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1张PPT)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一、美洲物种的外传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2.表现西班牙人玉米(1)15 世纪末至 16 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和南瓜等,由__________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2)明朝时,______、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等传入中国。作物 ①粮食类:小麦、大麦、水稻,其中______成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______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②水果类:______、葡萄、甜橙、柠檬③蔬菜类:黄瓜、豌豆④经济类:甘蔗等动物 欧洲移民把鸡、____、驴、马、猪、羊等禽畜传入了美洲,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小麦水稻牛苹果三、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1.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丰富了粮食种类,使世界人口激增。2.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促进了______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3.推动了当地经济和________的发展。4.新物种的引进对当地__________产生了一定影响。畜牧业贸易生态环境【知识拓展】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食物物种交流的特点(1)欧洲具有主导性:食物物种交流是伴随欧洲的殖民掠夺进行的。(2)种类具有丰富性: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禽畜等。(3)范围具有全球性:美洲的物种陆续传播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其他地区的物种也在美洲推广。(4)结果具有双重性:不仅改变了人类的食物结构,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5)时间具有长期性: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殖民扩张开始了物种大交流。时至今日,不同地域之间的物种交流依然在进行。1.(2024 年河北秦皇岛二模)植物学家让·鲁埃尔于 1536 年编制的植物录已列入玉米,但直到 1700 年农学家仍对玉米在法国的种植感到惊奇。在巴尔干各国,玉米有十几种不同的名称,但为逃避税收和贡赋,农民只在菜园或在远离通衢大道的地块种植玉米。这反映出玉米的引种和传播()A.存在漫长的认知转变过程B.与国家政策导向密切相关C.其经济价值尚未得到重视D.刺激了土地利用率的提高答案:B2.(2024 年河南信阳期中)有学者认为,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关键是原产于亚马孙的橡胶;中国民间引进了番薯和玉米,因为容易在山地种植,这让处于小冰期的明清度过了饥荒问题,却又使)其陷入了马尔萨斯式的“人口陷阱”。该学者意在(A.阐明高产农作物的传入并非好事B.指出世界走向近代的原因和过程C.论述物种交换对文明进程的影响D.揭示全球性物种交流网络的形成解析:选 C。据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橡胶影响了英国的工业革命,番薯和玉米的传入影响了中国明清的社会发展进程,可见该学者意在论述物种交换对文明进程的影响,故选 C 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