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 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 史(试题卷)注意事项: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 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生答题时可参考历史教科书及其他资料。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表1所示为陶寺遗址(距今约4300-4000年)的部分考古发现。据此可推知,当时表1发现一 城址中部有一个围墙环绕的宫城,以及可能用于宫殿之上的陶质建筑残料。发现二 城内有两处高等级墓地,往往随葬陶鼓、石磬、玉钺、龙盘等礼器。发现三 出土了小件青铜器和带有刻画符号的陶壶,发现了很有可能是观测天象、确定节气的观象台。A.出现早期国家 B.进入青铜时代 C.文明领先世界 D.科技成果丰硕2.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遣将军常頞修建了由蜀通滇的道路。这条道以今宜宾为起点,南至云南曲靖,全长近一千多公里,后世以路险且窄,只能人马单行,称其为五尺道。据此可知,五尺道的修建A.导致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B.实现对东南地区的有效治理C.适应了国家统一的需要 D.开创了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3.北朝时期,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 以粮为本,兼营众业”的农业思想,强调种植农作物必须“顺天时,量地利”。这些主张A.突破了小农经济的束缚 B.反映了经济重心的南移C.脱离了农业生产的实际 D.彰显了民生为本的精神4.图1所示文物皆出土于唐朝墓葬。这可用以研究唐朝A.多彩的文学艺术 B.融洽的民族关系 C.频繁的中外交流 D.活跃的商品经济5.法国汉学家谢和耐在《中国社会史》中指出,11——13世纪,中国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与前代比较,没有任何一个领域不显示出根本变化。下列现象中属于这一时期政治生活变化的是A.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B.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C.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D.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6.民众日常生活能够反映时代特点。下列情景中,可能出现于明朝都城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是A.早晨在家喝红薯玉米粥 B.准点到东市采购生活用品C.去晋商开设的票号存款 D.前往十三行会见外国商人7.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李鸿章上奏朝廷指出:“与洋人交涉数十年,彼以通晓汉文为能,而我官员多不识洋文洋语,致交涉中屡被蒙蔽。”弈诉也认为中国和外国的“语言不通,文字难辨”,使外交屡屡受挫。为了应对这一状况,清政府在当时A.废除八股取士 B.创立京师同文馆 C.实施清末新政 D.创办京师大学堂8.1913——1922年,荣氏兄弟先后在上海开办了多家“福兴”面粉厂,各厂面粉畅销全国,更远销英、法、澳及东南亚各国。当时很多中国人,“穿荣氏企业的布,吃荣氏生产的面粉”。这可用以说明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实业救国得以实现 C.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D.人民生活得到改善9.图2为全面抗战时期某次战役的示意图。该战役A.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是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C.振奋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D.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10.外交部成立伊始,周恩来就指出:“‘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和人之间尚有不同,何况国家、民族呢 我们应当通过相互接触,把彼此思想沟通,沟通思想要紧的是找到共同点。”我国最早实践该主张的外交活动是A.参加万隆会议 B.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参加日内瓦会议 D.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11.《汉谟拉比法典》统一了重量、长度和容量的单位,还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这说明古巴比伦A.君主专制正式确立 B、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C.城市自治得以实现 D.吸收借鉴中华文明12.恩格斯指出,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稿,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展示了一个新的世界——希腊古代;在它的光辉形象面前,意大利出现了艺术繁荣,这像是古典时代的反照。据此可知,拜占庭文化A.重塑了希腊罗马昔日的荣光 B.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C.推动欧洲中世纪时代的到来 D.为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13.“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这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A.导致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 B.开辟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C.具有进步和保守的两面性 D.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14.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年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造成德国分裂的主要原因是A.普法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美苏冷战15.1914年巴拿马运河正式开通后,运河区一直由美国控制。经过巴拿马人民不懈斗争,1977年,巴拿马与美国签订条约,逐渐收回了运河区海关、邮政、司法等主权,并参与运河的管理和营运。1999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这说明A.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B.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C.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D.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终结二、辨析改错(8分)16.“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1)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宗法制”。(2)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半两钱;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3)隋炀帝废除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4)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 世世代代的山区艰苦生活铸就了徽州人“能寒暑、恶衣食”的品格,使其外出创业时能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明清时期,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商品价格差异大。徽商把甲地低价商品运到乙地销售,赚取差价,并逐渐渗透盐、茶、木、粮食、布绸等主要行业。徽州人在外创业成功,就会邀约亲属、同乡前来创业,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纽带结成团队。徽州人还非常重视教育,孩子从小就接受儒家教育。他们以诚待人、以义取利,塑造了风清气正的经商环境。——摘编自王世华《贾名儒行:六百年徽商智慧》材料二 徽商精神在几百年徽商的经济活动、为人处世、道德标准中,逐渐成为一种价值引领和行为规范。徽商精神中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锐意进取的奋斗精神、贾而好儒的诚信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和精神追求。——摘编自王雅琴《徽商精神的历史源起、三维定位及科学内涵》(1)根据材料一,归纳徽商取得成功的历史条件。(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徽商精神的时代价值。(4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 表2 1929—1945年世界大事年表(部分)1929年10月下旬 经济大危机爆发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侵华战争1937年7月7日 七七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9年9月1日 A1942年1月 B1945年5月8日 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1945年9月2日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1945年10月 C——据《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整理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强国还是弱国,在反法西斯的旗帜之下,团结协作,并肩作战。世界各国人民依靠自身的智慧和力量,进行了一场正义的战争,最终打败了法西斯轴心国,拯救了人类文明,恢复了世界和平,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摘编自《世界现代史》编写组《世界现代史·上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将表2中A、B、C处的史实补充完整。(3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4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3分)四、活动与探究(12分)19.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材料①浙江嘉兴 南湖革命纪念馆 ②辽宁丹东 抗美援朝纪念馆 ③宁夏隆德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④安徽合肥 渡江战役纪念馆 ⑤北京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⑥安徽凤阳大包干纪念馆(1)请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中六个纪念馆按照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重新排序。(2分)(2)从材料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纪念馆,确定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8分)(3)学习和研究党史离不开史料支撑。除了参观纪念馆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党史的相关史料 (2分)2025 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D C A A B C C A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B D C D B二、非选择题16.(1)判断:×; 改正:宗法制改为分封制(2)判断:×; 改正:半两钱改为五铢钱(3)判断:×; 改正:隋炀帝改为隋文帝(4)判断: ;三、材料解析题17.(10分)(1)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品格;明清区域经济的差异和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纽带结成稳定的团队;贾而好儒,诚信经营。(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2)规范商业经营行为;引领社会价值导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分)18.(10分)(1)A: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B: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代表签署《联合国家宣言》C:联合国正式成立(每空1分,共3分)(2)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合作(或世界反西斯同盟的建立);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各国人民的英勇作战。(任答两点得4分)(3)珍惜和平,远离战争;加强国际协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酌情赋分)19.(12分)(1)①③⑤④②⑥(2分)(2)示例一 .主题: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党史中的安徽元素(2分)说明:1949年初,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丰收。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开,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大大提高,中国人民逐渐富起来了。总而言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安徽在近现代革命和建设中做出了积极贡献,见证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历程。(6分)(3)去图书馆或相关机构查阅资料;采访当事人或目击者获得口述史料;观看纪录片等影视资料;探访历史遗迹或获取实物资料等。(2分,任答1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