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英国)伯默斯顿出发点:维护国家利益。影响因素:国家地位和国家实力(决定性因素);国家政权的性质;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国家领导人的智慧。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课标要求: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美国海外驻军和军事基地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对新中国的封锁进一步升级,在实行全面封锁禁运的同时,于1950年12月8日宣布冻结中国在美国的一切资产,并胁迫英、法等西方国家共同制裁中国。这种敌对措施,不仅使西方私人投资者不敢再来中国投资,也使原有在中国大陆的外资企业(资产的97.1%为英、美、法三国私人投资)陷入困境。1、建国初背景(1)国际:①新中国成立时,正值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之际。②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采取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政治上不承认的政策。建国前夕, 中共领导人在外交方面面临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一得到国际上对新国家的承认,其二为恢复经济取得外国的必要援助,其三保障新生国家的安全。——章百家(2)国内:①新中国成立,为建立新型外交关系创造了前提。②人民政权需要进一步巩固,经济上积贫积弱,百废待兴。2、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方针”材料一 凡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可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之谈判,建立外交关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材料二 我们是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但是从来敌视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决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我们,只要一天它们不改变敌视的态度,我们就一天不给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以合法的地位。——毛泽东《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材料三 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2、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方针”(选必1P80-81+纲上P158-159)内容 含义 目的 成果(举例) 意义另起炉灶打扫干净 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不承认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外交关系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有步骤地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在华控制权,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卖国条约就是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在...中不孤立为新中国建立后开创新型外交关系指明了方向;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先谈判再建交,同印度、印尼、缅、巴以及瑞典、丹麦、瑞士、芬兰建交与苏联、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对外贸易权、海关管理权、驻军权、内河航行权)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包含4个“互”字、1个“共”字,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提出过程、意义。(1)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2)提出过程:1953年12月,中印会面关于西藏关系问题第一次提出;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第二次提出,并正式倡导。(3)积极意义: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既反映了联合国宪章,也成为了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基本准则。4、20C50-60S: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的外交成就时期 背景 表现(成就)20C50S中期20C50S末至60S初(国际)朝鲜战争结束,周边局势不利于中国;1954 正式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1954 以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并促成印度支那问题得以解决;1955 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1956 中国又与挪威等国建交,同英、荷建立的代办级外交关系。(国内)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国际)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出现了以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1964 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外交核爆)。5、20C70S:外交新局面的打开时期 背景 表现(成就)20C70S国际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美苏争霸;美国陷入越南战争泥潭;中苏关系破裂。自1970年起,先后同意大利等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英、中荷关系也升格为大使级。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第三次建交高潮:与资本主义国家)中美关系缓和70S外交打开新局面的影响: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外交活动的舞台。(纲上P167)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程、背景及其影响有人说:“尼克松用七天改变了世界”,毛泽东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世界改变了尼克松”、“尼克松改变了世界”这两句话的理解。纲下P112“尼克松改变了世界”:开始中美两国关系的新阶段(结束长期敌对状态,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打开中国外交新局面(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外交活动的舞台);直接推动中日关系改善;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重大的意义。“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发展:欧共体成立和发展,日本经济“起飞”并追求政治大国,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第三世界兴起形成不结盟;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与苏冷战暂处守势,陷入越南战争难以自拔,霸权地位动摇;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中苏关系破裂,中美有共同对手和利益。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外交成就汇总:1949与苏联等10个民主国家建交1954日内瓦会议1955万隆会议与挪威等建交与英荷建代办19561964中法建交1971重返联合国1972中美关系开始正常中日建交1950《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76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多达111个第一次建交高潮第二次建交高潮第三次建交高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一个外交总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个国际关系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大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次建交高潮:社会主义国家、民族独立国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1)政策调整: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1、改革开放初期的外交政策调整及成就:二、全方位外交: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2)外交成就:1979中美正式建交、1989中苏关系正常化(1)解决了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边界问题。(2)1997年,中国与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即“10+1”领导人会议机制正式建立。P84学习拓展:2002-2010年启动并全面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13年中国提出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3)中国同印、巴、朝、韩、越、蒙等国关系也取得新进展。2、世纪之交:把巩固与发展周边关系作为首要任务3、进入21世纪:全方位外交(1)积极致力于与世界各大国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2)积极致力于与发展中国家合作;①2000年成立中非合作论坛。②2003年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3)积极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①发起成立2001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性质、作用 纲下P140)、2001博鳌亚洲论坛。②推动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治理主要平台。(特点、宗旨、作用 纲下P133、140、选必一85)③2009创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成员国+作用:为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与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 纲下P140)(4)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1996 中俄 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7 中法 全面伙伴关系中美 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1998 中国-欧盟 全面伙伴关系 中日 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1、十八大以来: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1)发达国家:拓宽合作领域、关系稳步发展(俄、法、德、英)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推出多种新机制新举措,深化关系(日韩东盟)提出“真实亲诚”原则,加强团结合作(2)周边国家:(3)非洲国家:三、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外交(1)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2)积极推进构建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发展新路。①频繁密集外交活动:大国、周边、多边国际会议;②出台新文件、新举措。2、十九大以来:全球视野、公正合理、普惠均衡(3)提出中国方案,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公正合理、普惠均衡发展①推动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在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等问题上,积极探索解决办法。②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2015。③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各方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一带一路的提出、核心、意义 纲上181、纲下141)④通过主场外交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进程。(2019主办“一带一路”国家合作高峰论坛、2016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2014亚太经合组织北京会议、2017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2019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2019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⑤其他:如2015倡议设立亚投行……课堂小结1新中国对外关系发展进程课堂小结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苏、中美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程、背景及其影响有人说:“尼克松用七天改变了世界”,毛泽东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世界改变了尼克松”、“尼克松改变了世界”这两句话的理解。纲下P112“尼克松改变了世界”:开始中美两国关系的新阶段(结束长期敌对状态,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打开中国外交新局面(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外交活动的舞台);直接推动中日关系改善;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重大的意义。“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发展:欧共体成立和发展,日本经济“起飞”并追求政治大国,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第三世界兴起形成不结盟;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与苏冷战暂处守势,陷入越南战争难以自拔,霸权地位动摇;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中苏关系破裂,中美有共同对手和利益。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正式倡导时间和意义?(7分)2、举出在1954-1964年间中国外交取得的成就。(9分)1、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954年正式倡导。意义:作为国际关系准则,成为了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基本准则。2、1954以五大国之一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推动印度支那问题得以政治解决。 1955中国参加万隆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为进一步开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 到1956年,与挪、南、阿、埃等国建交,同英、荷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出现了以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 1964年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逐步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1、建国初中国外交的总原则、国际关系准则、三个外交方针分别是什么?(5分)2、中国改革开放前的三次建交高潮分别出现在何时期?主要分别与哪类国家建交?(6分)3、新中国建国初面临的国际外交局势如何?(4分)4、举出在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突破的表现和意义。(9分)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2、建国初、社会主义国家; 50、60年代之交、亚非国家; 70年代、西方国家3、新中国成立时,正值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之际。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采取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政治上不承认的政策。4、①1970起,先后同意大利等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英、中荷关系也升格为大使级。 ②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③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④迎来了第三次建交高潮,建交国数量由1965年的49个增加到1976年的111个。这些成就极大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外交活动的舞台。1、改革开放初期的外交政策调整的表现及成就?(4分)2、世纪之交中国巩固与发展周边关系作为首要任务的表现?(6分)3、进入21世纪后中国全方位外交的表现?(4分)4、21世纪以来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合作的表现两例?(4分)5、中国积极推进区域合作的表现三例?(6分)1、调整: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成就:1979中美正式建交、1989中苏关系正常化2、解决了中国与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边界问题。1997年中国与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即“10+1”领导人会议机制正式建立。中国同印、巴、朝、韩、越、蒙等国关系也取得新进展。3、积极致力于与世界各大国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 积极致力于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积极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4、2000年成立中非合作论坛;2003年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5、发起成立2001上海合作组织、2001博鳌亚洲论坛,推动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治理主要平台,2009创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1、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外交的布局?(3分)2、中国按照什么外交理念和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加强与非洲国家团结合作的理念是什么?(6分)3、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目的?(7分)4、中国推进的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新路是什么?(2分)5、提出中国方案,推动国际公正合理、普惠均衡发展的表现?(5分)6、一带一路的核心理念?(3分)7、写出下列事件的年份:(7分)①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②10+1领导人会议机制正式建立的时间和对象③一带一路的提出 ④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⑤第二届“一带一路”国家合作高峰论坛⑥亚太经合组织北京会议 ⑦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1、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2、“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方针,“真实亲诚”3、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4、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5、推动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各方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通过主场外交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进程。6、共商、共建、共享7、①2015、②1997、③2013、④2016、⑤2019、⑥2014、⑦201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