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2.3 建构原子模型(第2课时)教学设计——相对原子质量、离子【核心概念】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学习内容与要求】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1.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2.知道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3.了解核外电子对化学反应的作用。【教学目标】1.描述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并学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格;描述离子的形成过程。2.通过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学会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3.通过观察钠与氯气反应,能准确描述钠与氯气反应的实验现象。【教学思路】相对原子质量是化学计量学习的进阶起点,贯穿化学学习的始终,特别是对化学式计算、化学方程式计算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一个理解相对较难但应用较为容易的基本概念,引领学生认识为什么要使用相对原子质量计量原子,如何从原子质量构建出相对原子质量,以及相对原子质量是如何计量原子的等问题。 结合生活搭建原子质量计量的思维支架,构建相对原子质量的思维模型。学生通过查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从获取的信息中体验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对应关系,教材通过实验展示离子的形成过程,概括出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激发疑问,引入学习任务【复习】1.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道尔顿实心球模型―→汤姆生葡萄干面包―→模型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玻尔分层模型―→电子云模型2.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原子核的体积很小。构成原子核的质子、中子都是由更微小的基本粒子——夸克构成的。【引入】如果我们要比较一袋大米和一桶油的重量,可以直接看包装上的“千克”或“克”,但如果我想比较一个金原子和一个铁原子的质量,能用同样的方法吗?为什么?二、新知展开,围绕任务,引导问题解决(一)相对原子质量【阅读】每个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原子的质量如此之小,使用起来极不方便。)1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个氧-16原子的质量为1个钠-23原子的质量为为此,国际上规定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概念】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所得的值即相对原子质量。【计算】1.计算式:2.过程分析:将碳-12原子的质量分为12等份,则每一份的质量为kg。其他原子的质量与碳原子质量的比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例如,氧原子的实际质量是,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碳原子质量的比值为,故氧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16,如图所示。这样的表达就显得简单,计算起来也十分方便。【概念辨析】原子的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比较项目 原子的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性质 实验测出的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 比较得出的相对质量数值与单位 非常小,单位为千克 一般取整数,单位为“1”,通常不写联系【应用】相对原子质量可以从元素周期表中查到,在一般的计算中多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如图:【思考与讨论】阅读下表中的数据,你有什么启发 1.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大约相等,且都约等于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2.电子的质量很小,几乎可以忽略,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上。3.可得数量关系: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探索活动】请查阅核电荷数1~18的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并填在下表中。元素的核电荷数 1 2 3 4 5 6 7 8 9相对原子质量 1 4 7 9 11 12 14 16 19元素的核电荷数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相对原子质量 20 23 24 27 28 31 32 35.5 40【科学阅读】张青莲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目前所有已发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均已被测出。我国科学家张青莲(1908-2006)主持的科研小组测定的铟、铱、锑、销、铈、铒、锗、锌、镝、钐十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被确定为国际新标准,被全世界广泛采用。(二)离子一定条件下很多物质混合会发生化学反应。例如,钠在氯气中点燃就会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探索活动】取一瓶氯气,用镊子夹一小块钠放入燃烧匙中,点燃钠,将燃烧匙伸入氯气瓶中,反应结束后观察瓶内的物质。【实验现象】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烟,反应结束后,瓶内剩下白色固体物质。上述实验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呢?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了带正电荷的钠离子(一种阳离子);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了带负电荷的氯离子(一种阴离子);带有异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相互吸引,形成了电中性的氯化钠。【离子的概念】类似的,在许多化学变化中,电中性的原子会因为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成为带电荷的微粒,这种带电荷的微粒称为离子。【概念辨析】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粒子种类 原子 离子阳离子 阴离子区别 粒子结构 核电荷数 = 电子数 核电荷数 > 电子数 核电荷数 < 电子数粒子电性 不显电性 带正电 带负电联系【归纳总结】物质的构成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如氯化钠、硫酸铜、碳酸钠等。三、总结归纳,理清概念,落实课堂任务(一)基础知识:1.相对原质量(1)定义: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2)计算公式:相对原子质量(Ar)=(3)单位:“1”。2.离子(1)定义:带电的微粒称为离子。(2)离子的分类:阳离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阴离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二)随堂任务:例1.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的质量一定都比原子大B.带电的微粒都称为离子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D.原子是实心球体,是最小的微粒,不能再分【答案】C【解析】A.分子的质量比组成它的原子的质量大,但不是所有分子都比原子大,如铁原子大于氢分子,错误;B.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错误;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水由水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正确;D.原子不是实心球体,原子核外有很大空间,且原子可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错误。例2.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其意义是( )A.一个镁原子的质量是24克B.一个镁原子有24个质子C.一个镁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24倍D.一个镁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24倍【答案】D【解析】国际上是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值,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即:一个镁原子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24倍。例3.如图回答下列问题: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a= 时,该粒子是原子,该原子的质子数为 ;(2)当a=8时,该粒子是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3)若该粒子是阳离子,a的值可能是 (填字母)A.9 B.11 C.13 D.17【答案】(1)10;10(2)阴离子(3)BC【解析】(1)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如该粒子是原子,则a=2+8=10,故填10;原子序数等于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原子的质子数为10,故填10。(2)当a=8时,即该微粒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微粒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故填阴离子;(3)若该粒子是阳离子,则a>2+8=10,即a的值为11、13或17,但质子数为17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写出阴离子,所以a的值是11或13。【板书设计】【课后任务】1.完成作业本上相应内容。(1)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第3节 建构原子模型(第2课时)同步作业(教师版)———相对原子质量、离子1.认真分析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示意图,推断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A.12 B.16 C.5 D.10【答案】B。【解析】由左图,碳12原子的与1个氢原子的质量相等,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个碳12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个碳12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个碳12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4倍,则个碳12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右图中,左盘上有1个碳12原子和个碳12原子,则左盘上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4=16;故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6。2.由于原子的实际质量很小,如果人们用它们的实际质量来计算的话那就非常的麻烦,因此国际上规定采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来表示原子、分子的质量关系。已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若银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则氧原子的实际质量可表示为( )A. B.3m C. D.【答案】C。【解析】根据公式: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已知“银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和“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将可设碳原子的实际质量为x。则108,解得x,则设相对原子质量为16的一个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y,则16,解得y。3.甲原子与乙原子的质量比为a:b,而乙原子与碳原子的质量比为c:d,则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B. C. D.【答案】A。【解析】因为甲:乙=a:b,甲=(a 乙):b又因 乙:碳原子=c:d,乙=(碳原子 c):d甲=(a c 碳原子):(b d)所以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ac):(bd),即4.如图,天平右盘中的“”为一个C﹣12原子质量的,据图推断,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1 B.144 C.12 D.9【答案】C。【解析】天平右盘中的“”为一个C﹣12原子质量的,则一个A原子的质量等于12个C﹣12质量的的和,即一个A原子的质量等于1个C﹣12原子质量。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实际质量呈正比,1个碳﹣12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则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2。5.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一个氧原子实际质量的算法正确的是( )A.(1.993×10﹣26kg)÷12×16 B.(1.993×10﹣26kg)÷16×12C.( 1.993×10﹣26kg)×12 D.(1.993×10﹣26kg)×16【答案】A【解析】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设一个氧原子实际质量为x,则16,则x=(1.993×10﹣26kg)÷12×16。6.为了更简便地表示原子间的质量关系,该学习小组以一个碳原子质量的为标准,用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该“标准”相比得出的倍数当做“相对原子质量”。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6 B.12 C.2.66 D.1.33【答案】C。【解析】相对原子质量,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2.66;7.如图是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示意图,推断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A.6 B.12 C.14 D.16【答案】C【解析】通过图示可得,1个碳原子的与1个氢原子的质量相等,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则个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个A原子质量与14个碳原子的相等,则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4;8.已知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为a克,X原子的实际质量为2a克。(1)则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某氧原子和X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为3:4,则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答案】(1)24;(2)18。【解析】(1)已知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为a克,X原子的实际质量为2a克,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则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2)某氧原子和X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为3:4,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质量成正比,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则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18。9.科学家对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材料一:19世纪初。有化学家认为:氢是母体,其他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理论上都是氢的整数倍,少数元素和Cl是35.5倍,则是由于实验误差造成的。材料二:1886年,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大胆假设:同一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家测定出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材料三:1961年8月,国际上采用12C的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确定各个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1)在克鲁克斯的假设中,同种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却不同,是因为原子结构中的某种微粒数不同,该微粒的名称是 。(2)结合已学知识和上述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可多选)A.自然界中大部分元素都有同位素原子由此推测大部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是整数B.Cl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5,其自然界仅有的两种同位素原子中,35Cl和37Cl的原子个数比约为1:1C.自然界中氢以氕、氘、氚三种同位素的形式存在。氕占百分比达99.9844%,则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D.在化学变化中某金属原子失去电子与其他原子化合,计算该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时不能使用该金属元素原来的相对原子质量【答案】(1)中子;(2)AC。【解析】(1)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同种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却不同,是因为原子结构中的某种微粒数不同,该微粒的名称是中子;(2)A、化学家测定出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则大部分元素都有同位素原子,由此可推测出大部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是整数,故正确;B、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则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5,它的两种同位素原子35Cl 所占的百分比大于37Cl,故错误;C、自然界中氢以氕、氘、氚三种同位素的形式存在。氕占百分比达99.9844%,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则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故正确;D、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在化学变化中某金属原子失去电子与其他原子化合,计算该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时继续使用该金属元素原来的相对原子质量,故错误。10.2022年2月,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首都北京举办。(1)在冬奥会的赛场上,石墨烯“温暖亮相”,向全世界展示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加热材料,也让身处冰雪赛场的人们多了一重温度保障。石墨烯化学式为 C(n),如图为其结构模型,则构成石墨烯的微粒是 (选填“原子”、“分子”或“离子”)。(2)北京冬奥会首次使用氢能作为火炬的燃料,最大限度减少碳排放,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已知一个氢原子的质量为m1,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m2,则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用字母表示)。【答案】(1)分子;(2)。【解析】(1)根据石墨烯化学式为 C(n),结合C60的构成,可知构成石墨烯的微粒是分子;(2)已知一个氢原子的质量为m1,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m2,则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科学的测量常常需要确定一个标准,然后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1959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提出以C﹣12质量的作为标准),回答以下问题:(1)如图所示,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如果以C﹣12质量的作为标准,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答案】(1)9;(2)4.【解析】(1)由图可知,天平平衡,故右盘中9个小块的总质量等于一个铍原子的质量,所以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2)如果以C﹣12质量的作为标准,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4=4,12.科学家对相对原子质量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材料一:19世纪初,有化学家认为:氢是母体,其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理论上都是氢的整数倍。材料二:1886年,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大胆假设:同一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家测定出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材料三:1961年8月,国际上采用碳﹣12原子的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确定各个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1)下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支持材料一的是 。A.O﹣16 B.Cl﹣35.5 C.Ag﹣108(2)在克鲁克斯假设中,同种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却不同,是因为原子结构中的某种微粒数不同,该微粒的名称是 。(3)根据材料三,现发现氖的同位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如图,根据上述资料,列出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子: 。(4)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世纪初,以氢为母体的相对原子质量标准是错误的,它对科学的发展没有价值B.只要方法正确、仪器精确,实验结果就不会存在误差C.若干年后,科学家有可能更改现在国际上采用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D.元素周期表中很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都不是整数,可推测很多元素有多种同位素原子【答案】(1)B;(2)中子数;(3)21×a%+22×b%+20×c%;(4)CD。【解析】(1)19世纪初,有化学家认为:氢是母体,其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理论上都是氢的整数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支持材料一的是Cl﹣35.5。(2)同种元素的原子的核内质子数相同,相对原子质量却不同,是因为原子结构中的某种微粒数不同,该微粒的名称是中子数。(3)由题意可知,1961年8月,国际上采用碳﹣12原子的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确定各个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子为21×a%+22×b%+20×c%(4)A.19世纪初,以氢为母体的相对原子质量标准是错误的,但它对科学的发展是有价值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即使方法正确、仪器精确,实验结果也会存在误差,故选项说法错误。C.随着科学的发展,若干年后,科学家有可能更改现在国际上采用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故选项说法正确。D.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元素周期表中很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都不是整数,可推测很多元素有多种同位素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第3节 建构原子模型(第2课时)同步作业(学生版)———相对原子质量、离子1.认真分析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示意图,推断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A.12 B.16 C.5 D.102.由于原子的实际质量很小,如果人们用它们的实际质量来计算的话那就非常的麻烦,因此国际上规定采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来表示原子、分子的质量关系。已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若银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则氧原子的实际质量可表示为( )A. B.3m C. D.3.甲原子与乙原子的质量比为a:b,而乙原子与碳原子的质量比为c:d,则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B. C. D.4.如图,天平右盘中的“”为一个C﹣12原子质量的,据图推断,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1 B.144 C.12 D.95.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一个氧原子实际质量的算法正确的是( )A.(1.993×10﹣26kg)÷12×16 B.(1.993×10﹣26kg)÷16×12C.( 1.993×10﹣26kg)×12 D.(1.993×10﹣26kg)×166.为了更简便地表示原子间的质量关系,该学习小组以一个碳原子质量的为标准,用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该“标准”相比得出的倍数当做“相对原子质量”。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6 B.12 C.2.66 D.1.337.如图是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示意图,推断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A.6 B.12 C.14 D.168.已知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为a克,X原子的实际质量为2a克。(1)则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某氧原子和X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为3:4,则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9.科学家对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材料一:19世纪初。有化学家认为:氢是母体,其他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理论上都是氢的整数倍,少数元素和Cl是35.5倍,则是由于实验误差造成的。材料二:1886年,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大胆假设:同一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家测定出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材料三:1961年8月,国际上采用12C的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确定各个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1)在克鲁克斯的假设中,同种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却不同,是因为原子结构中的某种微粒数不同,该微粒的名称是 。(2)结合已学知识和上述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可多选)A.自然界中大部分元素都有同位素原子由此推测大部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是整数B.Cl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5,其自然界仅有的两种同位素原子中,35Cl和37Cl的原子个数比约为1:1C.自然界中氢以氕、氘、氚三种同位素的形式存在。氕占百分比达99.9844%,则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D.在化学变化中某金属原子失去电子与其他原子化合,计算该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时不能使用该金属元素原来的相对原子质量10.2022年2月,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首都北京举办。(1)在冬奥会的赛场上,石墨烯“温暖亮相”,向全世界展示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加热材料,也让身处冰雪赛场的人们多了一重温度保障。石墨烯化学式为 C(n),如图为其结构模型,则构成石墨烯的微粒是 (选填“原子”、“分子”或“离子”)。(2)北京冬奥会首次使用氢能作为火炬的燃料,最大限度减少碳排放,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已知一个氢原子的质量为m1,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m2,则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用字母表示)。11.科学的测量常常需要确定一个标准,然后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1959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提出以C﹣12质量的作为标准),回答以下问题:(1)如图所示,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如果以C﹣12质量的作为标准,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科学家对相对原子质量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材料一:19世纪初,有化学家认为:氢是母体,其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理论上都是氢的整数倍。材料二:1886年,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大胆假设:同一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家测定出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材料三:1961年8月,国际上采用碳﹣12原子的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确定各个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1)下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支持材料一的是 。A.O﹣16 B.Cl﹣35.5 C.Ag﹣108(2)在克鲁克斯假设中,同种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却不同,是因为原子结构中的某种微粒数不同,该微粒的名称是 。(3)根据材料三,现发现氖的同位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如图,根据上述资料,列出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子: 。(4)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世纪初,以氢为母体的相对原子质量标准是错误的,它对科学的发展没有价值B.只要方法正确、仪器精确,实验结果就不会存在误差C.若干年后,科学家有可能更改现在国际上采用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D.元素周期表中很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都不是整数,可推测很多元素有多种同位素原子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3)(共24张PPT)第2节 建构原子模型(第2课时)——相对原子质量、离子 / 让教学更有效【复习】1.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道尔顿实心球模型―→汤姆生葡萄干面包―→模型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玻尔分层模型―→电子云模型2.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原子核的体积很小。构成原子核的质子、中子都是由更微小的基本粒子——夸克构成的。一、复习旧知,提出问题,引入学习任务【引入】如果我们要比较一袋大米和一桶油的重量,可以直接看包装上的“千克”或“克”,但如果我想比较一个金原子和一个铁原子的质量,能用同样的方法吗?为什么?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原子虽然很小,但也有质量,怎么表示原子质量方便记忆和书写呢?(一)相对原子质量二、新知展开,围绕任务,引导问题解决科学家测得一些原子的质量,用科学计数法如何表示呢?1个原子 真实质量/kg 科学计算法表示氢原子 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1674 kg碳原子 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1993 kg氧原子 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2657 kg铁原子 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9288 kg1.67×10-27 kg1.993×10-26 kg9.288×10-26 kg2.657×10-26 kg(1)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2)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3)相对原子质量的表示符号和单位?阅读课本,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定义: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碳-12原子,它质量的1/12约等于1.66×10-27kg碳-12原子碳-12原子的1/12质量约等于1.66×10-27kg氧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计算方法:相对原子质量(Ar)=原子的实际质量1个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112相对原子质量(Ar )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通常省略不写。碳-12原子是指原子核中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实际质量是称量出来的真实质量,单位是“千克”。阅读表中的数据,你有什么启发?微粒 质量/kg 相对质量 注释碳原子 1.993×10-26 12 6个质子、6个中子质子 1.6726×10-27 1 质子质量≈中子质量中子 1.6749×10-27 1 电子 9.1101×10-31 1/1 836 电子的质量是质子质量的1/1 836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微粒是质子和中子。质子、中子、电子的相对质量原子种类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质子数 中子数 氢 1 0 1 1碳 6 6 6 12氧 8 8 8 16钠 11 12 11 23镁 12 12 12 24铁 26 30 26 56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比较项目 原子的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性质 实验测出的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 比较得出的相对质量数值与单位 非常小,单位为千克 一般取整数,单位为“1”,通常不写联系 相对原子质量可以从元素周期表中查到,在一般的计算中多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如图:相对原子质量可以从元素周期表中查到。请查阅核电荷数1~18的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并填写在表中。元素的核电荷数 1 2 3 4 5 6 7 8 9相对原子质量 1 4 7 9 11 12 14 16 19元素的核电荷数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相对原子质量 20 23 24 27 28 31 32 35.5 40(二)离子一定条件下很多物质混合会发生化学反应。例如,钠在氯气中点燃就会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0.25+17质子数=电子数Cl0.25失去1个电子+11质子数>电子数Na++11质子数=电子数Na+17质子数<电子数Cl-阳离子阴离子得到1个电子NaCl静电作用Cl-Na+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了带正电荷的钠离子(一种阳离子);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了带负电荷的氯离子(一种阴离子);带有异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相互吸引,形成了电中性的氯化钠。【离子的概念】 类似的,在许多化学变化中,电中性的原子会因为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成为带电荷的微粒,这种带电荷的微粒称为离子。【概念辨析】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粒子种类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区别 粒子结构 核电荷数 = 电子数 核电荷数 > 电子数 核电荷数 < 电子数粒子电性 不显电性 带正电 带负电联系 【归纳总结】物质的构成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如氯化钠、硫酸铜、碳酸钠等。三、总结归纳,理清概念,落实课堂任务1.相对原质量(1)定义: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2)计算公式:相对原子质量(Ar)=(3)单位:“1”。2.离子(1)定义:带电的微粒称为离子。(2)离子的分类:阳离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阴离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二)随堂任务: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B.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比值C.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相对原子质量就越大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g”例1.下列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C例2.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其意义是( )A.一个镁原子的质量是24克B.一个镁原子有24个质子C.一个镁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24倍D.一个镁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24倍【答案】D【解析】国际上是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值,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即:一个镁原子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24倍。例3.如图回答下列问题: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a= 时,该粒子是原子,该原子的质子数为 ;(2)当a=8时,该粒子是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3)若该粒子是阳离子,a的值可能是 (填字母)A.9 B.11 C.13 D.17【答案】(1)10;10(2)阴离子(3)BC【板书设计】【课后任务】1.完成作业本上相应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任务学习设计】2.3.2 建构原子模型(2) 同步作业(学生版).docx 【任务学习设计】2.3.2 建构原子模型(2) 同步作业(教师版).docx 【任务学习设计】2.3.2 建构原子模型(2) 教学设计.docx 【任务学习设计】2.3.2 建构原子模型(2).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