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诗经》收录的民歌《氓》:“氓之蚩蚩,报布贸丝,来即我谋”先秦时期的货币:布币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一)先秦到秦汉:币制的统一1.夏商周:思考:根据以下史料,反映出了先秦货币发展的哪些信息?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说文·贝部》信息1:古代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海贝信息2:商朝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①从天然到人工货币/金属货币②商品交换的频繁和复杂化③冶铜技术的发展变化天然货币→人工货币/金属货币此时期货币演变有何趋势?夏朝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海贝、骨制石制的仿制贝2.先秦到秦:思考:下列货币形制的发展来源是什么?铲形农具(晋韩赵魏)战争武器(齐燕赵)仿制贝壳(楚国)玉璧、纺轮(列国均有)多元货币统一货币天圆地方货币多样化的原因?原因:1.政治:2.经济:诸侯割据分裂,币制不统一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有何弊端?弊端:1.阻碍各国经济交流和商品流通2.不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加剧国家分裂呈现何种发展趋势?多元货币→统一货币②解决货币信用,稳定金融3.汉:(汉武帝时)悉禁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史记·平准书》思考:结合两类史料,分析汉武帝时期货币改革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①实现全国货币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③使铜币体制规范化“五铢”铜钱形制为后世所沿用至唐初改革币制(五铢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地方铸币→中央铸币(二)唐宋元时期:通宝与纸币1.唐:通宝、元宝作用:思考:据【历史纵横P88】指出“开元通宝”铸行的时间,并思考“铜钱上的文字”的作用?货币符号化特征的进一步增强,凸显政治宣传作用【历史纵横】P88铜钱上的文字中国古代铜钱上通常铸有文字。从秦朝到隋朝,铜钱上铸造的文字基本都是记载钱币重量,如“半两”“五铢”等。唐初铸行“开元通宝”钱,此后铜钱大都以“通宝”“元宝”命名。自北宋起形成惯例,新铸铜钱上统一铸印当时的年号,如宋朝的“淳化元宝”“崇宁重宝”,明清的“洪武通宝”“乾隆通宝”等趋势:文书重量→文书年号2.宋元:纸币的兴衰交子的诞生,与经济繁荣有莫大的关系,可谓大时代与小地区的因缘巧合和货币自发演进的产物。宋朝是世界上最早的海上帝国,商业革命、交通革命、农业革命、都市革命共同构成了其辉煌的文明。……最早的纸币诞生在四川,除了北宋本身的时代背景,也在于四川的特殊性。四川因为躲避隋唐战乱,经济相对独立,贸易繁荣,因缺铜而依赖铁钱,但携带不便的缺点日趋凸显。最终,四川茶叶和马匹等贸易的发达以及四川的铁钱的笨重,导致交子在相对独立和特殊的四川诞生。——徐瑾《白银帝国——一部新的中国货币史》思考:纸币出现的原因?(1)北宋——纸币的出现①北宋商品经济发展,贸易发达,铜钱交易量巨大②铜钱流通量不足,无法满足商业贸易发展需要,出现“钱荒”③造纸术、印刷术的发展④纸币更轻便易携带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趋势:金属货币→纸币(2)南宋——纸币的发展关子、会子“始时,民间唯患交子,恐难行用。今朝廷既改交子之法以为关子,即与见钱无异,自可通行。”——【宋】李纲 《应诏条陈七事奏状》(熙宁八年八月)“自可依西川法,令民间自纳钱请交子,即是会子。自家有钱,便得会子。”——吕惠卿《日录》(3)元至明——纸币的兴盛与衰落元代将纸币“钞”作为单一流通货币发行元末滥印纸钞,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财政崩溃明朝恢复铜钱、纸币并行思考:结合教材指出,从元到明,纸币“由盛转衰”的过程有哪些表现?(三)明清时期:思考:下列材料反映出明清时期货币体制怎样的发展特征?1.现象白银货币化明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多以银两计算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并用从战国到元朝,贵金属金、银也时常承担货币职能,但并未成为主要货币——教材P88①元末滥印纸钞,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财政崩溃②明朝中期,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美洲等地白银通过“丝银贸易”大量流入中国【史纲上、下】思考:结合本课与史纲的内容,思考为什么明清时期会出现“白银货币化”的现象?2.原因(三)明清时期:3.影响思考:明清时期的“白银货币化”产生了哪些历史影响?①缓解了经济危机②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晚清民国初期国民政府时期政府开始铸造银元梳理:晚清至民国时期的主要货币形式及其演进历程。1912延续清朝,银元是法定货币1935法币改革: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禁止银元流通,白银收归国有。抗战、解放战争:滥发纸币,法币贬值、彻底崩溃1948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政府发行银圆券失败金圆券崩溃,民间重新使用银元(四)民国时期:币制改革国统区解放区解放战争顺利进行各解放区连成一片急需统一的货币1948年12月1日河北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历史纵横】P89人民币发行原则中国人民币的发行,坚持了三条原则:经济发行、计划发行、集中统一。经济发行就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按照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发行;计划发行就是货币的发行必须纳入整个国家的计划体系之中,以保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集中统一意味着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具有垄断的货币发行权。思考:请结合【历史纵横】,评价我国建国初期的货币政策。(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人民币的成长①体现客观经济规律与国家调控相结合②强调货币发行权属于国家③确保了人民币的法定货币地位④抑制了长期的恶性通货膨胀⑤巩固政权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2.截止到1999年10月1日启用新版,人民币先后发行了5套,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3.人民币作用:①人民币地位始终稳定,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②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历史纵横】P90西方国家主要货币的历史8世纪时,法兰克王国制定了一套货币体系,将1磅重的白银分成240便士。查理大帝时期,镑、先令、便士扩散到西欧大多数国家,包括英格兰。英国:18世纪初,英格兰、苏格兰合并,英镑正式投入使用。法国:1360年,法国开始铸造法郎硬币。1795年,法郎作为唯一的标准货币在法国流通。美国:北美独立战争期间,曾经发行过一种称为“大陆币”的纸币。1792年,美国国会颁布法案,正式规定用“元”作为美国的货币单位,美元出现了。(一)古典金本位制——思考: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世界的金融中心是哪里?为什么?伦敦①殖民帝国的建立,扩大了英国的贸易和融资范围(19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国际货币结算频繁和复杂)②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③推行“自由贸易”政策,成为世界贸易中心④国际金本位制的确立,使英镑逐渐成为世界货币:1816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以英镑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1816-1929)特点:作用:①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②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③金币自由铸造,自由流通,不易贬值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思考:请从国际货币体系的视角分析国际金本位制崩溃的原因?①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爆发,美国黄金储备锐减,停止兑换黄金,禁止黄金出口②二战严重冲击欧洲经济,英镑地位下降③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统一标准和基础,英、法、美分别构建以英镑、法郎、美元为中心的货币集团,各自为政(3)特点:思考:二战后世界货币体系是如何重建的?1945年美国的数值在世界所占比重工业生产黄金储备(1)背景:二战削弱欧洲国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2)建立:一固定:双挂钩:两组织:1944年7月,美、英等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讨论战后国际货币问题,会议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美国为中心35美元=1盎司黄金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197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思考:由此可见,美元拥有何种地位?美元等同黄金成立时间总部运行机制资金来源投票机制1945华盛顿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会员国认缴与认缴会费的多少成正比(美国认缴资金最多而获得最大投票权)思考:结合下表,分析这两个组织如何体现美国主导?宗旨:稳定国际汇兑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职责:向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推动该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②美元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思考:结合材料和示意图,分析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作用?(4)作用:①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强化了美国的经济霸权【学习聚焦P90】④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美国财政部长福勒③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稳定了国际金融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著名经济学家特里芬曾讲过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媳妇,贤淑能干。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由于每年打的粮食很有限,然而这一家却年年添丁进口,为了让全家人都吃饱,媳妇只好不断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越来越稀。最后,婆婆怀疑媳妇把米偷着背回了娘家,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3)特点:(1)背景:二战削弱欧洲国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2)建立:1944年7月,美、英等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讨论战后国际货币问题,会议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美国为中心(4)作用(5)结局:1971年,美国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注: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崩溃,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依然存在思考:结合史纲下和下列数据,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原因及影响?原因:①布雷顿森林体系本身的缺陷②西欧、日本经济崛起(多极化趋势明显),冲击美国的经济地位③20C70S,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现象④美国实力下降(越南战争的影响)影响:不利于国际金融及世界贸易的稳定,金融危机频繁1976年1月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会议,通过了一个关于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协议,即《牙买加协定》。4月,新的货币体系正式形成。主要内容:(1)黄金非货币化:黄金与各国货币彻底脱钩,不再是汇价的基础。(2)国际储备多元化:美元、欧元、英镑、日元、黄金、特别提款权等(美元仍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3)浮动汇率制合法化:单独浮动、联合浮动、盯住浮动制、管理浮动制。(4)货币调解机制多样化:汇率调节、利率调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干预和贷款调节。(三)、目前的国际货币状况(牙买加体系)( 1976——)(一)多元化的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二)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1.进入21世纪,美元仍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篮子中占据最大权重,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2.但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等的影响也在上升。3.2016年,人民币被纳入货币篮子。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被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SDR),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后第五种入篮货币,人民币的权重为10.92%,超过日元和英镑,居第三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优点:摆脱对单一货币依赖,货币供应和使用更加方便灵活缺点: 国际储备多元化和浮动汇率制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和体系复杂性和不稳定性。世界形势:世界政治多极化、世界各个新经济体崛起等。认识: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的重要表现,也是世界经济治理的重要方面。它的发展变化是各国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的表现。人民币的国际化之路年份 重大事件2009年 开始推行人民币国际化2010年 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三大成员2015年 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016年 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之一截至2020年7月,有103个成员国是世界第二大多边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徽标【学习拓展】2015年12月,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简称“亚投行”。它的主要宗旨是:通过在基础设施及其他生产性领域的投资,促进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财富并改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其他多边和双边开发机构紧密合作,推进区域合作和伙伴关系,应对发展挑战。截至2020年2月,亚投行有102个成员,是世界第二大多边开发机构。亚投行的成立,促进了国际投资,推动了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2015年12月,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有外国媒体说“亚投行是中国版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谈谈你的认识。美国目前在IMF中仍拥有最大投票权,为16.52%,在重大决策上仍然由一票否决权,发达国家在IMF中仍居于支配地位。……发展中国家想要什么?发展中国家其实想要在基础设施和生产性领域得到快速发展,使得本国财富能够快速积累。比如发电站、港口、桥梁等。发达国家并不愿意看到发展中国家在生产领域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渴望的是永远把发展中国家定位为廉价劳动力和廉价商品的供应地,资源的提供地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倾销地。——谢畅《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博弈——以亚投行为例》亚投行的主要宗旨是:通过在基础设施及其他生产性领域的投资,促进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其他多边和双边机构紧密合作,推进区域合作和伙伴关系。——选择性必修1教材91页学习拓展发展中国家整体的投票权在亚投行中达到70%以上。亚投行充分体现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整体话语权。——李晴《 “亚投行”对国际金融秩序构建的国际主张与世界贡献》亚投行已经为成员提供了近2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中国始终支持多边主义,践行多边主义,以开放、合作、共赢精神同世界各国共谋发展。——习近平《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第五届理事会年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2020年7月28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是美国主导,维护发达国家利益;“亚投行” 合作共赢,平等协商,致力于发展中国家生产性领域投资,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世界多极化的历程。通过在基础设施及其他生产性领域的投资,促进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财富并改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其他多边和双边开发机构紧密合作,推进区域合作和伙伴关系,应对发展挑战。 ——教材91页学习拓展通过对生产事业的投资,协助成员国经济的与建设,鼓励不发达国家对资源的开发...鼓励国际投资,协助成员国提高生产能力,促进成员国国际贸易的平衡发展和国际收支状况的改善。问题:亚投行与世界银行有何不同点?①宗旨不同:基础设施建设;国际贸易②背景不同:需要解决亚洲基建资金短缺问题以加速区域经济发展;二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等欧洲国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为了协调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③成员国地位:区域合作和伙伴关系;美国主导世界货币体系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阶段 主导国家 体系 原因 影响新航路开辟与拓展 西、 葡、荷、中 金币与银币并行,未形成 国家经济实力不足以称霸世界 为世界货币体系奠定基础。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 英国 金本位制(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为主; 金币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流通。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扩大,英国强大的实力(殖民扩张与工业革命) 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两次世界大战与经济危机(20世纪上半叶) 金本位制崩溃,英镑地位下降 (帝国主义阶段) 禁止黄金出口及流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统一的标准和基础 ①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②各国转嫁危机,实行货币贬值与关税战,各自构建以英镑、法郎、美元为中心的货币集团 ③英国实力的下降。 国际经济秩序混乱二战后--70年代中期 美国 布雷顿森林体系 一个中心:以美元为中心 两个组织:IMF WB(一固定双挂钩) 实质上是不平等的国际经济体系 ①经济危机影响,需要重塑有序经济体系 ②英国衰落,金本位制体系无法维系。 ③美国实力空前膨胀,称霸世界。 ①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矛贸易,稳定国际金融。②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有力条件③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 制度化方向发展70年代至今 一超多强 牙买加体系(1976年) 浮动汇率制 储备货币多样化 美元贬值,仍占主导 ①美国实力有所下降②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多极化趋势发展与经济全球化发展③70年代,经济滞胀与石油危机 多极化趋势下,欧元、日元、人民币影响上升。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阶段 主导国家 体系 原因 影响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反映经济霸权力量的转移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先秦时期: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秦代:由多元货币向统一币制的演变 秦半两金本位体制(英镑为中心)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为中心)目前的国际货币状况(牙买加体系)汉代:铸币权收归中央 汉五铢唐代:通宝钱制北宋: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变 交子民国:币制改革人民币的发行明清:白银的逐渐货币化元:单一流通货币 宝钞演变规律:(1)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2)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3)由多元货币向统一币制的演变。(4)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变。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国际经济实力影响世界货币体系的格局【思维导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