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1.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2.了解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实行。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1.秦汉时期(1)田赋:秦朝田赋税率极高;汉初,田赋税率大大降低。(2)人头税:秦朝向人民征收极重的口赋,即人头税;汉朝人头税分________和算赋。口赋财产税(3)徭役:更卒、正卒、戍卒。(4)汉朝还征收__________,如对车船征税等。2.隋唐时期租庸调制两税法募役法(1)隋朝征收租调役,到唐朝变成____________。(2)780 年,唐政府改行____________。3.宋朝:承唐制,征收两税,但附加税、徭役沉重。北宋中期王安石推行__________。4.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税制。在税粮外又有“科差”,按户之上下征收丝和银两。鞭法摊丁入亩5.明朝:明初,主要征米麦实物;后期,张居正推行______________,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6.清朝:雍正帝实行“___________”。一条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1.关税制度(1)古代。西周①中国的关税最早出现在________时期。②存在国内关税与国境关税并立的现象。(2)近代。①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②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宣告__________,并公布国定《进口税暂行条例》。③1928 年,国民政府发表“___________”的对外宣言,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了进展。(3)现代。关税自主改订新约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才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②改革开放后,中国关税的基本制度进一步完善。2.个人所得税制度个人所得税(1)1914 年,北洋政府制定了所得税条例,但没有实施。1936年,国民政府公布了所得税暂行条例,开始征收______________。(2)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1980 年,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3)《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经数次修订完善,愈加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对调节个人收入和实现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知识拓展】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变化的影响(1)承认土地私有,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2)调整了生产关系,缓和了阶级矛盾。(3)扩大了国家税源,增加了政府收入。(4)劳动者有较大的人身自由,有利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5)加重了人民负担,成为农民起义的原因之一。【知识拓展】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的特点(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2)由以征收实物地租、劳役地租为主逐渐向征收货币地租发展。(3)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4)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纳钱代役。(5)赋税种类由多变少。(6)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对商品征收重税。1.(2024 年重庆卷)北魏均田令规定,奴婢按编户民标准授田,但要求“奴从耕,婢从织”。北齐均田令规定“奴婢限外不课田者皆不输”。隋承齐制,大业元年(605 年)又规定“除妇人及奴婢、部曲(依附民)之课”。这意味着(A.均田制逐渐遭到破坏C.承担赋役是授田前提)B.北齐奴婢不再授田D.隋代废除定额租调解析:选 C。据材料可知,从北魏到隋朝,奴婢受田与承担赋役是相关的,如果不承担赋役,则可能不再受田,故选 C 项。年份 地区 赋役总额/两 役银分摊前 役银分摊后丁银/两 田赋/两 丁银/两 田赋/两1572 福建漳平 9932 6747 3185 2189 77431582 浙江开化 22 456 12 648 9808 3457 18 999)2.(2024 年安徽卷)据下表可知,役银分摊的做法(明代东南地区四县役银分摊表年份 地区 赋役总额/两 役银分摊前 役银分摊后丁银/两 田赋/两 丁银/两 田赋/两1585 广东顺德 34 580 16 628 17 952 5304 29 2761621 南直隶歙县 48 609 23 669 24 940 7657 40 952A.增加了人丁税额C.制约了商业发展B.有利于人口的增长D.强化人身依附关系解析:选 B。据表格可知,役银分摊前,丁银较多,役银分摊后,丁银较少,这意味着人丁的负担减轻,有利于人口增长,故选 B 项。3.(2024 年北京卷)乾隆元年(1736年)所纂《山东通志·田赋志》:“任之土者谓之赋,任之力者谓之役。今则滋生人丁已免其徭,而原额之丁又编入地亩,是无所谓役也。故以‘田赋’总之。”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地丁合并征收②丁银数额固定③百姓赋役免除④人身束缚加强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选 A。据“原额之丁又编入地亩”可知,地丁合并征收,①正确; 据“今则滋生人丁已免其徭”可知,后来滋生人丁都免除地丁,丁银数额是固定的,②正确。故选 A 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