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现象整理与复习课件(19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现象整理与复习课件(19页PPT)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整理与复习
概念整合
物体振动
产生
噪声
乐音
介质

传播
接收
控制
声音
音调
响度
音色
次声波
超声波

频率
特性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产生:物体的________
声源:发声的物体
传播
声音传播需要_____,_____不能传声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声音在常温常压下的空气中的速度为_____m/s
回声:回声测距
振动
介质
真空
340
复习回顾
冲刺训练
1.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________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气柱
大于
真空不能传声
2.如图为一种身高测量仪,其顶部的感应器竖直
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经下方物体反射后返回,
被感应器接收。某同学站上测高台,感应器
记录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
为5×10-3 s。已知感应器距测高台的高
度为2.5 m,空气中的声速取340 m/s,
则该同学的身高为( )
A. 1.70m B. 1.65m C.0.85m D.0.80m
B
声音的特性
音调
声音的高低,由发声物体振动的______决定
频率
频率
定义
单位:赫兹(Hz)
划分声
超声波:> 20000Hz
可听声:20Hz~20000Hz
次声波:< 20Hz
响度:声音的强弱,与______、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振幅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振动方式有关
冲刺训练
海洋生物学家研究发现,生活在澳大利亚海岸附近的长鳍领航鲸能模仿对手虎鲸发出的声音,有些声音人耳听起来竟然不能分辨出是长鳍领航鲸发出的,这表明它能模仿对手声音的( )
A. 音色 B. 响度 C.声速 D.音调
A
噪声及其防治
噪声的定义
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环保角度:妨碍人们正常______、_____和______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休息
学习
工作
声级:声强级的单位是______
分贝
噪声的防治
在__________处减弱
声源
在__________中减弱
传播过程
在__________处减弱
人耳
中国最年轻的兵种——特种兵被称为“陆地猛虎、海底蛟龙、空中雄鹰”,他们装备着无声手枪,还有特种作战消音靴。作战消音靴是在_________处减弱噪声,这样做主要是防止__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而暴露。
声源
响度
冲刺训练
声波的应用
超声波
传递______
信息
声呐
B超
传递______
能量
清洗精密机械
击碎结石
次声波
特点、来源
应用:可预测火山爆发、雪暴等自然灾害,监测核试验
语音识别
冲刺训练
如图是一款新型折叠导盲杖,它发出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被导盲杖接收,导盲杖会发出“嘀嘀”的提示音,提醒盲人周围有障碍物。这说明声能传递________。
信息
1.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小人”随着音乐起舞
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钢尺
C.让空气进入抽成真空的罩内
D.用不同大小的力敲击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C
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闻其声知其人”的依据是不同人的声音,其音色不同
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要放低些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频率高
D.“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描述声音的响度大
A
3.高速公路通过村庄密集区时,安装玻璃隔音板,能降噪 20 dB 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
B.分贝是表示声强级的单位
C.利用隔音板是从“防止噪声产生”方面控制噪声
D.利用隔音板是从“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方面控制噪声
B
4.下列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蝙蝠利用超声波捕捉食物
B.医生用超声波检查病人身体
C.超声波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
D.利用超声波治疗胆结石
D
5.阳春三月,观光的游客坐在客轮上观赏长江的自然风光。当游客沉醉在大自然的美好景色中时,突然客轮长鸣,游客抬头一看,发现前方不远处有一座山崖,客轮要转弯了。一游客看了一下手表,鸣笛时刻正好是上午10:00:57。已知客轮速度为 36 km/h,客轮沿直线向山崖方向前进30 m后,听到来自前方反射回来的鸣笛声。
(1)听到鸣笛回声是什么时刻?
(2)游客听到鸣笛回声时,
客轮距前面山崖有多远?(声速为340m/s)
声波传播到山崖并被反射回来的总时间与客轮行驶的时间相同
解:(1)客轮鸣笛,声波传播到山崖并被反射回来的总时间与客轮行驶的时间相同。
客轮行驶的速度:v轮=36km/h=10m/s,
行驶的距离:s轮=30m,则行驶的时间:
结合“鸣笛的时刻正好是上午10:00:57”,
听到鸣笛回声的时刻是上午10:01:00。
(2)声波传播的总路程:s声 = v声t = 340m/s×3s=1020m,游客听到鸣笛回声时,客轮到前面山崖的距离:
6.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如图甲所示,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如图乙所示,a、b两个音叉的波形图不同,但音调相同
如图丙所示,噪声检测仪既可以监测噪声的强弱,又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如图丁所示,渔民通过声呐捕鱼,利用了声可以传递信息的特性
D
7.如图所示是汽车利用超声波辅助倒车的情境,当汽车与障碍物相距较近时,汽车就会发出“嘀嘀嘀”的警报声.下列关于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嘀嘀嘀”的警报声,就是超声波
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为340m/s
警报声对正在倒车的驾驶员来说是噪声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