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中考历史二模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中考历史二模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下表各历史事件反映的主题是(  )
时期 事件
春秋时期 诸侯在争霸过程中与周边戎狄逐渐融合
唐朝时期 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金朝时期 仿中原王朝制度,创制女真文字
元朝时期 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A. 民族政权并立与对峙 B. 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
C. 循序渐进的汉化改革 D. 因地制宜的边疆治理模式
2.从下图一到图二长城修筑情况的变化反映出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呈现的趋势是(  )
A. 国家由分裂割据走向统一 B. 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C. 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 D. 南北地区政治交流日益密切
3.关于如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B. 部分再现了北宋时期城市商业繁荣景象
C. 商业税收成为封建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
D. 作为研究宋代城市发展的史料价值不高
4.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西汉时期蔡伦发明了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B. 南宋末年,中国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C. 活字印刷术是由元朝时匠人毕昇发明的 D. 中国火药和烟火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
5.19世纪60年代,清朝官员在与洋人交涉中,见识到英法联军先进的枪炮器械,深感震撼。面对内忧外患,他们发出“若不自强,社稷难安”的感慨,遂发起学习西方的运动。这场运动(  )
A. 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B. 根本上变革了封建制度
C.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D. 成功抵御了列强的侵略
6.“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中的第二次“革命”(  )
A. 提出了科学的革命纲领 B. 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C. 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D. 使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7.对下列这封家书中提到的“此事”表述正确的是(  )
男在此为国作事,乃国家育养学生,一旦有事,学生尚不出力,更待谁人?忠孝二逢,本非相悖,尽忠即所以尽孝也。今遇此事,犹不能牺牲,岂足以谈爱国?
——摘自1919年清华学子闻一多的家书
A. 使中国革命的而貌焕然一新 B.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C. 使人民开始成为国家的主人 D.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8.以下发表于《红色中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的漫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
A. 巩固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B. 为抗美援朝提供物质支持
C. 学习苏联的新经济政策 D. 开始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9.侵华日军中尉尾岛芳美在其作战日记中,记载了某场战斗的情况。这场战斗(  )
“(1940年8月21日凌晨0时)传来了左侧消息:敌军向石太线(即正太铁路)发动了大规模袭击……”。”(凌晨0时30分)阳泉前方的铁路被敌人爆破,列车不能前行,只能在原地等待。”
A.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 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
C.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D. 使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0.如图是1954年的宣传画《光荣的生产模范》。该宣传画(  )
A. 表明“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B. 反映艰苦创业成为国人共识
C. 宣传积极健康向上的新风尚
D. 彰显经济恢复时期创新精神
11.“……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材料所反映的会议(  )
A. 明确了开展经济建设的任务 B. 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 制定了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 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2.据如表可知,老约翰(  )
1489年英国老约翰的账本记录(部分)
项目 收支
租用河畔草场20英亩 年付租金30英镑
雇12名自由民收割 支付日薪4便士
利物浦的商人收购靛蓝定金 收入50英镑
A. 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 B. 与12名自由民之间是雇佣关系
C. 所生产的产品自给自足 D. 积极参与并控制村里行政事务
13.“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为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主持编成了《罗马民法大全》”,“为巩固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稳定政局,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据材料可知,两部法典的相同之处是(  )
A. 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 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 都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D. 都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14.“1944年,盟军发起‘霸王行动”,塞维洛所在的碉堡成为了目标。他开火射杀了无数敌方士兵……当他的弹药完全耗尽时,他才停了下来。碉堡前的海滩上几乎覆盖着一层死伤者……”。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凡尔登战役 B.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 日本偷袭珍珠港 D. 诺曼底登陆战
15.二战后,英国扩大了以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为主要内容的福利制度:法国为有子女的工人和雇员提供补助,还制定了广泛的社会保险立法,使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有了保障。英法实行这些措施旨在(  )
A. 修补资本主义 B. 保障工人政治权利 C. 摆脱美国控制 D. 减轻政府经济负担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6.开放交流在推动人类共同进步与繁荣方面起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代通过丝绸之路,把丝绸、瓷器、茶叶等,向西运输到中亚、伊朗、阿拉伯和罗马帝国的消费者手里。罗马帝国生产的玻璃器皿、首饰、橄榄油等也在丝绸之路上大量流动……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等也相互交集共生。 1959-1969年,在“丝绸之路”的我国境内发现了“汉司禾府印”,说明在当地曾设立了专为供应汉使者和行旅所需食粮的管理屯田事务的机构。
材料二 1978年,邓小平提出“对外开放”战略,1980年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92年南方谈话强调“大胆吸收和借鉴人奥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2023年“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额累计超过20万亿美元,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5国。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朝时中外交流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丝绸之路开辟后保持畅通的原因。
(2) 中国的对外开放先后经历了“世界走进中国”“中国走向世界”“中国改变世界”三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邓小平提出“对外开放“战略的标志性事件。根据材料二,分别找出与上述三个阶段相对应的史实。
(3)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开放交流,文明互鉴”的认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强调人的尊严与现世价值,推动人们从宗教桎梏中解放。新兴资产阶级通过资助艺术家和文化活动加速资本原始积累,从而促进了尼德兰等地的资本主义萌芽。随着运动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产生了革命性变化。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伽利略通过望远镜验证天体理论,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规律,这些突破颠覆了中世纪宇宙观,为近代科学革命铺路。
材料二
社会发展进步的因素 科技进步
政治革命
改革创新
思想解放
……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夏兴运动起源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
(2) 根据材料二,任选两个角度围绕“社会的发展进步是在不同因素作用下实现的”这一观点进行简要论述。(要求:结合19世纪中期至“一战”前的所学世界史知识进行论述)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D
8.【答案】A
9.【答案】B
10.【答案】C
11.【答案】A
12.【答案】B
13.【答案】D
14.【答案】D
15.【答案】A
16.【答案】【小题1】特点:交流具有双向性;交流内容的丰富性。原因:设置机构,提供保障(设置管理屯田事务的机构;设置西域都护府);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东汉明帝派兵出击匈奴;班超出使并经营西域(任答2点)
【小题2】事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史实:“世界走进中国”——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中国走向世界”——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改变世界”——“一带一路”
【小题3】认识:要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只有开放包容,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和进步
17.【答案】【小题1】影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近代科学革命奠定了基础。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小题2】观点:社会的发展进步是在不同因素作用下实现的。
论述: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美国经过1861-1865年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俄国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868年,日本进行明治维新。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