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中考历史模拟试卷(5月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1.《全球通史》中提及:“中东、印度、中国和欧洲这四块地区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这些文明使欧亚大陆成为起重大作用的世界历史中心地区。”从中得知( )A. 世界文明的产生与地理环境有关 B. 亚非文明的联系密切C. 世界文明的特征与地理环境无关 D. 亚非文明的延续发展2.秦统一六国以后,派兵征服越族地区,在那里设置桂林、南海、象等数郡,迁徙中原50万人,到那里戍守,和越人杂居。秦始皇此举的根本出发点在于( )A. 加强对边疆的统治 B. 推动周边经济繁荣 C. 加快郡县制的推行 D. 促进少数民族发展3.《宋书》中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导致“江南之为国盛矣”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B. 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无需开发即可富庶C. 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限制手工业发展D. 北方战乱频繁,导致江南成为全国经济中心4.中国的传统节日,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下列诗歌属于描写宋代百姓欢度元旦(今春节)场景的是( )A.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B.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C.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5.某同学在网上搜集了《文学史视野下的八股文研究》《从胡中藻诗案析文字狱对乾隆时期思想文化的影响》和《浅析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差异性》等文章,他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A. 秦汉时期的政治思想 B. 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C. 宋元时期的科技发展 D. 明清时期的文化困局6.有历史学者写道:“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即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对文中“标界意义”解释正确的是( )A. 群体意识的觉醒已经出现 B. 向西方学习迈出实质步伐C. 封建传统观念遭到了摒弃 D. 清政府内忧得到极大缓解7.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A. 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C.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 国民革命军的北伐8.1919年后,在《新青年》《晨报》《新潮》等报刊上关于劳工话题的文学作品猛增,作品的主人公有洋车夫、铁匠、农夫、学徒、店员、纺织女工、烟草公司工人等劳工群体,这些人物形象基本上首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这种变化表明A.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条件日益成熟 B. 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上升C. 知识分子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D. 社会主义已成为主流思潮9.以下四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其中使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0.民族区域自治实行以来,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以来,民族地区经济总量由1984年的680.95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64772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63.5亿元增加到8436亿元,这两项指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A. 维护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B. 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C. 加强了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 D. 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11.古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在木料和建筑物已分离,或做葡萄架的柱子已从地中拔出后,则原所有人有权取回。”这反映出罗马法律( )A. 关注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B. 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C. 涉及商品生产和交换问题 D. 全面奠定欧洲民法的基础12.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突破,带动了相应的新兴工业部门兴起。由此可见,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 )A. 有经验的工匠是发明的主力军 B. 科学与技术实现了真正结合C. 使人类真正迈进了“电气时代” D. 加剧了贫富分化与环境污染13.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 新经济政策规定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B.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C. 罗斯福上任后采取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D. 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14.1948-1952年,西欧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5%,工业生产上升35%,农业生产提高10%.此时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主要得益于( )A. 西欧实现政治经济一体化 B.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C. 战后世界秩序的和平稳定 D. 马歇尔计划的扶持15.当前世界的最热话题莫过于2025年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2025年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是指美国政府自2025年4月2日起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的政策,主要包含国家层面的“对等关税”、商品层面的“对等关税”以及非关税壁垒层面的“对等关税”。美国特朗普政府的这一行为( )A. 符合经济全球化趋势,促进了国际贸易自由化B. 违背经济全球化趋势,可能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C. 推动了世界贸易组织发挥更大协调作用D. 使全球产业链更加紧密,各国经济依存度提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分。16.【杂居相处 民族交融】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______ 。17.【丧权辱国,救亡图强】梁启超1911年途经日本时作诗:“明知此是伤心地,亦到维舟首重回。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楼下晚涛哀”。视春帆楼为“伤心地”是因为1895年中日在此签订了《______》(条约)。18.【反独促统大势所趋】中共二十大进一步强调,“______”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我们坚持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坚定支持岛内爱国统一力量,坚守民族大义,坚定反“独”促统。19.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 ______ 》在伦敦正式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0.【深化改革工业国有】墨西哥的 ______改革体现了1917年宪法的要求,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21.回望党的历程,我们党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在不同时期,为革命、建设、改革找准了奋进航向标,制定了正确路线图。九年级某班同学围绕“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进行综合探究学习,搜集了下列资料,邀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开天辟地、革命救国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一开始想走苏联那样的中心城市暴动的道路,实践证明这条道路走不通,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毛泽东认为有必要实行不同于俄国革命的模式,要在农村进行工农武装割据……中国共产党人找到正确道路,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摘编自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改天换地、建设兴国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比重和增长速度变化表 部门1953年农轻重比例(%)1957年农轻重比例(%)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农业52.843.54.5轻工业29.229.212.8重工业17.627.325.4翻天覆地、改革富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惊天动地、复兴强国中共十九大(1) 革命救国时期,“毛泽东认为有必要实行不同于俄国革命的模式”,最终“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人找到的正确道路是什么?(2) 改革富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救国时期的“正确道路”有什么相同之处?在复兴强国时期确立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3) 综合以上探究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200字左右)22.—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37年6月,国民政府中央文化事业计划委员会首次表彰杰出英雄。特申明:“以我国历史久远,代有特起人物,故列表而出之,藉作人群模楷,增强民族自信力”。包括:A隋文帝、B唐太宗、C赵匡胤、D岳飞、E元世祖、F明成祖等40人。(1) 把材料一中的历史人物与下列历史功绩相对应。①结束分裂,统一全国,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______。②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广纳贤才,知人善任,鼓励发展生产:______。③精忠报国,治军严明,廉洁正直,率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______。材料二:民族英雄与他们的主要事迹(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人物 朝代 主要事迹戚继光 明朝 A郑成功 明末清初 使被荷兰占据38年的B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C帝 清朝 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①补全材料二中大写字母代表的内容;A:______;B:______;C:______。②根据材料二中的主要事迹,概括这三位英雄体现的共同精神品质。材料三:新时代涌现出的英雄人物(部分)人物 荣誉 事迹钟南山 “共和国勋章” 从非典到新冠肺炎,钟南山一直站在抗疫第一线,在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研攻关等方面做出杰出贡献,成为稳定民心的科学家代表张桂梅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 创立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校至今已有数千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位英雄人物,为其撰写一句致敬词。(4) 结合以上探究和所学知识,谈谈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5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原先割裂的世界开始真正意义上地连成了一个整体,彼此隔绝的世界各国开始相互认识和了解,也展开了相互的竞争。在近现代以来的世界舞台上,有九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登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摘自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大国崛起的背景。材料二 17世纪时,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他们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来聚集资本,垄断了当时全球贸易的一半;他们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比纽约的证券交易早了三百年,资本市场就此诞生;他们还率先创办现代银行,并发明了我们沿用至今的信用体系。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学者们还认为,英美两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制度保障。——摘自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荷兰、英国和美国先后确立世界霸权的原因。材料三由国家来推动经济建设,像德国、日本、俄国(苏联),还有其它一些 20世纪的国家那样,可以说是后起的工业化国家的一个共同特点。因为这些国家大都是刚刚经历了国家重建,相对于社会力量,国家的力量比较强大。——摘自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俄国(苏联)“由国家来推动经济建设”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4)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能从西方大国的崛起中借鉴哪些经验和教训?1.【答案】A2.【答案】A3.【答案】A4.【答案】D5.【答案】D6.【答案】B7.【答案】C8.【答案】C9.【答案】A10.【答案】D11.【答案】A12.【答案】B13.【答案】B14.【答案】D15.【答案】B16.【答案】回族17.【答案】马关条约18.【答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9.【答案】《共产党宣言》20.【答案】卡德纳斯21.【答案】【小题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或井冈山道路【小题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同之处:立足中国国情,实事求是;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小题3】观点: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推动中国不断发展。阐述:革命时期,放弃照搬苏联模式,开辟井冈山道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改革开放后,立足国情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新时代,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民族复兴。事实证明,实事求是是党成功的关键22.【答案】【小题1】①A;②B;③D【小题2】①A:抗击倭寇,保卫海疆;B:台湾;C:康熙。②爱国共同品质:爱国、英勇无畏、捍卫国家主权等精神品质(围绕维护国家利益、勇于担当作答)【小题3】钟南山:抗疫前线的逆行者,用科学与担当守护生命防线!【小题4】杰出人物推动历史发展,是时代精神的代表,其事迹激励民族奋进23.【答案】【小题1】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资本主义的发展。【小题2】荷兰:创立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发明了沿用至今的信用体系;殖民掠夺。英国: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重视科技(工业革命);殖民掠夺;三角贸易。美国: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指导(政府干预的手段);重视科技(第二次工业革命);利用两次世界大战;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小题3】日本:明治维新。俄国(苏联):彼得一世改革;农奴制改革( 1861年改革);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或农业集体化。【小题4】经验:改革完善制度;重视教育科技;人才强国等。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