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美洲山地与平原地域和撒哈拉大沙漠以南的非洲内陆,则在相对隔绝的闭环状态下,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边缘文明。开眼环顾,中古时期世界不同文明区域即并立共存,又多向交互,伴随着区域文明的动态发展,人类将在且行且变中走向整体。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非洲和美洲的社会状况,认识世界各文明地区(以非洲和美洲为代表)的多元面貌。* 尊重文明多样性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费孝通古代文明大多是依赖于自然环境条件产生并独立发展的,具有多源性。但当人类遇到相同的问题时,他们会找出相似的解决办法。社会复杂之后,人类都有走向文明时代的可能。亦即不同地区的人类有可能独立创造文明。但因为不同地区自然环境不同,文明在出现的时间和特点上会存在重要差别。——《纲要下教师教学用书》* 以文明互鉴促进文明进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欧洲人对南北美洲的迅速入侵和开发,与迟至几个世纪后才得以侵入和开发非洲,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与美洲文明长期隔绝、缺乏交流导致的长期落后停滞有很大关系。同一道题的不同解法,不同解法指向的相同问题均是失落的文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非洲分成三部分: 非洲本土、欧洲的非洲、亚洲的非洲 。(“非洲本土”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的非洲”指被视为“欧洲的延伸”的大陆北缘。“亚洲的非洲”指尼罗河流域。)东非、西非、赤道非洲和南部非洲大陆及诸岛。北 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非洲本土不是一个历史的大陆,处在野蛮的、未开化的状态中。——黑格尔非洲国宝 ——金犀牛4世纪 阿克苏姆王国鼎盛10-15世纪 东非沿海产生一系列国家14-15世纪 津巴布韦鼎盛8-15世纪 加纳、马里、桑海帝国先后兴起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一、古代非洲文明▲班图人迁徙路线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1)班图人的农业与手工业技术:农作物:培育出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牲畜:驯养牛,引进绵羊和山羊等手工业:掌握冶铁技术1、文明的创造者:班图人公元前1000年后不久,班图人从森林的东缘走出来,进入了东非有裂谷和大湖的比较开阔的地带。在这里他们碰到了一个民族大熔炉,这里有在较干旱地区种植黍和高粱以及饲养牲畜的、说阿非罗—亚细亚语和尼罗—撒哈拉语的农民和牧人,还有以狩猎和采集为生的科伊桑人。由于从他们的西非家园继承下来适应湿润气候的作物,这些班图人得以在不适合以往所有居民的东非湿润地区进行耕种。到了公元前的最后几个世纪,不断前进的班图人到达了东非海岸。——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细菌与钢铁》(2)活动区域:班图人原是西非居民,后逐渐扩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到11世纪,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2、阿克苏姆王国▲阿克苏姆王国鼎盛期(4世纪)到阿克苏姆国王艾扎纳(320—350年在位)时,基督教从埃及传到阿克苏姆。艾扎纳国王皈依基督教,并把这种宗教定为国教。于是,阿克苏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纯粹的基督教国家。依靠基督教,艾扎纳统一了国内各部族的信仰,增强了国家凝聚力,也提高了综合国力。——杨益《不可不知的非洲史》4世纪达到极盛时期。……版图北自埃及南境,南到索马里,西迄尼罗河上游,东迄红海东岸的也门地区。……阿克苏姆国家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其中有象骑军和海军,控制红海水域,独占红海贸易。——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编》一、古代非洲文明现埃塞俄比亚阿姆哈拉人的祖先,大约在公元50年建立了一个帝国,以阿克苏姆为都。这些阿克苏姆人是在印度洋各国、中东和东非从事贸易的商人。……是他们将冶铁技术和先进的农业技术引入东非。——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阿克苏姆国家信仰基督教,居民主要从事农牧业,国际贸易也很兴旺,每年从红海的国际贸易获得巨额收入。——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阿克苏姆巨石圆头碑3、东非沿海文明(1)条件: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和伊斯兰教传入(2)概况:10-15世纪,产生了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国家一、古代非洲文明(3)特点: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外贸发达,城市繁荣。印度、波斯和中国非洲瓷器、纺织品等黄金、象牙和奴隶阿拉伯人14世纪,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对摩加迪沙有如下描绘:[摩加迪沙]是一个大得没边的城镇。它的居民有很多骆驼和绵羊,他们每天要杀上百头骆驼。它的居民是有能力的商人。 这座城市有无与伦比的手工制作的布匹,这些布匹以这个城市命名,被运到远至埃及和其他地区。——杰里·本 特 利 等著, 魏 凤 莲等 译 《新全球史》(上)探究:伊斯兰教对东非文明的影响?影响:促进了东非民族生活习俗的改变,推动了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商业贸易的发展;繁荣了东非文化;加强了东非各王国政治上的团结,为帝国的建立奠定基础。伊斯兰教对非洲的影响是深远而又多方面的。其中最明显的一点表现在生活的表面,即姓名、服装、家庭摆设、建筑风格、节日等方面。此外,也明显表现在随着与外界的交往范围扩大而来的农业和技术的发展方面。……到1400年时,整个西非商业道路纵横交错,贸易中心星罗棋布。与此同时,一种相类似的商业模式正在东非形成。…………伊斯兰教还大大地促进了苏丹的文化生活。随着《古兰经》学校的建立,识字的人愈来愈多。学者们可以在苏丹各大学里从事更高深的研究。……信奉伊斯兰教还加强了苏丹各王国政治上的团结。传统上,苏丹各王国的统治者只是要求有直接亲属关系的集团或家族,以及有亲属关系并承认血统上同属某一伟大祖先的其他集团对自己效忠。但是,当王国扩大为大帝国时,这种亲属关系作为帝国组织的基础,显然不能胜任。帝国扩展的疆域越大,皇帝与大部分臣民的关系就显得越不合。地方首领不可能被当作忠实的封臣予以信赖,相反,他们往往领导自己的人民反抗帝国的统治。伊斯兰教通过加强帝国的行政机构,帮助解决了这一制度上的问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4、西非①马里:征服加纳后,进一步扩张,逐步把塞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流域纳入版图,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廷巴克图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②桑海:攻灭马里,确立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纪达于极盛;16世纪末,因遭遇外来入侵而逐渐衰落。马里帝国,经济繁荣,国家富强。1324-1326年,曼萨·穆萨(马里国王)率领庞大队伍去麦加朝觐。队前有500名手执金杖的奴隶开道,队后有80头骆驼,满载黄金,声势浩大。曼萨·穆萨沿途施舍,慷慨大方,挥金如土。途径开罗时,他赏赐埃及官吏的黄金,竟然引起开罗黄金价格暴跌,可见所赐黄金数量之巨。——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编》中世纪初期,曼得语族在今马里建立了加纳帝国。那里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很大程度上加纳正是以黄金闻名于世。众多商人逐利而来,他们主要来自阿拉伯半岛。他们不畏风险、不辞艰苦,穿越象征着死亡的撒哈拉大沙漠,运来首饰、武器和盐,只为换取黄金和铜。他们还在加纳设立贸易公司的分部,并建起多层石头建筑和清真寺。——勒尔·茨威克《千年文明史》一、古代非洲文明4、南非①建立:11世纪末,班图人建立了津巴布韦国家。②鼎盛:14—15世纪,进入鼎盛,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区都被纳入其统治之下。大津巴布韦是古津巴布韦国家都城的遗址,由石块垒砌而成。一、古代非洲文明大津巴布韦的遗址位于今津巴布韦马斯温戈省,这个词源于本地绍纳语,意为“石头城”,……这些建筑群约始于4至5世纪,是由北方迁来的班图人建立的王国所建造的。这些王国一直延续了1000年,到14、15世纪达到鼎盛,包括今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南部、博茨瓦纳东部和南非北部一带,津巴布韦建筑群也得以大规模扩建,到16世纪最终瓦解并衰落下去。——王斯德《世界通史》一、古代非洲文明非洲东海岸的斯瓦希里文化魅力非凡,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特殊位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世界文化史上,东非沿海的斯瓦希里文化,是由环西北印度洋周边地区的文化在长期交往中融合形成的,其地域包括非洲大陆、阿拉伯、波斯、印度西海岸、东南亚,甚至中国。纪元以前,东非就有土著民族生活。后来,西非居民班图人来到这里,赶走或同化当地居民。7世纪后,班图人遍布东非沿海……历史上阿拉伯人因其生存环境恶化迁居东非沿海,形成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移民浪潮。他们带来新的生活方式,也把伊斯兰教带到这里。——杨天林《古代文明史》阅读材料,概括斯瓦希里文化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特点形成的原因。特点:多元化/多样性;原因:阿拉伯人移民带来新的生活方式,传入伊斯兰教;西非班图人遍布东非;环印度洋贸易发达,与阿拉伯国家、印度、波斯和中国有贸易往来。【小结】古代非洲文明区域 国家 时间 特征东非 阿克苏姆 公元前后兴起,4世纪进入鼎盛时期 信仰基督教;从事农牧业;国际贸易兴旺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 10-15世纪 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西非 加纳、马里和桑海 8-15世纪 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中央集权;对外贸易发达;鼓励文化发展南非 津巴布韦 11世纪末建立,14-15世纪进入鼎盛时期 石头城二、古代美洲文明与古代非洲文明受到外来影响不同,古代美洲文明完全是印第安人在没有受到任何外来影响的情况下,独立发明农业,在手工业和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灿烂的农业成就:培植出玉米、马铃薯、烟叶、番茄、南瓜、草莓、菠萝和花生。1.玛雅文明玛雅文明被称为“美洲的希腊”,玛雅人的城市,如果它们可以这样称呼的话,是举行仪式的中心,而不是要塞、居住地或行政首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玛雅人从事的是刀耕火种的农业。玛雅从来不像中国、埃及等文明拥有一个统一的强大帝国,全盛期的玛雅地区分成数以百计的城邦,然而玛雅各邦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及习俗传统上却属于同一个文化圈。4至10世纪期间,玛雅文明非常的繁荣,但随后便衰落下去,其原因尚不清楚。玛雅人把一年分为18个月,测算的地球年为365.2420天,现代测算为365.2422天,误差仅0.0002天,就是说5000年误差仅一天。测算的金星年为584天,与现代测算50年内误差仅7秒。玛雅人石雕玛雅有成熟的象形文字……有些玛雅金字塔阶梯刻有球戏场景或记录战争的象形文字……科潘的象形文字阶梯有玛雅地域最长的……总共刻有2200个象形文字。——【美】吉尔 鲁巴尔卡巴《玛雅诸帝国》象形文字,且是三维文字,不仅有上下左右之分,还有远近之分。库库尔坎金字塔高约30米,四周环绕91级台阶,加起来一共364级台阶,再加上塔顶的羽蛇神庙,共有365阶,象征了一年中的365天。每年春分和秋分两天的日落时分,北面一组台阶的边墙会在阳光照射下形成弯弯曲曲的七段等腰三角形,连同底部雕刻的蛇头,宛若一条巨蛇从塔顶向大地游动,象征着羽蛇神在春分时苏醒,爬出庙宇。每一次,这个幻像持续整整3小时22分,分秒不差。这个神秘景观被称为“光影蛇形”。 ……除阶梯数目外,金字塔四面各有52个四角浮雕……象征着玛雅日历中52年为一轮回年,这些定位显然是经过精心考虑的。而金字塔旁边的天文台,更是把这种高超的几何和天文知识表现得淋漓尽致。2、阿兹特克文明根据传说,阿兹特克人的祖先是从北方一个叫阿兹特克的地方来的。他们根据太阳神威齐洛波契特里的指示往南来到阿纳华克谷地的特斯科科湖。当他们来到湖中央的岛屿时,他们看到一只叼着蛇的老鹰停歇在仙人掌上,而这个现象告诉他们应该在这里建造城市,繁衍生息。1325年,阿兹特克人在这个地方建立了帝国的首都特诺奇提特兰,一座巨大的人工岛,更是现代墨西哥城的中心。3.印加文明马丘比丘被称作印加帝国的“失落之城”。“马丘比丘”在印加语中意为“古老的山巅”。经专家们测量,这成千上万块巨大的花岗岩石来自于600米以下的山谷里。那些巨大的石块很明显留有像切奶酪一样切割的痕迹。石块之间没有灰浆,没有水泥,更没有使用任何粘合剂,但却拼得天衣无缝、牢固无比,显示了高超的建筑技巧。印加帝国梯田材料一: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时,许多珍贵的玛雅文字写本被当作“魔鬼的作品”焚毁,祭司遭受掳杀,仅有部分作品传之后世。——《世界通史》(王斯德)材料二:流感不像钢刀那样寒光闪闪,但印第安人都躲不开它。天花比所有的枪炮消灭更多的印第安人。四下流行的鼠疫正在使这些地区荒芜。受鼠疫感染的人都倒地身亡:鼠疫吞食人的身躯,啮噬人的眼睛,封住人的喉管。一切都散发出腐臭的气味。——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关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的相互关系,完全可以说,人们已经承认,在从形成时期(约公元前1000年)到西班牙人入侵这段漫长的时期内,所有证明这些地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或接触的实物或记录,都是不可靠的。……人类学家博厄斯认为:“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群体的经验。……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全球通史》西方殖民者的侵略疾病、瘟疫等灾害孤立发展,内部之间缺乏交往探究:根据史料探究美洲文明消亡的原因。区域 文明 时间 政治统治 成就中美洲南美洲玛雅文明15世纪中期衰落14世纪兴起,16世纪进入鼎盛时期12世纪建立,13世纪逐渐崛起,15世纪末16世纪初发展到鼎盛时期玉米为主的农业;城市建筑精美,金字塔庙宇;陶器;文字;历法纪年;20进位制, “零”的概念经济基础是农业,上层垄断,被征服者原首领管理,“浮动园地”;特诺奇蒂特兰的城市建设,太阳金字塔建立城市国家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统治机构体系完善,完善的道路系统结构松散的王国统一大帝国【小结】古代美洲文明许多民族独立地“发明”了不同动植物的驯化。事实上,不同地区独立地“发明”了农业。——【美】希林顿著,赵俊译《非洲史》文明多源性人类文明群星闪耀文明是平等的,要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文明是包容的,要积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