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请分别指出上述三幅图片展示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名称?你还知道哪些世界文化遗产?导入新课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学习目标1.通过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认识文化遗产对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的作用。2.运用时间轴的形式展示自古至今人类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概括其趋势。3.利用文化遗产本身的史料价值,增进学生对多源互证原则的理解。4.理解珍惜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的意义。5.通过认识万里长城、故宫、京剧等丰富的中国文化遗产,树立勇担时代重担,呵护文脉相传的理想信念。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二、《世界遗产公约》目录三、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1.概念: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从形态上分为物质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于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举行的第十七届会议,注意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受到越来越多的破坏威胁,一方面因年久腐变所致,同时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使情况恶化,造成更加难以对付的损害或破坏现象,考虑到任何文化或自然遗产的坏变或丢失都有使全世界遗产枯竭的有害影响……考虑到为此有必要通过采用公约形式的新规定,以便为集体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建立一个根据现代科学方法制定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摘编自《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材料一:注意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一方面因年久腐变所致,同时,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使情况恶化,造成更加难以对付的损害或破坏现象……现有关于文化财产和自然财产的国际公约、建议和决议表明,保护不论属于哪国人民的这类罕见且无法替代的财产,对全世界人民都很重要。 ——摘编自《世界遗产公约》前言部分(2)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根据文字和图片材料,分析保护文化遗产的原因?材料二: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构成,它不仅是人类以往文明的见证和产物,也是促进人类未来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也被视为“文化创作的源泉”。——摘编自李玉雪《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法治进路思考》(1)文化遗产遭到严重威胁(自然灾害、战争、工业化和城市化、人为破坏等)。(3)维护文化遗产对传承人类文明和维护文化多样性、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乐山大佛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①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②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③是历史、文化、民俗、宗教和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资源。2.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因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1)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2)文化遗产遭到严重威胁(自然灾害、战争、工业化和城市化、人为破坏等)。(3)维护文化遗产对传承人类文明和维护文化多样性、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思考:文化遗产的价值?3.保护措施(1)古代(重收藏)A.欧洲各国皇室等盛行收藏艺术珍品和 。B.中国历代帝王等重视收藏各种器物、字画、书籍等;发展出专门的 ,对古代器物进行分类与著录。宗教遗物金石学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西方 1834年,希腊制定了保护古迹的法律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保护文物古迹的高潮1964年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强调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以历史的 为第一要义真实性(2)近现代(重立法)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中国 1906年,清政府颁布《 》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的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公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物保护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起专业化的文物保护体系,并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文物普查。1982年,通过并实施《 》,建立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保存古物推广办法古物保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2)近现代(重立法)3.文物保护措施:时间 欧洲各国 中国古代 以收藏为主要方式,主要由皇室、贵族和民间收藏家进行,同时也是拥有财富与权力的体现。近代 从19C开始,一些国家通过立法进行现代意义上的法律保护希腊针对古迹保护制定法律 清政府颁布《保存古物推广办法》;南京国民政府设立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公布《古物保存法》现代 《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 ——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 ①建立起专业化的文物保护体系,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文物普查;②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③通过并实施《文物保护法》【问题探究】文物保护措施的发展趋势?个人国家世界 共同目标:保护文化遗产 团结合作:《世界遗产公约》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4.意义(1)从文化层面看,有助于增进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2)从历史层面看,有利于记录和传承文明发展史,以史鉴今。(3)从社会发展层面看,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基本素材。(4)从政治经济层面看,在扩大对外交流、促进民族交融、发展文化旅游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二、《世界遗产公约》(第88-89页)材料:注意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考虑到国家一级保护这类遗产的工作往往不很完善,原因在于这项工作需要大量手段,以及应予保护的财产的所在国不具备充足的经济、科学和技术力量……保护不论属于哪国人民的这类罕见且无法替代的财产,对全世界人民都很重要……因而需作为全人类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加以保存。——1972年《世界遗产公约》【问题探究】1.阅读《世界遗产公约》前言部分,概括颁布条约的原因。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这一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旨在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1)遗产破坏问题日益突出;(2)各国保护能力有限;(3)世界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5.原则:3.类型: 世界遗产公约标志①真实性:产生形成的各种特征②完整性: 范围上的完整性、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①文化遗产②自然遗产③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①是人类共同财富,②人类历史文化载体,③认识历史文化的教科书4.价值:2.宗旨:国际社会集体性援助对遗产提供有效保护 二、《世界遗产公约》①1978年,确定的首批12处世界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②1979年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将存在严重威胁的遗产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6.实践:(1)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7.发展完善(2)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意义:完善了对文化遗产的认识,表明对传存民族文化、保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8.成果①1978年世界首批12处列入《世界遗产名录》②1979《濒危世界遗产名录》③2017年193个国家加入《世界遗产公约》④2019年列入名录1121处,分布167个国家1、拉安斯欧克斯梅多国家历史遗址 (1978) 加拿大2、纳汉尼国家公园 (1978) 加拿大3、加拉帕戈斯群岛 (1978) 厄瓜多尔4、基多旧城 (1978) 厄瓜多尔5、塞米恩国家公园 (1978)埃塞俄比亚6、拉利贝拉岩石教堂 (1978)埃塞俄比亚7、戈雷岛 (1978)塞内加尔8、亚琛大教堂 (1978)德国9、克拉科夫历史中心 (1978)波兰10、维耶利奇卡盐矿 (1978)波兰11、梅萨维德印第安遗址 (1978)美国12、黄石国家公园 (1978)美国9.中国推动世界遗产保护二、 《世界遗产公约》(1)措施:①先后加入《世界遗产公约》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②2006年通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③2011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意义:②通过申遗等举措,保护遗产、传承文化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推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②中国成为推动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体现出一个文明大国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担当。昆曲,原名“昆山腔”“昆腔”,现又被称为“昆剧”,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约在元朝末期产生于苏州昆山一带。昆曲于2001年5月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的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因此成为首批获此殊荣的19个国家之一。【拓展延伸】(1)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2)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有利于强化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4)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合作与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有利于推动构建和谐世界。【思维拓展】阅读教材P90“思考点”:为什么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二、 《世界遗产公约》 三、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第91页)(一)西方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迹:1.古代文明的遗迹:①地位: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代表:雅典卫城、古罗马城、阿布辛拜勒神庙、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2.近代文化遗产代表:佛罗伦萨艺术中心圣母玛利亚大教堂帕拉蒂纳美术馆佛罗伦萨成为展示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文化遗产。 三、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1)世界文化遗产:第一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长城、莫高窟、明清皇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五项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泰山。3.中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三、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1987年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拓展延伸】长城布达拉宫前身是红山宫,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朝文成公主而于643年在拉萨的红山上修建的。公元9世纪中叶红山宫因遭雷击和战乱而被毁。清朝入关后,执掌西藏政教大权的达赖五世入京朝贺,顺治帝正式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达赖五世回藏后,下令重建这座宫殿,改称布达拉宫。布达拉是梵文“普陀罗”的音译,指佛教圣地普陀山。【拓展延伸】布达拉宫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一座中国综合性博物馆,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位于北京故宫紫禁城内,收藏品包括但不限于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保存文物占全国总数的六分之一,堪称中华文化史的实物宝库。【拓展延伸】故宫(2)非遗在中国①截止2020年,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42个。②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③截止2014年,国务院批准命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1372项。3.中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维吾尔十二木卡姆(历史悠久,16C形成体系) 三、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可以保留这里的古建筑所包含的历史信息。(2)可以保留这里古建筑的原状,有利于对文物的研究。(3)可以使古建筑传统的修缮技艺得以传承。【思维拓展】阅读教材P90“学思之窗”:故宫博物院为什么把养心殿的修复定位为“研究性保护项目”?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古代世界各国文物保护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世界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中国的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公约》: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坏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保持文化的传承、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课堂小结2.2017·浙江温州·高二下期末) “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是对代表着人类文明普世价值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管理的一整套机制和行为。……当今,对世界文化遗产的治理需要越来越多的国际治理其他领域资源的参与;世界文化遗产本身也越来越多参与到国际治理的其他领域,如气候问题、环境保护、旅游开发等。”该学者意在强调( )A.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形势不容乐观B.世界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C.各国负有保护本国文化遗产的责任D.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应有全球化思维1.世界文化遗产受到的威胁是多种多样的。希腊的某古迹在20世纪70年代曾经有过一次失败的修复,由于使用黏合剂等材料不恰当,反而对古迹造成了破坏。这提示我们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要( )A.避免自然灾害侵蚀 B.加强科学研究C.减少人为开发因素 D.强化保护意识BB当堂检测4.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5处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 )A.属于文化遗产,实证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B.属于自然遗产,有利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C.属于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是杰出的城市文明代表D.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是中华文明的象征3.罗马帝国的边界是英国和德国共同申请的世界文化遗产。1987年英国的哈德良长城首先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5年增加了德国的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2008年增加了英国安东尼长城。这一文化遗产见证了A.英德两国社会转型 B.英德两国世代友好C.罗马帝国的扩张 D.罗马外贸的兴盛CA当堂检测6.(2017年4月·浙江选考)伯里克利上台后,开始加紧重建被希波战争摧毁的雅典卫城。尽管贵族派反对他耗费巨资,但伯里克利作为战后青年一代的楷模,仍获得了公民大会的支持,赋予其建造卫城之权。他力争把帕特农神庙中的雅典娜神奉为全希腊的大神,吸引希腊人来朝圣,并通过土木工程建设给各行业的工匠以就业机会。据此可以说明( )①帕特农神庙是雅典娜女神的主神庙②公民大会是雅典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③伯里克利使雅典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完善④重建雅典卫城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具有重大意义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5.(2021·山东省夏津第一中学·高二下月考)阿布辛拜勒神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根本原因是( )A.阿布辛拜勒神庙是人们认识古埃及历史文化的教科书B.阿布辛拜勒神庙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源C.阿布辛拜勒神庙是增进世界各民族互相学习的重要资料D.阿布辛拜勒神庙在人类历史上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DB当堂检测星哥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