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课件(共18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课件(共18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视频:疯狂原始人狩猎早餐
新课导入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新课标: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学 习 目 标
能描述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状况。
能记住河姆渡人、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特征。
能分析出不同特点的原始农耕类型出现的原因。
知识导学
自 学 任 务
阅读课本P8-P10,圈出我国原始农业栽培的农作物和时间以及兴起与发展的标志。
阅读课本P10-P11,找出河姆渡人出现的时间、地点、生产生活特征。
阅读课本P11-P2,划出半坡居民出现的时间、地点、生产生活特征。
知识导学
导学内容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1. 兴起过程
(1)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 )
(2)长江流域的先民最早栽培( );北方黄河流域的先民最早种植( )和( )
(3)发展变化:采集植物
原始狩猎
“刀耕火种”→



农作物


人工栽培农作物
饲养动物
耒耜耕种
知识导学
2. 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1)农作物种植
(2)家畜饲养的出现
(3)聚落
(4)磨制石器的发展
3. 兴起和发展的意义
知识链接
知识导学
导学内容二:河姆渡人与半坡居民的生活
河姆渡原始居民
距今时间:
发现地点:
距今约7000年
浙江余姚河姆渡、长江流域
半坡原始居民
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
距今时间:
发现地点:
距今约6000年
知识链接
视频:干栏式建筑
视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河姆渡人与半坡居民的房屋样式
互动探究
探究主题:走进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的生活
思考1:判断上面两张图片分别是哪个遗址的房屋,请说出你的判断依据,并由此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
河姆渡遗址
半坡遗址
互动探究
思考1:判断上面两张图片分别是哪个遗址的房屋,请说出你的判断依据,并由此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判断依据:河姆渡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气候闷热、潮湿,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燥、寒冷,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启示:这两种原始居民是不同地域的典型代表,是先民们适应自然环境的长期积累。我们的先民做到了因地制宜和顺应大自然的规律。
互动探究
在历史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根据河姆渡人的劳动生活进行想像。小明作了如下描述:
在阳光明媚的一天,河姆渡人挥舞着手中各种各样的打制石器,正忙着在农田里种植粟;在半地穴式的房屋旁边,几名男子正在挖掘水井,房屋里,一些老人家正在做家务和教育小孩,屋里的地面上,摆放着许多底色为彩色、上面绘有动物、植物、人和几何纹图案的陶器。好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啊!
思考2: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小明的描述存在哪些错误?
思考2: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小明的描述存在哪些错误?
错误:
1.河姆渡人使用的是磨制石器而不是打制石器;
2.河姆渡人种植的是水稻而不是粟;
3.河姆渡人的住房式样是干栏式的而不是半地穴式的;
4.制作红色并带有各种图案陶器的是半坡人。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的标志
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稻作农业的繁荣
主要区域: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
河姆渡人
仰韶文化早期遗址——半坡人
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
距今年代,分布区域,重要特征,氏族关系
1.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D
课堂检测
2.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
A.种植水稻
B.饲养猪狗等家畜
C.住半地穴式房屋
D.使用磨制石器
C
课堂检测
3.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而半坡居民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的原因是( )
A.生活习惯
B.地理与气候
C.生产生活能力所致
D.历史传统
B
课堂检测
下节课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