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4张PPT)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了解当代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意义。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背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各民族的实际生活环境。2.文献依据民族平等(1)1941 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依据___________原则,“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2)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3)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了详细规定。3.自治区的建立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1)1947 年 5 月 1 日,______________成立,成为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自治区。(2)1955—1965 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____________先后成立。三个离不开基本政治制度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1.198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实施。2.1990 年,中共中央提出“______________”。3.1997 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________________之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共产党章程三、中共十八大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1.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要求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2.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铸牢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被写入《__________________》。【知识拓展】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背景(1)中国长期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交流发展中逐步交融。(2)长期以来中国的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3)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各民族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差异大。(4)在长期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各民族形成了牢固的政治认同,这就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知识拓展】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大意义(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2)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3)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4)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5)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年份 表现1922 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引入我国政治生活,仿效苏联的经验,提出用民族自决和联邦制来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1931 在继续坚持民族自决权主张的同时,提出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的主张1.(2024 届云南诊断)下表是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探索。这一过程()年份 表现1941 虽然承认民族自决权,但反对各民族实行自决和分立,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团结国内各民族共同抗日的唯一正确的民族政策”1949 《共同纲领》首次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列为一项国家制度A.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B.保障了国家统一和人民当家作主C.体现对历史传统的继承延续D.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解析:选 D。据材料可知,1922 年,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引入我国政治生活,从开始的仿效苏联经验,到形成我国独具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故选 D 项。2.在 1953 年为实现普选而进行的第一次人口普查中,各地自报的民族名称有 400 多个。经过民族识别工作,1954 年识别了 38个少数民族。1964 年再度识别 16 个,加上 1979 年识别的基诺族,中国 55 个少数民族的识别工作基本完成。新中国的民族识别工作()A.是建立民族自治区的前提条件B.意在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C.推动了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交融D.有利于维持边疆地区社会稳定解析:选 B。据题干可知,经过各地自报民族后,新中国经过长期、反复的少数民族识别工作,最后确定了 55 个少数民族,联系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可知,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让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并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的各项权利,故选 B 项。3.(2024 年辽宁阶段练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把东南沿海的一些企业、工厂搬迁至新疆,短时间内在新疆培养起一批技术骨干;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19 个省市先后开展了“对口援疆”工作。新疆的经济总量也从 1952 年的 7.91 亿元,增长到 2022 年)的 1.77 万亿元。新疆的发展成就(A.表明国民经济调整取得成效B.推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C.凸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D.改变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格局答案: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