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1.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类型商路的开辟。2.通过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1.15 世纪之前:世界贸易主要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2.地理大发现后(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2)表现。美洲股份①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咖啡、烟草、可可等出现在欧洲市场并成为欧洲人喜爱的商品。②欧洲的产品也开始在________市场销售。③贸易的扩大促进了________公司的出现和发展,如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等。④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3.工业革命以后北美(1)形成了西欧、________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2)类型丰富的工业产品,通过更快速的交通工具输送到世界各地。4.两次世界大战期间:20 世纪上半期的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因冷战的发生,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受到极大影响。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签署的《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仍推动着世界贸易的发展。(3)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冷战的结束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成立,世界贸易突飞猛进。(4)生产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一些产品往往由众多国家的公司合作完成。组织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1.条件(1)买卖双方的接触、洽谈、协商、协议,以贸易为平台输送的各种商品,把世界各地的生产者、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2)以直接和间接的渠道呈现各自的知识、信念、道德、艺术和习俗等。2.表现(1)饮茶风俗。①16 世纪以后,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________等地区。大洋洲万里茶道②中俄之间形成了著名的“____________”。③英国茶会上用中国茶和中国的茶具来招待客人成为主人炫耀的方式。④各国根据自身的风俗习惯创造出新的茶文化。(2)服饰变化。①17 世纪末,回到法国的传教士穿着中国服装参加舞会。②中国服装的面料、款式、纹样等,融入法国 18 世纪的服装设计之中。③20 世纪初,法国设计师设计的女装有取名为“孔子”的中国大袍式系列。中山装④民国早期设计的________兼具中西服装的特点。(3)钟表技术。①钟表诞生于欧洲,大约在 16 世纪中期经由________传入中国内地。澳门②到 18 世纪,中国进口钟表的数量已经很多。③钟表在社会中下层中逐渐流行。④中国人制作的钟表,其外观多体现了中国自身的文化特色。3.发展(1)进入 20 世纪,全球贸易网的形成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2)除了传统的与吃、穿、用等相关的商品,电影、音乐、电视节目、动漫、书籍等各国文化产品广销世界各地。【思维延伸】二战后世界贸易增长的原因(1)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反映了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体系化、制度化。(3)西方国家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4)新型交通工具与通信方式的出现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支持。(5)美苏冷战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国际关系相对稳定。(6)跨国公司与区域性经济组织的推动。1.(2024 年安徽卷)18 世纪末,东方的茶叶和西印度群岛种植园里的糖成为英国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茶叶为英国人的生活增添了诸多雅趣,他们将糖与牛奶加入红茶中,别具匠心地调制成英式红茶。这表明()A.全球联系的加强影响社会文化B.亚非拉地区成为欧洲经济附庸C.商品的流动加速资本原始积累D.工业革命加剧了社会阶层分化解析:选 A。据材料及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联系增强,商品种类交流的规模和程度更加频繁,人们的饮食生活也受到了影响,故全球联系的加强影响社会文化,故选 A 项。2.下图是法国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于 1866 年创作的绘画作品《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展现了民众使用中国瓷器饮茶的场面,这一画作体现出()A.茶叶已成为法国民众生活必需品B.以欧洲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形成C.商品流动推动了文化交流国际化D.欧亚地区民众饮食结构趋于一致答案: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