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课前导入2019年4月15日下午6点50分左右,法国巴黎圣母院突发火灾并持续燃烧了14个小时,整座建筑损毁严重,其标志性的屋顶和塔尖在火灾中被烧毁。大火之后,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法国将重建巴黎圣母院。这座拥有800多年历史的世界文化遗产,遭遇火灾,震惊了全世界。惋惜之余,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再次被热议。到底什么是文化遗产 人们为什么如此关心文化遗产的保护呢 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课标要求:通过万里长城、故宫、京剧等,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学习聚焦:文物古迹的保护原则和方法以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要义。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作用一、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作用探究:结合下列史料,分析什么是文化遗产?该如何分类?标准是什么?瑞安的木活字昆曲剧照皮影戏良渚古城遗址秦始皇兵马俑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从存在形态上分为物质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如文化、技艺等)。一、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作用思考:结合教材和图片思考,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一)保护的原因1.文化遗产的价值:2.文化遗产的现状:文化遗产是由各民族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创造而来的,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一直受到威胁◎故宫的一些宫殿经过几百年的风雨腐蚀早已成了危房。◎地震,尼泊尔的故宫,是尼泊尔现存历史遗迹中规模最大、收藏最丰富的艺术、宗教和历史博物馆。◎圆明园毁灭后◎秦公一号大墓,1976年开始发掘,发现盗洞247个。(汉唐——近现代)一、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作用思考:阅读教材P87,指出历史上各国保护文化遗产的举措和经验?(二)如何保护文化遗产古代 世界欧洲中国近代 西方 欧洲世界世界各国历史上都有保护及研究文物的传统。在古代世界,收藏文物,往往是从艺术珍品开始的,成为人们拥有财富与权力的体现。皇室、贵族和教会中,收藏艺术珍品和宗教遗物之风颇为盛行。历代帝王、达官贵人和民间收藏家十分重视收藏各种器物、字画、书籍等,针对古代器物进行分类、著录的金石学还发展为专门之学。1834年,希腊针对古迹保护制定了法律。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保护文物古迹的高潮。1964年《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强调对文物古迹保护以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要义。文物收藏19世纪开始立法保护英国王室典藏·白金汉宫的画廊赵明诚《金石录》一、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作用思考:阅读教材P87,指出历史上各国保护文化遗产的举措和经验?(二)如何保护文化遗产近代中国 清政府南京国民政府1906年,《保护古物推广办法》1930年,设立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公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物保护法律《古物保存法》一、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作用思考:结合所学归纳文化遗产保护主体的变化趋势?(二)如何保护文化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起专业化的文物保护体系,并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文物普查1961年,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0处;2019年已有8批,5058处1982年通过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是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建立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私人——国家——国际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莫高窟一、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作用(三)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练习1:提图斯凯旋门,在修复时多使用新材料石灰华,以与原始建筑材料大理石相区别,使人可以区分此为遗产原有还是后人修补所致。这种做法反映出文物古迹的保护要做到( )。A.真实性B.完整性C.协调性D.长效性A——以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要义一、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作用(四)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价值)思考:根据材料归纳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保护工作的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提出应将文化多样性视为“发展的因素”之一,而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稀缺的不可替代的资源,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构成,它不仅是人类以往文明的见证和产物,也是促进人类未来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也被视为“文化创作的源泉”。因此,促进人类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仅要实现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而且保护文化遗产是促进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摘编自李玉雪《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法治进路思考》价值:①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构成;②是人类文明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见证;③是促进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④是人类文明留下的辉煌,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意义:①有助于增进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②记录和传承文明发展史,以史鉴今;③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实现民族复兴;④有利于扩大对外交流、发展文化旅游等。二、《世界遗产公约》二、《世界遗产公约》时间宗旨地位内容发展意义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通过。旨在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①充分肯定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②对于一部分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以重点保护。③确定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三种类型。是目前拥有缔约国最多的公约之一。①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条例》,正式提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②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①完善对文化遗产的认识。②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世界遗产公约》(1972年)思考:根据表格,结合教材89-90,整合《世界遗产公约》的相关知识。二、《世界遗产公约》p89【历史纵横】:文物、建筑群、遗址《世界遗产公约》所定义的“文化遗产”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图1 大同云冈石窟文物图2 云南丽江古城建筑群图3 良渚古城遗址遗址二、《世界遗产公约》(二)中国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思考:阅读p90,梳理保护措施和意义。意义:①保护遗产、传承文化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②中国成为推动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体现出一个文明大国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担当。中国正式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成为缔约国。1985年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4年审议通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2006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1年强调“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确保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二、《世界遗产公约》探究:故宫博物院为什么把养心殿的修复定位为“研究性保护项目”?材料:2018年9月启动的“故宫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强调“最大限度保留古建筑的历史信息”“不改变古建筑的文物原状”“在修缮过程中进行古建筑传统修缮技艺传承”三大原则。——摘编自《故宫古建怎么修》①以保护为目的,最大限度保留古建筑的历史信息。②在修复过程中,不改变古建筑的文物原状。③通过科学保护,要将传统建筑修缮技艺传承下去,为中国古建筑的保护与研究提供范例。北京清朝故宫内的养心殿三、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三、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截至2019年7月10日,世界遗产总数达1121项,分布在世界167个国家,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39项,世界自然遗产213项,世界文化遗产869项。中国拥有世界遗产55项,总数和意大利并列位居世界第一。三、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古代文明遗迹(部分代表)希腊 雅典卫城埃及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意大利 古罗马城埃及阿布辛拜勒神庙1、古代世界三、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意大利 佛罗伦萨2、近代世界佛罗伦萨成为展示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文化遗产,有众多的历史建筑和藏品极为丰富的博物馆,堪称包罗万象的艺术之城。《维纳斯的诞生》《小椅子中的圣母》圣母玛利亚大教堂三、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长城莫高窟明清皇宫——故宫中国第一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代表:长城、莫高窟、明清皇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五项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泰山。3、中国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泰山: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昆曲皮影戏二十四节气活字印刷术蒙古族长调民歌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截至2020年底,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已达已达42个。三、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良渚古城遗址: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圣地。古城宫殿区鸟瞰图陆城门遗址“世界第一坝”古城外围水利系统古城反山王陵(等级最高墓地)象征神权的礼器玉琮神人兽面像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课堂小结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必要性:价值、威胁如何保护《世界遗产公约》中国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世界遗产公约》(1972年)宗旨、内容、发展完善、成就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近现代:立法保护古代:收藏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世界中国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代:近代:佛罗伦萨雅典卫城等以历史真实性为第一要义集各国之力,有效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保持文化的传承、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小试牛刀(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7)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小试牛刀(2021.6·浙江高考·16)大斗兽场作为古罗马文化的象征,建造伊始就是一个地标式的举世属目的建筑,但建筑的宏阔也难掩其曾经的血腥。下列项中,对“大斗兽场”表述正确的有( )①建成于罗马共和国时期②是世界遗产“罗马历史中心”的组成部分③融合了希腊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④表演的角斗士全都是奴隶、战俘和囚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小试牛刀(2023.浙江卷)2019年7月,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代表了五千多年前中国史前稻作文化的伟大成就,也是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典范,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下列关于良渚古城遗址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属于夏文化的遗存 ②已有私有制产生的实证③出土了精美的玉器 ④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小试牛刀(2023·安徽合肥·统考一模)1964年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规定:古迹保护与修复目的旨在保存和展示古迹的美学与历史价值,并以尊重原始材料和确凿文献为依据。一旦出现臆测,必须立即予以停止。这一规定强调对古迹保护与修复应( )A.以真实性为第一要义 B.以艺术性为审美追求C.以主观性为研究依据 D.以完整性为修复目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