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Part 1文艺复兴一、文艺复兴(一)历史背景材料一:十四世纪,欧洲的历史开始进入了近代文明的黎明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一些城市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开始走上政治舞台,他们需要新的意识形态,为他们所追求的政治、经济利益辩护,他们需要新的学术、新的文化,为他们所做的一切给予支持。这样,一种完全崭新的近代精神就产生了……——《世界历史》材料二:拜占庭(东罗马帝国)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稿,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典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古代。在他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意大利出现了出人意料的艺术繁荣……——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材料三:佛罗伦萨当时的统治音柯西莫 美第奇说:"应该把这些有特殊天才的人们作为天上的神仙对待,而不是应该把他们看成是驮畜。”材料四:他们依靠从商业、银行和工业活动中获得的财富,能够雇用大批诗人,学者和艺术家…通过这些人,资产阶级得以抒发他们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坚尼 布鲁克尔《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14、15世纪,意大利一些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和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壮大,要求建立适应资产阶级发展需要的思想文化。意大利地处地中海贸易的枢纽位置;佛、威等城市工商业和金融业发达;城市各自独立,工商业阶级控制城市政权鼓励发展工商业;意大利有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大量遗存;从东方汲取大量文化养料。杰出人才聚集。中世纪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天主教的神权统治,教会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材料四:中世纪教会以上帝的代理自居,要求每个人无条件服从,教会说的一切就等于上帝说的一切,服从上帝就体现为服从教会。……教会统治了人的思想,垄断了社会的文化和教育,推行愚民政策和禁欲主义,宣扬“不学无术是信仰虔诚之母”。基督教教义含有明显反商意识,也禁止商业文化带来的世俗享乐和物质追求。材料五 黑死病横扫整个欧洲,使人口减少 1/3—1/2,佛罗伦萨也不能幸免…从 1300年的人口顶峰的 9. 5万人暴跌到 1340年的 3万人。——王乃耀. 艺复早期的佛罗伦萨经济考察黑死病的影响,使人们对宗教信仰进行反思与怀疑一、文艺复兴(一)历史背景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兴起天主教神学占统治地位神权至上表 现主 张禁欲苦行来世幸福促 进创造财富现世享乐意大利文艺复兴主 张现实追求矛盾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文艺复兴并非是对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的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新兴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桎梏下解放出来。为此,他们不得不借用作为基督教神学的对立物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世俗的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近代史编》特点:资产阶级用古典文化为现实政治服务。实质: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实质上却是一场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运动。一、文艺复兴(二)特点和实质人文主义(1)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2)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3)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4)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一、文艺复兴(三)核心思想结合书本,整理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时间 地点 代表人物人文主义者14世纪 意大利 但丁、彼得拉克、薄伽丘15世纪 意大利 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16世纪 英国 莎士比亚一、文艺复兴(四)代表人物文艺复兴只是西方古典文化的再生吗?思考文艺复兴的意义“这是一次人类从未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恩格斯(1)为古典文化注入了时代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2)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3)文艺复兴在史学、政治学、自然科学等方面也有突出贡献。(4)它还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日常行为方式文明化。(5) 为马丁·路德等宗教改革家提供了攻击天主教会的炮弹。一、文艺复兴(五)历史意义坐落在梵蒂冈的西斯廷教堂Part 2宗 教 改 革马丁·路德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辩论的场景赎罪券:亦称"赦罪符",拉丁文意为"仁慈"或"宽免",代表上帝来赎特定人物的罪孽,开启从炼狱到天堂的大门。罗马天主教会宣布只要购买赎罪券的钱一敲钱柜,就可以使购买者的灵魂从地狱升到天堂。“当钱投入钱柜丁当作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马丁·路德为何辩论?二、宗教改革(一)历史背景1、序幕:推销赎罪券的教士们鼓吹,教皇的赎罪券能使人免除一切惩罚,并且得救,便陷入了谬误……显然,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己之心。——马丁路德 《九十五条论纲》2、主张:①认为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烦琐的宗教仪式;因信称义教皇因行称义教徒神职人员上帝间接对话得救马丁·路德因信称义教徒直接对话得救上帝矛头直指天主教会实质:否定教皇的权威二、宗教改革(二)概况①认为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烦琐的宗教仪式;②上帝面前人人平等;③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因信称义矛头直指天主教会实质:否定教皇的权威教随国定世俗权力高于教权人人平等3、结果:形成了新教中的路德派4、深入扩展瑞士的加尔文派和英国的国教使人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二、宗教改革(二)概况近代转型教会权威因信称义积极:改革奠定了新教基础,瓦解了天主教会所主导的政教体系,打破了天主教的精神束缚,为资本主义发展和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奠定基础。让每一个知道自己是基督徒的人确知:我们都是祭司,我们彼此没有分别,即是说,我们对于圣道和一切圣礼都有同等的权利。”——马丁·路德思考宗教改革带来的影响二、宗教改革(三)重要影响宗教改革的遗产是多方面的。它引起了教义上的争执和互不相容,从而导致一系列血腥的宗教战争。宗教改革在对妇女地位的影响方面也是含糊不清的。在某些方面,宗教改革促进了妇女的进步,如拒绝接受中世纪天主教信奉的禁欲,……他们强调夫妻之间应相敬相爱,但又认为丈夫在家庭中的首要地位是理所当然的。路德对一点说得很明确:女人更应待在家里、坐着不动、操持家务、生儿育女。最后,就宗教改革的直接遗产而言,它把中世纪统一的教会拆散成大量当地的地方性教会——有些是国家级,有些是王侯级的,有些是省级的,有些局限在一个城市。所有这些地方教会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由世俗统治者控制。宗教改革直接的和决定性的遗产是权力由教会向政府的转移。——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思考宗教改革带来的影响消极:加速社会动荡,加剧世俗统治者与教会的矛盾;不利于女性地位提高;人性没有得到真正解放。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分析二、宗教改革(三)重要影响Part 3科学革命哥白尼伽利略哥白尼 日心说牛顿 万有引力定律科学与神学在艰难斗争中前进近代科学有哪些进步?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真理三、科学革命辩证统一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思考近代欧洲科学革命与启蒙运动的关系教会宗教启蒙运动科学革命一是人类文化的权威不再是宗教宣扬的“信仰”,而是科学揭示的“自然”;二是将“人”作为人类研究的正当对象,以科学为典范,对人文社会学科进行彻底改造;三是以科学的理性论证和建构正当的社会制度。近代科学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理论方法和发展动力,有力地激发了启蒙精神的兴起与成长。三、科学革命Part 4启蒙运动封建专制和教会神学的思想束缚资产阶级壮大阶级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放思想科技自然科学取得巨大进步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经济阻碍四、启蒙运动(一)历史背景A人类未来一片光明C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B自然神论D人的理性作为是否判断的标准理性四、启蒙运动(二)精神内核霍布斯(1588-1679)洛克(1632-1704)休谟(1711-1776亚当·斯密(1723-1790)孟德斯鸠(1689-1755)伏尔泰(1694-1778)卢梭(1712-1778)狄德罗(1713-1784)康德(1724-1804)17-18世纪伏尔泰法(1694——1778)(绘画作品)伏尔泰天主教僧侣教师一群“狂热者”、“骗子手”,天主教教师“一些狡猾之徒所虚构出来的最庸俗的欺骗之网”。如果没有上帝,那么也要捏造出一个来”。——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篇》(上卷)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对天主教教会作了大胆的攻击提倡自然权利说反对君主专制制度,赞成实行“开明专制”四、启蒙运动(三)重要主张卢梭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卢梭《社会契约论》直接民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而一切权力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人是生而自由的,可是现在他却处处带着镣铐!——卢梭《社会契约论》自由平等人民主权四、启蒙运动(三)重要主张社会的目的是为大众谋福利的。统治权属于人民。人生来接受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力方面一律平等。法律是公民意志的表达。……《人权宣言》社会契约四、启蒙运动(三)重要主张孟德斯鸠相互牵制彼此平衡三权分立制定临时或永久的法律、并修订或废止已制定的法律的权力。执行公共决议的权力对犯罪进行惩罚、对私人纠纷进行裁断的权力国王人民代表机关陪审法庭四、启蒙运动(三)重要主张三权分立四、启蒙运动(三)重要主张亚当·斯密如果某个国家供应我们某种商品,比我们自己生产这种商品便宜,那就不如把我们自己的劳动用于我们某种优势的部门,而用我们自己劳动的一部分产品向这些国家购买这种商品。——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英(1723-1790)绘画作品)劳动价值论自由放任亚当·斯密裁缝会为自己做鞋子吗?鞋匠为自己裁衣服吗?农场主会自己做鞋子、缝衣服吗?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四、启蒙运动(三)重要主张对人类:成为人民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推动人类历史进程。对欧美: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世界: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日等国改造旧社会的斗争)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造物主赋予其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美国1776年《独立宣言》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法律是公意的表达。财产是不可侵犯与神圣的权利。法国1789年《人权宣言》四、启蒙运动(四)历史影响课堂小结他(黄兴)还于“课程余闲,悉购西洋革命史及卢梭《民约论》诸书,朝夕盥诵”初步接触到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学说。——白寿彝《中国通史·第11卷·近代前编(下册)》启蒙运动对中国产生了那些影响?课后思考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 )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B课堂练习2、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教会是否腐败B.信仰是否必要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C课堂练习3、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三权分立B.君主立宪C.人民主权D.法律至上C课堂练习4、文艺复兴与中国明末清初启蒙思想的相同点( )①有唯物主义思想 ②有反封建思想③有完整的思想体系 ④有广泛的阶级基础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A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