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汽化和液化 (共33张PPT)2025-2026学年物理教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 汽化和液化 (共33张PPT)2025-2026学年物理教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3 汽化和液化
第5章 物态变化
课程讲授
新课导入
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闯关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知道汽化是吸热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01
记住液体沸腾的现象及特点;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及蒸发具有致冷作用。
02
素养目标
03
会用汽化和液化的规律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物态变化现象。
新课导入
“纸火锅”为什么遇到火不燃烧呢?
怎么比在水中还冷呢?
新课导入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新课推进
一、从液体到气体
水开了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看,大量的气泡在水中生成,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水沸腾了!
一、从液体到气体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新课推进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一、从液体到气体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新课推进
实验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提出问题: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水沸腾后如果继续
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
实验目的: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和水沸腾时的温度情况
猜想与假设:…………
一、从液体到气体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按实验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
2.观察水在沸腾前和水在沸腾时的现象。
3.每隔1分钟记录温度计的示数,
填在表格中。
一、从液体到气体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加热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温度/℃
90 94 98 100 100 100 100 100
一、从液体到气体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得出结论、作出解释:作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曲线
50
温度/℃
时间/min
5 10
100
0
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的关系曲线
水沸腾时:
吸收热量,
温度不变。
液体沸腾时温度叫作沸点。在1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一、从液体到气体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水在沸腾前 水在沸腾时
气泡
温度
声音
逐渐升高

内部出现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
保持不变
出现少量气泡,上升过程中由大变小

交流、评估与反思
沸腾的条件:
达到沸点;
继续吸热
一、从液体到气体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液态铁 2750
液态铅 1740
水银 357
亚麻仁油 287
甲苯 111
水 100
酒精 78.5
液态氨 -33.8
液态氮 -183
液态氧 -196
液态氢 -253
液态氦 -268.9
实验表明,不同物质的沸点不同。
一、从液体到气体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新课推进
活动:在黑板上用水写上“液体”两个字,过一会儿观察?
蒸发:
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汽化的两种方式:
蒸发 和 沸腾
一、从液体到气体
思考:怎样才能使湿衣服干得更快?
实验表明,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是: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空气流速。
阳光下 摊开 通风处
一、从液体到气体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新课推进
在液体表面,某些能量较大的分子能克服液体内其他分子的束缚而“飞离” 液体表面,这就是蒸发。
沸腾时,有一些分子由于获得足够的能量,摆脱其他分子的束缚,进入液体内部的小气泡中,从而使小气泡逐渐变大并上升到表面,气泡破裂,其中的水蒸气“飞”到空中。
一、从液体到气体
比较蒸发和沸腾
蒸发 沸腾
相同点
不同点
温度条件
发生部位
剧烈程度
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缓慢,平和
在任何温度下均可发生
都是汽化现象,都吸热
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
剧烈
达到沸点时才能发生
返回
一、从液体到气体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冷玻璃窗上的水滴
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作液化。
玻璃窗上的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水。
二、从气体到液体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新课推进
烧开水冒“白气”:是壶嘴冒出的水蒸气遇低温空气液化成的小水滴。
镜片上“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低温镜片液化成的小水滴附在镜片上。
二、从气体到液体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新课推进
气体液化的方式:
降低温度:所有气体当温度低于沸点时变为液态。压缩体积:使气体在一定温度下液化。如液化石油罐气、液化氧气罐。
二、从气体到液体
固态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收热量;液体凝固过程中,要不断放出热量。水沸腾时温度不变,那么酒精灯所供给的能量跑到哪里去了?
固态
液态
气态
熔化(吸热)
汽化(?热)
凝固(放热)
液化(?热)
三、物态变化中的吸热和放热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实验探究 汽化、液化中的吸热和放热
如图所示,在大烧瓶和盛水烧杯中都加入适量的水,加热烧瓶使水沸腾,产生水蒸气。然后把水蒸气用乳胶导管引到右边烧杯里的空试管中,水蒸气在试管中遇冷液化为水。过一段时间,仔细观察盛水烧杯中水的温度变化,分析、讨论烧瓶中水的汽化和试管中水蒸气的液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三、物态变化中的吸热和放热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左边烧瓶中水沸腾,水质量减少,温度不变。
右边试管中水蒸气液化,水质量增大,温度升高。
三、物态变化中的吸热和放热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物态变化过程中总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液体在汽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气体在液化过程中放出热量。
液体不仅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在蒸发过程中也要吸收热量,并且使液体和周围的物体温度下降。
水,吸热蒸发,形成水蒸气,并带走大量能量。水蒸气进入大气后,聚集为小液滴或小冰晶,形成云,并释放能量,这是大气能量的一个重要来源。
三、物态变化中的吸热和放热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液化的特点:
①气体液化时会放出热量;
②液化时可以提高周围环境的温度;
③环境温度越低,液化现象越明显。
三、物态变化中的吸热和放热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物态变化总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固态
液态
气态
熔化(吸热)
汽化(吸热)
凝固(放热)
液化(放热)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三、物态变化中的吸热和放热
大气有了充足的能量,就可能形成许多剧烈的天气现象,如雷电、暴雨、台风等。
三、物态变化中的吸热和放热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思考:
电冰箱工作时侧面或背面为什么会发热?
制冷剂:R600a
液态制冷剂
冷冻室
汽化吸热
毛细管
蒸气
气态制冷剂
冷凝器
液化放热
压缩机
液态
(冰箱内)
(冰箱外)
三、物态变化中的吸热和放热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课堂小结
汽化和液化
从液体到气体
从气体到液体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和放热
汽化
液化
沸腾
蒸发
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雾、露、白气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我们一起来闯关
1.夏天,小刚同学买回一只西瓜,吃了一部分后将剩余部分保存起来, 下列措施不能防止水份蒸发的是( )
A.将西瓜放入冰箱中 B.把西瓜放入高压锅内封存
C.用保鲜膜将西瓜包好 D.将西瓜切成小块后存放
2.打预防针前,医生用酒精棉球涂在王伟的皮肤上进行消毒时,他感觉到皮肤有点凉,这是因为( )
A.酒精温度较低 B.皮肤对酒精过敏
C.酒精蒸发,有制冷作用 D.皮肤吸收了酒精
D
C
3.小李把同样水饺放水中煮和放在油中炸,经过一段时间取出水饺,发现在油炸的水饺发黄变焦了,而在水中煮的水饺没有发黄变焦,这说明( )
A.水是无色的,油是黄的 B.油的传热性能比水强
C.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D.油没有沸点,水有沸点
C
4.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块化成水 B、清晨河面上出现薄雾
C、冬天屋顶有一层霜 D、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B
我们一起来闯关
我们一起来闯关
5.如图a.b.所示,图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a
6.在某次实验中,烧杯中的水正在沸腾,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_____℃;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将______填“升高”漕“降低”或“不变”)。
98
不变
我们一起来闯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