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一、城市化的演进1.开启:__________以来,工业生产逐渐向城市集中,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工业革命2.表现(1)西方。①英国在 1851 年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②二战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中国。鸦片战争①__________后,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开启。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市化进入新阶段。③1978 年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④21 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迅猛发展。二、居住条件的改善1.居住条件(1)条件:城市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革新。(2)表现。电梯混凝土①19 世纪 50 年代,美国人发明了__________。②19 世纪 70 年代,比利时的一个住宅项目首次使用________________技术。③20 世纪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得到推广,私人卫生间等快速普及。钢筋2.生活服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中的_______蓬勃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各个方面的服务;各种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为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提供了极大便利。社区三、基础设施的发展电灯伦敦立体化1.19 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1)钢铁管道用于水网建设,自来水与排水系统逐渐普及。(2)煤气灯、________相继出现,创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3)电报、电话的普及便利了人们的通信联系。(4)19 世纪中后期,第一条地铁线在________问世,柏林、纽约等城市开始将铁路高架桥纳入交通网络。(5)20 世纪以来,电车、汽车、自行车得到普及。城市交通呈现多样化、________趋势。2.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1)近代主要集中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尤其是通商口岸,发展很不平衡。(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进。四、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1.环境污染:工业废水污染、汽车尾气污染、城市饮用水源污染等。2.贫富分化:工人阶级生活条件恶劣,生活设施落后。3.交通拥堵:私人汽车的普及,使交通拥堵严重。4.其他:犯罪率上升、失业者增加等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知识拓展】推动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动力(1)城市化的根本动力是工业化,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形成规模庞大的城市。(2)蒸汽机和电力的应用解决了工业城市的动力问题,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3)交通运输的发展,加强了城市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经济圈。劳动力转移 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逐渐转移产业调整 城市化过程能够卓有成效地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工业发展 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制表明史】城市化的积极影响科技进步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文化交流 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1.(2024 年河北卷)19 世纪,英国伦敦大多数生活垃圾都有相应的市场用途(见下表),对此,有学者指出,“1800 年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增长……垃圾被赋予了回收利用的新意义”。这主要表明,当时伦敦()垃圾种类 市场用途煤灰、煤渣 制砖、农肥破布、碎布 造纸、制衣帽碎瓷器 建筑、铺路厨余垃圾 农肥各类破旧用品 出售给对应的废品回收商B.环境污染问题得以解决D.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A.资源的利用效益得到提高C.基础设施建设臻于完善答案:A时间 城市及人次上海 汉口 天津 北京1846—1860 年 14 3 0 01861—1875 年 120 19 0 01876—1890 年 193 10 2 01891—1905 年 353 20 67 142.(2024 年山东卷)下表为 1846—1905 年英国建筑师在上海、汉口、天津、北京四地的分布情况统计,这体现了()A.晚清外交的不断退让C.列强侵略方式的转变B.英国势力范围的扩展D.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解析:选 A。据材料可知,1846—1905 年,上海、汉口等四地英国建筑师的人次不断增多,其分布呈现出伴随着列强侵略中国的加深不断深入中国腹地的特点,体现了不平等条约的陆续签订和晚清外交的不断退让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日益加深,故选 A 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