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资源简介

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1.(2024四下·通州期末)炎热的夏天,在阳光下会发生形状变化的是(  )。
A.玻璃杯 B.巧克力 C.积木块
2.(2024四下·通州期末)通常情况下,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混合物时,滤网上面留下的物体的大小与滤网的孔洞相比(  )。
A.一样大 B.要小 C.要大
3.(2024四下·通州期末)在养蚕时,蚕宝宝适合放在(  )饲养。
A.塑料袋里 B.纸盒里 C.书包里
4.(2024四下·通州期末)同学们通过饲养蚕,发现蚕从孵化到结茧需要大约(  )时间。
A.7 天左右 B.17天左右 C.27 天左右
5.(2024四下·通州期末)蚕的一生经历了由卵到成虫的过程,下列与蚕一生经历一样的动物是(  )。
A.蝗虫 B.蜻蜓 C.蝴蝶
6.(2024四下·通州期末)动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胎生和卵生两种方式,和鸡蛋的产生与变化最相似的是(  )
A.植物种子 B.刚出生的小狗 C.蚕卵
7.(2024四下·通州期末)诺尔盖草原的冬季极度严寒,狼群为了适应严寒的天气,会采取(  )的措施抵御严寒的冬季天气。
A.多捕食猎物 B.多睡觉 C.换上厚厚的毛
8.(2024四下·通州期末)夏天,有时我们会在一些坑洼地、水盆中等留存有“死水”(不流动,固定在一个地方的水)的地方,见到水中有许多蜷曲跳动的小虫子,这些小虫子可能是蚊子的(  )。
A.卵 B.幼虫 C.成虫
9.(2024四下·通州期末)在雨后,很多蚯蚓从土壤中钻出来,这是因为土壤中的(  )减少,不适合蚯蚓生存了。
A.水分 B.养分 C.空气
10.(2024四下·通州期末)在用加热的方法把盐从水中分离出来时,应一边加热一边(  )。
A.加水 B.搅拌 C.收集
11.(2024四下·通州期末)用纸折飞机、用橡皮泥捏小动物,这两种物质变化的相同点是(  )。
A.物质的本质发生了变化
B.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C.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12.(2024四下·通州期末)稀土是国家重要的矿物资源,很多地方会用到它。因此该资源应该(  )。
A.国家计划开采 B.个人开采 C.禁止开采
13.(2024四下·通州期末)蜜蜂采集花蜜时也能帮助植物传粉。蜜蜂与植物之间的关系是(  )。
A.吃与被吃 B.互相依存 C.互相排斥
14.(2024四下·通州期末)喜鹊在巢里将鸟蛋孵化出了小喜鹊,喜鹊的生殖方式是(  )。
A.卵胎生 B.胎生 C.卵生
15.(2024四下·通州期末)饲养的蚕有十几只破茧成蛾,并且产下很多蚕卵,把这些蚕卵保存起来最合理的方式是(  )。
A.冷冻 B.冷藏 C.常温
16.(2024四下·通州期末)电灯是(  )发明的。
A.爱迪生 B.牛顿 C.伽利略
17.(2024四下·通州期末)家用电器中的电冰箱、电灯等使用的电是由(  )供给的。
A.电线 B.电池 C.发电站
18.(2024四下·通州期末)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图中可以看出与油灯相比,电灯的显著优点是(  )。
A.既明亮又清洁 B.降低安全隐患 C.解放人的双手
19.(2024四下·通州期末)一个手电筒,打开开关后,小灯泡一直亮,但拿着走动时,小灯泡忽暗忽亮,不够稳定。可能的原因是(  )。
A.电池正负极装反了
B.导线可能接触不良
C.小灯泡本身就是坏的
20.(2024四下·通州期末)下图是酒店的房卡,将房卡插入取电槽中,房间内才会通电,房卡其实就相当于电路中的(  )。
A.电源 B.开关 C.钥匙
21.(2024四下·通州期末)我们使用的铅笔芯、爽身粉不可能是用矿物制成的。(  )
22.(2024四下·通州期末)亚洲鲤鱼在北美洲的各大水系都泛滥成灾,因此要警惕外来物种的入侵。
23.(2024四下·通州期末)电路开关是通过连通与断开电路,从而控制电路中小灯泡亮与灭的。(  )
24.(2024四下·通州期末)室内养的仙人球几个月不浇水都不会死,因此,仙人球生长不需要水分。
25.(2024四下·通州期末)在家里要给宠物喂食,所以游客在动物园也可以给动物随意喂食。(  )
26.(2024四下·通州期末)环境管理处要新建一个公园,需要用到一些岩石,请你先阅读下面岩石的特征,然后为不同的场景选择不同的岩石。
①花岗岩:花斑状,由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黑色、白色和肉红色或者无色透明的颗粒。颗粒较粗,很坚硬。
②大理岩:纯白色或有花纹,颗粒较粗,较软。
③石灰岩:青灰色或褐色,颗粒很细,较软。
④页岩:红褐色或灰色,薄层状结构,较软。
⑤砂岩:黄褐色或灰绿色,颗粒状结构,颗粒粗细差不多,很硬。
(1)公园想建造一个岩石颗粒粗细均匀的喷水池,考虑到水流磨损,你认为选择哪种岩石?为什么这么选择?
(2)工作人员选择了一种纯白色的大石块,准备雕刻成石狮子放在公园门口,小科用指甲划这种石块时,划不动,但是用铜钥匙和小刀能划出痕迹,你知道这是哪一种岩石吗?如果雕刻完成,你会对游人提出什么建议呢?
27.(2024四下·通州期末)通州区的生态环境越来越美,已建成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成了很多迁徙(qiān xǐ)鸟种停歇补给的新选择。最近,观鸟爱好者在公园中拍摄到了难得一见的鸟种。(见右图)
(1)候鸟有规律迁徙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磁场的变化 B.风向的变化 C.气温的变化
(2)这种鸟和常见的麻雀(见上图)相比较,最显著的特征是(  )。
A.身上长有羽毛 B.身体呈流线型 C.双腿又细又长
(3)公园有树林、池塘、草坪等不同环境。根据这种鸟的外形特征,推测它生活的环境可能是(  )。
A.树林 B.池塘 C.草坪
(4)请根据题中这种鸟的全部信息,提出1个感兴趣的问题,写在下边。
28.(2024四下·通州期末)在玩具小车的侧边有一个红色的指示灯,当打开开关时,红色指示灯会亮起来。这个灯是怎样和电池、开关连接的呢?根据学习的电单元的内容,请你在下面画出电路图。
29.(2024四下·通州期末)在玩具小车的侧边有一个红色的指示灯,当打开开关时,红色指示灯会亮起来。这个灯是怎样和电池、开关连接的呢?根据学习的电单元的内容,请你在下面画出电路图。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巧克力含可可脂,熔点约 34℃,夏天阳光直射下环境温度易超其熔点,吸热后会融化变形。B正确。
2.【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过滤原理是利用滤网孔洞大小分离混合物,当混合物通过滤网时,颗粒直径大于孔洞的物体会被拦截在滤网上方,而小于孔洞的颗粒则穿过滤网。因此,滤网上面留下的物体大小必然比滤网孔洞大,故 C 正确。
3.【答案】B
【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
【解析】【分析】蚕宝宝饲养需要通风透气、避光且不易潮湿的环境。纸盒材质透气,便于空气流通,且能遮光,符合蚕的生活习性,同时方便清理桑叶残渣。塑料袋不透气,易导致蚕因缺氧或湿度过高死亡;书包空间封闭、透气性差,且可能残留异味或化学物质,不利于蚕的生长,故 B 正确。
4.【答案】C
【知识点】观察蚕卵;蚕的幼虫的习性
【解析】【分析】蚕的生长周期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从孵化到结茧(幼虫期)通常经历4次蜕皮,每次蜕皮间隔约 5-6 天,整个幼虫期累计约 25-28 天。A 选项 7 天仅为 1 次蜕皮周期,B 选项 17 天不足 3 次蜕皮,均不符合实际。故 C 正确,蚕从孵化到结茧需约 27 天。
5.【答案】C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蚕的一生经历 “卵→幼虫→蛹→成虫” 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蝴蝶同样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发育过程与蚕一致。蝗虫和蜻蜓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一生经历 “卵→若虫→成虫” 三个阶段,无蛹期,故 C 正确。
6.【答案】C
【知识点】卵生
【解析】【分析】鸡蛋属于卵生动物的卵,其发育过程是从卵孵化出幼体。蚕卵同样是卵生动物的卵,经孵化产生蚕幼虫,与鸡蛋的产生和变化逻辑一致。植物种子是植物繁殖器官,并非动物卵;刚出生的小狗属于胎生动物幼体,直接由母体产出,与卵生的鸡蛋发育过程不同,故 C 正确。
7.【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动物适应严寒的常见方式之一是通过改变体表特征。狼群在冬季会褪去夏季的短毛,换上厚实的绒毛,这层毛发能形成空气隔热层,减少体温流失,是抵御严寒的生理适应。多捕食猎物主要为获取能量,但非直接抗寒措施;多睡觉属于行为适应,但狼冬季需捕猎,并非以冬眠应对严寒,故 C 正确。
8.【答案】B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蚊子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阶段。其幼虫(孑孓)生活在水中,身体蜷曲,靠尾部呼吸管伸出水面换气,会在水中游动或跳动。卵多浮于水面或粘在容器壁,不会主动活动;成虫为陆生昆虫,不会生活在水中,故 B 正确。
9.【答案】C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呼吸,需土壤中有充足空气。雨后土壤缝隙被水填满,空气含量减少,导致蚯蚓呼吸困难,因此钻出地面获取氧气。若土壤水分减少,蚯蚓会因体壁干燥无法呼吸,但雨后土壤水分充足;养分与蚯蚓雨后钻出的行为无关,故 C 正确。
10.【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加热蒸发盐水时,搅拌可使溶液受热均匀,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导致液体飞溅,同时加速水分蒸发。加水会增加溶剂含量,延长蒸发时间,与分离目的相悖;收集为蒸发完成后操作,加热过程中无需收集,故 B 正确。
11.【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用纸折飞机和用橡皮泥捏小动物,均属于物理变化。两者的相同点是改变了物质的外部形态,但未改变物质的本质。纸仍为纸,橡皮泥仍是橡皮泥。物质状态指固态、液态、气态的转变,而两者均未涉及状态变化,始终为固态,故 C 正确。
12.【答案】A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稀土属于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过度开采会导致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国家计划开采可通过统筹规划实现合理开发与保护,既保障工业需求,又避免无序开采。个人开采缺乏监管,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禁止开采不现实,会影响高科技产业等对稀土的需求,故 A 正确。
13.【答案】B
【知识点】生态系统
【解析】【分析】蜜蜂采集花蜜时获取食物,同时帮助植物传粉以完成繁殖,两者形成互惠关系。“吃与被吃”是捕食关系,而植物未从蜜蜂处获取营养;“互相排斥”与两者协同获益的事实相悖。这种关系体现了生物间的互利共生,属于互相依存,故 B 正确。
14.【答案】C
【知识点】卵生;胎生;鸟类
【解析】【分析】像鸡那样通过蛋来孵化的是卵生,像狗一样直接生下幼崽的是胎生,像锯鲨那样在母体内发育成新的个体才产出母体的是卵胎生。
15.【答案】B
【知识点】蚕蛾;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蚕卵在常温下易受温度影响提前孵化,冷冻会因低温冻死胚胎。冷藏可通过低温(约 5℃)抑制蚕卵发育,延长滞育期,且不破坏胚胎活性。保存时需用干燥透气容器包裹,避免潮湿霉变,这种方式既能长期保存,又能在需要时通过升温唤醒孵化,故 B 正确。
16.【答案】A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电灯的发明通常归功于托马斯 爱迪生。他在 1879 年通过改良碳丝材料,成功研制出耐用的白炽灯,实现了电灯的实用化推广。牛顿是经典物理学奠基人,发现万有引力等;伽利略是近代科学先驱,在天文学和力学领域有重要贡献。两人均与电灯发明无关,故 A 正确。
17.【答案】C
【知识点】电池
【解析】【分析】电冰箱、电灯等家用电器使用的是交流电,其电力来源是发电站。发电站通过火力、水力等方式发电,经电网传输至用户端。电池提供的是直流电,容量有限,无法满足大功率家电需求;电线是传输电力的载体,而非电力来源。因此发电站才是电力的供给源头,故 C 正确。
18.【答案】A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电灯通过电能转化为光能,光线亮度稳定且均匀,相比油灯(依赖燃油燃烧发光)更明亮;同时电灯不产生油烟、灰烬等污染物,更清洁。油灯需定期添油、清理,电灯虽减少明火隐患,但 “解放双手”非核心优势,故 A 正确。
19.【答案】B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手电筒走动时灯泡忽暗忽亮,说明电路中出现间歇性断路。导线接触不良时,震动会导致连接时通时断,引起亮度不稳定。电池正负极装反会导致电路不通,灯泡不亮;小灯泡本身损坏通常表现为持续不亮或亮度恒定异常,而非随动作变化,故 B 正确。
20.【答案】B
【知识点】开关的工作原理
【解析】【分析】房卡插入取电槽后房间通电,拔出则断电,其功能与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开关一致。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如电池),房卡不具备供电功能;钥匙并非电路元件,且房卡的核心作用是控制电路通断,而非物理开锁,故 B 正确。
21.【答案】错误
【知识点】岩石的用途
【解析】【分析】矿物和岩石属于矿产资源,是人们生产、生活中重要的自然资源,具有广泛的用途。如石膏易于水结合,形成胶状体,可以用来做豆花、制造水泥、模像,还可以用作医疗材料;滑石吸水性强,可以制爽身粉;而石墨可以做铅笔芯,因为它是最软的矿物。题目说法错误。
22.【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态系统
【解析】【分析】亚洲鲤鱼在北美洲因缺乏天敌、适应力强,迅速繁殖并挤占本土鱼类生存空间,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已成为典型外来入侵物种灾害案例。这一现象充分说明外来物种入侵可能对本地生态造成严重威胁,故 “要警惕外来物种入侵” 的表述正确。
23.【答案】正确
【知识点】开关的工作原理
【解析】【分析】电路开关的核心功能是控制电路的通断。当开关连通时,电路形成闭合回路,电流通过使小灯泡发光;当开关断开时,电路断路,电流无法通过,小灯泡熄灭。题干准确描述了开关的工作原理,故表述正确。
24.【答案】错误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仙人球耐旱是因其肉质茎能储存水分,且蒸腾作用弱减少水分流失,但生长仍需水分维持生理活动(如光合作用、养分运输)。几个月不浇水不死,是因自身储水能力强,而非不需要水分,题干混淆了 “需水量少” 与 “不需要”,故表述错误。
25.【答案】错误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家庭宠物喂食有专人管理且食物可控,但动物园动物的饮食由专业人员根据习性科学搭配。游客随意喂食可能导致动物消化不良、营养失衡,甚至误食有害物品,还可能破坏其正常觅食行为。因此,不能将家庭喂食习惯类推到动物园,题干表述错误。
26.【答案】(1)砂岩。砂岩不仅颗粒粗细均匀而且质地很硬,可以承受水流磨损。
(2)大理岩。不要在雕塑上乱涂画。
【知识点】矿物的外观;矿物的硬度;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的光泽、检测矿物的硬度、观察矿物条痕等方法研究矿物。(1)砂岩颗粒粗细均匀(符合喷水池 “颗粒均匀” 的要求),且质地很硬(能抵抗水流长期磨损)。其他岩石中,花岗岩颗粒粗细不一,大理岩、石灰岩、页岩较软易被磨损,均不适合。
(2)大理岩多为纯白色,且 “较软” 的特征符合 “指甲划不动,铜钥匙和小刀能划出痕迹”(硬度介于指甲与小刀之间)。
27.【答案】(1)C
(2)C
(3)B
(4)这种候鸟在迁徙中一次进食能维持它的生命活动多长时间?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动物的栖息地
【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1)候鸟迁徙的核心原因是气温变化。冬季北方气温低,食物匮乏,候鸟南迁寻找适宜温度和充足食物;夏季南方酷暑时,部分候鸟也会北迁。磁场和风向可辅助迁徙,但非主要驱动因素。题干中迁徙鸟种因季节更替选择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停歇,印证了气温变化对迁徙的主导作用。
(2)麻雀属于小型鸣禽,双腿短而粗壮,适合在地面跳跃或栖息枝头;而图中鸟类(推测为涉禽,如鹭类)双腿细长,适应在湿地、浅滩涉水觅食,这是与麻雀最显著的外形差异。
(3)图中鸟类双腿细长(涉禽特征),适合在浅水环境中站立和行走,细长的腿能避免被淤泥困住,也便于在水中捕捉鱼虾等猎物。池塘环境有丰富的水生生物,且水位较浅,与该鸟的形态适应特征匹配。树林和草坪环境中,鸟类无需依赖细长双腿觅食,因此池塘更符合其生活习性。
(4)很多迁徙鸟种需要停歇补给。那么这种候鸟在迁徙中一次进食能维持它的生命活动多长时间?
(1)因为季节变化,气温变化导致了鸟的迁徙。候鸟在秋冬季前往温暖的地方过冬,待到气温回暖使再返回原地。
(2)身上长有羽毛和身体呈流线型都是鸟类的共同特征。从图中可知这种候鸟与麻雀相比双腿又细又长。这便于它进行活动。
(3)候鸟喜欢生活在湖泊、沼泽等湿润的地方,以水生植物为食。湿地是其栖息和捕食的必要场所。
(4)很多迁徙鸟种需要停歇补给。那么这种候鸟在迁徙中一次进食能维持它的生命活动多长时间?
28.【答案】
【知识点】开关的工作原理
【解析】【分析】当开关闭合时,电流从电池正极出发,经开关、指示灯回到负极,形成通路,灯亮起;开关断开时,电路断路,灯熄灭。完整的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要使电路中的用电器正常工作,必须连接进一个完整的闭合电路。一节电池、一个灯泡和若干根导线就可以连接成为一个简单的闭合电路,使电流形成回路,灯泡正常发光。
29.【答案】
【知识点】开关的工作原理
【解析】【分析】当开关闭合时,电流从电池正极出发,经开关、指示灯回到负极,形成通路,灯亮起;开关断开时,电路断路,灯熄灭。完整的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要使电路中的用电器正常工作,必须连接进一个完整的闭合电路。一节电池、一个灯泡和若干根导线就可以连接成为一个简单的闭合电路,使电流形成回路,灯泡正常发光。
1 / 1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1.(2024四下·通州期末)炎热的夏天,在阳光下会发生形状变化的是(  )。
A.玻璃杯 B.巧克力 C.积木块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巧克力含可可脂,熔点约 34℃,夏天阳光直射下环境温度易超其熔点,吸热后会融化变形。B正确。
2.(2024四下·通州期末)通常情况下,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混合物时,滤网上面留下的物体的大小与滤网的孔洞相比(  )。
A.一样大 B.要小 C.要大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过滤原理是利用滤网孔洞大小分离混合物,当混合物通过滤网时,颗粒直径大于孔洞的物体会被拦截在滤网上方,而小于孔洞的颗粒则穿过滤网。因此,滤网上面留下的物体大小必然比滤网孔洞大,故 C 正确。
3.(2024四下·通州期末)在养蚕时,蚕宝宝适合放在(  )饲养。
A.塑料袋里 B.纸盒里 C.书包里
【答案】B
【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
【解析】【分析】蚕宝宝饲养需要通风透气、避光且不易潮湿的环境。纸盒材质透气,便于空气流通,且能遮光,符合蚕的生活习性,同时方便清理桑叶残渣。塑料袋不透气,易导致蚕因缺氧或湿度过高死亡;书包空间封闭、透气性差,且可能残留异味或化学物质,不利于蚕的生长,故 B 正确。
4.(2024四下·通州期末)同学们通过饲养蚕,发现蚕从孵化到结茧需要大约(  )时间。
A.7 天左右 B.17天左右 C.27 天左右
【答案】C
【知识点】观察蚕卵;蚕的幼虫的习性
【解析】【分析】蚕的生长周期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从孵化到结茧(幼虫期)通常经历4次蜕皮,每次蜕皮间隔约 5-6 天,整个幼虫期累计约 25-28 天。A 选项 7 天仅为 1 次蜕皮周期,B 选项 17 天不足 3 次蜕皮,均不符合实际。故 C 正确,蚕从孵化到结茧需约 27 天。
5.(2024四下·通州期末)蚕的一生经历了由卵到成虫的过程,下列与蚕一生经历一样的动物是(  )。
A.蝗虫 B.蜻蜓 C.蝴蝶
【答案】C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蚕的一生经历 “卵→幼虫→蛹→成虫” 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蝴蝶同样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发育过程与蚕一致。蝗虫和蜻蜓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一生经历 “卵→若虫→成虫” 三个阶段,无蛹期,故 C 正确。
6.(2024四下·通州期末)动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胎生和卵生两种方式,和鸡蛋的产生与变化最相似的是(  )
A.植物种子 B.刚出生的小狗 C.蚕卵
【答案】C
【知识点】卵生
【解析】【分析】鸡蛋属于卵生动物的卵,其发育过程是从卵孵化出幼体。蚕卵同样是卵生动物的卵,经孵化产生蚕幼虫,与鸡蛋的产生和变化逻辑一致。植物种子是植物繁殖器官,并非动物卵;刚出生的小狗属于胎生动物幼体,直接由母体产出,与卵生的鸡蛋发育过程不同,故 C 正确。
7.(2024四下·通州期末)诺尔盖草原的冬季极度严寒,狼群为了适应严寒的天气,会采取(  )的措施抵御严寒的冬季天气。
A.多捕食猎物 B.多睡觉 C.换上厚厚的毛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动物适应严寒的常见方式之一是通过改变体表特征。狼群在冬季会褪去夏季的短毛,换上厚实的绒毛,这层毛发能形成空气隔热层,减少体温流失,是抵御严寒的生理适应。多捕食猎物主要为获取能量,但非直接抗寒措施;多睡觉属于行为适应,但狼冬季需捕猎,并非以冬眠应对严寒,故 C 正确。
8.(2024四下·通州期末)夏天,有时我们会在一些坑洼地、水盆中等留存有“死水”(不流动,固定在一个地方的水)的地方,见到水中有许多蜷曲跳动的小虫子,这些小虫子可能是蚊子的(  )。
A.卵 B.幼虫 C.成虫
【答案】B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蚊子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阶段。其幼虫(孑孓)生活在水中,身体蜷曲,靠尾部呼吸管伸出水面换气,会在水中游动或跳动。卵多浮于水面或粘在容器壁,不会主动活动;成虫为陆生昆虫,不会生活在水中,故 B 正确。
9.(2024四下·通州期末)在雨后,很多蚯蚓从土壤中钻出来,这是因为土壤中的(  )减少,不适合蚯蚓生存了。
A.水分 B.养分 C.空气
【答案】C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呼吸,需土壤中有充足空气。雨后土壤缝隙被水填满,空气含量减少,导致蚯蚓呼吸困难,因此钻出地面获取氧气。若土壤水分减少,蚯蚓会因体壁干燥无法呼吸,但雨后土壤水分充足;养分与蚯蚓雨后钻出的行为无关,故 C 正确。
10.(2024四下·通州期末)在用加热的方法把盐从水中分离出来时,应一边加热一边(  )。
A.加水 B.搅拌 C.收集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加热蒸发盐水时,搅拌可使溶液受热均匀,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导致液体飞溅,同时加速水分蒸发。加水会增加溶剂含量,延长蒸发时间,与分离目的相悖;收集为蒸发完成后操作,加热过程中无需收集,故 B 正确。
11.(2024四下·通州期末)用纸折飞机、用橡皮泥捏小动物,这两种物质变化的相同点是(  )。
A.物质的本质发生了变化
B.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C.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用纸折飞机和用橡皮泥捏小动物,均属于物理变化。两者的相同点是改变了物质的外部形态,但未改变物质的本质。纸仍为纸,橡皮泥仍是橡皮泥。物质状态指固态、液态、气态的转变,而两者均未涉及状态变化,始终为固态,故 C 正确。
12.(2024四下·通州期末)稀土是国家重要的矿物资源,很多地方会用到它。因此该资源应该(  )。
A.国家计划开采 B.个人开采 C.禁止开采
【答案】A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稀土属于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过度开采会导致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国家计划开采可通过统筹规划实现合理开发与保护,既保障工业需求,又避免无序开采。个人开采缺乏监管,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禁止开采不现实,会影响高科技产业等对稀土的需求,故 A 正确。
13.(2024四下·通州期末)蜜蜂采集花蜜时也能帮助植物传粉。蜜蜂与植物之间的关系是(  )。
A.吃与被吃 B.互相依存 C.互相排斥
【答案】B
【知识点】生态系统
【解析】【分析】蜜蜂采集花蜜时获取食物,同时帮助植物传粉以完成繁殖,两者形成互惠关系。“吃与被吃”是捕食关系,而植物未从蜜蜂处获取营养;“互相排斥”与两者协同获益的事实相悖。这种关系体现了生物间的互利共生,属于互相依存,故 B 正确。
14.(2024四下·通州期末)喜鹊在巢里将鸟蛋孵化出了小喜鹊,喜鹊的生殖方式是(  )。
A.卵胎生 B.胎生 C.卵生
【答案】C
【知识点】卵生;胎生;鸟类
【解析】【分析】像鸡那样通过蛋来孵化的是卵生,像狗一样直接生下幼崽的是胎生,像锯鲨那样在母体内发育成新的个体才产出母体的是卵胎生。
15.(2024四下·通州期末)饲养的蚕有十几只破茧成蛾,并且产下很多蚕卵,把这些蚕卵保存起来最合理的方式是(  )。
A.冷冻 B.冷藏 C.常温
【答案】B
【知识点】蚕蛾;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蚕卵在常温下易受温度影响提前孵化,冷冻会因低温冻死胚胎。冷藏可通过低温(约 5℃)抑制蚕卵发育,延长滞育期,且不破坏胚胎活性。保存时需用干燥透气容器包裹,避免潮湿霉变,这种方式既能长期保存,又能在需要时通过升温唤醒孵化,故 B 正确。
16.(2024四下·通州期末)电灯是(  )发明的。
A.爱迪生 B.牛顿 C.伽利略
【答案】A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电灯的发明通常归功于托马斯 爱迪生。他在 1879 年通过改良碳丝材料,成功研制出耐用的白炽灯,实现了电灯的实用化推广。牛顿是经典物理学奠基人,发现万有引力等;伽利略是近代科学先驱,在天文学和力学领域有重要贡献。两人均与电灯发明无关,故 A 正确。
17.(2024四下·通州期末)家用电器中的电冰箱、电灯等使用的电是由(  )供给的。
A.电线 B.电池 C.发电站
【答案】C
【知识点】电池
【解析】【分析】电冰箱、电灯等家用电器使用的是交流电,其电力来源是发电站。发电站通过火力、水力等方式发电,经电网传输至用户端。电池提供的是直流电,容量有限,无法满足大功率家电需求;电线是传输电力的载体,而非电力来源。因此发电站才是电力的供给源头,故 C 正确。
18.(2024四下·通州期末)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图中可以看出与油灯相比,电灯的显著优点是(  )。
A.既明亮又清洁 B.降低安全隐患 C.解放人的双手
【答案】A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电灯通过电能转化为光能,光线亮度稳定且均匀,相比油灯(依赖燃油燃烧发光)更明亮;同时电灯不产生油烟、灰烬等污染物,更清洁。油灯需定期添油、清理,电灯虽减少明火隐患,但 “解放双手”非核心优势,故 A 正确。
19.(2024四下·通州期末)一个手电筒,打开开关后,小灯泡一直亮,但拿着走动时,小灯泡忽暗忽亮,不够稳定。可能的原因是(  )。
A.电池正负极装反了
B.导线可能接触不良
C.小灯泡本身就是坏的
【答案】B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手电筒走动时灯泡忽暗忽亮,说明电路中出现间歇性断路。导线接触不良时,震动会导致连接时通时断,引起亮度不稳定。电池正负极装反会导致电路不通,灯泡不亮;小灯泡本身损坏通常表现为持续不亮或亮度恒定异常,而非随动作变化,故 B 正确。
20.(2024四下·通州期末)下图是酒店的房卡,将房卡插入取电槽中,房间内才会通电,房卡其实就相当于电路中的(  )。
A.电源 B.开关 C.钥匙
【答案】B
【知识点】开关的工作原理
【解析】【分析】房卡插入取电槽后房间通电,拔出则断电,其功能与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开关一致。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如电池),房卡不具备供电功能;钥匙并非电路元件,且房卡的核心作用是控制电路通断,而非物理开锁,故 B 正确。
21.(2024四下·通州期末)我们使用的铅笔芯、爽身粉不可能是用矿物制成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岩石的用途
【解析】【分析】矿物和岩石属于矿产资源,是人们生产、生活中重要的自然资源,具有广泛的用途。如石膏易于水结合,形成胶状体,可以用来做豆花、制造水泥、模像,还可以用作医疗材料;滑石吸水性强,可以制爽身粉;而石墨可以做铅笔芯,因为它是最软的矿物。题目说法错误。
22.(2024四下·通州期末)亚洲鲤鱼在北美洲的各大水系都泛滥成灾,因此要警惕外来物种的入侵。
【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态系统
【解析】【分析】亚洲鲤鱼在北美洲因缺乏天敌、适应力强,迅速繁殖并挤占本土鱼类生存空间,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已成为典型外来入侵物种灾害案例。这一现象充分说明外来物种入侵可能对本地生态造成严重威胁,故 “要警惕外来物种入侵” 的表述正确。
23.(2024四下·通州期末)电路开关是通过连通与断开电路,从而控制电路中小灯泡亮与灭的。(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开关的工作原理
【解析】【分析】电路开关的核心功能是控制电路的通断。当开关连通时,电路形成闭合回路,电流通过使小灯泡发光;当开关断开时,电路断路,电流无法通过,小灯泡熄灭。题干准确描述了开关的工作原理,故表述正确。
24.(2024四下·通州期末)室内养的仙人球几个月不浇水都不会死,因此,仙人球生长不需要水分。
【答案】错误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仙人球耐旱是因其肉质茎能储存水分,且蒸腾作用弱减少水分流失,但生长仍需水分维持生理活动(如光合作用、养分运输)。几个月不浇水不死,是因自身储水能力强,而非不需要水分,题干混淆了 “需水量少” 与 “不需要”,故表述错误。
25.(2024四下·通州期末)在家里要给宠物喂食,所以游客在动物园也可以给动物随意喂食。(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家庭宠物喂食有专人管理且食物可控,但动物园动物的饮食由专业人员根据习性科学搭配。游客随意喂食可能导致动物消化不良、营养失衡,甚至误食有害物品,还可能破坏其正常觅食行为。因此,不能将家庭喂食习惯类推到动物园,题干表述错误。
26.(2024四下·通州期末)环境管理处要新建一个公园,需要用到一些岩石,请你先阅读下面岩石的特征,然后为不同的场景选择不同的岩石。
①花岗岩:花斑状,由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黑色、白色和肉红色或者无色透明的颗粒。颗粒较粗,很坚硬。
②大理岩:纯白色或有花纹,颗粒较粗,较软。
③石灰岩:青灰色或褐色,颗粒很细,较软。
④页岩:红褐色或灰色,薄层状结构,较软。
⑤砂岩:黄褐色或灰绿色,颗粒状结构,颗粒粗细差不多,很硬。
(1)公园想建造一个岩石颗粒粗细均匀的喷水池,考虑到水流磨损,你认为选择哪种岩石?为什么这么选择?
(2)工作人员选择了一种纯白色的大石块,准备雕刻成石狮子放在公园门口,小科用指甲划这种石块时,划不动,但是用铜钥匙和小刀能划出痕迹,你知道这是哪一种岩石吗?如果雕刻完成,你会对游人提出什么建议呢?
【答案】(1)砂岩。砂岩不仅颗粒粗细均匀而且质地很硬,可以承受水流磨损。
(2)大理岩。不要在雕塑上乱涂画。
【知识点】矿物的外观;矿物的硬度;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的光泽、检测矿物的硬度、观察矿物条痕等方法研究矿物。(1)砂岩颗粒粗细均匀(符合喷水池 “颗粒均匀” 的要求),且质地很硬(能抵抗水流长期磨损)。其他岩石中,花岗岩颗粒粗细不一,大理岩、石灰岩、页岩较软易被磨损,均不适合。
(2)大理岩多为纯白色,且 “较软” 的特征符合 “指甲划不动,铜钥匙和小刀能划出痕迹”(硬度介于指甲与小刀之间)。
27.(2024四下·通州期末)通州区的生态环境越来越美,已建成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成了很多迁徙(qiān xǐ)鸟种停歇补给的新选择。最近,观鸟爱好者在公园中拍摄到了难得一见的鸟种。(见右图)
(1)候鸟有规律迁徙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磁场的变化 B.风向的变化 C.气温的变化
(2)这种鸟和常见的麻雀(见上图)相比较,最显著的特征是(  )。
A.身上长有羽毛 B.身体呈流线型 C.双腿又细又长
(3)公园有树林、池塘、草坪等不同环境。根据这种鸟的外形特征,推测它生活的环境可能是(  )。
A.树林 B.池塘 C.草坪
(4)请根据题中这种鸟的全部信息,提出1个感兴趣的问题,写在下边。
【答案】(1)C
(2)C
(3)B
(4)这种候鸟在迁徙中一次进食能维持它的生命活动多长时间?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动物的栖息地
【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1)候鸟迁徙的核心原因是气温变化。冬季北方气温低,食物匮乏,候鸟南迁寻找适宜温度和充足食物;夏季南方酷暑时,部分候鸟也会北迁。磁场和风向可辅助迁徙,但非主要驱动因素。题干中迁徙鸟种因季节更替选择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停歇,印证了气温变化对迁徙的主导作用。
(2)麻雀属于小型鸣禽,双腿短而粗壮,适合在地面跳跃或栖息枝头;而图中鸟类(推测为涉禽,如鹭类)双腿细长,适应在湿地、浅滩涉水觅食,这是与麻雀最显著的外形差异。
(3)图中鸟类双腿细长(涉禽特征),适合在浅水环境中站立和行走,细长的腿能避免被淤泥困住,也便于在水中捕捉鱼虾等猎物。池塘环境有丰富的水生生物,且水位较浅,与该鸟的形态适应特征匹配。树林和草坪环境中,鸟类无需依赖细长双腿觅食,因此池塘更符合其生活习性。
(4)很多迁徙鸟种需要停歇补给。那么这种候鸟在迁徙中一次进食能维持它的生命活动多长时间?
(1)因为季节变化,气温变化导致了鸟的迁徙。候鸟在秋冬季前往温暖的地方过冬,待到气温回暖使再返回原地。
(2)身上长有羽毛和身体呈流线型都是鸟类的共同特征。从图中可知这种候鸟与麻雀相比双腿又细又长。这便于它进行活动。
(3)候鸟喜欢生活在湖泊、沼泽等湿润的地方,以水生植物为食。湿地是其栖息和捕食的必要场所。
(4)很多迁徙鸟种需要停歇补给。那么这种候鸟在迁徙中一次进食能维持它的生命活动多长时间?
28.(2024四下·通州期末)在玩具小车的侧边有一个红色的指示灯,当打开开关时,红色指示灯会亮起来。这个灯是怎样和电池、开关连接的呢?根据学习的电单元的内容,请你在下面画出电路图。
【答案】
【知识点】开关的工作原理
【解析】【分析】当开关闭合时,电流从电池正极出发,经开关、指示灯回到负极,形成通路,灯亮起;开关断开时,电路断路,灯熄灭。完整的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要使电路中的用电器正常工作,必须连接进一个完整的闭合电路。一节电池、一个灯泡和若干根导线就可以连接成为一个简单的闭合电路,使电流形成回路,灯泡正常发光。
29.(2024四下·通州期末)在玩具小车的侧边有一个红色的指示灯,当打开开关时,红色指示灯会亮起来。这个灯是怎样和电池、开关连接的呢?根据学习的电单元的内容,请你在下面画出电路图。
【答案】
【知识点】开关的工作原理
【解析】【分析】当开关闭合时,电流从电池正极出发,经开关、指示灯回到负极,形成通路,灯亮起;开关断开时,电路断路,灯熄灭。完整的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要使电路中的用电器正常工作,必须连接进一个完整的闭合电路。一节电池、一个灯泡和若干根导线就可以连接成为一个简单的闭合电路,使电流形成回路,灯泡正常发光。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