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两只耳朵竖起来》教案【浙教版】《心理健康》二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课《两只耳朵竖起来》教案【浙教版】《心理健康》二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两只耳朵竖起来》教学设计
课题 两只耳朵竖起来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心理健康 年级 二年级
学习目标 1.理解 “竖起小耳朵” 在课堂听讲中的含义,即专注倾听的行为表现。 2.知晓专注倾听的具体方法,如眼睛看着说话人、遇到问题及时提问、用点头等方式回应等。 3.提高观察、判断和反思自己倾听行为的能力,养成专心听讲的良好学习习惯,认识到耐心、专心倾听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4.努力成为认真倾听的人,从而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知识,结交更多朋友。
重点 1.明确 “竖起小耳朵” 的具体表现,如眼睛注视说话者、及时提问、用肢体语言回应等,并能在实际课堂中识别这些行为。 2.掌握一些提高倾听专注力的方法,如通过游戏训练、自我提醒等方式,在课堂上能够主动运用这些方法。
难点 1.克服在专心听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如注意力分散、对内容不感兴趣等,学会自我调节和管理注意力。 2.将所学的倾听方法转化为实际行动,形成长期稳定的专心倾听习惯,而不仅仅是在课堂活动中短暂表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猜谜语:兄弟两个并排站,住在脑袋左右边,戴上帽子能藏起,听到声音竖起来。(打一身体部位)谜底:耳朵耳朵不仅要会听,还要‘竖起来’才能听得更认真!你们想知道怎么竖起‘小耳朵’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两只耳朵竖起来》! 出示课题。 猜谜语、思考 。 通过猜谜语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教学主题。
讲授新课 一、快乐测试请你选一选。1.老师讲课的时候,我的眼睛会看着老师。( )2.同学发言的时候,我会认真听。( )3.上课时,我能够回答出老师提的大多数问题。( )4.课时,我会对老师、同学的观点产生疑惑。( )5.我会用点头、微笑等方式表示自己听懂了。( )如果你的答案里有4个及4个以上的“ ”,就表示你的“小耳朵”听得很认真;如果少于2个“ ”,那么你要更努力才行哦! 学生根据实际进行选择。 二、快乐暖身(一)和同桌一起来玩“我说你做”的游戏吧!先用食指点点鼻子,当同桌说“耳朵”的时候,你要将食指快速指向自己的耳朵;当同桌说“嘴巴”的时候,你要将食指快速指向自己的嘴巴。也可以说其他的五官部位,看谁反应又快又准。做完这个游戏,你就会发现,如果要准确指出同桌说的五官部位,就一定要竖起“小耳朵”,听明白,听仔细。(二)活动“身体密码” 指令挑战规则:两人一组,提前约定 5-8 个身体部位(如肩膀、膝盖、额头、手腕等)。一方快速说出身体部位名称,另一方需立即用手触碰对应位置,同时说出该部位的一个特征(如 “额头很光滑”“膝盖能弯曲”)。说错或反应慢的一方算失败,可轮换角色继续游戏。三、快乐舞台(一)寻找身边的“小耳朵”上课时,班里一定有不少小朋友的“小耳朵”竖得特别直,你能找到他们吗 在下面的小红花里写上他们的名字,并想一想他们是怎么做到竖起“小耳朵”的。张峰:他总是坐得笔直,身体前倾,眼睛专注地看着老师,这种姿势让他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接收老师讲的内容。刘丽:老师提问时,他会积极思考并举手回答,即使没被叫到,也会在心里默默回应,这表明他全程都在认真听讲,跟随老师的思路。 李璐:在课前他就对要学的内容有了初步了解,所以在课堂上能更快地跟上老师的节奏,知道哪里是重点,竖起耳朵认真听。曹刚:他会边听边快速记下关键信息,这种记录的过程不仅加深了他对知识的印象,也促使他更专注地听老师讲解。 快乐小贴士:“小耳朵”竖起来的表现●眼睛看着说话的人。●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赶紧问。●听明白了点头示意。(二)采访“小耳朵”班级里的“小耳朵”们到底为什么会做得这么好呢 让我们来采访一下他们吧!提问时可以参考下列问题:1.你每次听课都会很专心吗 2.你是如何做到专心听课的呢 有没有遇到过困难 你是怎么克服的 3.当你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你会对自己说什么呢 学生1:乐乐,你上课的时候常常因为专心听讲被老师表扬,你能认真听讲的秘诀是什么 学生2:我觉得首先坐姿要端正,就像小松树一样挺直,这样我整个人精神了,注意力就容易集中啦。然后我会看着老师的眼睛,老师讲到哪里,我的眼睛就跟着看到哪里。还有哦,我会在心里跟着老师一起想问题,老师提问的时候,我就在心里悄悄回答。学生3:告诉你一个小诀窍:让爸爸妈妈在30秒内说出30个连续的数字,中间随机漏掉几个,你一听到漏掉的数字就赶紧拍手。这样你的“小耳朵”就能竖起来了。说一说你专心听课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困难 你是怎么克服的 有时候周围的同学会偷偷说话,或者做一些小动作,我就会有点分心。不过我会马上告诉自己,不能被他们影响,我要认真听老师讲课,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知识。我就假装没看见他们,眼睛继续盯着老师,心里想着老师讲的内容,慢慢地就不分心啦。(三)“小耳朵”的魔法宝盒下面哪些同学正竖起“小耳朵”认真听课呢 请在括号内画“√”。老师讲得真有意思!老师,我有问题!( ) ( ) ( )让我们一起来想一想,怎样才能竖起“小耳朵” 把让“小耳朵”竖起来的秘诀写下来吧!①坐姿像棵小松树上课的时候呀,要把背挺得直直的,就像一棵笔直的小松树。屁股坐稳在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上,双手放在课桌上。这样坐舒服又精神,能让我们的“小耳朵”更容易竖起来,听清楚老师说的每一句话。要是坐得歪歪扭扭,一会儿就容易累,还容易走神呢。②眼睛跟着老师跑老师的眼睛就像明亮的星星,会带着我们学习新知识。我们要紧紧盯着老师的眼睛,老师看向哪里,我们的眼睛就跟到哪里。要是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我们就看着黑板;老师走到同学旁边讲题,我们就看着老师和同学。这样,我们的“小耳朵”就能顺着老师的目光,把知识都听进去啦。③心里悄悄来对话老师讲课的时候,我们要在心里和老师悄悄对话。老师说一个问题,我们就在心里想一想答案;老师讲到一个故事,我们就跟着故事里的情节走。就好像我们在和老师玩一场有趣的知识游戏,这样就不会觉得无聊,“小耳朵”也会一直竖得高高的。④困难面前不害怕有时候,课堂上的知识可能会有点难,或者周围的同学会做一些小动作,发出一些声音,让我们想分心。这时候,我们要勇敢地对这些困难说“不”!告诉自己:“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能克服困难,认真听讲。”可以把那些干扰我们的东西当成小怪兽,用我们的“专注小盾牌”把它们挡在外面。⑤奖励自己小惊喜要是我们一节课都认真听讲,让自己的“小耳朵”一直竖着,就可以给自己一个小奖励。比如下课的时候,奖励自己玩一会儿喜欢的玩具,或者吃一颗甜甜的糖果。这样,我们就会越来越喜欢认真听讲,每次上课都会努力让“小耳朵”竖起来啦。四、快乐收获让“小耳朵”竖起来 我知道把“小耳朵”竖起来需要做到端正坐姿、紧盯老师、主动思考、屏蔽干扰、自我鼓励。耐心、专心地听,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交到更多的朋友,成为更认真的人。接下来,我会做到每次上课前都提醒自己坐直身体,眼睛紧紧跟着老师走,老师提问就在心里积极回答,周围同学有小动作我就当没看见,要是分心了马上对自己说“我要专心”,让自己的“小耳朵”竖起来!五、快乐阅读上课了上课了,上课了,老师讲课用心听,同学回答仔细听。边听边想勤动脑,认认真真学本领。上课了,上课了,积极举手多发言,耳朵竖起记心间。不懂就问认真听,争做课堂小明星。以上这些,你都能做到吗 六、拓展延伸1.竖起‘小耳朵’认真听课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 竖起“小耳朵”认真听课要做到:眼睛看着说话的人(比如老师或同学)。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赶紧问。听明白了点头示意。边听边思考,不随便分心。2.为什么说‘耐心、专心地听’能让我们学到更多知识?因为耐心、专心地听可以让我们:听清楚老师讲的内容,不会漏掉重点。理解同学的观点,学会思考和提问。记住更多知识,考试时更容易答对题目。 3.如果上课时同桌在旁边玩玩具,你会怎么做来保持‘小耳朵’竖起来? 我会提醒同桌认真听课,不要影响别人。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身上,眼睛看着老师。心里默默告诉自己:我要专心听讲,才能学到本领。4.《上课了》这首儿歌里,提到了哪些竖起‘小耳朵’的方法?儿歌里提到了:老师讲课用心听,同学回答仔细听。边听边想勤动脑,不懂就问认真听。耳朵竖起记心间,积极举手多发言。5.为什么说 “竖起小耳朵” 能交到更多朋友?结合生活说一说。因为认真听朋友说话时,对方会觉得被尊重,比如朋友分享趣事时专心听,还能回应他的感受,这样大家就喜欢和你做朋友啦。 测一测动一动议一议 做一做读一读 知识拓展 引导学生自我审视听课状态,明确 “眼睛注视、认真倾听、积极回应” 等良好倾听习惯的表现,通过量化评价标准(4 个及以上肯定回答为认真),帮助学生建立倾听行为的自我认知,强化专注听课的意识,实现从行为判断到习惯养成的教学引导。通过设计 “我说你做” 的互动游戏,以五官指向为行为载体,让学生在动态体验中直观感受 “准确接收声音指令需集中听觉注意力” 的过程,借此强化 “竖起小耳朵需认真倾听” 的认知,实现从游戏行为到倾听习惯的具象化引导,帮助学生建立 “听明白、听仔细” 的听觉专注意识。同时,通过活动“身体密码” 指令挑战,训练听觉专注力与语言表达同步能力,强化身体认知。引导学生以同伴为观察样本,在具象化情境中识别 “眼睛注视、及时提问、肢体回应” 等倾听行为特征,借助榜样经验分享(如数字训练法)和自我反思,将抽象的倾听要求转化为可操作的行为策略,实现从行为观察到习惯迁移的教学引导,强化 “主动倾听 — 策略习得 — 自我优化” 的认知闭环。引导学生自主填充倾听行为的具体要求与个人行动计划,将课堂所学的倾听知识转化为自我认知与行动承诺,借助 “认知梳理 — 价值认同 — 行为规划” 的递进设计,强化 “耐心专心倾听” 的习惯意识,实现从知识接受到自我赋能的教学闭环,推动倾听能力向日常行为的迁移。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形式,将 “用心倾听老师与同学、边听边想、积极提问” 等课堂倾听要求转化为韵律化的行为指令,借助重复强化 “耳朵竖起” 的核心要点,帮助学生在记忆与诵读中建立 “倾听 — 思考 — 表达” 的行为联结,以趣味性语言推动课堂倾听规范的内化,实现从认知接受到行为认同的教学引导。通过知识的拓展,将 “竖起小耳朵” 的倾听要求转化为可操作的行为指引(如注视、提问等),结合生活场景(同桌干扰、朋友交往)与儿歌内容强化认知,借助 “是什么 — 为什么 — 怎么做” 的逻辑链条,推动学生从知识理解(倾听价值)到行为迁移(抗干扰策略),最终实现 “课堂倾听规范 — 社交情感价值” 的认知闭环建构,促进倾听习惯的生活化应用。
课堂练习 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哪种行为属于 “竖起小耳朵”?( ) 上课时偷偷玩橡皮B. 眼睛看着老师认真听讲C. 和同桌小声聊天“我说你做” 游戏中,想快速指向正确五官,关键是要( )。竖起耳朵认真听B. 闭着眼睛猜C. 随便指一个部位二、填空题 1.“小耳朵” 竖起来的表现有:眼睛看着说话的人、__________、听明白了点头示意。 2.乐乐分享的专心听课秘诀是:让爸爸妈妈说连续数字,听到漏掉的数字就__________。三、判断正误题 1.上课时对老师的观点有疑惑,应该马上举手提问。( )2.同学发言时,不用认真听,反正自己知道答案。( )3.用点头、微笑表示听懂了,是 “竖起小耳朵” 的表现。( ) 想一想,做一做 帮助学生及时巩固知识与技能。
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到居里夫人小时候专心学习的故事,还掌握了 “眼睛看着说话的人”“遇到不懂就提问” 等竖起 “小耳朵” 的方法,更懂得了耐心倾听能帮助我们学到知识、交到朋友的道理。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板书 两只耳朵竖起来快乐测试和同桌一起来玩“我说你做”游戏吧寻找身边的“小耳朵” 采访“小耳朵”“小耳朵”的魔法宝盒让“小耳朵”竖起来 快乐阅读:上课了 知识拓展 观看板书 回顾已讲知识点,观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