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6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四历史第Ⅰ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右图所示的内容是金文(铜器铭文)的“宗”字,从字形上分析,上面的宝盖是屋宇之形,“示”则是神主的象征。故《说文解字》云:“宗,尊祖庙也。”据此推断,周朝宗法制的重要特点是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等级结构层次分明C.君权神授的色彩浓厚 D.王权神权开始分离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推广,新开垦的土地面积增加,各国开始用尺来说明面积单位,并通过统一度量衡来保障税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统一度量衡促进土地私有化B.争夺土地是统一度量衡的主要目的C.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制度变革D.铁器牛耕的推广直接引起各国变法3.“作为儒者,他一面坚持礼乐的象征意味对社会的垂戒警示意义和理性的自我调节对人类行为的控制能力,但另一面也重视了现世治理中的实用功利。”据此,“他”应该是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4.目前,中国境内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且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研究这些文化遗存的主要依据是A.史书记载 B.神话传说 C.考古发掘 D.学术论著5.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先后五次“巡行”,并用刻石的方式宣扬自己的功绩。巡视制度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重要形式。关于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秦朝在郡一级行政区划中设监御史监察地方B.秦始皇设丞相监察百官C.汉武帝时的“州”是监察区划而非行政区划D.汉武帝设刺史监察地方6.洪迈在《容斋随笔·四笔》中评价道:“唐世科举之柄,颛(专)付之主司,仍不糊名。又有交朋之厚者为之助,谓之‘通榜’。故其取人也,畏于讥议,多公而审。亦或胁于权势,或挠于亲故,或累于子弟,皆常情所不能免者。”材料说明了唐代科举制A.选拔方式多样 B.其公正性受到严重的挑战C.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D.充分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7.麦加朝圣,是每个穆斯林毕生的梦想,据记载,马里国王穆萨麦加朝觐,朝觐队伍至少有8000人,其中奴隶500人,每人手执一根2公斤重的金仪仗,随后是100头骆驼组成的运输队,每头驮130公斤黄金。这说明古代马里A.赋税沉重 B.国王穷奢极欲C.国家拥有大量的黄金 D.主要和伊斯兰国家贸易8.“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19世纪中期人类历史上的伟大事件,它吸收了当时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成就了其伟大和科学。”下列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的是A.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B.德意志的古典哲学C.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D.英国的凯恩斯主义9.下列两幅图所示的资料是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围绕某一主题搜集的。这一主题是教皇子午线1884年柏林会议A.大国的争霸 B.文明的碰撞C.侵略中的争夺 D.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0.林则徐、魏源的思想尽管还是传统变革思想的延续,但却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开端。他们的主张在当时起到的作用是A.抵御了西方列强侵略 B.使清政府开始学习西方C.启迪了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 D.使人们意识到清政府的落后11.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奋斗历程时,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其中④处应该填写的是A.开天辟地 B.当家作主C.遵义会议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2.左下图关于捷克斯洛伐克的漫画讽刺了A.门户开放政策B.集体安全政策C.均势政策D.绥靖政策13.据资料统计,目前全球跨国公司已达6.4万家,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额占世界直接投资额的90%。这说明A.跨国公司已垄断了世界经济 B.发达国家间的经济竞争激烈C.世界各国贸易壁垒已被清除 D.跨国公司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14.下表所示的内容显示了东汉中后期部分皇帝的继位年龄及寿命,这一现象导致15.孝文帝下诏规定:“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这项政策的作用不包括A.加快鲜卑族封建化的过程 B.保持鲜卑族的民族传统C.迅速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D.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16.1956年年底,中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表明A.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B.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由此起步C.民主革命实现完全胜利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任务提前完成17.1978—1984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增长了两倍以上,全国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6095亿斤增加到1984年的8146亿斤,仅仅6年的时间,就实现了粮食增产1亿吨的计划。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公有化的规模不断扩大 B.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C.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 D.土地所有制的根本变革18.全球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旨在为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的多边金融机构是A.“一带一路”发展基金 B.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C.金砖国家开发银行 D.亚洲货币基金组织19.下图所示是一张中世纪欧洲庄园的复原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时庄园的最大特点是A.农奴制度 B.自给自足 C.合理设计 D.等级森严20.19世纪前期,拉丁美洲流传这样一首诗:“圣马丁无私、善良的手,轻轻揩干美洲母亲的泪水,给母亲带来自由与民主、独立与欢乐,消除了母亲三百余年的痛苦与伤悲!”该诗赞颂圣马丁主要是因为他A.领导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实现了独立 B.使海地成为最早独立的拉美国家C.率领巴西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帮助墨西哥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21.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A.农业生产的发达 B.泉州口岸的开放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对外交流的繁荣22.在20世纪中国发生的某次学生运动中,游行队伍打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等口号。这场运动是A.五四运动 B.一二·九运动 C.国民革命 D.义和团运动23.1956年前后,中国农民们反映,“共产党领导农民办合作社,增产粮食,什么都好,就是不准搞副业不好”。据此可知A.计划经济体制存在某些弊端B.“一五”计划期间,存在“左”的倾向C.农业合作化改变了所有制的结构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比例失调24.右图所示的内容是某高中生的历史课堂笔记,他将几段历史事实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归纳。此思维导图可以论证A.汉朝初年实行的郡国并行制 B.儒家等级观念深入普通百姓C.西周之后血缘政治依然存在 D.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25.据《魏书》记载,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上述做法体现了A.尊祖敬宗的宗法观念 B.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C.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 D.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26.右面所示的漫画作品描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表明了当时我国A.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B.农村已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显著提高27.长篇小说《南方与北方》中的一些细节反映了19世纪中期英国的某种历史现象。下表所示的内容是小说中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生活片段,这反映了当时英国地点 故事情节赫尔斯通(南方农业小镇) 玛格丽特与表妹伊迪丝一直在谈论结婚的仪式和礼服,还谈到一架钢琴的琴音在调整时有多么困难,以及伊迪丝婚后到苏格兰旅行时应带些什么衣服米尔顿(北方工业城市) 玛格丽特在为家里寻找佣人时发现,米尔顿的女人们宁愿做工厂里薪水更高又有着更大独立性的工作也不愿意做佣人A.妇女外出活动增多 B.女性工作权利获得保障C.传统社会观念变革 D.工业革命激化社会矛盾28.二月革命后,列宁认为俄国工兵代表苏维埃和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同一类型的政权,并提出工人代表苏维埃“应当看成是起义的机关,是革命政权机关”。这说明,列宁A.已确定成立新的革命起义的机关 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新任务和方式 D.是对马克思暴力学说的机械复制29.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在一战后高涨,他们有的拿起武器抗争,有的用和平手段示威,“印度圣雄”甘地就是非暴力不合作的代表人物。下列事件中采用同样策略的是A.印尼的苏加诺反荷 B.埃及华夫脱党反英C.埃塞俄比亚塞拉西一世抗击意大利 D.尼加拉瓜桑地诺反美30.20世纪30年代中期,世界上形成了英镑区、美元区和法郎区等货币集团;二战后初期,以《布雷顿森林协定》为基础建立起新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衰落 B.以美国为主导进行反苏联的需要C.美国经济实力的绝对优势 D.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大力推动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请考生在答题卡上作答)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31.王尽美是中国共产党在山东的早期领导人。如表为对王尽美的部分回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内容 来源1920年4月,共产国际派维经斯基来中……路过济南,即与王尽美、邓恩铭等联系,传播马克思主义。 杨一辰《回忆王尽关事迹片段》1920年下半年,父亲与邓恩铭等人一起创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进步青年中传播马克思主义,介绍苏俄社会主义革命情况,并开展公开的宣传活动。1921年初,在研究会的基础上成立了“山东共产主义小组"。至此,父亲已从一个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王杰《怀念我的父亲王尽美》1921年7月,山东的共产主义小组派王尽美和邓恩铭参加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回来后发展了我父亲等入党。到了下半年,就建立了中共山东省地方委员会的组织,书记是王尽美。同时在胶济沿线的青岛、青州、雄县、淄博等地建立了党的组织。 黄秀珍《从五四到山东党组织的成立》1923年,京汉路工人“二七”大罢工期间……尽美又转往山东淄博、青岛、四方等地,继续指挥各地工农组织,不稍停歇。他时任山东省委书记兼山东工委主席。 罗章龙回忆王尽美光辉的一生》(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王尽美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因素。(2)概括说明王尽美为山东革命做出的贡献。32.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材料二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吕思勉《中国制度史》材料三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1)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的主要特点。(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的进步意义。(3)据材料三,概括科举制1905年被废除的原因。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 早在近代初期,西方殖民者就已在非洲建立殖民据点。进入19世纪后,侵占非洲土地的活动加强,但主要在沿海地区。……(19世纪)70年代苏伊士运河的开始通航,西非和南非新的金矿和钻石产地的发现,以及许多经济作物的种植成功,大大提高了非洲在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列强掀起了争夺和瓜分非洲的狂潮。——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材料二 到1938年为止,西方列强在非洲的资本输出数额巨大……利用成立的矿业公司、种植园公司和商业公司等垄断了非洲殖民地的采矿、农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控制其国民经济。……西方国家在非洲殖民地的资本输出,不是投资在有利于殖民地经济发展的部门,而是投资于供出口可获暴利的矿业和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上。——摘编自廖学盛主编《世界历史十五讲》(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870年前后西方列强对非洲殖民侵略的主要变化。(6分)(2)19世纪晚期,面对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加深,非洲人民掀起反抗斗争的高潮,试举出其中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并指出其主要特点。(8分)(3)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国家在非洲殖民掠夺的主要特点。(6分)34.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路德认为人的灵魂的的就是靠个人的虔诚信仰,而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权威,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阅读圣经来理解其真正的含义,作为判断,取得信仰,直接和上帝相通。路德强调指出,在信仰问题上,教皇和教会无权强迫别人接受其观点,人们完全能够独立地、自由地决定自己对圣经和宗教的信仰。——杨毓初《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运动》材料三社会契约绝不是要消除自然的平等状态,相反,它是用道德和法律上的平等代替了自然状态所加之于人类身体上的不平等;这样,不管人类在力量与智力上是如何的不平等,人类也可以凭借契约和权利来实现平等的状态。——卢梭《社会契约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文艺复兴的时空变迁。指出文艺复兴运动中的“文学三杰”的人名。(2)根据材料二,指出马丁·路德的思想为什么会“削弱了教会的权威”?并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归纳卢梭的观点。并结合16—18世纪的史实阐述“人文主义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阐释要求:史实正确、逻辑清晰、语言通顺、表述成文)。【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C C B B C D C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D D C B A C B B A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D B A C D B C C A C31. (1)五四运动的锻炼培养;共产国际代表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从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山东早期党组织建立做准备的角度作答;从直接参与山东早期党组织建立的角度作答;从发动工农运动,领导山东革命斗争的角度作答32. (1)特点: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严密;公平(公正)。(2)进步性:防止了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发生;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3)原因:清末新政;科举制难以培养选拔出近代经济、教育、外交等专业人才。33.(1)变化:由建立据点、侵占沿海地区到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2)历史事件:苏丹马赫迪起义,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主要特点:主要以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为主要形式。(3)特点:大量输出资本;主要投资于矿业和出口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利用各种公司控制非洲国家的国民经济。34. (1)时空变迁: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各地。人名: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2)为什么:因信称义(或靠自己虔诚的信仰即可灵魂获救)主张信徒通过自己阅读《圣经》理解教义,与上帝直接沟通;信仰自由(任意两点)影响:沉重打击天主教会,强化各国世俗权。推动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3)例文:人文主义提倡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提倡信仰自由及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还提倡理性,提倡探索人和自然的奥秘。16—17世纪,近代科学兴起,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的发展,人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启蒙运动应运而生。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是理性,认为人的理性是判断是非的标准,卢梭提倡社会契约,人民主权,就是一种政治理性思想。启蒙思想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推动欧洲社会的变革。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6—18世纪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一系列变化积累了社会转型的能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