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瓜沥二中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学检测 科学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瓜沥二中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学检测 科学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瓜沥二中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学检测 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5八下·萧山期中)在科学研究中,有时需要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有时也可以用符号来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下列属于符号的是(  )
A.原子结构
B.液态水
C.节水标志
D.条形磁铁的磁感线
【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作的样品,一般用于展览或实验或铸造机器零件等用的模子。
【解答】A、此图为原子结构模型,故A正确;
B、此图为液态水分子结构模型,故B正确;
C、此图为节水标志,故C错误;
D、此图为条形磁铁的磁感线模型,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2.(2025八下·萧山期中)下列有关磁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铁棒能吸引小磁针,则铁棒原来一定具有磁性
B.图乙中小磁针黑色为N极,则b处磁场的方向向右
C.图丙中从磁铁的最左端移到最右端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小
D.图丁中条形磁铁静止时A端总是指向北方,说明A端是条形磁铁的南极
【答案】B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1)磁铁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磁性材料的性质。
(2)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3)磁铁中间磁性弱,两端磁性强;
(4)磁铁都具有指向性,指南的叫做南极,指北的叫做北极。
【解答】A、即使铁棒没有磁性,小磁针也会吸引铁棒,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图中小磁针也会被铁棒吸 引,不能确定铁棒是否具有磁性,故A错误;
B、小磁针黑色为N极,说明磁铁的右边是S极,磁感线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所以b处磁场的方向 向右,故B正确;
C、磁体上的不同部位的磁性强弱并不一样,磁体两端磁性最强,而中间磁性最弱,因而铁块在条形磁体的两极处受到的吸引力最大,在正中处受到的吸引力最小,所以当铁块水平从左端移到右端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变小再变大,故C错误;
D、静止时A端总是指向北方,由地磁场北方为磁极的S极,可知A端是条形磁铁的N极,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3.(2025八下·萧山期中)下面是实验空制取、收集、验满、验证氧气性质的装置或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 根据基本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来分析。
【解答】 A.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制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二氧化锰放在锥形瓶内,过氧化氢溶液放在分液漏斗内,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氧气在水中溶解度较小,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氧气具有助燃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在做硫在氧气中燃烧时,需要事先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从而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4.(2025八下·萧山期中)由(NH4)2S、(NH4)2SO4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8%,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16% B.32% C.64% D.无法确定
【答案】B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两种的化学式可知(NH4)2与S的比是固定的,由此计算;
【解答】已知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而两种化合物中,(NH4)2S和(NH4)2SO4中 (NH4)2SO4和N的关系是68: 28;则混合物中(NH4)2S的质量分数为:,所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故选:B。
5.(2025八下·萧山期中)当下,新冠疫情在我国已得到有效控制。法维拉韦片在遏制新冠病毒过程中被证实有一定的效果.本品主要成分法维拉韦分子式:,分子量:15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法维拉韦属于氧化物
B.一个法维拉韦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
C.法维拉韦中各元素质量比为5:4:1:3:2
D.法维拉韦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答案】D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氧化物
【解析】【分析】 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物质的分子结构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 A.法维拉韦是由碳、氢、氟、氮、氧五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法匹拉韦分子是由5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1个氟原子、3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其中不含氧分子,故B错误;
C.法维拉韦中碳、氢、氟、氮、氧五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5):(1×4):(19×1):(14×3):(16×2)=60:4:19:42:32,故C错误;
D.法维拉韦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D正确。
故选D。
6.(2025八下·萧山期中)同学们做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先将导体ab水平向右移动,导体cd也随之运动起来,与该实验装置左侧运动原理相同的装置是(  )
A.电风扇 B.电磁起重机 C.扬声器 D.动圈式话筒
【答案】D
【知识点】电磁感应;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解析】【分析】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回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解答】闭合开关,将导体ab水平向右移动,此时相当于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故导体中会有感应电流产生,是电磁感应现象,此时导体ab相当于电源;cd相当于放入磁场中的通电导体,故cd受力运动;实验装置左侧运用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实验装置右侧运用的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
A、电风扇主要部件是电动机,它是通电能转动的机器,即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与该实验装置左侧运动原理不相同,故A不符合题意;
B、电磁起重机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的原理工作的,与该实验装置左侧运动原理不相同,故B不符合题意;
C、扬声器,原理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与该实验装置左侧运动原理不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
D、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与该实验装置左侧运动原理相同,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2025八下·萧山期中)暖宝宝贴 (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小涛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广口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8%
C.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
D.必须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答案】B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A、根据所做实验需密闭装置中进行分析;
B、根据广口瓶中进入水的体积即为氧气体积分析;
C、根据药品不足会使结果偏小分析;
D、根据反应放热,会使气体受热膨胀分析。
【解答】A、该实验需在密闭装置中进行, 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不符合题意;
B、 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符合题意;
C、 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致使氧气不能完全消耗,不符合题意;
D、 必须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以防止气体受热膨胀影响结果,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2025八下·萧山期中)我国未来的航母将采用自行研制的电磁弹射器。电磁弹射器的弹射车与飞机前轮连接,并处于强磁场中,当弹射车内的导体通以强电流时,舰载机受到强大的推力而快速起飞。电磁弹射器工作原理与下列设备或用电器工作原理一致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磁感应;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解析】【分析】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分析解答。
【解答】根据“处于强磁场中,当弹射车内的导体通以强电流时,舰载机受到强大的推力而快速起飞”可知,电磁弹射器的工作原理就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
A、当导线中有电流经过时,小磁针的指向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故A不符合题意;
B、闭合开关后,通过电流的导体AB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故B符合题意;
C、图中两个电磁铁串联,闭合开关后,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线圈匝数多的铁钉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多,说明它的磁性较强,因此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
D、闭合开关后,导体ab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流表的指针摆动,说明有感应电流产生,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2025八下·萧山期中)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汛期,某课外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检测水库水位的装置,其原理如图所示。L为安全指示灯,电铃为报警器,R1为定值电阻,R2为竖直放置、粗细均匀且足够长的电阻棒,滑片P可以在电阻棒上自由滑动,并与浮子用竖直的绝缘棒连接,可随着浮子的上下移动而改变电阻棒R2接入电路的阻值,从而可通过电流表的示数来反映水位的高低。当滑片P指向R2的中点时,水位达到警戒值,电磁铁吸下衔铁报警。则该检测器正常工作时(  )
A.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
B.水位较低时,电磁铁的磁性较强
C.若减小R1的阻值,警戒水位会变高
D.电流表示数越大,表示水位越高
【答案】D
【知识点】电磁铁的其他应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 A.利用安培定则来判断电磁铁的磁极极性;
B.先判断当水位较低时,电路电阻的大小,由欧姆定律得到控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继而得到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C.先设控制电路中使电磁铁吸下衔铁报警时的电流不变,由欧姆定律知,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控制电路电阻不变,由串联电路电阻规律知,若减小R1的阻值,则要增大R2的阻值,对应的警戒水位会变低;
D.水位越高,R2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电路总电阻越小,由欧姆定律知,电路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越大。
【解答】 A.根据图片可知,电流从电磁铁的下端流进,上端流出,由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下端为N极,故A错误;
B.由图知,控制电路为定值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组成的串联电路,当水位较低时,滑片位于R2的下端,电路电阻较大,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知控制电路电流较小,电磁铁的磁性较弱,故B错误;
C.设控制电路中使电磁铁吸下衔铁报警时的电流不变,由欧姆定律知,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控制电路电阻不变,由串联电路电阻规律R=R1+R2知,若减小R1的阻值,则要增大R2的阻值,即滑片要向下移动,对应的警戒水位会变低,故C错误;
D.由图知,水位越高,滑片越向上移动,R2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电路总电阻越小,由欧姆定律知,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电路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越大,故D正确。
故选D。
10.(2025八下·萧山期中)下列小磁针指向和磁感线作图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和磁感线;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A.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
B.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极性,再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电磁铁的磁极方向;
CD.根据磁感线的环绕方向判断。
【解答】A.条形磁铁在左端为N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的上端为S极,故A正确不合题意;
B.闭合开关后,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上。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上,此时大拇指指向左端,则左端为电磁铁的N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的左端为S极,故B错误符合题意;
CD.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N极出来,然后回到S极,故C、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1.(2025八下·萧山期中)芯片制作的主要原料为晶体硅。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硅属于金属元素 B.硅原子内质子数为14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克 D.X表示硅的元素符号为SI
【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A.元素名字中含有金字旁,则为金属元素;
BCD.在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为元素符号,正下方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
【解答】A.“硅”不含金字旁,则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
B.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所以硅的原子序数是14,那么质子数=原子序数=14,故B正确;
C.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C错误;
D.硅的元素符号为Si,故D错误。
故选B。
12.(2025八下·萧山期中)如图,当闭合开关时,小车被向右推出。保持每次实验中条形磁铁和线圈的距离不变,则下列操作能使小车推出更远的是(  )
A.小车上磁铁的N极在左侧,并增加电磁铁线圈的匝数
B.小车上磁铁的N极在左侧,并将滑片P向左端移动
C.小车上磁铁的S极在左侧,并增加电磁铁线圈的匝数
D.小车上磁铁的S极在左侧,并将滑片P向左端移动
【答案】C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极性,再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确定条形磁铁的磁极方向,根据影响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因素确定接下来的操作。
【解答】①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上。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上,此时大拇指指向左端,则电磁铁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
②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条形磁铁的左端应该为S极;
③增加电磁铁的线圈匝数,或者将滑片向右条件,从而增大电流,都能增大电磁铁的磁场,从而使小车推出更远,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3.(2025八下·萧山期中)2023年7月 12日,由朱雀二号遥二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火箭助推器内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符号表征看:甲的化学式是C2N2H8
B.从量的角度看: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之比为2:3
C.从微观构成看:丙物质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D.从宏观物质看:生成物中含有单质与化合物两类物质
【答案】B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A、根据微观粒子的构成分析;
B、根据图示中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确定分子个数比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分析;
D、根据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分析。
【解答】A、甲的化学式是C2N2H8 ,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方程式为C2N2H8 +N2O42CO2+2N2+4H2O,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之比为2:8,符合题意;
C、 丙物质为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不符合题意;
D、 生成物中含有单质与化合物两类物质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2025八下·萧山期中)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如图是小金建立的有关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思维导图,其中“▲”应填入的是(  )
A.原子 B.中子 C.电子 D.质子
【答案】A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原子、分子、离子和元素之间的关系分析。
【解答】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其中“▲”应填入的是原子。
故答案为:A。
15.(2025八下·萧山期中)我们在生产、生活中不可避免地要用到消毒剂。臭氧(O3)、二氧化氯(ClO2)、双氧水(H2O2)等都是常用的消毒剂,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
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气 D.氧元素
【答案】D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从宏观上讲,物质都由元素构成;从微观上讲,物质一般由分子构成,而分子由原子构成,据此判断。
【解答】 臭氧(O3) 由氧元素构成, 二氧化氯(ClO2) 由氯元素和氧元素构成,而 双氧水(H2O2) 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构成,因此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每空2分,本大题共44分)
16.(2025八下·萧山期中)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1)氧化亚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
(2)构成食盐的微粒是   。
(3)保持干冰化学性质的微粒   。
(4)现有铁屑、硫粉、硫化亚铁、氧化汞和海水五种物质,为了区分它们,小希参照二歧分类检索表制作了一个物质检索表,如表所示,请分析乙是   。已知铁屑和硫粉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硫化亚铁,这属于   变化。
【答案】(1)
(2)Na+、Cl-
(3)CO2
(4)硫化亚铁;化学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 (1)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进行分析;
(2)根据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进行分析;
(3)根据分子的性质进行分析;
(4)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及化学变化的特征进行分析。
【解答】 (1)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氧化亚铜中,氧元素为-2价,则铜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表示为:;
(2)构成食盐的微粒钠离子和氯离子,符号为:Na+、Cl-;
(3)保持干冰化学性质的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化学式为CO2;
(4)现有铁屑、硫粉、硫化亚铁、氧化汞和海水五种物质,为了区分它们,乙中含有铁元素,为硫化亚铁,已知铁屑和硫粉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硫化亚铁,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17.(2025八下·萧山期中)如图甲所示,地球相当于一个条形磁体,将小磁针放在赤道位置静止时,小磁针的N极指   (选填“北”或“南”);将小磁针放在地理北极附近,小磁针的N极指   (选填“上”或“下”);如乙图所示,水平面上放一根条形磁铁,如果将这根磁铁沿图中的竖直虚线切成左右两部分,则两部分会相互   (选填“吸引”或“排斥”)。
【答案】北;下;排斥
【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1)根据南极和北极的定义解答;
(2)(3)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
【解答】(1)当小磁针静止下来时,指南的一端为南极,指北的一端为北极,则将小磁针放在赤道位置静止时,小磁针的N极指北;
(2) 将小磁针放在地理北极(地磁南极)附近, 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磁针的N极向下;
(3)将乙图中的条形磁铁沿图中的竖直虚线切成左右两部分,这两个新的磁铁的同名磁极相互接触,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两个磁铁会相互排斥。
18.(2025八下·萧山期中)已知一个分子的质量为ag,一个分子的质量为bg,则一个分子的质量为   g;若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的相对分子质最是   。(均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
【知识点】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分析】 由分子式可知,一个N2O3分子与一个N2O5分子的质量之和相当于4个NO2分子的质量,据此计算一个NO2分子的质量;再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 由分子式可知,一个N2O3分子与一个N2O5分子的质量之和相当于4个NO2分子的质量,
所以1个NO2分子的质量为;
一个N2O3分子的质量为ag,
一个N2O5分子的质量为bg,可知2个O原子的质量为(b-a)g,
所以1个O原子的质量为,
若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
则N2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9.(2025八下·萧山期中)如图所示,甲、乙两种使用测电笔的两种情形,   所示方法是正确的。正确测量方式能使氖管发光的原因是   之间有220V的电压,错误方式会引起触电事故是因为缺少测电笔结构中   的保护。
【答案】甲;火线和大地;大电阻
【知识点】电压;测电笔的使用
【解析】【分析】根据测电笔的使用方法解答。形成电流的原因:①有电源;②有通路。测电笔中有一个大电阻,人体与它串联可以减小电流,保护人体的安全。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甲中人体与测电笔尾部的金属体接触,因此甲是正确的。正确测量方式能使氖管发光的原因是火线和大地之间有220V的电压。错误方式会引起触电事故是因为缺少测电笔结构中大电阻的保护。
20.(2025八下·萧山期中)水是生命之源,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
(1)明矾可用于净水,其原因是明矾溶于水形成氢氢化铝胶体,从而吸附水中杂质,写出氢氧化铝的化学式:   .
(2)火星上存在针铁矿和黄钾铁矾,证明火星表面曾经存在过水。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已知黄钾铁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与针铁矿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相同,则中n的值为   .
【答案】(1)Al(OH)3
(2)+3;6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 (1)根据物质化学式的写法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析。
【解答】 (1)氢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氢氧根显-1价,根据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二者的原子之比为:1:3,则化学式为Al(OH)3;
(2)①针铁矿[FeO(OH)]中,氢氧根显-1,氧元素显-2,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x+(-2)+(-1)=0,则x=+3。
②针铁矿[FeO(OH)]中钾元素是+1价,铁元素是+3价,硫酸根是-2价,氢氧根是-1价,利用化合价规则得到:(+1)+(+3)×3+(-2)×2+(-1)n=0,解得:n=6。
21.(2025八下·萧山期中)小乐为了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下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及如下步骤:
①组装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燃烧匙内放入足量白磷后塞紧橡胶塞;
③从长颈漏斗向瓶内注入的热水至恰好没过白磷;
④从右侧导管向瓶内通入空气至白磷露出水面后关闭活塞。
(1)若实验中观察到在进行步骤③后白磷不燃烧,而进行步骤④后白磷燃烧;由此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2)白磷充分燃烧后熄灭,一段时间后,瓶内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3)氧气浓度传感器测得实验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变化如图乙所示。若在如图丙所示实验中,利用倒吸入瓶中水的体积除以瓶内空气的体积计算得到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据图乙曲线判断此计算结果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   。
【答案】(1)与氧气接触
(2)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下降,瓶内液面上升
(3)不准确,是因为白磷不能把瓶内氧气耗尽。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 (1)燃烧的条件: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2)根据白磷燃烧消耗氧气会使瓶内气压减小分析;
(3)根据乙图分析燃烧结束时氧气的体积分数是否为零分析。
【解答】 (1)若实验中观察到在进行步骤③后白磷不燃烧(与氧气隔绝),而进行步骤④后白磷燃烧(与氧气接触);由此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
(2)白磷充分燃烧后熄灭,一段时间后,瓶内能观察到的现象是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下降,瓶内液面上升(白磷熄灭后温度下降、瓶内氧气消耗)。
(3)据图乙曲线判断此计算结果不准确,是因为白磷不能把瓶内氧气耗尽。
22.(2025八下·萧山期中)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和研究气体的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想要收集较为干燥的氧气,收集氧气时最好选择气体收集装置中的   (填序号)。
(2)用高锰酸钾制取O2时,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   。
(3)若收集的气体是密度比空气小的有毒气体,选用F装置收集气体可避免污染空气。收集时气体应从F装置的   导管进入,并进行尾气处理。
【答案】(1)C
(2)试管口加团棉花
(3)b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根据排空气法较排水法收集气体干燥分析;
(2)根据高锰酸钾制氧气发生装置特点分析;
(3)根据密度小的气体短导管进气分析。
【解答】(1) 如果想要收集较为干燥的氧气,收集氧气时最好选择气体收集装置中的C。
(2) 用高锰酸钾制取O2时,为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管,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试管口加团棉花。
(3) 若收集的气体是密度比空气小的有毒气体,选用F装置收集气体可避免污染空气。收集时气体应从F装置的b导管进入,并进行尾气处理。
故答案为:(1)C;(2)试管口加团棉花;(3)b。
三、探究题(本大题每空2分,共44分)
23.(2025八下·萧山期中)材料一: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材料二:法国科学家安培发现两根平行导线通电后有如图1所示的现象(图中实线、虚线分别表示通电前、后的情况)。
材料三:1825年,瑞士物理学家科拉顿做了如下实验:他将一个能反映微小变化的电流表,通过导线与螺旋线圈串联成闭合电路,并将螺旋线圈和电流表分别放置在两个相连的房间,如图2。他将一个条形磁铁插入螺旋线圈内,同时跑到另一个房间里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进行多次实验,他都没有发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材料四: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用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切割磁感线的时候,发现导体中产生电流,从而实现了利用磁场获得电流的愿望。
(1)在演示奥斯特实验时,如图3中的甲图所示,①闭合开关;②放置小磁针;③摆放导线。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为____;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
(2)进行奥斯特实验时,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分别用图甲和乙两种方式放置一根导线。当导线通电时,发现小磁针偏转不明显,可能是按照   (选填“甲”或“乙”)放置;
(3)材料二图1中的实验表明平行通电导线之间有力的作用,若此时改变其中一根导线的电流方向,你预测会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
(4)科拉顿的实验中,已经满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要使他能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你提出的一种改进方法是   。
(5)经过改进后发现现象不明显,他可以如何改进   。
【答案】(1)B
(2)乙
(3)两根导线将会相互排斥
(4)将电流表等器材置于同一房间
(5)加快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 (1)实验时,应先安装器材,再进行实验,器材安装遵循由下到上的顺序;
(2)根据电流的磁场方向分析;
(3)电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据此进行分析;
(4)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
(5)感应电流的大小跟导体切割磁感线的快慢和磁场强弱有关。
【解答】 (1)实验时,为了使得实验现象明显,导线必须平行于小磁针放置,器材安装遵循由下到上的顺序,故奥斯特实验的合理顺序是②放置小磁针、③摆放导线、①闭合开关,
故选B;
(2)当通电导线与小磁针平行时,电流产生磁场的方向与导线垂直,磁针朝向与磁场方向不一致,磁场对小磁针的作用力大,小磁针明显偏转,故选乙;
(3)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是由电流的方向决定的,当一个通电导体中电流的方向改变时,它产生的磁场方向也会发生改变;而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另一个通电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不变,但磁场的方向变化了,它受到的磁场力的方向就会改变,所以改变其中一根导线的电流方向,产生的实验现象是两根导线将会相互排斥;
(4)由所给材料可知在科拉顿的实验中已经满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要使他能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可以将电流表等器材置于同一房间;
(5)感应电流的大小跟导体切割磁感线的快慢和磁场强弱有关,要使他能观察到电流表指针明显偏转,可加快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
24.(2025八下·萧山期中)化合价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下面是小科对元素化合价的部分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元素正负化合价有何规律?
推测一: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都显正价。
推测二: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负价。
【举例及分析】
⑴中金属元素化合价分别为,其他金属在化合物中也都显正价,推测一正确。金属都显正价的可能原因是   。(从电子得失角度回答)。
⑵中氢、硫、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说明推测二   (填“成立”或“不成立”)。
⑶中氯、硫、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得出结论】
⑷通过上述探究过程可知: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正价,而非金属元素与氧化合时常显正价,与氢化合时常显   价。
【答案】金属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只能失去电子而不能得到电子;不成立;负
【知识点】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
25.(2025八下·萧山期中)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一切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些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粒子(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核)轰击金箔(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相对原子质量为197)时,发现大多数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是也有一小部分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的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如图)。
(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粒子就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极少数的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中的“质点”指的是   。
(2)绝大多数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____(填字母).
A.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B.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3)金原子的中子数为   。
(4)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____(填字母)。
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C.玻尔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答案】(1)原子核
(2)A
(3)118
(4)A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
【解析】【分析】 (1)根据已有的原子的构成以及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
(3)原子由带负电的核外电子和原子核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4)根据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 (1)极少数α粒子散射的原因是受到了一个体积小但质量相对而言较大的粒子的斥力,这说明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并不是均匀分布的;由原子的结构可知,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且体积很小。
(2)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方向不变,说明原子核外有很大的空间,故选A;
(3)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即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数和核内带正电的质子均为79,相对原子质量为197,则中子数=197-79=118;
(4)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比较直观;波尔的原子模型建立并不是很完美,还有缺点;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故选ABD。
26.(2025八下·萧山期中)小杆利用红磷的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装置如图1。已知集气瓶的容积为300mL,点燃前朱在集气瓶中加入50mL水。
(1)实验前预先加入50mL水的目的是    。
(2)实验结束时,测得集气瓶中水增加的体积为40mL,则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造成该实验结果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点即可)。
(3)对于图1实验,小科同学进行了改进与创新,实验过程如图2所示,其优点是    (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1)有利于容器内温度的降低,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空气
(2)16%;红磷的量不足(合理即可)
(3)测定结果更准确(合理即可)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1)根据水能吸收热量,红磷燃烧生成污染空气的五氧化二磷,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烧杯中水减少体积即为氧气体积,计算出氧气体积分数即可。
(3)根据改进后的装置,反应始终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实验前预先加入50mL水,主要作用是有利于容器内温度的降低,同时能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空气;
(2)实验结束时,测得集气瓶中水增加的体积为40mL,说明消耗的氧气体积为40mL,即实验测得集气瓶内氧气体积为40mL,集气瓶中空气体积=300mL-50mL,则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误差偏小的原因有:①红磷的量不足(不能完全消耗装置中的氧气);②装置漏气(在冷却过程中有外界的空气进入瓶中);③未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并进行读数(因为此时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分水的体积,使测定结果偏小)等;
(3)改进后的装置,反应始终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避免瓶内空气外逸而造成实验误差,测定结果更准确,更环保(合理即可)。
(1)实验前预先加入50mL水,主要作用是有利于容器内温度的降低,同时能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空气;
(2)实验结束时,测得集气瓶中水增加的体积为40mL,说明消耗的氧气体积为40mL,即实验测得集气瓶内氧气体积为40mL,集气瓶中空气体积=300mL-50mL,则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误差偏小的原因有:①红磷的量不足(不能完全消耗装置中的氧气);②装置漏气(在冷却过程中有外界的空气进入瓶中);③未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并进行读数(因为此时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分水的体积,使测定结果偏小)等;
(3)改进后的装置,反应始终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避免瓶内空气外逸而造成实验误差,测定结果更准确,更环保(合理即可)。
27.(2025八下·萧山期中)断路器因方便、安全,被广泛使用。
(1)如图1所示为断路器的工作原理图,当电流过大时,它的工作顺序是____(填字母)。
①弹簧装置脱开;②接触点断开;③电流过大,双金属片发热就多;④双金属片弯曲,触动簧锁装置。
A.③④②① B.③④①② C.③①④② D.③②④①
(2)一般固体受热时,在各个方向上的长度都会膨大,在冷却时都会缩小。物体在某一方向上长度的膨胀称为线膨胀。下表是科技小组的同学探究影响物体线膨胀因素的实验记录, 根据实验记录回答:
实验序号 材料 升高的温度() 原长(m) 伸长量(mm)
1 黄铜 10 1.00000 0.19
2 黄铜 10 2.00000 0.38
3 康铜 10 1.00000 0.15
4 康铜 30 1.00000 0.65
5 铝 10 2.00000 0.46
6 铝 30 1.00000 0.69
①从3、4两组实验记录可以看出物体的伸长量与   有关。
②如图2所示的电热设备中有一个由黄铜片与康铜片双金属合在一起的温控开关,温度升高时,双金属片向上弯曲,使电路断开,根据上面的实验记录确定双金属片上下层的材料分别是   (填“黄铜和康铜”或“康铜和黄铜”)。
【答案】(1)B
(2)升高的温度;康铜和黄铜
【知识点】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电流过大,产生的热量增多,导致双金属片弯曲,触到簧锁后断路进行分析。
(2)①通过表中的数据可知,影响物体线性膨胀的因素有:材料、升高的温度、原长三个量;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利用控制变量法得出结论;
②根据弯曲方向确定线膨胀大小关系,确定材料顺序
【解答】 (1)图示为断路器的工作原理图,当电流过大时,工作过程③电流过大,双金属片发热就多,④双金属片弯曲,触动簧锁装置;①簧锁装置脱开,导致②接触点断开,故这群的顺序是③④①②,
故选B;
(2))①从3、4两组实验记录可以看出:材料、原长相同,升高的温度不相同,伸长量不相同,故物体的伸长量还与升高的温度有关;
②当温度升高,金属片变长,要想双金属片向上弯曲,就必须让下面的金属片线膨胀比上面的金属片线膨胀大,才能达到目的。
从表中1、3两组实验数据可知,康铜的线膨胀较小,故双金属片与簧锁装置靠近的一边是康铜,另一侧是黄铜。
28.(2025八下·萧山期中)小金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小金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合适位置,闭合开关,发现金属导体 ab向左运动。
(1)为验证导体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是否有关,小金将导体 ab放回图甲所示位置,断开开关后,小金应进行的操作是    。
(2)上述现象都说明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   (选填“发电机”“电动机”或“电磁铁”)就是根据该原理制成的。
(3)微型电扇通电工作时,它是电动机。如图乙所示,小金在微型电扇的插头处连接小灯泡,因手快速拨动风扇叶片时,小灯泡发光。微型电扇能产生电流是利用了    的原理。
【答案】(1)将磁体N、S极对调
(2)电动机
(3)电磁感应
【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解析】【分析】 (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电流方向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
(2)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
(3)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应线运动,闭合电路中就产生感应电流。
【解答】 (1)为验证导体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是否有关,小金将导体ab放回图甲所示位置,断开开关后,电流的方向不变,选用改变磁场的方向,所以小金应进行的操作是将磁体N、S极对调;
(2)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这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3)电扇的内部有磁铁和线圈,当微型电扇的插头处连接小灯泡,快速拨动风扇叶片时,线圈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故能产生感应电流;此时微型电扇如同一台发电机,其原理就是电磁感应。
四、计算题(29题5分,30题6分,31、32题8分,共27分)
29.(2025八下·萧山期中)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图中带开关的电灯和三孔插座(三孔插座准备接大功率用电器需接保险丝)接入家庭电路中,要求开关断开时,三孔插座仍能提供电压。
【答案】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
【解析】【分析】根据家庭电路安全用电的常识完成电路的连接。
【解答】①灯泡与插座并联;
②控制灯泡的开关与灯泡串联,且接在灯泡与火线之间;
③三孔插座的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中孔接地线。将保险丝接在火线和右孔之间,如下图所示:
30.(2025八下·萧山期中)如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为学校办公楼空调设计的自动控制装置,R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已知线圈电阻,左边电源电压为6V恒定不变。当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15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右边的空调电路正常工作。
温度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电阻 600 550 500 450 420 390 360 330 300
(1)这一自动控制装置的基本结构其实是一个   .
(2)计算说明该空调的启动温度是多少?(要有计算过程)
(3)为了节省电能,将空调启动温度设定为,计算控制电路中需要再串联多大的电阻?
【答案】(1)电磁继电器
(2)解:电路启动时的总电阻:,
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R热=R总-R0=400Ω-10Ω=390Ω,
对照表格数据可知,此时的启动温度是25℃。
(3)解:因为电路启动时的总电阻为400Ω,
由表中数据可知,空调启动温度设定为3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360Ω,
则电路中还应串联的电阻:R'=R热=R总-R热'-R0=400Ω-360Ω-10Ω=30Ω。
【知识点】电阻和电阻的串联、并联;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1)电磁继电器的主要结构为电磁铁,用高电压控制低电压,小电流控制大电流。
(2)根据左边电源电压为6V,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15mA时,继电器启动,可计算出此时,继电器的总电阻,再减去线圈电阻,可得到热敏电阻的阻值,最后从表中找出对应温度;
(3)当温度设定为30℃时,从表中找出对应的电阻值,用同样的方法求出总电阻,减去表中对应的阻值,即可得出应串联的电阻大小。
【解答】 (1)由题意可知,该自动控制装置的基本结构是电磁铁,其实是一个电磁继电器。
31.(2025八下·萧山期中)硝酸铵是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化肥,根据硝酸铵化学式回答:
(1)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   ;
(2)500g硝酸铵中含氮元素   g;
(3)多少克硝酸铵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和120g尿素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4)已知所购买的化肥中硝酸铵的含量为,则该化肥中氮元素的含量为多少?
【答案】(1) 3;+5
(2)175
(3)解: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4+1×2)×2=60,
设质量为x的硝酸铵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和120g尿素[CO(NH2)2]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解得:x=160g。
(4)解: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化肥中硝酸铵的含量为90%,
则该化肥中氮元素的含量为35%×90%=31.5%。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 (1)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
(2)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3)(4)。
【解答】 (1)在硝酸铵中,铵根显+1价,氢元素显+1价,设铵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则x+(+1)×4=+1,解得:x= 3。
硝酸根显 1价,氧元素显 2价,设硝酸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y,根据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则y+( 2)×3= 1,解得:y=+5。
(2)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2+1×4+16×3=80,
500g硝酸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
32.(2025八下·萧山期中)为了验证骨头汤能否有效补钙,某科研小组将猪排骨500g、蒸馏水1500mL、食用醋70mL,加热者沸后维持70分钟。得到骨头汤1243mL,用仪器检测结果:每100mL骨头汤含有2mg钙(而每100mL牛奶约含有105mg钙)。
查阅资料:人体骨骼中的钙存在形式是羟基磷酸钙[,该物质难溶于水。人体平均整天需要补钙800mg。
(1)“胃头汤能补钙”中的钙是指____(填字母)。
A.钙离子 B.钙元素 C.单质钙 D.羟基磷酸钙
(2)羟基磷酸钙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   。
(3)假设某人只能从骨头汤中获取钙,则此人每天要喝   L骨头汤。
(4)某品牌钙片每片的规格是维生素,碳酸钙,若某人只从钙片中获取钙,则要满足每日人体所需补钙量,要服用此品牌钙片多少片?
【答案】(1)B
(2)+5
(3)40
(4)解:每天需要服用此品牌钙片:。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 (1)物质的组成常用元素来描述;
(2)根据化合价原则,由化学式求出元素的化合价;
(3)根据人体需要补充的钙的量及每100mL骨头汤含有钙的量进行计算;
(4)根据钙片中含有的钙元素的量及人体需要补充的钙进行计算。
【解答】 (1)“骨头汤能补钙”中的钙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即指钙元素;
故选B。
(2)在Ca10(PO4)6(OH)2中,钙显+2价、氧显-2价、氢显+1价,由于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得到:(+2)×10+[x+(-2)×4]×6+(-1)×2=0,解得:x=+5,则磷的化合价为+5价;
(3)此人每天需要喝骨头汤的量是:。
1 / 1浙江省杭州市萧山瓜沥二中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学检测 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5八下·萧山期中)在科学研究中,有时需要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有时也可以用符号来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下列属于符号的是(  )
A.原子结构
B.液态水
C.节水标志
D.条形磁铁的磁感线
2.(2025八下·萧山期中)下列有关磁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铁棒能吸引小磁针,则铁棒原来一定具有磁性
B.图乙中小磁针黑色为N极,则b处磁场的方向向右
C.图丙中从磁铁的最左端移到最右端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小
D.图丁中条形磁铁静止时A端总是指向北方,说明A端是条形磁铁的南极
3.(2025八下·萧山期中)下面是实验空制取、收集、验满、验证氧气性质的装置或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4.(2025八下·萧山期中)由(NH4)2S、(NH4)2SO4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8%,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16% B.32% C.64% D.无法确定
5.(2025八下·萧山期中)当下,新冠疫情在我国已得到有效控制。法维拉韦片在遏制新冠病毒过程中被证实有一定的效果.本品主要成分法维拉韦分子式:,分子量:15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法维拉韦属于氧化物
B.一个法维拉韦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
C.法维拉韦中各元素质量比为5:4:1:3:2
D.法维拉韦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6.(2025八下·萧山期中)同学们做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先将导体ab水平向右移动,导体cd也随之运动起来,与该实验装置左侧运动原理相同的装置是(  )
A.电风扇 B.电磁起重机 C.扬声器 D.动圈式话筒
7.(2025八下·萧山期中)暖宝宝贴 (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小涛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广口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8%
C.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
D.必须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8.(2025八下·萧山期中)我国未来的航母将采用自行研制的电磁弹射器。电磁弹射器的弹射车与飞机前轮连接,并处于强磁场中,当弹射车内的导体通以强电流时,舰载机受到强大的推力而快速起飞。电磁弹射器工作原理与下列设备或用电器工作原理一致的是(  )
A. B.
C. D.
9.(2025八下·萧山期中)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汛期,某课外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检测水库水位的装置,其原理如图所示。L为安全指示灯,电铃为报警器,R1为定值电阻,R2为竖直放置、粗细均匀且足够长的电阻棒,滑片P可以在电阻棒上自由滑动,并与浮子用竖直的绝缘棒连接,可随着浮子的上下移动而改变电阻棒R2接入电路的阻值,从而可通过电流表的示数来反映水位的高低。当滑片P指向R2的中点时,水位达到警戒值,电磁铁吸下衔铁报警。则该检测器正常工作时(  )
A.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
B.水位较低时,电磁铁的磁性较强
C.若减小R1的阻值,警戒水位会变高
D.电流表示数越大,表示水位越高
10.(2025八下·萧山期中)下列小磁针指向和磁感线作图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11.(2025八下·萧山期中)芯片制作的主要原料为晶体硅。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硅属于金属元素 B.硅原子内质子数为14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克 D.X表示硅的元素符号为SI
12.(2025八下·萧山期中)如图,当闭合开关时,小车被向右推出。保持每次实验中条形磁铁和线圈的距离不变,则下列操作能使小车推出更远的是(  )
A.小车上磁铁的N极在左侧,并增加电磁铁线圈的匝数
B.小车上磁铁的N极在左侧,并将滑片P向左端移动
C.小车上磁铁的S极在左侧,并增加电磁铁线圈的匝数
D.小车上磁铁的S极在左侧,并将滑片P向左端移动
13.(2025八下·萧山期中)2023年7月 12日,由朱雀二号遥二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火箭助推器内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符号表征看:甲的化学式是C2N2H8
B.从量的角度看: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之比为2:3
C.从微观构成看:丙物质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D.从宏观物质看:生成物中含有单质与化合物两类物质
14.(2025八下·萧山期中)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如图是小金建立的有关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思维导图,其中“▲”应填入的是(  )
A.原子 B.中子 C.电子 D.质子
15.(2025八下·萧山期中)我们在生产、生活中不可避免地要用到消毒剂。臭氧(O3)、二氧化氯(ClO2)、双氧水(H2O2)等都是常用的消毒剂,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
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气 D.氧元素
二、填空题(每空2分,本大题共44分)
16.(2025八下·萧山期中)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1)氧化亚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
(2)构成食盐的微粒是   。
(3)保持干冰化学性质的微粒   。
(4)现有铁屑、硫粉、硫化亚铁、氧化汞和海水五种物质,为了区分它们,小希参照二歧分类检索表制作了一个物质检索表,如表所示,请分析乙是   。已知铁屑和硫粉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硫化亚铁,这属于   变化。
17.(2025八下·萧山期中)如图甲所示,地球相当于一个条形磁体,将小磁针放在赤道位置静止时,小磁针的N极指   (选填“北”或“南”);将小磁针放在地理北极附近,小磁针的N极指   (选填“上”或“下”);如乙图所示,水平面上放一根条形磁铁,如果将这根磁铁沿图中的竖直虚线切成左右两部分,则两部分会相互   (选填“吸引”或“排斥”)。
18.(2025八下·萧山期中)已知一个分子的质量为ag,一个分子的质量为bg,则一个分子的质量为   g;若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的相对分子质最是   。(均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19.(2025八下·萧山期中)如图所示,甲、乙两种使用测电笔的两种情形,   所示方法是正确的。正确测量方式能使氖管发光的原因是   之间有220V的电压,错误方式会引起触电事故是因为缺少测电笔结构中   的保护。
20.(2025八下·萧山期中)水是生命之源,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
(1)明矾可用于净水,其原因是明矾溶于水形成氢氢化铝胶体,从而吸附水中杂质,写出氢氧化铝的化学式:   .
(2)火星上存在针铁矿和黄钾铁矾,证明火星表面曾经存在过水。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已知黄钾铁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与针铁矿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相同,则中n的值为   .
21.(2025八下·萧山期中)小乐为了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下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及如下步骤:
①组装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燃烧匙内放入足量白磷后塞紧橡胶塞;
③从长颈漏斗向瓶内注入的热水至恰好没过白磷;
④从右侧导管向瓶内通入空气至白磷露出水面后关闭活塞。
(1)若实验中观察到在进行步骤③后白磷不燃烧,而进行步骤④后白磷燃烧;由此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2)白磷充分燃烧后熄灭,一段时间后,瓶内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3)氧气浓度传感器测得实验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变化如图乙所示。若在如图丙所示实验中,利用倒吸入瓶中水的体积除以瓶内空气的体积计算得到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据图乙曲线判断此计算结果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   。
22.(2025八下·萧山期中)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和研究气体的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想要收集较为干燥的氧气,收集氧气时最好选择气体收集装置中的   (填序号)。
(2)用高锰酸钾制取O2时,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   。
(3)若收集的气体是密度比空气小的有毒气体,选用F装置收集气体可避免污染空气。收集时气体应从F装置的   导管进入,并进行尾气处理。
三、探究题(本大题每空2分,共44分)
23.(2025八下·萧山期中)材料一: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材料二:法国科学家安培发现两根平行导线通电后有如图1所示的现象(图中实线、虚线分别表示通电前、后的情况)。
材料三:1825年,瑞士物理学家科拉顿做了如下实验:他将一个能反映微小变化的电流表,通过导线与螺旋线圈串联成闭合电路,并将螺旋线圈和电流表分别放置在两个相连的房间,如图2。他将一个条形磁铁插入螺旋线圈内,同时跑到另一个房间里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进行多次实验,他都没有发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材料四: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用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切割磁感线的时候,发现导体中产生电流,从而实现了利用磁场获得电流的愿望。
(1)在演示奥斯特实验时,如图3中的甲图所示,①闭合开关;②放置小磁针;③摆放导线。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为____;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
(2)进行奥斯特实验时,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分别用图甲和乙两种方式放置一根导线。当导线通电时,发现小磁针偏转不明显,可能是按照   (选填“甲”或“乙”)放置;
(3)材料二图1中的实验表明平行通电导线之间有力的作用,若此时改变其中一根导线的电流方向,你预测会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
(4)科拉顿的实验中,已经满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要使他能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你提出的一种改进方法是   。
(5)经过改进后发现现象不明显,他可以如何改进   。
24.(2025八下·萧山期中)化合价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下面是小科对元素化合价的部分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元素正负化合价有何规律?
推测一: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都显正价。
推测二: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负价。
【举例及分析】
⑴中金属元素化合价分别为,其他金属在化合物中也都显正价,推测一正确。金属都显正价的可能原因是   。(从电子得失角度回答)。
⑵中氢、硫、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说明推测二   (填“成立”或“不成立”)。
⑶中氯、硫、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得出结论】
⑷通过上述探究过程可知: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正价,而非金属元素与氧化合时常显正价,与氢化合时常显   价。
25.(2025八下·萧山期中)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一切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些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粒子(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核)轰击金箔(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相对原子质量为197)时,发现大多数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是也有一小部分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的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如图)。
(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粒子就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极少数的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中的“质点”指的是   。
(2)绝大多数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____(填字母).
A.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B.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3)金原子的中子数为   。
(4)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____(填字母)。
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C.玻尔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26.(2025八下·萧山期中)小杆利用红磷的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装置如图1。已知集气瓶的容积为300mL,点燃前朱在集气瓶中加入50mL水。
(1)实验前预先加入50mL水的目的是    。
(2)实验结束时,测得集气瓶中水增加的体积为40mL,则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造成该实验结果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点即可)。
(3)对于图1实验,小科同学进行了改进与创新,实验过程如图2所示,其优点是    (写出一点即可)。
27.(2025八下·萧山期中)断路器因方便、安全,被广泛使用。
(1)如图1所示为断路器的工作原理图,当电流过大时,它的工作顺序是____(填字母)。
①弹簧装置脱开;②接触点断开;③电流过大,双金属片发热就多;④双金属片弯曲,触动簧锁装置。
A.③④②① B.③④①② C.③①④② D.③②④①
(2)一般固体受热时,在各个方向上的长度都会膨大,在冷却时都会缩小。物体在某一方向上长度的膨胀称为线膨胀。下表是科技小组的同学探究影响物体线膨胀因素的实验记录, 根据实验记录回答:
实验序号 材料 升高的温度() 原长(m) 伸长量(mm)
1 黄铜 10 1.00000 0.19
2 黄铜 10 2.00000 0.38
3 康铜 10 1.00000 0.15
4 康铜 30 1.00000 0.65
5 铝 10 2.00000 0.46
6 铝 30 1.00000 0.69
①从3、4两组实验记录可以看出物体的伸长量与   有关。
②如图2所示的电热设备中有一个由黄铜片与康铜片双金属合在一起的温控开关,温度升高时,双金属片向上弯曲,使电路断开,根据上面的实验记录确定双金属片上下层的材料分别是   (填“黄铜和康铜”或“康铜和黄铜”)。
28.(2025八下·萧山期中)小金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小金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合适位置,闭合开关,发现金属导体 ab向左运动。
(1)为验证导体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是否有关,小金将导体 ab放回图甲所示位置,断开开关后,小金应进行的操作是    。
(2)上述现象都说明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   (选填“发电机”“电动机”或“电磁铁”)就是根据该原理制成的。
(3)微型电扇通电工作时,它是电动机。如图乙所示,小金在微型电扇的插头处连接小灯泡,因手快速拨动风扇叶片时,小灯泡发光。微型电扇能产生电流是利用了    的原理。
四、计算题(29题5分,30题6分,31、32题8分,共27分)
29.(2025八下·萧山期中)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图中带开关的电灯和三孔插座(三孔插座准备接大功率用电器需接保险丝)接入家庭电路中,要求开关断开时,三孔插座仍能提供电压。
30.(2025八下·萧山期中)如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为学校办公楼空调设计的自动控制装置,R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已知线圈电阻,左边电源电压为6V恒定不变。当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15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右边的空调电路正常工作。
温度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电阻 600 550 500 450 420 390 360 330 300
(1)这一自动控制装置的基本结构其实是一个   .
(2)计算说明该空调的启动温度是多少?(要有计算过程)
(3)为了节省电能,将空调启动温度设定为,计算控制电路中需要再串联多大的电阻?
31.(2025八下·萧山期中)硝酸铵是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化肥,根据硝酸铵化学式回答:
(1)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   ;
(2)500g硝酸铵中含氮元素   g;
(3)多少克硝酸铵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和120g尿素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4)已知所购买的化肥中硝酸铵的含量为,则该化肥中氮元素的含量为多少?
32.(2025八下·萧山期中)为了验证骨头汤能否有效补钙,某科研小组将猪排骨500g、蒸馏水1500mL、食用醋70mL,加热者沸后维持70分钟。得到骨头汤1243mL,用仪器检测结果:每100mL骨头汤含有2mg钙(而每100mL牛奶约含有105mg钙)。
查阅资料:人体骨骼中的钙存在形式是羟基磷酸钙[,该物质难溶于水。人体平均整天需要补钙800mg。
(1)“胃头汤能补钙”中的钙是指____(填字母)。
A.钙离子 B.钙元素 C.单质钙 D.羟基磷酸钙
(2)羟基磷酸钙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   。
(3)假设某人只能从骨头汤中获取钙,则此人每天要喝   L骨头汤。
(4)某品牌钙片每片的规格是维生素,碳酸钙,若某人只从钙片中获取钙,则要满足每日人体所需补钙量,要服用此品牌钙片多少片?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作的样品,一般用于展览或实验或铸造机器零件等用的模子。
【解答】A、此图为原子结构模型,故A正确;
B、此图为液态水分子结构模型,故B正确;
C、此图为节水标志,故C错误;
D、此图为条形磁铁的磁感线模型,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2.【答案】B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1)磁铁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磁性材料的性质。
(2)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3)磁铁中间磁性弱,两端磁性强;
(4)磁铁都具有指向性,指南的叫做南极,指北的叫做北极。
【解答】A、即使铁棒没有磁性,小磁针也会吸引铁棒,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图中小磁针也会被铁棒吸 引,不能确定铁棒是否具有磁性,故A错误;
B、小磁针黑色为N极,说明磁铁的右边是S极,磁感线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所以b处磁场的方向 向右,故B正确;
C、磁体上的不同部位的磁性强弱并不一样,磁体两端磁性最强,而中间磁性最弱,因而铁块在条形磁体的两极处受到的吸引力最大,在正中处受到的吸引力最小,所以当铁块水平从左端移到右端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变小再变大,故C错误;
D、静止时A端总是指向北方,由地磁场北方为磁极的S极,可知A端是条形磁铁的N极,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3.【答案】C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 根据基本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来分析。
【解答】 A.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制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二氧化锰放在锥形瓶内,过氧化氢溶液放在分液漏斗内,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氧气在水中溶解度较小,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氧气具有助燃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在做硫在氧气中燃烧时,需要事先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从而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B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两种的化学式可知(NH4)2与S的比是固定的,由此计算;
【解答】已知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而两种化合物中,(NH4)2S和(NH4)2SO4中 (NH4)2SO4和N的关系是68: 28;则混合物中(NH4)2S的质量分数为:,所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故选:B。
5.【答案】D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氧化物
【解析】【分析】 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物质的分子结构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 A.法维拉韦是由碳、氢、氟、氮、氧五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法匹拉韦分子是由5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1个氟原子、3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其中不含氧分子,故B错误;
C.法维拉韦中碳、氢、氟、氮、氧五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5):(1×4):(19×1):(14×3):(16×2)=60:4:19:42:32,故C错误;
D.法维拉韦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D正确。
故选D。
6.【答案】D
【知识点】电磁感应;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解析】【分析】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回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解答】闭合开关,将导体ab水平向右移动,此时相当于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故导体中会有感应电流产生,是电磁感应现象,此时导体ab相当于电源;cd相当于放入磁场中的通电导体,故cd受力运动;实验装置左侧运用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实验装置右侧运用的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
A、电风扇主要部件是电动机,它是通电能转动的机器,即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与该实验装置左侧运动原理不相同,故A不符合题意;
B、电磁起重机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的原理工作的,与该实验装置左侧运动原理不相同,故B不符合题意;
C、扬声器,原理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与该实验装置左侧运动原理不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
D、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与该实验装置左侧运动原理相同,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答案】B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A、根据所做实验需密闭装置中进行分析;
B、根据广口瓶中进入水的体积即为氧气体积分析;
C、根据药品不足会使结果偏小分析;
D、根据反应放热,会使气体受热膨胀分析。
【解答】A、该实验需在密闭装置中进行, 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不符合题意;
B、 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符合题意;
C、 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致使氧气不能完全消耗,不符合题意;
D、 必须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以防止气体受热膨胀影响结果,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答案】B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磁感应;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解析】【分析】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分析解答。
【解答】根据“处于强磁场中,当弹射车内的导体通以强电流时,舰载机受到强大的推力而快速起飞”可知,电磁弹射器的工作原理就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
A、当导线中有电流经过时,小磁针的指向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故A不符合题意;
B、闭合开关后,通过电流的导体AB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故B符合题意;
C、图中两个电磁铁串联,闭合开关后,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线圈匝数多的铁钉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多,说明它的磁性较强,因此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
D、闭合开关后,导体ab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流表的指针摆动,说明有感应电流产生,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答案】D
【知识点】电磁铁的其他应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 A.利用安培定则来判断电磁铁的磁极极性;
B.先判断当水位较低时,电路电阻的大小,由欧姆定律得到控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继而得到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C.先设控制电路中使电磁铁吸下衔铁报警时的电流不变,由欧姆定律知,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控制电路电阻不变,由串联电路电阻规律知,若减小R1的阻值,则要增大R2的阻值,对应的警戒水位会变低;
D.水位越高,R2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电路总电阻越小,由欧姆定律知,电路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越大。
【解答】 A.根据图片可知,电流从电磁铁的下端流进,上端流出,由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下端为N极,故A错误;
B.由图知,控制电路为定值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组成的串联电路,当水位较低时,滑片位于R2的下端,电路电阻较大,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知控制电路电流较小,电磁铁的磁性较弱,故B错误;
C.设控制电路中使电磁铁吸下衔铁报警时的电流不变,由欧姆定律知,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控制电路电阻不变,由串联电路电阻规律R=R1+R2知,若减小R1的阻值,则要增大R2的阻值,即滑片要向下移动,对应的警戒水位会变低,故C错误;
D.由图知,水位越高,滑片越向上移动,R2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电路总电阻越小,由欧姆定律知,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电路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越大,故D正确。
故选D。
10.【答案】B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和磁感线;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A.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
B.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极性,再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电磁铁的磁极方向;
CD.根据磁感线的环绕方向判断。
【解答】A.条形磁铁在左端为N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的上端为S极,故A正确不合题意;
B.闭合开关后,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上。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上,此时大拇指指向左端,则左端为电磁铁的N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的左端为S极,故B错误符合题意;
CD.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N极出来,然后回到S极,故C、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1.【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A.元素名字中含有金字旁,则为金属元素;
BCD.在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为元素符号,正下方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
【解答】A.“硅”不含金字旁,则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
B.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所以硅的原子序数是14,那么质子数=原子序数=14,故B正确;
C.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C错误;
D.硅的元素符号为Si,故D错误。
故选B。
12.【答案】C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极性,再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确定条形磁铁的磁极方向,根据影响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因素确定接下来的操作。
【解答】①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上。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上,此时大拇指指向左端,则电磁铁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
②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条形磁铁的左端应该为S极;
③增加电磁铁的线圈匝数,或者将滑片向右条件,从而增大电流,都能增大电磁铁的磁场,从而使小车推出更远,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3.【答案】B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A、根据微观粒子的构成分析;
B、根据图示中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确定分子个数比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分析;
D、根据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分析。
【解答】A、甲的化学式是C2N2H8 ,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方程式为C2N2H8 +N2O42CO2+2N2+4H2O,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之比为2:8,符合题意;
C、 丙物质为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不符合题意;
D、 生成物中含有单质与化合物两类物质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答案】A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原子、分子、离子和元素之间的关系分析。
【解答】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其中“▲”应填入的是原子。
故答案为:A。
15.【答案】D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从宏观上讲,物质都由元素构成;从微观上讲,物质一般由分子构成,而分子由原子构成,据此判断。
【解答】 臭氧(O3) 由氧元素构成, 二氧化氯(ClO2) 由氯元素和氧元素构成,而 双氧水(H2O2) 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构成,因此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故D正确,
故选D。
16.【答案】(1)
(2)Na+、Cl-
(3)CO2
(4)硫化亚铁;化学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 (1)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进行分析;
(2)根据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进行分析;
(3)根据分子的性质进行分析;
(4)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及化学变化的特征进行分析。
【解答】 (1)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氧化亚铜中,氧元素为-2价,则铜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表示为:;
(2)构成食盐的微粒钠离子和氯离子,符号为:Na+、Cl-;
(3)保持干冰化学性质的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化学式为CO2;
(4)现有铁屑、硫粉、硫化亚铁、氧化汞和海水五种物质,为了区分它们,乙中含有铁元素,为硫化亚铁,已知铁屑和硫粉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硫化亚铁,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17.【答案】北;下;排斥
【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1)根据南极和北极的定义解答;
(2)(3)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
【解答】(1)当小磁针静止下来时,指南的一端为南极,指北的一端为北极,则将小磁针放在赤道位置静止时,小磁针的N极指北;
(2) 将小磁针放在地理北极(地磁南极)附近, 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磁针的N极向下;
(3)将乙图中的条形磁铁沿图中的竖直虚线切成左右两部分,这两个新的磁铁的同名磁极相互接触,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两个磁铁会相互排斥。
18.【答案】;
【知识点】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分析】 由分子式可知,一个N2O3分子与一个N2O5分子的质量之和相当于4个NO2分子的质量,据此计算一个NO2分子的质量;再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 由分子式可知,一个N2O3分子与一个N2O5分子的质量之和相当于4个NO2分子的质量,
所以1个NO2分子的质量为;
一个N2O3分子的质量为ag,
一个N2O5分子的质量为bg,可知2个O原子的质量为(b-a)g,
所以1个O原子的质量为,
若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
则N2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9.【答案】甲;火线和大地;大电阻
【知识点】电压;测电笔的使用
【解析】【分析】根据测电笔的使用方法解答。形成电流的原因:①有电源;②有通路。测电笔中有一个大电阻,人体与它串联可以减小电流,保护人体的安全。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甲中人体与测电笔尾部的金属体接触,因此甲是正确的。正确测量方式能使氖管发光的原因是火线和大地之间有220V的电压。错误方式会引起触电事故是因为缺少测电笔结构中大电阻的保护。
20.【答案】(1)Al(OH)3
(2)+3;6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 (1)根据物质化学式的写法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析。
【解答】 (1)氢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氢氧根显-1价,根据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二者的原子之比为:1:3,则化学式为Al(OH)3;
(2)①针铁矿[FeO(OH)]中,氢氧根显-1,氧元素显-2,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x+(-2)+(-1)=0,则x=+3。
②针铁矿[FeO(OH)]中钾元素是+1价,铁元素是+3价,硫酸根是-2价,氢氧根是-1价,利用化合价规则得到:(+1)+(+3)×3+(-2)×2+(-1)n=0,解得:n=6。
21.【答案】(1)与氧气接触
(2)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下降,瓶内液面上升
(3)不准确,是因为白磷不能把瓶内氧气耗尽。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 (1)燃烧的条件: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2)根据白磷燃烧消耗氧气会使瓶内气压减小分析;
(3)根据乙图分析燃烧结束时氧气的体积分数是否为零分析。
【解答】 (1)若实验中观察到在进行步骤③后白磷不燃烧(与氧气隔绝),而进行步骤④后白磷燃烧(与氧气接触);由此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
(2)白磷充分燃烧后熄灭,一段时间后,瓶内能观察到的现象是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下降,瓶内液面上升(白磷熄灭后温度下降、瓶内氧气消耗)。
(3)据图乙曲线判断此计算结果不准确,是因为白磷不能把瓶内氧气耗尽。
22.【答案】(1)C
(2)试管口加团棉花
(3)b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根据排空气法较排水法收集气体干燥分析;
(2)根据高锰酸钾制氧气发生装置特点分析;
(3)根据密度小的气体短导管进气分析。
【解答】(1) 如果想要收集较为干燥的氧气,收集氧气时最好选择气体收集装置中的C。
(2) 用高锰酸钾制取O2时,为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管,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试管口加团棉花。
(3) 若收集的气体是密度比空气小的有毒气体,选用F装置收集气体可避免污染空气。收集时气体应从F装置的b导管进入,并进行尾气处理。
故答案为:(1)C;(2)试管口加团棉花;(3)b。
23.【答案】(1)B
(2)乙
(3)两根导线将会相互排斥
(4)将电流表等器材置于同一房间
(5)加快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 (1)实验时,应先安装器材,再进行实验,器材安装遵循由下到上的顺序;
(2)根据电流的磁场方向分析;
(3)电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据此进行分析;
(4)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
(5)感应电流的大小跟导体切割磁感线的快慢和磁场强弱有关。
【解答】 (1)实验时,为了使得实验现象明显,导线必须平行于小磁针放置,器材安装遵循由下到上的顺序,故奥斯特实验的合理顺序是②放置小磁针、③摆放导线、①闭合开关,
故选B;
(2)当通电导线与小磁针平行时,电流产生磁场的方向与导线垂直,磁针朝向与磁场方向不一致,磁场对小磁针的作用力大,小磁针明显偏转,故选乙;
(3)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是由电流的方向决定的,当一个通电导体中电流的方向改变时,它产生的磁场方向也会发生改变;而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另一个通电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不变,但磁场的方向变化了,它受到的磁场力的方向就会改变,所以改变其中一根导线的电流方向,产生的实验现象是两根导线将会相互排斥;
(4)由所给材料可知在科拉顿的实验中已经满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要使他能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可以将电流表等器材置于同一房间;
(5)感应电流的大小跟导体切割磁感线的快慢和磁场强弱有关,要使他能观察到电流表指针明显偏转,可加快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
24.【答案】金属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只能失去电子而不能得到电子;不成立;负
【知识点】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
25.【答案】(1)原子核
(2)A
(3)118
(4)A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
【解析】【分析】 (1)根据已有的原子的构成以及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
(3)原子由带负电的核外电子和原子核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4)根据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 (1)极少数α粒子散射的原因是受到了一个体积小但质量相对而言较大的粒子的斥力,这说明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并不是均匀分布的;由原子的结构可知,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且体积很小。
(2)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方向不变,说明原子核外有很大的空间,故选A;
(3)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即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数和核内带正电的质子均为79,相对原子质量为197,则中子数=197-79=118;
(4)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比较直观;波尔的原子模型建立并不是很完美,还有缺点;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故选ABD。
26.【答案】(1)有利于容器内温度的降低,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空气
(2)16%;红磷的量不足(合理即可)
(3)测定结果更准确(合理即可)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1)根据水能吸收热量,红磷燃烧生成污染空气的五氧化二磷,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烧杯中水减少体积即为氧气体积,计算出氧气体积分数即可。
(3)根据改进后的装置,反应始终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实验前预先加入50mL水,主要作用是有利于容器内温度的降低,同时能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空气;
(2)实验结束时,测得集气瓶中水增加的体积为40mL,说明消耗的氧气体积为40mL,即实验测得集气瓶内氧气体积为40mL,集气瓶中空气体积=300mL-50mL,则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误差偏小的原因有:①红磷的量不足(不能完全消耗装置中的氧气);②装置漏气(在冷却过程中有外界的空气进入瓶中);③未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并进行读数(因为此时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分水的体积,使测定结果偏小)等;
(3)改进后的装置,反应始终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避免瓶内空气外逸而造成实验误差,测定结果更准确,更环保(合理即可)。
(1)实验前预先加入50mL水,主要作用是有利于容器内温度的降低,同时能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空气;
(2)实验结束时,测得集气瓶中水增加的体积为40mL,说明消耗的氧气体积为40mL,即实验测得集气瓶内氧气体积为40mL,集气瓶中空气体积=300mL-50mL,则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误差偏小的原因有:①红磷的量不足(不能完全消耗装置中的氧气);②装置漏气(在冷却过程中有外界的空气进入瓶中);③未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并进行读数(因为此时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分水的体积,使测定结果偏小)等;
(3)改进后的装置,反应始终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避免瓶内空气外逸而造成实验误差,测定结果更准确,更环保(合理即可)。
27.【答案】(1)B
(2)升高的温度;康铜和黄铜
【知识点】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电流过大,产生的热量增多,导致双金属片弯曲,触到簧锁后断路进行分析。
(2)①通过表中的数据可知,影响物体线性膨胀的因素有:材料、升高的温度、原长三个量;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利用控制变量法得出结论;
②根据弯曲方向确定线膨胀大小关系,确定材料顺序
【解答】 (1)图示为断路器的工作原理图,当电流过大时,工作过程③电流过大,双金属片发热就多,④双金属片弯曲,触动簧锁装置;①簧锁装置脱开,导致②接触点断开,故这群的顺序是③④①②,
故选B;
(2))①从3、4两组实验记录可以看出:材料、原长相同,升高的温度不相同,伸长量不相同,故物体的伸长量还与升高的温度有关;
②当温度升高,金属片变长,要想双金属片向上弯曲,就必须让下面的金属片线膨胀比上面的金属片线膨胀大,才能达到目的。
从表中1、3两组实验数据可知,康铜的线膨胀较小,故双金属片与簧锁装置靠近的一边是康铜,另一侧是黄铜。
28.【答案】(1)将磁体N、S极对调
(2)电动机
(3)电磁感应
【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解析】【分析】 (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电流方向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
(2)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
(3)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应线运动,闭合电路中就产生感应电流。
【解答】 (1)为验证导体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是否有关,小金将导体ab放回图甲所示位置,断开开关后,电流的方向不变,选用改变磁场的方向,所以小金应进行的操作是将磁体N、S极对调;
(2)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这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3)电扇的内部有磁铁和线圈,当微型电扇的插头处连接小灯泡,快速拨动风扇叶片时,线圈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故能产生感应电流;此时微型电扇如同一台发电机,其原理就是电磁感应。
29.【答案】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
【解析】【分析】根据家庭电路安全用电的常识完成电路的连接。
【解答】①灯泡与插座并联;
②控制灯泡的开关与灯泡串联,且接在灯泡与火线之间;
③三孔插座的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中孔接地线。将保险丝接在火线和右孔之间,如下图所示:
30.【答案】(1)电磁继电器
(2)解:电路启动时的总电阻:,
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R热=R总-R0=400Ω-10Ω=390Ω,
对照表格数据可知,此时的启动温度是25℃。
(3)解:因为电路启动时的总电阻为400Ω,
由表中数据可知,空调启动温度设定为3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360Ω,
则电路中还应串联的电阻:R'=R热=R总-R热'-R0=400Ω-360Ω-10Ω=30Ω。
【知识点】电阻和电阻的串联、并联;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1)电磁继电器的主要结构为电磁铁,用高电压控制低电压,小电流控制大电流。
(2)根据左边电源电压为6V,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15mA时,继电器启动,可计算出此时,继电器的总电阻,再减去线圈电阻,可得到热敏电阻的阻值,最后从表中找出对应温度;
(3)当温度设定为30℃时,从表中找出对应的电阻值,用同样的方法求出总电阻,减去表中对应的阻值,即可得出应串联的电阻大小。
【解答】 (1)由题意可知,该自动控制装置的基本结构是电磁铁,其实是一个电磁继电器。
31.【答案】(1) 3;+5
(2)175
(3)解: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4+1×2)×2=60,
设质量为x的硝酸铵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和120g尿素[CO(NH2)2]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解得:x=160g。
(4)解: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化肥中硝酸铵的含量为90%,
则该化肥中氮元素的含量为35%×90%=31.5%。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 (1)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
(2)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3)(4)。
【解答】 (1)在硝酸铵中,铵根显+1价,氢元素显+1价,设铵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则x+(+1)×4=+1,解得:x= 3。
硝酸根显 1价,氧元素显 2价,设硝酸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y,根据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则y+( 2)×3= 1,解得:y=+5。
(2)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2+1×4+16×3=80,
500g硝酸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
32.【答案】(1)B
(2)+5
(3)40
(4)解:每天需要服用此品牌钙片:。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 (1)物质的组成常用元素来描述;
(2)根据化合价原则,由化学式求出元素的化合价;
(3)根据人体需要补充的钙的量及每100mL骨头汤含有钙的量进行计算;
(4)根据钙片中含有的钙元素的量及人体需要补充的钙进行计算。
【解答】 (1)“骨头汤能补钙”中的钙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即指钙元素;
故选B。
(2)在Ca10(PO4)6(OH)2中,钙显+2价、氧显-2价、氢显+1价,由于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得到:(+2)×10+[x+(-2)×4]×6+(-1)×2=0,解得:x=+5,则磷的化合价为+5价;
(3)此人每天需要喝骨头汤的量是:。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