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秋)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理想的家园》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2017秋)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理想的家园》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练习题
理想的家园
(本试卷共4页25小题,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4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 (每题2.5分,共55分)
1. 下列地点中, 空气最清新的是 ( )。
A.马路边 B.教室 C.公园
2.冬天经常会出现雾霾天气,在这种天气里我们最好 ( )。
A.出去晨练 B.戴口罩 C.开窗通风
3.通过观察,可以推测以虫子为食物的是 ( )。
4.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话充分说明(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适应环境
5.污水进入水域的途径主要包括( )。
①地表径流 ②雨水冲刷 ③地下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6.通过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污染物属于( )。
A.物理方法 B.化学方法 C.生物方法
7.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会释放大量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进入空气的途径不包括( )。
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B.工厂的烟囱 C.汽车的排气管
8.雾霾成为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每日天气预报中一项重要的播报内容。下列关于雾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雾和霾是同一种天气现象
B.空气中的PM2,是形成霾的主要原因
C.雾霾中有大量病菌、有机污染物等,被人体吸入后易引发消化道疾病,损害人体健康
9.被污染的水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比如( ) 。
A.被污染的水中含有病原微生物、会引发各种传染病
B.有的被污染的水富营养化严重,对身体有好处
C.污水灌溉会使农作物发生变异,生长得更快
10.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对雾霾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雾霾天气减少室外活动时间和次数
B.外出佩戴防霾口罩
C.雾霾天气也坚持户外徒步锻炼
11. 每个人都是蓝天保卫的积极参与者。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阻止焚烧垃圾
B.从不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C.在禁放区域燃放烟花爆竹
12.下列不属于人为原因破坏生态平衡的是( ) 。
A.围湖造田 B.大量喷洒农药 C.台风登陆
13.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盲目引进外来物种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
14.人们采取了多样化的水污染治理措施,这些措施包括( )。
①从外流域引水 ②控制水面交通 ③雨污分流
④治理周边水污染源 ⑤生态清淤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15.实验表明人类很多传染病的源头是野生动物,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你认为我们应该( )。
A.不随意接触野生动物,不随意伤害野生动物
B.对可能带有致病因子的生物进行捕杀
C.给所有动物使用抗生素,减小患病可能
16.国际环保组织野生救援协会的口号是( )。
A.“保护野生动物,就是关爱人类自己!”
B. “保护动物, 维护生态平衡”
C.“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17.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包括( )。
①维持生态平衡 ②有利于物种的延续 ③不利于人类的生存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18. 下列活动中,不利于保护土地的是( )。
①围湖造田 ②退耕还林 ③减少垃圾填埋
④过度垦荒放牧 ⑤坚持垃圾分类
A.①④ B.①②④ C.②③⑤
19.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地。不健康的土地往往表现为板结、沙化、贫瘠的状态,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土地受到了污染 B.土壤肥力不够 C.土壤缺水
20.垃圾治理与土地保护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丢弃垃圾时,我们的正确做法是( )。
A.把垃圾填埋进土里
B.把垃圾分类并放进相应的垃圾箱内
C.把所有垃圾扔进一个垃圾箱内
21.我国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原因是( )。
A.人们对木材的需求越来越大
B.放牧需要更多的草地
C.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比较严重
22.下列行为不会造成土地沙化的是( )。
A.过度放牧 B.植树造林 C乱砍滥伐
二、探究实践(每空3分,共30分)
23.小科发现家乡的小河污染严重,于是他联合环境保护兴趣小组一起对当地水域污染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并把相关数据整理成了统计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对当地水域污染最严重的是 。
①工厂排放废水 ②生活污水
③固体垃圾 ④喷洒农药
(2)小科在调查过程中意识到:绝大多数的水污染是( )引起的。
A.水自身发生变化 B.人类活动 C.自然灾害
(3)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为保护水资源做到( )。
A.不乱丢垃圾 B.燃烧垃圾 C.不关水龙头
(4)解决当地水污染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限制周边工厂直接排放工业废水
B.制作宣传标语,增强人们的环保观念
C.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24.右图为“模拟污水和固体废弃物从陆地进入水域”的实验过程。实验方法:
①在托盘的一侧铺一层湿泥土,在上面滴10~20滴食用色素,然后铺一层泥土作为表层土,再在最上面撒一些泡沫屑。
②将托盘装泥土的一侧垫高,把另一侧放在另一个托盘里。
③往泥土中慢慢倒水,观察发生的现象。
(1)实验过程中,食用色素模拟的是 ,泡沫屑模拟的是 往泥土中倒水模拟的是 。
(2)往泥土中慢慢倒水之后的实验现象是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陆地上的污水和固体废弃物会通过 进入水域。
(3)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知道去除水域中的固体废弃物的最有效的方法是( )。
A.加入化学药品和微生物使其降解
B.在水域中放置过滤网
C.定期清理水域中的水草
三、综合应用 (每空3分,共15分)
25. ①树叶 ②卫生纸 ③废塑料瓶 ④废干电池 ⑤玻璃杯
⑥铝罐 ⑦纸盒 ⑧剩饭 ⑨ 果皮 ⑩光盘
纸尿裤 过期药品 电风扇 旧衣服
(1)给固体废弃物分类。(在相对应的垃圾箱上填写序号)(14分)
有害垃圾
其他垃圾
可回收垃圾
厨余垃圾
(2)垃圾分类的意义不包括 ( )。
A.减少环境污染 B.提高资源利用率 C.增加垃圾处理成本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参考答案
一、选择
1.C 2.B.3.A 4.B.5.A
6.C.7A 8.C 9.A.10.C
11.A.12.C 13.A 14.C 15.A
16.C17.A.18.A.19.A.20.B 21.C 22.B
二实验探究
23. (1)①.(2) B.(3) A(4) C
2
24.(1)污水 固体度弃物 降水
(2)固体废弃物随水流入下方托盘 地表径流
(3)B.
25.(1)④
② ⑩
③⑤⑥⑦③④
①⑧⑨
(2)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