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孟德尔从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自由组合定律——高一生物学浙科版(2019)必修二期末易错题集训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孟德尔从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自由组合定律——高一生物学浙科版(2019)必修二期末易错题集训

资源简介

1.2孟德尔从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自由组合定律
——高一生物学浙科版(2019)必修二期末易错题集训
【易错点分析】
1.产生的F1全为双杂合子的纯合亲本组合有两种类型:一种组合是双显(AABB)和双隐(aabb),另一种组合是一种单显(AAbb)和另一种单显(aaBB)。这两种情况下,F2中的重组类型及所占比例是不同的。
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验证方法
自交法 F1 如果后代性状分离比符合9∶3∶3∶1,则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基因的传递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反之则不符合
测交法 F1 ×―→ 隐性纯合子 如果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符合1∶1∶1∶1,则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基因的传递,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反之则不符合
配子法 F1配子形成 产生数量相等的2n(n为等位基因对数)种配子,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反之则不符合
3.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区别与联系
4.杂交育种的总结
(1)原理:基因重组。
(2)过程
①培育杂合子品种
选取符合要求的纯种双亲杂交(♀×♂)→F1(即为所需品种)。
②培育隐性纯合子品种
选取符合要求的双亲杂交(♀×♂)→F1F2→选出表型符合要求的个体种植并推广。
③培育显性纯合子品种
a.植物: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鉴别、选择需要的类型,自交至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b.动物: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亲本杂交,获得F1→F1雌雄个体交配→获得F2→鉴别、选择需要的类型与隐性类型测交,选择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F2个体。
(3)优点:操作简便,可以把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4)缺点:获得新品种的周期长。
5.“十字交叉法”解答自由组合的概率计算问题
(1)当两种遗传病之间具有“自由组合”关系时,各种患病情况的概率分析如下:
(2)根据序号所示进行相乘得出相应概率再进一步拓展,如下表:
序号 类型 计算公式
① 同时患两病概率 mn
② 只患甲病概率 m(1-n)
③ 只患乙病概率 n(1-m)
④ 不患病概率 (1-m)(1-n)
拓展求解 患病概率 ①+②+③或1-④
只患一种病概率 ②+③或1-(①+④)
【易错题训练】
1.某紫花植株自交,其子代中开紫花、红花、白花植株的比例为9:3:4。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该植物的花色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间能够随机结合
C.子代紫花个体中有5/9的个体基因型与亲本相同
D.若对亲本测交,子代分离比为1:1:2
2.某植物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该植物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作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后代(F1)出现4种类型,其比例分别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3:3:1:1。去掉花瓣,让F1中黄色圆粒植株相互授粉,F2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是( )
A.24:8:3:1 B.25:5:5:1
C.15:5:3:1 D.9:3:3:1
3.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该用①和③杂交所得F1代的花粉
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观察①和②杂交所得F1代的花粉
C.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①和④亲本杂交
D.将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均为蓝色
4.某研究小组从野生型高秆(显性)玉米中获得了2个矮秆突变体,为了研究这2个突变体的基因型,该小组让这2个矮秆突变体(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发现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若用A、B表示显性基因,则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
A.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
B.F2矮秆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
C.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高秆,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极矮秆
D.F2矮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F2高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16
5.某种植物的宽叶/窄叶由等位基因A/a控制,A基因控制宽叶性状:高茎/矮茎由等位基因B/b控制,B基因控制高茎性状。这2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为研究该种植物的基因致死情况,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两个实验,实验①:宽叶矮茎植株自交,子代中宽叶矮茎∶窄叶矮茎=2∶1;实验②:窄叶高茎植株自交,子代中窄叶高茎∶窄叶矮茎=2∶1。下列分析及推理中错误的是( )
A.从实验①可判断A基因纯合致死,从实验②可判断B基因纯合致死
B.实验①中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子代中宽叶矮茎的基因型也为Aabb
C.若发现该种植物中的某个植株表现为宽叶高茎,则其基因型为AaBb
D.将宽叶高茎植株进行自交,所获得子代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
6.下列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杂交实验过程中需要将亲本和子一代豌豆的母本在开花前进行人工去雄和套袋处理
B.F1植株所结种子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9:3:3:1
C.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属于孟德尔的假说内容之一
D.“F1与绿色皱粒个体进行杂交,预期后代有四种表型,比例为1:1:1:1”属于实验验证
7.油茶的宽叶与窄叶分别受等位基因G、g控制,高株与矮株分别受等位基因H、h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为研究该品种油茶的基因致死情况,某科研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实验1:宽叶矮株自交,子代中宽叶矮株∶窄叶矮株=2∶1;实验2:窄叶高株自交,子代中窄叶高株∶窄叶矮株=2∶1,下列分析及推理错误的是( )
A.从实验1、2可判断油茶植株G基因纯合或H基因纯合均会致死
B.实验2中亲本、子代窄叶高株的基因型均为ggHh
C.该品种油茶中,某宽叶高株一定为双杂合子
D.将宽叶高株油茶进行自交,子代植株中获得纯合子的概率为1/16
8.研究人员发现,水稻的雄蕊育性由等位基因A/a决定,B基因的存在会抑制不育基因的表达,表现为正常可育个体。为探究不育基因的具体情况,科研人员选取甲(雄蕊异常、雌蕊正常,表现为雄性不育)、乙(正常可育)两个品种的水稻进行杂交实验,下图为实验过程及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控制水稻雄性不育的基因为A,基因A/a和B/b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根据实验可知,F1中存在两种基因型,且亲本甲、乙的基因型可能分别为AAbb和aaBb
C.F2中可育个体的基因型有7种,仅考虑n部分,可育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7/13
D.若选F2中两可育株杂交使后代中雄性不育株比例最高,所选基因组合为aabb和AABb
9.香豌豆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两种,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开紫花。两个纯合白花品种杂交,F1开紫花,F1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白花=9:7。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两个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与aaBB
B.F1测交结果紫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1
C.F2紫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9
D.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5种
10.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用A、a和B、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2结三角形果实的荠菜有8种基因型
B.F2结三角形果实的荠菜中,自交后代出现结卵圆形果实的植株占8/15
C.F2结三角形果实的荠菜中,存在无论自交多少代仍然结三角形果实的个体
D.为了区分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种子,可以通过自交比较其后代的表型及其比例
11.番茄的紫茎和绿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B/b表示),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D/d表示),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利用三种不同基因型的番茄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紫茎缺刻叶①和紫茎缺刻叶③的基因型分别是BBDd、BbDd
B.根据第1组和第2组实验均可判断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C.第1组实验不能验证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第2组实验的子代紫茎缺刻叶和绿茎缺刻叶均有2种基因型
12.已知玉米的高秆和矮秆、抗病和感病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已知某基因型的花粉会致死,某兴趣小组用高秆抗病植株和矮秆不抗病植株杂交,F1均为高秆抗病植株,用F1随机传粉,F2中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7:3: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B.F1和矮秆不抗病植株进行正反交的结果不相同
C.F2的高秆抗病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7
D.造成F2中比例异常的原因可能是AB花粉致死
13.某种植物的某种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B、b和D、d控制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个体甲与个体乙(BBdd)进行杂交,正交(以甲作父本为正交)和反交的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杂交类型 子代中BBDd:BBdd:BbDd:Bbd
父本 母本
甲 乙 1:2:2:2
乙 甲 1:1:1:1
A.由杂交结果分析,甲的基因型为BbDd
B.甲作父本产生的其中一种配子有2/3致死
C.甲作母本产生的雌配子比例是1:1:1:1
D.甲作父本或母本都可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
14.已知小麦的抗旱对不抗旱为显性,多粒对少粒为显性,分别由等位基因A/a、B/b控制。已知含有某种基因的花粉50%致死,现有一株表型为抗旱多粒的小麦,以其为父本进行测交,测交后代F1的4种表型及比例为抗旱多粒:抗旱少粒:不抗旱多粒:不抗旱少粒=2:1:2: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若以该小麦为母本进行测交,则后代中上述4种表型比例为1:1:1:1
C.该小麦中含a基因的花粉50%致死
D.若该抗旱多粒植株进行自交,则后代中上述4种表型比例为15:3:5:1
15.暹罗斗鱼因色彩艳丽而成为众多消费者青睐的观赏鱼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研究其鳞片颜色的遗传,将铁锈蓝色和土耳其绿色两种纯合暹罗斗鱼进行杂交,结果如表。
亲本组合 F1鳞片颜色 F2鳞片颜色及数目(尾)
土耳其绿 皇室蓝 铁锈蓝
1 铁锈蓝(♀)×土耳其绿(♂) 皇室蓝 69 139 72
2 铁锈蓝(♂)×土耳其绿(♀) 皇室蓝 64 127 66
组合1与2的杂交互为__________F2鳞片颜色的性状分离比为_______符合______定律。
(2)暹罗斗鱼的体色是由鳞片颜色和皮肤底色共同形成的。仅从皮肤底色来看,有红色和黄色两种。科研人员用纯合暹罗斗鱼作亲本,进行如下实验。
①皮肤底色的_______色为显性性状,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
②由杂交结果判断,暹罗斗鱼体色由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______定律。
③若F1与亲本中的铁锈蓝黄色杂交,子代的表型有______种。
(3)科研人员通过一系列杂交实验,进行多代选育纯化。遗传育种通常都以选育出纯合品系为目标,其原因是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紫花、红花、白花植株的比例为9:3:4,为9:3:3;1的变式,故花的颜色由两对独立的基因控制,该植物的花色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该植物的花色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间能够随机组合,B正确;
C、子代紫花个体中有2/3×2/3=4/9AaBb的个体基因型与亲本AaBb相同,C错误;
D、基因型为AaBb的开紫花的植株和开白花(aabb)的植株测交,后代基因型为1/4A_B_,1/4aaB_,1/4A_bb,1/4aabb,所以紫花、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比例为(或接近)1:1:2,D正确。
2.答案:A
解析: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作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后代(F1)出现4种类型,其比例分别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3∶3∶1∶1,则子代中黄:绿=1:1,圆:皱=3:1,则亲本基因型是YyRr、yyRr,F1中黄色圆粒是1/3YyRR、2/3YyRr,利用配子法随机受粉,其产生的配子是1/3YR、1/3yR、1/6Yr、1/6yr,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2中绿色圆粒(yR与yR结合,或yR与yr结合)占1/3×1/3+1/3×1/6×2=2/9,黄色皱粒(Yr与Yr结合,或Yr与yr结合)占1/6×1/6+1/6×1/6×2=1/12,绿色皱粒(yr与yr结合)占1/6×1/6=1/36,Y_R_(黄色圆粒)占1-2/9-1/12-1/36=2/3,即性状分离比是24:8:3:1,A正确。
故选A。
3.答案:C
解析:A、三对相对性状中可通过花粉鉴定的相对性状是非糯性(A)和糯性(a)、花粉粒长形(D)和圆形(d),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需得到基因型为Aa或Dd的植株,A错误;B、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需得到基因型为AaDd的植株,观察①和②杂交所得F1代为AATtDd,B错误;C、①×④→F1(AaTtdd),F1连续自交即可得到糯性抗病优良品种(aaTT),C正确;D、②×④→F1(AattDd),其产生的花粉加碘液染色后A(蓝):a(棕色)=1:1,D错误。故选C。
4.答案:D
解析:A、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符合:9:3:3:1的变式,因此控制两个矮秆突变体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即高秆基因型为A_B_,矮秆基因型为A_bb、aaB_,极矮秆基因型为aabb,因此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A正确;
B、矮秆基因型为A_bb、aaB_,因此F2矮秆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B正确;
C、由F2中表型及其比例可知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高秆,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极矮秆,C正确;
D、F2矮秆基因型为A_bb、aaB_共6份,纯合子基因型为aaBB、AAbb共2份,因此矮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3,F2高秆基因型为A_B_共9份,纯合子为AABB共1份,因此高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9,D错误。
故选D。
5.答案:D
解析:A、实验①:宽叶矮茎植株自交,子代中宽叶矮茎∶窄叶矮茎=2∶1,亲本为Aabb,子代中原本为AA:Aa:aa=1:2:1,因此推测AA致死;实验②:窄叶高茎植株自交,子代中窄叶高茎∶窄叶矮茎=2∶1,亲本为aaBb,子代原本为BB:Bb:bb=1:2:1,因此推测BB致死,A正确;B、实验①中亲本为宽叶矮茎,且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所以基因型为Aabb,子代中由于AA致死,因此宽叶矮茎的基因型也为Aabb,B正确;C、由于AA和BB均致死,因此若发现该种植物中的某个植株表现为宽叶高茎,则其基因型为AaBb,C正确;D、将宽叶高茎植株AaBb进行自交,由于AA和BB致死,子代原本的9:3:3:1剩下4:2:2:1,其中只有窄叶矮茎的植株为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9,D错误。故选D。
6.答案:B
解析:子一代豌豆自交既作父本又作母本,不需要进行去雄处理,A错误;子一代植株所结种子属于子二代,子二代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9:3:3:1,B正确;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不属于孟德尔的假说内容,C错误;“F1与绿色皱粒个体进行杂交,预期后代有四种表型,比例为1:1:1:1”属于演绎推理阶段,实验验证阶段是进行测交实验,D错误。
7.答案:D
解析:A、据实验1可知亲本基因型为Gghh,子代叶形的基因型为GG∶Gg∶gg=1∶2∶1,但子代中宽叶矮株∶窄叶矮株=2∶1,因此推测GG致死。据实验2可知亲本基因型为ggHh,子代株高的基因型为HH∶Hh∶hh=1∶2∶1,但子代中窄叶高株∶窄叶矮株=2∶1,因此推测HH致死,A正确;B、实验2中亲本基因型为ggHh,其自交后,子代中由于HH致死,因此子代窄叶高株的基因型也为ggHh,B正确;C、由于GG和HH均致死,因此若发现该品种油茶中的某个植株表现为宽叶高株,则其基因型是GgHh,为双杂合子,C正确;D、将宽叶高株油茶(GgHh)进行自交,由于GG和HH致死,子代中只有窄叶矮株(gghh)为纯合子,其概率为1/3×1/3=1/9,D错误。故选D。
8.答案:B
解析:A、F1个体自交单株收获得到的F2中的一半(n部分)表现的性状分离比为可育株:雄性不育株=13∶3,而13∶3是9∶3∶3∶1的变式,说明该性状受两对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n部分F1的基因型是AaBb。由于B基因会抑制不育基因的表达,变为可育,说明雄性不育株一定不含B基因,进而确定控制雄性不育的基因为A,A正确;
B、B基因会抑制不育基因A的表达,可育的基因型为AB、aaB、aabb,雄性不育的基因型是Abb,F2出现两种情况,说明F1的基因型有两种且各占1/2,可确定甲的基因型是Aabb、乙的基因型是aaBB,B错误;
C、AaBb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共9种,其中AAbb、Aabb表现为不育,因此可育株的基因型共有9—2=7种。仅考虑n部分,该部分可育株中个体的基因型为1/13AABB、2/13AABb、2/13AaBB、4/13AaBb、1/13aaBB、2/13aaBb、1/13aabb,其中2/13AABb和4/13AaBb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其他均能稳定遗传,故该部分可育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2/13―4/13=7/13,C正确;
D、F2中有7种基因型可育,若想使后代雄性不育株的比例最高,应尽量满足后代必须含有A基因,同时出现不含B基因的情况,故应选择AABb和aabb杂交,产生的后代为1/2AaBb、1/2Aabb,后代雄性不育株占1/2,D正确。
故选B。
9.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两个纯合白花品种杂交,F1开紫花,F1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白花=9:7,“9:7”为9:3:3:1的变式,可知F1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_B_开紫花,其余基因型开白花,则两个纯合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与aaBB,A正确。F1测交,即AaBb×aabb→AaBb(紫花)、Aabb(白花)、aaBb(白花)、aabb(白花),紫花:白花=1:3,B错误。F2中紫花的基因型为AB,纯合紫花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紫花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9,C正确。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5种,分别为AAbb、Aabb、aaBB、aaBb、aabb,D正确。
10.答案:D
解析:由思路导引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为AaBb,F1自交,F2共有9种基因型,其中只有aabb结卵圆形果实,故结三角形果实的基因型有9-1=8(种),A正确;在F2结三角形果实的个体中,自交后代全为结三角形果实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15(AABB)+2/15(AABb)+2/15(AaBB)+1/15(AAbb)+1/15(aaBB)=7/15,自交后代会发生椎状分离的个体(即自交后代出现结卵圆形果实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7/15=8/15,B、C正确;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均结三角形果实,故不能通过自交区分这两种基因型的个体,D错误。
11.答案:B
解析:第1组杂交实验中子代均为紫茎,说明紫茎为显性性状,亲本相关的基因型分别为BB和bb:而子代缺刻叶:马铃薯叶=3:1,故马铃薯叶为隐性性状,且亲本相关的基因型均为Dd。由以上分析可知,第1组中亲本①②的基因型分别是BBDd、bbDd。第2组实验中子代紫茎:绿茎=1:1,说明亲本相关的基因型为Bb和bb;缺刻叶:马铃薯叶=3:1,说明亲本相关的基因型均为Dd,故第2组中亲本③②的基因型分别是BbDd、bbDd,A正确。根据第2组实验只能判断缺刻叶对马铃薯叶为显性,不能判断紫茎和绿茎的显隐性,B错误。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般采用双杂合个体自交或测交,第1组实验中后代均为紫茎,不能验证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由于第2组亲本的基因型是BbDd、bbDd,所以子代中紫茎缺刻叶的基因型是BbDD和BbDd,共2种,绿茎缺刻叶的基因型是bbDD和bbDd,共2种,D正确。
12.答案:D
解析:F2中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7:3:1:1,是9:3:3:1中由于某基因型花粉致死导致的结果,则可推测出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aB花粉致死,A正确,D错误。F1和矮秆不抗病植株进行正反交,当F1作为父本时,后代表型及比例为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不抗病=1:1:1;当F1作为母本时,后代表型及比例为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1:1:1:1,B正确。F2的高秆抗病植株中纯合子只有AABB,所占比例为1/7,C正确。
13.答案:B
解析:个体甲与个体乙(BBdd)进行杂交,个体乙只能产生一种配子,正交和反交产生的后代均有4种基因型,说明甲作为父本或母本都可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则甲的基因型为BbDd,A、D正确;甲作父本与乙杂交,子代的4种基因型及其比例为BBDd:BBdd:BbDd:Bbdd=2:3:3:3,说明甲产生的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BD:Bd:bD:bd=2:3:3:3,若甲作父本产生的配子均正常,这四种配子的比例应为1:1:1:1,由此可知甲作父本产生的基因型为BD的雄配子有1/2致死,B错误;甲作母本与乙杂交,个体乙只能产生一种配子,子代的4种基因型及比例为BBDd:BBdd:BbDd:Bbdd=1:1:1:1,说明甲产生的雌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BD:Bd:bD:bd=1:1:1:1,C正确。
14.答案:C
解析:以一株表型为抗旱多粒的小麦为父本进行测交,测交后代F1的4种表型及比例为抗旱多粒:抗旱少粒:不抗旱多粒:不抗旱少粒=2:1:2:1,据此可推知父本的基因型为AaBb,母本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而F1中多粒:少粒=2:1,据此可知含b基因的花粉50%致死,A正确,C错误。以该植株(AaBb)为母本进行测交,产生雌配子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4AB、1/4Ab、1/4aB、1/4ab,父本(aabb)只能产生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按自由组合定律计算,后代中抗旱多粒:抗旱少粒:不抗旱多粒:不抗旱少粒=1:1:1:1,B正确。若该植株(AaBb)进行自交,则后代抗旱:不抗旱=3:1;由于含b基因的花粉有50%致死,父本产生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概率为2/3B、1/3b,母本产生雌配子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2B/1/2b,则后代多粒:少粒=5:1。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后代中抗旱多粒:抗旱少粒:不抗旱多粒:不抗旱少粒=15:3:5:1,D正确。
15.答案:(1)正反交;土耳其绿:皇室蓝:铁锈蓝≈1:2:1;分离
(2)①红;亲本是皮肤底色分别为黄色和红色的纯合暹罗斗鱼,F1皮肤底色都是红色
②2;自由组合
③4
(3)纯合品系性状能稳定遗传,后代通常不发生性状分离
解析:(1)分析题表可知,组合1与2的杂交互为正反交,若组合1为正交,则组合2为反交;反之,亦然。F1自交,F2鳞片颜色的性状分离比约为1:2:1,说明鳞片颜色这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属于不完全显性,其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2)①根据亲本是皮肤底色分别为黄色和红色的纯合暹罗斗鱼,F1皮肤底色都是红色,可知红色是显性性状。
②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6:2:3:1,和为16,是9:3:3:1的变式,说明暹罗斗鱼体色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③设控制鳞片颜色的基因为A、a,控制皮肤底色的基因为B、b,则铁锈蓝基因型为AA(或aa),土耳其绿基因型为aa(或AA),皇室蓝基因型为Aa.若铁锈蓝基因型为AA,则土耳其绿基因型为aa,F1(AaBb)与亲本中的铁锈蓝黄色个体(AAbb)杂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表型及比例为铁锈蓝红色:铁锈蓝黄色:皇室蓝红色:皇室蓝黄色=1:1:1:1,共4种表型;若铁锈蓝基因型为aa,则土耳其绿基因型为AA,F1(AaBb)与亲本中的铁锈蓝黄色个体(aabb)杂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铁锈蓝红色:铁锈蓝黄色:皇室蓝红色:皇室蓝黄色=1:1:1:1也是4种表型。
(3)纯合品系后代性状能稳定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因此遗传育种通常都以选育出纯合品系为目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