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杭州市保俶塔申花实验学校 2024 学年第二学期 5 月质量调研科学试卷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2025.0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5分,每小题 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A B B D A D A D B D C D C C B二、填空题(每空为 1分,共 27分)16..(1)+4;(2)A;(3)C。17..(1)ACD,C,CD,A;(2)Al2O3;H+。18..(1)降温;(2)氮气;(3)BC。19..(1)并联;(2)B;(3)B。20..ABC;②;b;扩散作用。21..(1)温度达到着火点;(2)CO2+Ca(OH)2=CaCO3↓+H2O。22..(1)0.6;(2)B。23..(1)电磁感应现象;(2)向前;(3)机械能转化为电能;(4)提供磁场三、作图题(24题 2分,25题 3分,共 5分)24. 25.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每空 2分,共 42分)26.(1)不偏转;(2)1 和 4(或 2和 3);(3)导体的运动快慢;(4)交流电。27.(1)C;Ca(OH)2+CO2=CaCO3↓+H2O;(2)先将 D 中的水倒掉,然后将二氧化碳从 b 端 2通入;(3)2KClO3 2KCl+3O2↑;(4)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5)向左。加热28.(1)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转运或消耗殆尽;(2)bca;(3)A、B;光合作用的必备条件是光,光合作用能合成淀粉。29.(1)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2)m1+m2+m3=m4+pV;(3)B;(4)反应物中不含有硫元素,不能生成二氧化硫。第 1 页(共 3 页)30.(1)c;(2)偏大;(3)C。五、解答题(本题共 31分)31.(分值 2+2+3)(1)混合物;(2)3;(3)8.7%。32.(分值 2+3+3)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制得氧气的质量为 20g﹣18.4g=1.6g。(2)设参加反应的 KMnO4质量为 x。△2KMnO4 K2MnO4+MnO2+O2↑316 32x 1.6g316 =32 1.6 x=15.8g(3)设参加反应的 KClO3质量为 y。 22KClO3 △ 2KCl+3O2↑245 96y 1.6g245 =96 1.6 y≈4.08g,答:(1)制得氧气的质量是 1.6g;(2)消耗了 15.8g 高锰酸钾;(3)若改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来制取等质量的氧气,需要 4.08g氯酸钾。33..(分值 2+3+3)解:(1)由图示可知,车辆不超载时,绿灯亮;则衔铁接上端,车辆超载时,红灯亮,则衔铁接下端,同时电控照相机启动,则照相机应接通电源。如图:第 2 页(共 3 页)(2 )当通过线圈的电流达到 0.1A时,根据 I= 可得: R = 6 电路总电阻 总 = =60Ω, 0.1 由图乙可知当压力等于 2.0×105N 时,压敏电阻 R=20Ω,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可得:电阻箱 R1=R 总﹣R=60Ω﹣20Ω=40Ω;(3)原题要求调低报警的限载质量,由图乙可知,压敏电阻 R 增大,由于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通过线圈的电流和线圈的电阻不变,所以应减小电阻箱的电阻。当 R1=0Ω要使报警器报警,报警器能检测到车辆的最小质量,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可得:压敏电阻 R′=R 总=60Ω;由图乙可知:G=F′=0.5×105N=5×104N, 5×104 所以,m= = =5×103kg=5t; 10 / 34.(1)①②;(2)先减小后变大;(3)向上推橡皮膜;(4)模型丙不能模拟吸气过程中的肋骨运动(或橡皮膜向下运动时,矿泉水瓶不能同步向外运动)。第 3 页(共 3 页)八年级(下)5月质量调研科学试卷杭州市保俶塔申花实验学校 2024 学年第二学期 5月质量调研八年级 科学命题:八年级备课组 审核:七年级备课组考生须知:1.本科目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00分钟。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姓名等相关内容。3.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K-39 O-16 Mn-55 Cl-35.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5 分,每小题 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如图),分析两种循环,其中正确的是A.碳、氧循环利于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B.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C.两种循环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无联系D.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反应2.下列关于H2O2、H2O、H2SO4三种物质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A.都有氢分子 B.都有氧元素 C.都有硫原子 D.都由离子组成3.下列关于原子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卢瑟福建立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电子像云雾一样出现在原子核周围B.道尔顿提出原子是一个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C.现代科学家认为电子像面包里的葡萄干那样镶嵌在其中D.汤姆生建立的“汤姆生模型”认为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运动4.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和记录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之一。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5.实践证明,热水比冷水的灭火效果更好,因为热水在灭火时会迅速汽化,形成的大量水蒸气覆盖于可燃物表面而起到灭火的作用。热水灭火的主要优势是使可燃物快速A.缺少氧气 B.降低温度 C.缺少二氧化碳 D.降低着火点6.空气中 PM2.5 的含量是检验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PM2.5 颗粒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 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在进入血液之前,还会经过的结构依次是A.肺泡、支气管、气管 B.气管、肺泡、支气管C.支气管、肺泡、气管 D.气管、支气管、肺泡7.如图为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第 1 页 共 9 页八年级(下)5月质量调研科学试卷A.线圈由图示位置转动 180°时,ab 边受力方向改变B.电动机转动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对调磁体的磁极,可以改变线圈转动的速度D.电动机工作过程中,线圈中电流方向保持不变8.图甲为干簧管开关的结构图,其中磁簧片是一种有弹性、易被磁化的软铁材料,被固定于玻璃管内。将条形磁体靠近并与干簧管平行放置时,干簧管的磁簧片触点就会闭合,电路接通,如图乙,当条形磁体远离干簧管时,触点就会断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需要软铁簧片可以用塑料片替换B.触点相互接触利用的是同名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C.条形磁体远离干簧管时,触点相互排斥使电路处于断路状态D.利用条形磁体使软铁簧片被磁化,触点相互吸引便电路处于导通状态9.家庭中常用断路器保护电路,当电流过大时可以自动切断电路。如图甲、乙所示为断路器的原理,有些断路器的双层金属片由铜和铁组合而成,已知铜片在受热时膨胀程度比铁片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断路器安装在零线上更安全B.双层金属片左侧的金属材料为铜C.若断路器切断电路,就可判断电路中一定出现了短路D.当电流过大电路断开后,可立即扳动复位开关使它恢复正常供电10.学校志愿服务队的同学学习了电学知识后,在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增加了为社区居民解决电路故障的服务,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和赞赏。下列操作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换灯泡:取下坏灯泡→切断电源→换上新灯泡→通电测试B.换开关:断开旧开关→取下旧开关→换上新开关→通电测试C.换插座:拆旧插座→测出火线→切断电源→装新插座→通电测试D.安装灯:测出火线→切断电源→铺设新线→装开关和灯→通电测试11.小敏同学按如图的电路图连接了一个模拟家庭电路。开关 S闭合后,灯泡能正常发光,用试电笔检测插座的两孔,氖管均不发光。针对该模拟电路,有四位同学发表了以下的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A.保险丝是用电阻较大、熔点较高的材料制成的B.灯泡能正常发光,所以灯泡的连接是安全、合理的C.插座无法正常工作,原因可能是 cd 间断路D.插座无法正常工作,原因可能是 ab 间断路第 2 页 共 9 页八年级(下)5月质量调研科学试卷12.已知一个甲烷分子(CH4)的质量为 ag,一个乙烯分子(C2H4)的质量为 bg,若某原子的质量为m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B. C. D.12 12( ) 13.A、B 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比是 2:1,由 A、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A、B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1:1,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AB B.AB3 C.AB2 D.A2B314.如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植株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0~6时附近,植物没有进行呼吸作用B.该植株一昼夜内在 b点时有机物总量最多C.a、c 点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均相等D.12 时附近,呼吸作用增强导致光合作用下降15.某兴趣小组利用银边天竺葵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叶片深色部分表示变蓝,浅色部分表示不变蓝。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脱去叶片中叶绿素的操作是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变成黄白色B.甲和乙装置对照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甲装置中的液体是清水,乙装置中的液体是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丙装置的实验现象说明叶片见光部分产生淀粉,实验证明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D.丁装置中的天竺葵的银边不含叶绿素,实验现象说明叶片不含叶绿素的部分不能产生淀粉二、填空题(每空 1分,共 27 分)16.2024 年 10 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李永舫院士等团队研发出光电转化率高的钙钛矿﹣有机叠层太阳能电池。(1)钙钛矿的主要成分是 CaTiO3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 。(2)图为简易的元素周期表,则钛元素大概位于 ▲ (填“A”或“B”)区域。(3)钛﹣46,钛﹣47,钛﹣48 是三种不同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 ▲ 。A、只有钛﹣46 占位置 B、占三个不同的位置 C、同占一个位置第 16题图 第 17题图17.(1)如图所示的几种物质中,表示单一物质的是 ▲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表示单第 3 页 共 9 页八年级(下)5月质量调研科学试卷质的是 ▲ ,表示化合物的是 ▲ 。(均填字母)(2)有甲、乙、丙三种元素,甲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丙元素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则甲和乙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丙的常见离子符号为▲ 。18.空气是一种用途很多的自然资源,可用于工业上制取氧气,其流程如图所示。(1)①所采取的方法是 ▲ 。(填“升温”或“降温”)(2)液态空气分离过程中, ▲ 先被分离出来,分离的依据是各物质的沸点不同。(3)以下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 (填字母)。A.气体肥料 B.医疗急救 C.助燃乙炔切割金属19.如图甲的轨道插座可以按照用户用电需求,在轨道上增减、移动插座,是一种更加灵活的用电方式。(1)家庭电路中,轨道插座上的各用电器的连接方式是 ▲ 。(2)安装轨道插座时,图乙插座中 ▲ 孔一定要连接地线,当发生漏电时可及时将电流导入大地,避免触电事故。(填字母)(3)以下关于轨道插座的使用,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用湿手将插座从轨道上拔离 B.若插座起火,立即切断电源C.导线绝缘皮破损后仍继续使用 D.增加插座使很多个用电器同时使用20.春季是流感的高发期,流感会诱发包括肺炎在内的多种呼吸系统疾病。为加快药物起效,可采用吸入疗法,将药物通过鼻腔吸入,直达病计如图一表示胸腔底部横膈膜所处的①、②两种状态示意图,图二是肺与外界、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不同的血管,a、b、c、d 表示气体进出的过程;图三是人进行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值的变化曲线,图中 A、B、C、D、E是曲线上的五个点。在图三中的▲ 阶段(填“ABC”或“BCD”或“CDE”),药物会被吸入人体,此时横膈膜处于图一中的 ▲ 状态(填“①”或“②”)。横膈膜由②至①时,对应图二中气体进出的过程是 ▲ (选填“a”或“b”)。c、d过程气体交换的原理是 ▲ 。第 4 页 共 9 页八年级(下)5月质量调研科学试卷21.“对比实验”是科学学习中重要的思维方法。某科学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对比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 A发现火柴头燃烧了,火柴梗未燃 40ml 氢氧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 化钙溶液(2)如图,实验 B 盛装 Ca(OH)2溶液的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比盛水软塑料瓶变瘪程度要大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2.在长期的航天飞行中,比较难解决的宇航员的供养问题,科学家发现,在太空舱内“饲养”小球藻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在一般关照条件下,每千克小球藻(鲜重)经光合作用每小时约可释放氧气 0.64 克,并产生相应质量的葡萄糖。(光光合作用最简表达式为:6CO2+6H2O = C6H12O6+6O2)叶绿体(1)每千克小球藻在光照条件下,1小时可产生 ▲ 克葡萄糖。(2)过去人们一直对于光合作用产物 O2的来源感到疑惑。若宇航员利用中子数不同的两种氧原子 18O 和 16O 标记水和二氧化碳分子中的氧原子,进行了如图实验。请你判断光合作用产生的 O2来自 ▲ 。A.CO2 B.H2O C.部分来自 CO2,部分来自H2O D.无法判断。23.为提高能量利用率,纯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采用能量回收刹车系统为汽车充电(其简化原理如图所示)。刹车时,充电开关接通,车轮带动线圈转动,产生电流,给电池充电。同时通电的线圈受到磁场产生的阻力,从而减缓车轮转动。该过程能量回收效率可达 40%以上。(1)线圈中产生电流的现象称为 ▲ 。(2)图中导线 ab 产生箭头方向的电流,受到阻力方向向后,此时导线 cd 所受的阻力方向是▲ 。(3)利用能量回收系统刹车时,能量转化的情况是 ▲ 。(4)新能源汽车还可以采用无线充电。如下图高速路面下铺设了一层太阳能电池板和金属线圈,利用太阳能电池板给路面线圈供电,当汽车在路面上行驶时,就能实现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无线充电,路面线圈在汽车无线充电中起的作用是 ▲ 。第 5 页 共 9 页八年级(下)5月质量调研科学试卷三、作图题(22 题 2 分,23 题 3 分,共 5分)24.如图所示的插座和电灯(带开关)是组成家庭电路的常用器件。请你用笔画线来代替导线,将它们正确地接入电路中。25.如图所示是通电螺线管和条形磁体间相互排斥作用的示意图。请你在图中标出;(1)通电螺线管的 N极;(2)磁感线的方向;(3)电源的正、负极。四、实验探究题(每空 2分,共 42 分)26.如图甲、乙所示,是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装置。(1)闭合开关,让导体 AB沿水平方向左右运动,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若让导体AB由图示位置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则灵敏电流计的指针 ▲ (选填“偏转”或“不偏转”)。(2)利用此装置,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切割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关系,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如下:实验序号 磁场方向 导体切割磁感线方向 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① 向下 向右 向左② 向上 向右 向右③ 向下 向左 向右④ 向上 向左 向左在上述四次实验中,比较 ▲ 两次实验,可知同时改变磁场方向和切割磁感线方向则感应电流方向不变。(3)在探究中还发现,导体 AB水平向左(或向右)缓慢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角度较小;导体 AB 水平向左(或向右)快速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角度较大,说明感应电流的大小与 ▲ 有关。(4)如图乙所示,是实验室用到的手摇发电机模型,该发电机模型发出的电是 ▲ (选填“交流电”或“直流电”)27.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之一,“节能减排”“碳达峰”“碳中和”等关键词成为热搜。(1)可以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且能控制反应发生与停止的发生装置为 ▲ ,检验该气体时第 6 页 共 9 页八年级(下)5月质量调研科学试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用装置 D收集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做的改进 ▲ 。(3)选择 AD装置(需催化剂)可制取另一种实验室常见气体,写出制备过程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如图是一种工业上捕集 CO2的方法,该装置用多孔球泡(内空球体,球面有许多小孔能通气)比直接用导管插入 K2CO3溶液的吸收效果更好,原因是 ▲ 。(5)绵绵同学设计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图中两个塑料瓶的体积和形状相同,连接两个塑料瓶的玻璃管中间有一滴红墨水,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后红墨水 ▲ 移动。(选填“向左”“向右”或“不”)28.为了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小乐利用银边天竺葵(银边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素,呈白色)开展如下实验:①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的地方一昼夜。②如图甲所示,选定一片叶,对其不同区域按表中方式进行处理,然后放在阳光下照射 4小时。③用碘液检验叶片不同区域是否有淀粉生成,相关实验现象如表所示。叶片区域 实验处理 实验现象A 绿色部分 不做处理 变蓝B 银边部分 不做处理 不变蓝C 银边部分 黑色卡纸遮光 不变蓝D 绿色部分 黑色卡纸遮光 不变蓝(1)进行步骤①的目的是 ▲ 。(2)进行步骤③,需对叶片进行处理,其正确顺序应为图乙中的: ▲ (按序填写字母)。(3)对比叶片的 ▲ (填写字母)两个区域,可知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此外,该实验还能得出的结论是 ▲ 。29.小成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验中用电子天平和量筒准确测量出表中m1、m2、m3、m4和 V(实验中操作正确,O2的密度为ρg/cm3)(1)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1、m2、m3、m4、V和 p之间应存在的等量关系为 ▲ 。(3)若小成根据数据计算所得结果与质量守恒定律不符。造成这一实验结果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填字母)。A.试管中氯酸钾没有完全分解 B.导管口连续均匀冒气泡时才收集气体C.导气管没伸入量筒底部,部分氧气溶解于水 D.停止加热后,调节量筒内外液面相平再读数第 7 页 共 9 页八年级(下)5月质量调研科学试卷(4)实验结束后,小成在拆卸装置时闻到刺激性气味,小成说: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会不会是二氧化硫?小观认为不可能。他的理由是: ▲ 。30.肺活量是身体机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一个人做最大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所呼出的气体体积,单位是毫升(mL)。小科想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款简易肺活量测量装置。(1)测量气体的体积也可以利用排水法。小科利用大号矿泉水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 abc 三个简易肺活量测量装置,三个瓶中均装满水。其中合理的测量装置是 ▲ 。(2)若小科在读取图中的量杯数据时俯视,则会使测量的肺活量 ▲ (选填“偏大”、“偏小”、“不变”)。(3)选择合适的装置进行肺活量测量的过程中,假设吹气排水速度均匀,则下列能够反映量杯内液面高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是 ▲ 。A. B. C.五、解答题(31 题 7 分,其余三题各 8分,共 31 分)31.布洛芬片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类药物,其有效成分的化学式为 C13H18O2,辅料为淀粉、蔗糖、糊精等。(1)布洛芬片属于 ▲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C13H18O2由 ▲ 元素组成。(3)C13H18O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 0.1%)32.加热 20g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经一段时间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18.4g。计算:(1)制得氧气的质量是 ▲ 。(2)消耗了多少克高锰酸钾?(3)若改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来制取等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克氯酸钾?(计算结果精确到 0.01)33.超载是严重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被称为头号“公路杀手”和“事故元凶”。在中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小第 8 页 共 9 页八年级(下)5月质量调研科学试卷周为交警部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汽车超载记录器”原理图,控制电路电源电压 U=6V,R为压敏电阻,其所受压力与电阻的关系如图乙所示。(1)请将图甲连接完整,要求:不超载时,绿灯亮;超载时,红灯亮,同时电控照相机启动,抓拍违法车辆;(2)当通过线圈的电流达到 0.1A 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下。若某路段要求压力大于或等于 2.0×105N时,报警系统启动,则 R1的阻值应调为多少?(不计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3)乡村道路的抗压能力一般比交通主干道弱得多,若把此限载报警器应用到乡村道路,就要适当调低报警器的限载重量,可以将 R1调 ▲ (填“大”或“小”)。该限载报警器能检测到车辆的最小质量为多少吨?(g取 10N/kg)34.为更好的理解呼吸运动,项目学习小组制作了“呼吸运动模型”来模拟图甲中呼气和吸气过程,并制定了评价量表,如表所示。“呼吸运动模型”评价量表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指标一 结构完整,能合理的模拟呼吸结构较完整,能粗略模拟呼吸系统结构不完整,有系统的呼吸道和肺 的呼吸道和肺 1处及以上缺失指标二 能模拟横膈运动和肋骨运动 能模拟横膈运动和肋骨运动,但两 不能模拟横膈运且两者协同进行,具有一致性 者不能协同进行,不具有一致性 动和肋骨运动(1)图甲中呼吸运动是指 ▲ 过程(填数字)。(2)膈肌和肋间肌的收缩和舒张会引起肺内气压变化。肺内气压变化情况为 ▲ 。(3)利用玻璃管、透明气球、玻璃罩、橡皮膜、带孔橡胶塞等材料做了如图乙所示的模型。若要用该模型模拟图甲②过程,可进行的操作是 ▲ 。(4)分析发现图乙模型存在一定的缺陷,于是将直玻璃管换成 Y型玻璃管、玻璃罩换成矿泉水瓶,模型如图丙所示。改进后,依据评价量表,评价模型丙指标一为“优秀”,指标二只能为“合格”。请分析:利用模型丙模拟吸气时“两者不能协同进行,不具有一致性”的原因: ▲ 。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八下参考答案.pdf 2025八下科学5月检测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