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8张PPT)第三单元 宇宙复习课件教科版科学六下 我们知道太阳是 一颗会发光发热的恒星,地球是一颗行星,以它在自转的同时绕着太阳公转,月球是地球的卫象。它们都是太阳系大家庭中的成 除了太阳、地球和月球外,我们还知道太阳系峒有哪些天体 第1 课时 太阳系大家族太阳系的组成第1 课时 太阳系大家族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颗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系的组成第1 课时 太阳系大家族了解太阳(1)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它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所有天体质量的 99.86%。(2)太阳直径约为 140 万千米。(3)太阳表面温度约为 6000 摄氏度,中心温度高达 1500 万摄氏度。第1 课时 太阳系大家族了解太阳(4)太阳的质量为地球的 33 万倍,体积为地球的 130 万倍。(5)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 1.5 亿千米。(6)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7)常见的太阳活动: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第1 课时 太阳系大家族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1)矮行星: 与行星一样具有足够的质量,呈圆球状,但不能清除其所在轨道上的其他天体。最著名的矮行星是冥王星。(2)小行星:主要分布在火星与木星两颗行星轨道之间,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第1 课时 太阳系大家族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3)卫星:指围绕一颗行星并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体。可分为天然卫星和人造卫星。例如,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体积最小体积最大卫星第1 课时 太阳系大家族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4)彗星①彗星也绕太阳公转。②彗星由彗核、彗发、彗尾三部分组成,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③最著名的彗星是哈雷彗星,每 76 年出现一次。第2课时 八颗行星给太阳系中八颗行星排序按距离太阳的近远排序第2课时 八颗行星给太阳系中八颗行星排序按直径由大到小排序第2课时 八颗行星太阳系中的行星1、水星是八颗行星中离太阳最近也是最小的一颗行星。水星外貌酷似月球,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环形山。水星是太阳系中公转速度最快的行星。2、金星是除了太阳和月球外,人眼能够看到的最亮的天体。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自转速度也是八颗行星中最慢的。第2课时 八颗行星太阳系中的行星3、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地表含有赤铁矿使火星表面呈现橘红色。火星有两颗天然卫星。4、木星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中体积最大、质量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木星是一个气态巨行星。第2课时 八颗行星太阳系中的行星5、土星内部的核心包括岩石和冰。土星有一个显著的行星环。6、天王星呈海蓝色,它最大的特征是自转的倾斜角度很大,几乎是“躺着”运行的。7、海王星呈淡蓝色,大气层以氢和氦为主,还有微量甲烷(甲烷是使行星呈现蓝色的原因之一)。第2课时 八颗行星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实验器材:三条长度相同的纸带、透明胶、双面胶。①以小组为单位,先处理行星与太阳距离远近的数据。实验步骤第2课时 八颗行星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实验步骤②取三条长度相同的纸带,每条纸带对折四次,然后将纸带粘连成一条长纸带。在长纸带的折痕处标记数字。第2课时 八颗行星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实验步骤③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将八颗行星画在纸带上④观察我们的纸带模型。实验结论:八颗行星在太阳系的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第3课时 日食日食的定义月球运动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挡住了太阳的部分或全部光芒,使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太阳被部分或全部遮住的现象第3课时 日食光沿直线传播,月球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当月球绕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者大概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从而形成日食日食的形成原因第3课时 日食根据太阳被月球遮挡的程度,可分为日全食(月球完全遮挡太阳)、日偏食(月球部分遮挡太阳)、日环食(月球距离地球较远,无法完全遮挡太阳,太阳在月球周围形成一条亮光环)日食的类型第3课时 日食日食的发生条件月球、地球和太阳几乎在一条直线上,且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初一,但不是每个月的初一都会发生第3课时 日食日食的观察方法1、使用特制的太阳观测眼镜或滤光镜。2、投射法,将太阳的影子投射在纸板上观察。3、观看日食直播。第3课时 日食可用大小和颜色不同的纸片分别代表太阳、地球和月球,或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大泡沫球模拟地球、小泡沫球模拟月球,通过摆放三者位置并移动月球模型,观察 “月球” 挡住 “太阳” 的情况来模拟日食日食的模拟实验第3课时 日食日食的意义1、科学研究方面,是天文学家研究宇宙运行规律和行星运动的重要依据,可获得关于月球、太阳和地球等天体的重要数据2、人类文化方面,在各个文化中都有重要地位和象征意义,古代很多文化将其视为吉凶之兆第4课时 认识星座1、在夜晚观星中,我们可以看到天空中有许多闪烁的星星。这些星星绝大多数是太阳那样的恒星,天空中众多的恒星组成了不同的星座。初步了解星座第4课时 认识星座2、天文学上为便于表示恒星的位置,人为地将星空划分成若干个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初步了解星座3、据星座的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者其他物体的形状,并且给它们命名。第4课时 认识星座初步了解星座第4课时 认识星座初步了解星座1、不同的国家一开始对星座的划分有所不同,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统一将全天星空划分为88个星座。2、不同的季节,天空中会出现不同的星座。第4课时 认识星座光年是长度单位,一般被用于计量天体间的距离。1光年就是光在真空中以每秒30万千米的速度行进1年的距离,约为9.46万亿千米。光年第4课时 认识星座星座是人类认识星空的产物,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并非神话传说中所谓的神仙或其他动物的塑像,更不能决定人的命运、性格等。要树立正确的星座观。星座第4课时 认识星座①找一张边长为50厘米左右的正方形纸板,按图所示打上7个小孔。实验:建一个星座模型实验器材:正方形纸板、细线、橡皮泥、手电筒。实验步骤:第4课时 认识星座实验:建一个星座模型实验步骤:②在1~7号小孔上分别挂上15厘米、12厘米、15厘米、17厘米、27厘米、27厘米、14厘米长的细线,并在细线下端挂上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小球。第4课时 认识星座③用手电筒的光从四个不同角度照射星座模型,橡皮泥小球会在屏幕上投下影子。把观察到的由橡皮泥影子组成的图像画下来。实验:建一个星座模型实验步骤:第4课时 认识星座实验:建一个星座模型橡皮泥小球挂在纸板上的位置不同,距离我们的远近不同。从不同的方位能看到不同的图像,光从某一个侧面照射时,可以看到橡皮泥小球的影子构成一个勺子状。实验现象第4课时 认识星座实验:建一个星座模型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在宇宙中的不同位置观察,会得到不同的图像。实验结论第5课时 夏季星空1、由于小熊星座的北极星始终在北方,所以能帮助我们在夜间辨别方向。星座的作用第5课时 夏季星空由于北极星并不明亮,我们通常使用北斗七星来寻找北极星。北斗七星的勺子前端(勺口)两颗星连线向外延长约5倍便能找到北极星。北极星第5课时 夏季星空银河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在观察星座时可以成为明显的标志。银河第5课时 夏季星空(3)找亮星,定星座:根据银河位置,找到亮星后,对照星图中星座的形态,再去辨认天空中某个星座的其他星星夜间观察星座的常用方法(1)定方向:根据季节和星图,确认要认识的星座大致在天空的什么方向。(2)找明显特征:在晴朗的夜空,寻找银河的位置。第5课时 夏季星空1、在夏季星空中,可以很方便地找到由三颗亮星组成的“夏季大三角”——天津四 、织女星、牛郎星。这三颗星分别属于天鹅座、天琴座、天鹰座。星座2、在夏季星空的南部可以发现一颗火红的亮星(心宿二),它是一颗红巨星,属于天蝎座。第5课时 夏季星空利用活动观星盘观(1)制作:找一张全天星图,复印下来,然后将复印好的星图粘在圆形硬纸片上;另外再找一张 大纸做成与星图圆盘一样大的面盘,在面盘剪去一个椭圆;将面盘和底盘组装成一个简易活动观星盘。第5课时 夏季星空利用活动观星盘观(2)观星:在夜晚观星时,将事先制作好的活动观星盘举过头顶,并转动观星盘,让盘上的“北斗七星”与天空中的北斗七星处于大致相同的方位,就可以根据盘中的星座来认识天上的星座了。第6课时 浩瀚的宇宙1.银河系大约由2000亿到4000亿颗恒星组成。银河系2.银河系像一个盘子,银盘直径约10万光年;又像一个旋涡,它有多条旋臂。第6课时 浩瀚的宇宙银河系4.银河系中的天体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高速公转。3 太阳在其中一条猎户座支臂上,距离银河系中心约2.6万光年。第6课时 浩瀚的宇宙建立银河系模型(1)在纸片上模拟画出银河系的“核球”和“旋臂”。第6课时 浩瀚的宇宙建立银河系模型(2)把一些米粒粘在纸片上,模拟银河系的“恒星”。第6课时 浩瀚的宇宙建立银河系模型(3)将纸片固定在陀螺上并开始旋转,观察旋转过程中的“银河系”。第6课时 浩瀚的宇宙(4)现象:在快速转动过程中,会有一些粘得不够牢固的米粒掉出来。建立银河系模型(5)结论:银河系中的天体在某种力的作用下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高速公转。这种力是万有引力。第6课时 浩瀚的宇宙1、河外星系是指银河系以外还有类似银河系一样庞大的恒星集团。比如仙女座星系、猎犬座星系。河外星系2、河外星系大小不一、形状各异,这些星系都在高速运动着。第6课时 浩瀚的宇宙宇宙充满了活力: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在诞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在消亡。恒星都在不停地高速运动,有些恒星自身还有节奏地膨胀和收缩,有些恒星还不断地向外抛射物质第6课时 浩瀚的宇宙蟹状星云爆发于1054年,在中国史书上有记载,后来被证实是超新星爆发蟹状星云第6课时 探索宇宙探索宇宙第一阶段1.在古代,人们就开始观测和记录各种天象,比如日升日落、月圆月缺、 斗转星移等,并由此形成了日、月、年等时间概念。2、古人用肉眼观测天体。为了更好地观测,专门建立了观测、记录和研究天象的场所——天文台。第6课时 探索宇宙3.自从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望远镜以来,人类借助望远镜观察太空,对宇宙的探索有了飞跃性的发展,所观测的宇宙空间不断扩大。现在,人们不断地改进,发明了更多功能各异的望远镜,从而获得了越来越多来自宇宙的信息。探索宇宙第一阶段17 世纪研制的光学望远镜长达46米,使用时必须吊在桅杆上第6课时 探索宇宙探索宇宙第二阶段借助望远镜等工具观测。天文望远镜可以分为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两种。光学望远镜第6课时 探索宇宙探索宇宙第三阶段:航天时代(1)哈勃太空望远镜属于光学望远镜。在宇宙中的光学望远镜更容易大量收集由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第6课时 探索宇宙探索宇宙第三阶段:航天时代(2)、空间站:航天员在宇宙中进行长时间的太空实验和科学观测场所。(3)月球是人类唯一登陆过的地球以外的天体。第6课时 探索宇宙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成就(1)“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天宫”空间站、“嫦娥”系列探月卫星、“玉兔”号月球车等都顺利实施。(2)我国还将建设新的空间站,深入探测月球和火星。未来,我国航天员还要登月考察。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