请从下面的“音乐知识”栏目中为它们选择合适的表情术语。乐曲的意境与一些古诗的意境比较相似,你能写出一句与《渔舟唱晚》意境相近的诗句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完整聆听拓展延伸:欣赏古筝演奏《战台风》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