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4张PPT)导入新课第14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学习目标(1) 通过观察图文、分析史料,了解我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2)通过学习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分析辽宋夏金元时期科技发达和文化繁荣的原因。(唯物史观,历史解释)(3)通过分析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感受中国先贤们不懈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目录CONTENTS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三、天文学的发展四、理学五、宋词和元曲六、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一)原因改进(时期) (人物)发明 印刷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根据材料,思考雕版印刷术主要存在哪些局限?谁解决了这一问题《金刚经》卷首利用率低费工费时成本高虽然雕版印刷相对于人工手抄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它依然在人力和材料方面浪费很大。每一部书都要重新刻版,大部头的书往往要历时数年;将书印完后存放版片需占大量地方,如该书不再重印,则该版就作废了。——吴国盛《科学的历程》雕版印刷术唐朝发明《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活字印本残页辽宋发展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活字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二)发明活字印刷术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二)发明庆历(北宋仁宗)时,有布衣昇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活字……——北宋·沈括《梦溪笔谈》阅读课本,概括活字印刷的工序胶泥刻字烧制字模排字固版印刷拆版与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有何创新?其优点是?“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优点:省工省时省料、可重复使用、利用率高、效率高。毕昇像发明创新死字变活字死板变活版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三)发展??雕版印刷术泥活字木活字转轮排字法锡活字隋唐时期1048年北宋毕昇1314年元朝元朝王祯元朝中期按韵排序摆放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四)传播及影响1.传播:活字印刷术如何传向世界的?对世界有何影响?向东:13世纪时,传入朝鲜半岛,后来传到日本;向南:传到东南亚地区;向西: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经过蒙古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2.影响:提高了印刷效率,推动了文化的传播、教育的普及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贰·指南针、火药的应用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一)指南针1.发展:辨别方向先秦以来文献中记载的司南,可能是天然磁石制成的指南工具。先秦利于远航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后来制成了罗盘。宋代宋代持罗盘的立人陶俑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北宋末年“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北宋《萍州可谈》我国最早指南工具是什么?指南针有什么用?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一)指南针2.传播及影响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阿拉伯国家欧洲(1)传播:(2)影响:中国指南针是怎样外传的?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二)火药1.发展:唐朝时唐朝末年宋元时期元朝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火药更多地应用于战争发明了火铳唐哀帝时,“发机飞火”用于攻城炼丹家意外发明突火枪。(枪炮始祖)金属作为筒身,现代火炮的前身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2.传播及影响(二)火药欧洲阿拉伯地区材料:如果没有火药,世界也许会少受点痛苦,但另一方面,中世纪欧洲……而我们的社会可能还处在封建统治之下。 ——德克·海德(1)传播:(2)影响:中国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影响(冷兵器→热兵器)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封建→资本主义)探究: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来说有什么重要影响?发明与发展影响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西汉:发明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战国时期:制成司南宋代:制成罗盘唐朝:发明火药唐末: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宋元时期科技进步的原因 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交往历史传承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元朝实现了大一统,使社会出现相对安定局面;宋元时期,经济持续发展,为科技文化成就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交融加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海外贸易和海陆交通的发展,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隋唐文化的辉煌成就也为宋元时期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叁·天文学的发展三、天文学的发展(一)北宋沈括1.创历法“十二气历”2.著有《梦溪笔谈》综合了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时期的许多科技成就,也包括他自己的不少科学创见。有利于农事安排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地位把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以立春为元旦,按节气定月份,大月31天,小月30天,大小月相间。沈 括“十二气历"三、天文学的发展(二)北宋苏颂水运仪象台水运仪象台是十一世纪末中国杰出的天文仪器,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比欧洲同类天文仪器早了数百年。主持创制水运仪象台集天文观测、天文演示和报时系统为一体的大型自动化天文仪器。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富于创造的精神。苏颂三、天文学的发展(三)元朝郭守敬郭守敬测定的一年为365.2425天,与现行公历的取值几乎相同,比现行公历确立早约300年简仪研制、发明了简仪等近20种天文仪器,主持在全国范围内天文测量1.制订出《授时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对指导农业生产有很大帮助2.研制仪器3.测定年时肆·理学四、理学(一)原因魏晋至宋初传统儒学面临的困境?魏晋南北朝焚书坑儒儒学独尊佛道盛行三教合一隋唐五代两汉秦朝战国春秋创立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发。尤其是道教(东汉末)和佛教(西汉末,东汉初传入)的广泛传播,更是直接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名称 基本理论 宇宙本源 终极诉求佛教 因果业报 生死轮回 空 成佛不如轮回道教 修炼养生 长生不老 道 成仙长生不老儒家 三纲五常 克己复礼 ? ?儒家学说有理论缺陷两宋时儒家学说从佛、道宗教中引入了世界观的概念,弥补了自身的不足;体现了儒家学说的与时俱进和兼收并蓄。四、理学(二)代表人物宋代理学中,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成就最为突出,因此理学也被称为“程朱理学”。程朱理学程颐程颢朱熹时间:地位:观点:时间:地位:观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遵从传统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南宋时期儒学集大成者理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将天理与传统的伦理道德联系起来,要求人们为人行事必须遵循天理。朱熹的思想还传到朝鲜半岛、日本乃至欧洲。北宋时期宋代理学的奠基人四、理学(三)影响理学丰富了中华文化的思想内涵,但它强调封建礼教,束缚了人们的精神追求。积极:重视气节、道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二程遗书》消极:强调封建伦理纲常,束缚人们的精神追求。伍·宋词和元曲五、宋词和元曲(一)宋词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唐)杜甫《忆昔》唐诗对仗工整,整齐划一特点: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词牌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南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发展:唐朝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发展,成为宋代主要文学形式之一。词牌名是词的一种制式曲调的名称,亦即唐宋时代经常用以填词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乐曲的原名,有固定的格式与声律,决定着词的节奏与音律。念奴娇满江红蝶恋花女性伤离怨别的心境或花前月下的景色宋代有较大的变化,风格多样,内容广泛五、宋词和元曲(一)宋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1037—110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李清照(1084—约1155)辛弃疾(1140—1207)陆游(1125—1210)气势豪迈风格委婉气势豪迈爱国情怀宋词有哪些代表人物?具有怎样的特点?五、宋词和元曲(二)宋诗陆游书愤五首·其一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代的诗也有很大成就。南宋陆游是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不少作品抒发了爱国情怀。五、宋词和元曲(三)元曲在说唱、戏曲艺术的基础上形成了元曲,形式有散曲和杂剧。元曲四大家六月飞雪血溅白练用浪漫的艺术手法,愤怒鞭挞黑暗恶势力。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关汉卿《窦娥冤》我最优秀五、宋词和元曲元___宋___唐___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为天!思考唐宋元以来的文学形式发展变化趋势?为什么?适应了宋元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级的文化需要对仗工整,格律严格遵照词牌,格律规范口语表达,不讲究格律对仗诗词曲可以唱的文学形式可以演的文学形式平民化、通俗化陆·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六、司马光和《资治通鉴》1.作者:2.类别:3.范围:4.书名: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编年体通史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年的历史“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称为“史学两司马”。“皇帝教科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司马光六、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史学双壁 年代 作者 体例 记述时间《资治通鉴》《史记》西汉司马迁纪传体通史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共3000多年的历史北宋司马光编年体通史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16个朝代六、司马光和《资治通鉴》【知识通关】以下历史人物哪些记载于《史记》?哪些记载于《资治通鉴》?黄帝战国汉武帝五代《史记》(司马迁, 纪传体通史)(司马光, 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书法与绘画:代表人物:苏轼、黄庭坚、米芾(fú)、蔡襄特点: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技巧成熟代表人物:赵孟頫、倪瓒、黄公望等题材:山水、花鸟和风俗画黄庭坚《松风阁诗帖》(局部)赵孟頫《秋郊饮马图》(局部)知识拓展课堂小结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北宋·毕昇传播及影响发明与发展应用及传播元曲——关汉卿《窦娥冤》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苏轼、李清照等词及词风司马光和《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与《史记》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天文学的发展沈括十二气历、苏颂的发明郭守敬研制简仪和《授时历》理学程朱理学——遵循天理宋词和元曲柒·巩固练习1.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载:“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文献描述的技术成就为( )A.改进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转轮排字法C解析:根据材料“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及所学可知,题干描述的是北宋毕异发明的活字印刷术,C项正确;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排除A项;材料与雕版印刷术无关,排除B项;元代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排除D项。故选:C。2.英国哲学家培根在《新工具》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中“磁石”的发明及外传的重大意义主要是( )A.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B.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C.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D.开创了中外交通新局面C解析:本题考查指南针发明及外传的意义。根据“印刷术、火药和磁石”“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及所学可知,其中“磁石”是指指南针。指南针的发明及外传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故选C。3.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下列发明中与导航相关的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D4.某导演拍摄一部反映宋朝社会生活的电视剧,下面的场景不符合史实的是( )A.一书生吟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B.市民在瓦子里听说书C.街头唱大戏《窦娥冤》 D.民众过端午节时吃粽子、赛龙舟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窦娥冤》是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C项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朝词人苏轼的代表作之一。A项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宋朝市民文化发达,瓦子是宋朝兼营商业和娱乐的场所。B项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端午节是宋朝的节日之一,民众过端午节时吃粽子、赛龙舟D项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5.物理课上老师演示了指南针的3种装置方法,即放在水中、碗沿、用线悬挂,并进行了研究比较,认为用线悬挂最灵敏。历史课代表查阅资料后发现这一结论早在宋朝就有记载。他查阅的资料可能是( )A.《齐民要术》 B.《梦溪笔谈》 C.《黄帝内经》 D.《资治通鉴》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梦溪笔谈》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指南针”“在宋朝就有记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末年,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北宋沈括写的《梦溪笔谈》综合了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时期的许多科技成就,包括他自己的不少科学创见,B正确。《齐民要术》是农书,排除A;《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著作,排除C;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排除D。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