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增分微练(一) 弘扬传统文化 接轨科技前沿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5·深圳模拟)“龙”承载着美好寓意。下列与“龙”相关的文物中,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 )A.红山玉龙 B.龙虎纹青铜尊 C.青龙瓦当 D.龙太子皮影头茬2.(2025·安徽模拟)品安徽名茶,秀淡雅人生。茶器是茶文化的一部分,下列茶器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的是( )选项 A B C D茶器名称 清“寿字”高盅 龙首银茶壶 都篮 象牙茶则3.(2025·大连模拟)中国的古诗词非常优美,其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出水蛤蟆穿绿祆,落汤螃蟹着红袍”,包含了化学变化B.“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涉及了氧化还原反应C.“纷纷灿烂如星陨,喧豗似火攻”,形容了金属元素焰色反应的现象D.“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描述了主要化学成分为纤维素的“飞絮”4.(2025·河南联考)文物穿越历史,一路走来,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日渐昌盛。下列文物的主要成分判断错误的是( )选项 A B文物图片 及名称主要成分 蛋白质 合金选项 C D文物图片 及名称主要成分 陶瓷 金属5.国宝回家,天耀中华。“天龙山佛首”“五牛图”等一批国宝亮相春晚,让亿万人为之动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佛首”的雕刻岩石主要成分为方解石、石英,都属于硅酸盐B.专家对“佛首”鉴定时,发现颈部风化形成的边缘与照片资料完全一致,“风化”是化学变化C.“五牛图”是我国唐代珍贵的纸绢画,纸和绢的化学成分相同D.古代字画修复常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是物理除菌法6.明崇祯年间《徐光启手迹》记载了《造强水法》:“绿矾(FeSO4·7H2O)五斤,硝五斤,将矾炒去,约折五分之一,将二味同研细,次用铁作锅,……锅下起火,取气冷定,开坛则药化为水……用水入五金皆成水,惟黄金不化水中,加盐则化。……强水用过无力……”。下列有关解释错误的是( )A.“将矾炒去,约折五分之一”后生成FeSO4·4H2OB.该方法所造“强水”为硝酸C.“惟黄金不化水中,加盐则化”的原因是加入NaCl溶液后氧化性增强D.“强水用过无力”的原因是“强水”用过以后生成了硝酸盐溶液,其氧化性减弱7.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其中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为蛋白质,不易受到酸碱腐蚀B.“蜡炬成灰泪始干”中“蜡”为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描述的越窑青瓷,“翠色”来自于氧化铁D.“墨滴无声入水惊,如烟袅袅幻形生”中“墨滴”具有胶体的性质8.下列各项所涉及的材料或物质中属于合成高分子的是( )A.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中使用了耐热性、导热性好的材料——氮化铝陶瓷B.中科院成功研发的硅—石墨烯—锗晶体管C.我国研制的AG600水陆两栖救援飞机使用的燃料——航空煤油D.返回式卫星的烧蚀材料——酚醛树脂9.对中国古代著作涉及化学的叙述中,下列解说错误的是( )A.《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B.《黄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曾青”是可溶性铜盐C.《菽园杂记》有海水提取食盐的记载:“烧草为灰,布在滩场,然后以海水渍之,俟晒结浮白,扫而复淋”。其过程中“灰”的作用是吸附D.《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OH)210.下列关于文献记载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风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该过程涉及的分离操作为蒸馏B.《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该提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C.《抱朴子》中“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升华和凝华过程D.《本草纲目》中“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涉及的实验操作是蒸馏11.茶文化是岭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成果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种茶时,用残茶、鱼腥水作有机肥,可补充茶树生长所需的N、P、K元素B.采茶时,茶香四溢,体现了分子的热运动C.制茶时,高温焖制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D.冲茶时,水是溶剂,茶叶是溶质12.天然漆是一种油溶性树脂,大量的漆器文物历经几千年仍能完好如初。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对粉刷天然漆的器物有如下描述:“盐醋浸润,气彻则皱,器便坏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天然漆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B.天然漆属于混合物C.天然漆耐一切化学物质的腐蚀D.天然漆难溶于水13.“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描写的是古代炼铁的场景;“出煅铁炉中,细如尘,以色紫质轻者为佳”描述的是“铁精”的制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炼铁时铁炉中的炭只是提供高温B.“紫烟”是铁元素的焰色所致C.“铁精”的主要成分为Fe2O3D.制备“铁精”时发生复分解反应14.(2025·三明模拟)下列有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打铁花—利用了铁元素的焰色试验B.皮影戏—制作皮影人的兽皮的主要成分属于油酯C.砖雕—青砖中的青色来自氧化铁D.德化陶瓷—白瓷(主要成分为xK2O·yAl2O3·zSiO2)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增分微练(一) 弘扬传统文化 接轨科技前沿1.B 解析 红山玉龙是玉石器,玉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和二氧化硅,故玉石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项不符合题意;青铜是铜锡合金,合金属于金属材料,B项符合题意;瓦属于陶瓷,是硅酸盐材料,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C项不符合题意;龙太子皮影头茬制作材料为兽皮,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项不符合题意。2.A 解析 清“寿字”高盅属于陶瓷制品,属于硅酸盐材料,A项正确;银茶壶属于金属材料,B项错误;都篮材料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C项错误;象牙的主要成分为磷酸盐,D项错误。3.B 解析 “落汤螃蟹着红袍”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项正确;“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描述的是一种自然现象海市蜃楼,与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有关,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B项错误;“纷纷灿烂如星陨,喧豗似火攻”形容的灿烂美丽的烟花是某些金属的焰色反应,C项正确;“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中描述的“飞絮”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纤维素,D项正确。4.A 解析 三国竹木简牍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A项错误;人面纹方青铜鼎主要是青铜铸造,青铜是合金,B项正确;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的主要成分是陶瓷,C项正确;“宣成公章”金印是黄金制品,故主要成分是金属,D项正确。5.B 解析 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氧化物,不是硅酸盐,A项错误;“风化”是带结晶水的物质失去结晶水的反应,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B项正确;“纸”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而“绢”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所以两者的成分不同,C项错误;高锰酸钾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属于化学变化,是化学除菌法,D项错误。6.C 解析 FeSO4·7H2O的摩尔质量是278 g·mol-1,FeSO4·4H2O的摩尔质量是224 g·mol-1,≈,A项正确;“用水入五金皆成水,惟黄金不化水中”是指大多数金属能够与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溶于硝酸,B项正确;加入NaCl不能增强氧化性,金能溶解,与生成配合物有关,C项错误;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生成了硝酸盐溶液,氢离子浓度减小,则氧化性减弱,D项正确。7.D 解析 “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为蛋白质,蛋白质遇强酸、强碱会变性,易受到酸碱腐蚀,A项错误;“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蜡”为油脂,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项错误;氧化铁为红棕色,“翠色”不可能来自于氧化铁,C项错误;“墨滴”是碳分散于水中形成的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D项正确。8.D 解析 氮化铝陶瓷主要由AlN构成,属于无机物,不属于合成高分子,A项错误;硅—石墨烯—锗晶体为无机物,不属于合成高分子,B项错误;航空煤油属于有机物,主要是由石油分馏得到的,不属于合成高分子,C项错误;酚醛树脂是由有机小分子合成的高聚物,属于合成高分子,D项正确。9.D 解析 “洧水可燃”中“洧水”指的是石油,A项正确;《黄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曾青”是可溶性铜盐,B项正确;草木灰可以吸附海盐,所以利用的是草木灰的吸附作用,C项正确;“石灰”指的是CaCO3,D项错误。10.D 解析 A项讲的是“海水晒盐”,该过程涉及的分离操作为蒸发结晶,A项错误;青蒿素提取利用的是萃取原理,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项错误;升华属于物理变化,“丹砂(HgS)烧之成水银”,即HgS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水银,此过程为化学变化,不属于升华,C项错误;烧制白酒是利用互溶混合物的沸点差异进行分离的,涉及的实验操作为蒸馏,D项正确。11.D 解析 残茶、鱼腥水中富含N、P、K,可补充茶树所需,A项正确;茶香四溢是由于香味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B项正确;茶中的茶碱和酚类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C项正确;冲茶时,水是溶剂,茶叶中的某些物质溶解在水中,茶叶不是溶质,D项错误。12.C 解析 由文中描述“盐醋浸润,气彻则皱,器便坏矣”可知天然漆在一定条件下可被腐蚀,C项错误。13.C 解析 炼铁是将含铁化合物还原为铁单质的过程,铁炉中的炭除了提供高温,还作还原剂,A项错误;铁元素观察不到焰色,B项错误;“铁精”为紫色,Fe2O3为红棕色,两者颜色接近,C项正确;制备“铁精”的过程是将铁单质氧化为含铁化合物的过程,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而复分解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D项错误。14.D 解析 Fe的焰色为无色,实验室可用干净的铁丝蘸取试样进行焰色试验,A项错误;制作皮影人的兽皮的主要成分属于蛋白质,B项错误;氧化铁(Fe2O3)为红色,砖雕—青砖中的青色来自氧化亚铁(FeO),C项错误;白瓷(主要成分为xK2O·yAl2O3·zSiO2)属于硅酸盐,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项正确。(共29张PPT)增分微练(一)弘扬传统文化 接轨科技前沿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5·深圳模拟)“龙”承载着美好寓意。下列与“龙”相关的文物 中,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 )1567891011121314234 A.红山玉龙 B.龙虎纹青铜尊 C.青龙瓦当 D.龙太子皮影头茬红山玉龙是玉石器,玉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和二氧化硅,故玉石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项不符合题意;青铜是铜锡合金,合金属于金属材料,B项符合题意;瓦属于陶瓷,是硅酸盐材料,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C项不符合题意;龙太子皮影头茬制作材料为兽皮,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项不符合题意。解析15678910111213142342.(2025·安徽模拟)品安徽名茶,秀淡雅人生。茶器是茶文化的一部分,下列茶器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的是( )1567891011121314234选项 A B C D茶器 名称 清“寿字”高盅 龙首银茶壶 都篮 象牙茶则清“寿字”高盅属于陶瓷制品,属于硅酸盐材料,A项正确;银茶壶属于金属材料,B项错误;都篮材料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C项错误;象牙的主要成分为磷酸盐,D项错误。解析15678910111213142343.(2025·大连模拟)中国的古诗词非常优美,其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出水蛤蟆穿绿祆,落汤螃蟹着红袍”,包含了化学变化B.“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涉及了氧化还原反应C.“纷纷灿烂如星陨, 喧豗似火攻”,形容了金属元素焰色反应的现象D.“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描述了主要化学成分为纤维素的“飞絮”1567891011121314234“落汤螃蟹着红袍”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项正确;“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描述的是一种自然现象海市蜃楼,与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有关,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B项错误;“纷纷灿烂如星陨, 喧豗似火攻”形容的灿烂美丽的烟花是某些金属的焰色反应,C项正确;“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中描述的“飞絮”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纤维素,D项正确。解析15678910111213142344.(2025·河南联考)文物穿越历史,一路走来,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日渐昌盛。下列文物的主要成分判断错误的是( )1567891011121314234选项 A B文物图片 及名称 主要成分 蛋白质 合金1567891011121314234选项 C D文物图片 及名称 主要成分 陶瓷 金属三国竹木简牍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A项错误;人面纹方青铜鼎主要是青铜铸造,青铜是合金,B项正确;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的主要成分是陶瓷,C项正确;“宣成公章”金印是黄金制品,故主要成分是金属,D项正确。解析15678910111213142345.国宝回家,天耀中华。“天龙山佛首”“五牛图”等一批国宝亮相春 晚,让亿万人为之动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佛首”的雕刻岩石主要成分为方解石、石英,都属于硅酸盐B.专家对“佛首”鉴定时,发现颈部风化形成的边缘与照片资料完全一致,“风化”是化学变化C.“五牛图”是我国唐代珍贵的纸绢画,纸和绢的化学成分相同D.古代字画修复常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是物理除菌法1567891011121314234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氧化物,不是硅酸盐,A项错 误;“风化”是带结晶水的物质失去结晶水的反应,有新物质生 成,是化学变化,B项正确;“纸”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而“绢”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所以两者的成分不同,C项错误;高锰酸 钾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属于化学变化,是化学除菌法,D项错误。解析15678910111213142346.明崇祯年间《徐光启手迹》记载了《造强水法》:“绿矾(FeSO4· 7H2O)五斤,硝五斤,将矾炒去,约折五分之一,将二味同研细,次用铁作锅,……锅下起火,取气冷定,开坛则药化为水……用水入五金皆成水,惟黄金不化水中,加盐则化。……强水用过无力……”。下列有关解释错误的是( )A.“将矾炒去,约折五分之一”后生成FeSO4·4H2OB.该方法所造“强水”为硝酸C.“惟黄金不化水中,加盐则化”的原因是加入NaCl溶液后氧化性增强D.“强水用过无力”的原因是“强水”用过以后生成了硝酸盐溶液,其氧化性减弱1567891011121314234解析15678910111213142347.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其中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为蛋白质,不易受到酸碱腐蚀B.“蜡炬成灰泪始干”中“蜡”为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描述的越窑青瓷,“翠色”来自于氧化铁D.“墨滴无声入水惊,如烟袅袅幻形生”中“墨滴”具有胶体的性质1567891011121314234“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为蛋白质,蛋白质遇强酸、强碱会变性,易受到酸碱腐蚀,A项错误;“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蜡”为油脂,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项错误;氧化铁为红棕色,“翠色”不可能来自于氧化铁,C项错误;“墨滴”是碳分散于水中形成的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D项正确。解析15678910111213142348.下列各项所涉及的材料或物质中属于合成高分子的是( )A.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中使用了耐热性、导热性好的材料——氮化铝陶瓷B.中科院成功研发的硅—石墨烯—锗晶体管C.我国研制的AG600水陆两栖救援飞机使用的燃料——航空煤油D.返回式卫星的烧蚀材料——酚醛树脂1567891011121314234氮化铝陶瓷主要由AlN构成,属于无机物,不属于合成高分子,A项错误;硅—石墨烯—锗晶体为无机物,不属于合成高分子,B项错误;航空煤油属于有机物,主要是由石油分馏得到的,不属于合成高分子,C项错误;酚醛树脂是由有机小分子合成的高聚物,属于合成高分子,D项正确。解析15678910111213142349.对中国古代著作涉及化学的叙述中,下列解说错误的是( )A.《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B.《黄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曾青”是可溶性铜盐C.《菽园杂记》有海水提取食盐的记载:“烧草为灰,布在滩场,然后以海水渍之,俟晒结浮白,扫而复淋”。其过程中“灰”的作用是吸附D.《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OH)21567891011121314234“洧水可燃”中“洧水”指的是石油,A项正确;《黄白第十六》中 “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曾青”是可溶性铜盐,B项正确;草木灰可以吸附海盐,所以利用的是草木灰的吸附作用,C项正确; “石灰”指的是CaCO3,D项错误。解析156789101112131423410.下列关于文献记载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风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该过程涉及的分离操作为蒸馏B.《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该提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C.《抱朴子》中“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升华和凝华过程D.《本草纲目》中“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涉及的实验操作是蒸馏1567891011121314234A项讲的是“海水晒盐”,该过程涉及的分离操作为蒸发结晶,A项错误;青蒿素提取利用的是萃取原理,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 成,属于物理变化,B项错误;升华属于物理变化,“丹砂(HgS)烧之成水银”,即HgS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水银,此过程为化学变化,不属于升华,C项错误;烧制白酒是利用互溶混合物的沸点差异进行分离的,涉及的实验操作为蒸馏,D项正确。解析156789101112131423411.茶文化是岭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成果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种茶时,用残茶、鱼腥水作有机肥,可补充茶树生长所需的N、P、K元素B.采茶时,茶香四溢,体现了分子的热运动C.制茶时,高温焖制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D.冲茶时,水是溶剂,茶叶是溶质1567891011121314234残茶、鱼腥水中富含N、P、K,可补充茶树所需,A项正确;茶香四溢是由于香味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B项正确;茶中的茶碱和酚类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C项正确;冲茶时,水是溶剂,茶叶中的某些物质溶解在水中,茶叶不是溶质,D项错误。解析156789101112131423412.天然漆是一种油溶性树脂,大量的漆器文物历经几千年仍能完好如初。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对粉刷天然漆的器物有如下描 述:“盐醋浸润,气彻则皱,器便坏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天然漆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B.天然漆属于混合物C.天然漆耐一切化学物质的腐蚀 D.天然漆难溶于水由文中描述“盐醋浸润,气彻则皱,器便坏矣”可知天然漆在一定条件下可被腐蚀,C项错误。解析156789101112131423413.“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描写的是古代炼铁的场景;“出煅铁炉中,细如尘,以色紫质轻者为佳”描述的是“铁精”的制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炼铁时铁炉中的炭只是提供高温B.“紫烟”是铁元素的焰色所致C.“铁精”的主要成分为Fe2O3D.制备“铁精”时发生复分解反应1567891011121314234炼铁是将含铁化合物还原为铁单质的过程,铁炉中的炭除了提供高温,还作还原剂,A项错误;铁元素观察不到焰色,B项错误;“铁精”为紫色,Fe2O3为红棕色,两者颜色接近,C项正确;制备 “铁精”的过程是将铁单质氧化为含铁化合物的过程,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而复分解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D项错误。解析156789101112131423414.(2025·三明模拟)下列有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打铁花—利用了铁元素的焰色试验B.皮影戏—制作皮影人的兽皮的主要成分属于油酯C.砖雕—青砖中的青色来自氧化铁D.德化陶瓷—白瓷(主要成分为xK2O·yAl2O3·zSiO2)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1567891011121314234Fe的焰色为无色,实验室可用干净的铁丝蘸取试样进行焰色试 验,A项错误;制作皮影人的兽皮的主要成分属于蛋白质,B项错误;氧化铁(Fe2O3)为红色,砖雕—青砖中的青色来自氧化亚铁(FeO),C项错误;白瓷(主要成分为xK2O·yAl2O3·zSiO2)属于硅酸盐,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项正确。解析156789101112131423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增分微练(一) 弘扬传统文化 接轨科技前沿.docx 增分微练(一) 弘扬传统文化 接轨科技前沿.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