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第8讲 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突破1.明确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关系,并注意适用条件。2.熟记常见物质和特殊物质的结构、组成及主要性质。3.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平衡等相关的基本化学反应原理,熟记特殊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数目。01考点梳理 高效演练考点一 常见陷阱突破 1.重“两看”,排“干扰”(1)看“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0 ℃,101 kPa)”。常温常压(25 ℃,101 kPa)、室温(20 ℃)都不是标准状况。(2)看“标准状况”下物质是否为“气体”。如H2O、SO3、HF、NO2、苯、CCl4、乙醇、己烷等在标准状况下均为非气态。[注意] 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不受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的影响。2.细“审题”,明“原理”(1)是否指明了溶液的体积。(2)是否有弱电解质或可水解的盐,如1 L 0.1 mol·L-1的乙酸溶液和1 L 0.1 mol·L-1的乙酸钠溶液中含有CH3COO-的数目不相等,且都小于0.1NA。(3)所给条件是否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如pH=1的H2SO4溶液中c(H+)=0.1 mol·L-1,与电解质的组成无关;而0.05 mol·L-1的Ba(OH)2溶液中c(OH-)=0.1 mol·L-1,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4)隐含反应。2NO+O2===2NO2,2NO2 N2O4。(5)钝化:常温下,铁、铝遇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易错秒判](1)11.2 L乙烷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氢键数目为3NA( )(2)标准状况下,11.2 L 甲苯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3)25 ℃、101 kPa下,28 L氢气中质子的数目为 2.5NA( )(4)1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乙酸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7NA( )(5)25 ℃时,1.0 L 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6)2.0 L 1.0 mol·L-1 AlCl3溶液中,Al3+的数目为2.0NA( )×××√××(7)0.1 mol·L-1 HClO4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 0.1NA( )(8)0.1 mol H2与足量I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2NA( )(9)50 mL 12 mol·L-1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10)27 g铝片投入足量冷的浓硝酸中生成3NA个NO2分子( )(11)2 mol NO与1 mol 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2NA( )×××××考点二 特殊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1.厘清整体与部分的数量关系,确定粒子个数。弄清楚微粒中相关粒子(质子、中子、电子)、离子、化学键之间的数量关系。如单原子分子有稀有气体He、Ne等;双原子分子有Cl2、N2、O2、H2等。2.熟记特殊物质中所含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的数目。常考查的特殊微粒有Ne、D2O、18O2、O3、—OH、OH-等。[易错秒判](1)18 g H182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0NA( )(2)78 g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目为3NA( )(3)12 g NaHSO4固体中含有0.2NA个阳离子( )(4)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5)8 g CH4中含有的中子数为3NA( )(6)92 g NO2与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6NA( )×××√√√(7)1 mol CH4分子或P4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均为4NA( )(8)4.5 g 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3NA( )(9)100 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溶液中含有氧原子数目为4NA( )(10)46 g乙醇中含有的共价键总数为8NA( )×√√√考点三 特殊物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数目 1.判断电子转移总数做到“五注意”(1)注意是否发生歧化反应。如Na2O2与H2O、CO2的反应,Cl2、NO2与H2O或NaOH的反应。(2)注意变价元素。如Fe与足量硝酸反应生成Fe3+,与少量硝酸反应生成Fe2+。(3)注意氧化还原反应的竞争及用量问题。如向FeBr2溶液中通入Cl2,Cl2的量不同,转移的电子数不同;向FeI2溶液中通入Cl2,先氧化I-,再氧化Fe2+。(4)注意同一种物质在不同反应中是氧化剂还是还原剂的判断。如Cl2和Fe、Cu等反应,Cl2只是氧化剂;而Cl2和NaOH反应,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Na2O2与CO2或H2O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而Na2O2与SO2反应,Na2O2只是氧化剂。(5)注意氧化剂或还原剂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如Cu和Cl2反应生成CuCl2,而Cu和S反应生成Cu2S。2.熟记特殊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或数目特殊反应 物质变化量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或数目Na2O2+CO2(或H2O) 1 mol Na2O2 1 mol或NA1 mol O2 2 mol或2NACl2+NaOH 1 mol Cl2 1 mol或NACl2+Fe 1 mol Cl2 2 mol或2NA1 mol Fe 3 mol或3NACu+S 1 mol Cu 1 mol或NA1 mol S 2 mol或2NA[易错秒判](1)NO2与H2O反应生成1 mol HNO3时,转移NA个电子( )(2)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 )(3)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0.1 mol氧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4)标准状况下,5.6 L CO2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 )(5)3 mol单质Fe完全转变为Fe3O4,失去8NA个电子( )(6)23 g Na与足量H2O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NA( )√×√×√×(7)5.6 g Fe和6.4 g Cu分别与0.1 mol Cl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0.2NA( )(8)电解熔融CuCl2,阴极增重6.4 g,外电路中通过电子的数目为0.1NA( )(9)6.4 g Cu与S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10)向FeBr2溶液中通入适量Cl2,有1 mol Fe2+被氧化时,转移的电子总数一定等于3NA( )√×××02真题研做 高考通关√1.(2024·新高考广东卷)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6 g H—C≡C—H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3NAB.1 L 1 mol·L-1NH4NO3溶液中含NH+4的数目为NAC.1 mol CO和H2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目为3NAD.Na与H2O反应生成11.2 L H2,转移电子数目为NA√√3.(2023·新高考海南卷)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 g镁条在空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B.5.6 g铁粉与0.1 L 1 mol·L-1的HCl溶液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分子数目为0.1NAC.标准状况下,2.24 L SO2与1.12 L O2充分反应,生成的SO3分子数目为0.1NAD.1.7 g NH3完全溶于1 L H2O所得溶液中NH3·H2O的数目为0.1NA√4.(2023·浙江6月选考)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4 g C2H4O中含有σ键数目最多为0.7NAB.1.7 g H2O2中含有氧原子数为0.2NAC.向1 L 0.1 mol/L CH3COOH溶液通氨至中性,铵根离子数为0.1NAD.标准状况下,11.2 L Cl2通入水中,溶液中氯离子数为0.5NA√课时跟踪练8[基础巩固]1.(2025·东莞外国语学校月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对于工业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2.24 L N2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0.1NAB.1 mol NH3完全溶于1 L水后的溶液中含有NH的数目为NAC.1 mol合成氨反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N原子的数目为0.5NAD.标准状况下,11.2 L H2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NA解析:未指出气体所处状态,无法计算2.24 L N2的物质的量,A错误;氨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生成NH3·H2O,NH3·H2O为弱电解质,因此1 mol NH3完全溶于1 L水后的溶液中含有NH的数目小于NA,B错误;混合气体中各成分的含量不能确定,故1 mol合成氨反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N原子的数目不能确定,C错误;H2反应时转移电子关系为H2~2e-,标准状况下,11.2 L H2参与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D正确。2.(2025·揭阳第一中学质检)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0.5 mol异丁烷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为6.5NAB.标准状况下,11.2 L SO3中含有S原子的数目为0.5NAC.Cu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氧化产物,转移电子的数目为3NAD.78 g 中含有大π键的数目为3NA解析:1个异丁烷分子中含10个C—H和3个C—C,共13个共价键,故0.5 mol异丁烷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为6.5NA,A正确;标准状况下,SO3为固体,无法通过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分子数及原子数,B错误;Cu与FeCl3溶液反应的氧化产物为CuCl2,生成1 mol CuCl2,Cu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NA,C错误;78 g 的物质的量为1 mol,含有NA个大π键,D错误。3.(2025·广州铁一中学月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1 mol Fe和足量硫黄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B.1 mol乙酸和足量乙醇反应,生成水的分子数为NAC.标准状况下,22.4 L HF含有原子数为2NAD.2 mol Na2O2与足量CO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解析:S具有弱氧化性,S与Fe共热发生反应:Fe+SFeS,1 mol Fe与硫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A错误;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1 mol乙酸和足量乙醇反应,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小于1 mol,水的分子数小于NA,B错误;标准状况下,HF为液体,不能依据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C错误;Na2O2与CO2发生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2 mol过氧化钠发生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D正确。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17 g氨含有的σ键数目为NAB.78 g Na2O2固体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NAC.1 L 1 mol/L的K2CO3溶液中CO数目为NAD.2.7 g铝与2 mol/L的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0.3NA解析:A.1个氨分子中含有3个σ键,17 g氨的物质的量为1 mol,含有的σ键数目为3NA,A错误;B.78 g Na2O2的物质的量为1 mol,过氧化钠固体中含有2个钠离子和1个过氧根离子,故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NA,B正确;C.CO会发生水解反应,故1 L 1 mol/L的K2CO3溶液中CO数目小于NA,C错误;D.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算出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不能确定2.7 g铝是否完全反应,无法计算转移的电子数,D错误。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标准状况下,44.8 L CH2Cl2含有的分子数为2NAB.34 g H2S气体中含有的H+数目为2NAC.常温下,pH=13 的Na3PO4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1NAD.64 g环状S8( INCLUDEPICTURE "XT1F.TIF" )分子中含有的S—S数为2NA解析:A.CH2Cl2为液体,无法利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A项错误;B.H2S为共价化合物,气体分子中没有H+,B项错误;C.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OH-的物质的量,C项错误;D.64 g环状S8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1 mol S8含有8 mol S—S,故0.25 mol该物质中含有的S—S数为2NA,D项正确。6.甲酸甲酯常用作杀菌剂、熏蒸剂和烟草处理剂,可由甲酸和甲醇反应制得。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A.pH=3的甲酸溶液中氢离子数目为1×10-3NAB.0.5 mol甲酸甲酯中含有sp3杂化的原子数目为NAC.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4%的甲醇水溶液中含有σ键数目为5NAD.甲醇燃料电池中,每消耗22.4 L(标准状况)甲醇,转移电子数目为6NA解析:A.该甲酸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氢离子数目,A项错误;B.甲酸甲酯分子中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采用sp3杂化,故0.5 mol甲酸甲酯中采用sp3杂化的原子数目为NA,B项正确;C.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4%的甲醇水溶液中,m(CH3OH)=32 g,m(H2O)=18 g,二者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1 mol CH3OH中含有σ键数目为5NA,1 mol H2O中含有σ键数目为2NA,因此50 g该溶液中含有σ键数目为7NA,C项错误;D.标准状况下,甲醇为液体,无法计算转移的电子数目,D项错误。7.(2025·东莞联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制备莫尔盐[Fe(NH4)2(SO4)2·6H2O]用到Fe、H2SO4、H2O、(NH4)2SO4等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1 L pH=1的H2SO4溶液中阳离子总数为0.1NAB.标准状况下,2.24 L H2O所含共价键数为0.2NAC.100 mL 0.1 mol·L-1(NH4)2SO4溶液中所含N原子总数为0.01NAD.高温下,5.6 g Fe与足量的水蒸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解析:pH=1的H2SO4溶液中c(H+)=0.1 mol·L-1,则1 L pH=1的H2SO4溶液中阳离子总数为0.1 mol·L-1×1 L×NA mol-1=0.1NA,A正确;标准状况下,H2O不是气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B错误;根据元素守恒可知,100 mL 0.1 mol·L-1(NH4)2SO4溶液中所含N原子总数为0.02NA,C错误;高温下,Fe与H2O(g)发生反应3Fe+4H2O(g)Fe3O4+4H2,5.6 g(0.1 mol)Fe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为,D错误。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2.3 g钠在足量O2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B.标准状况下,5.6 L CO2和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5NAC.浓硝酸热分解生成NO2、N2O4共23 g,转移电子数为0.4NAD.1 mol丁烷被氯气完全取代时消耗的Cl2分子数为10NA解析:2.3 g钠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在足量O2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转移电子数为0.1NA,A正确;CO2和O2分子中氧原子的个数相同,标准状况下,5.6 L CO2和O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故所含氧原子数为0.5NA,B正确;NO2、N2O4的最简式均为NO2,故23 g混合物中含有“NO2” 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至+4价,故生成0.5 mol “NO2” 转移0.5NA个电子,C错误;根据烷烃取代反应的特点可知,1 mol丁烷被Cl2完全取代时消耗的Cl2分子数为10NA,D正确。9.(2025·佛山第一中学诊断)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34 g呋喃( INCLUDEPICTURE "26GDA14.TIF" )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4.5NAB.25 ℃时,pH=14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Na+数目为NAC.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18O2充分反应,生成物中18O原子数为2NAD.28 g C5H10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4NA解析:1个呋喃分子中含有9个σ键,故34 g呋喃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NA mol-1×9=4.5NA,A正确;溶液体积未知,故无法计算25 ℃时,pH=14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Na+数目,B错误;2SO2+O22SO3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所以生成物中18O原子数小于2NA,C错误;C5H10可能为单烯烃,也可能为环烷烃,28 g C5H10的物质的量为0.4 mol,若为单烯烃,则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4NA,若为环烷烃,则不含碳碳双键,D错误。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1 mol 中σ键的数目为12NAB.44 g CH3CHO中 sp3杂化的碳原子数目为NAC.标准状况下,11.2 L NO2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1.5NAD.常温下,将56 g Fe投入足量浓硝酸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NA解析:A.中含有12个N—H σ键和4个配位键,配位键也是σ键,故1 mol 中σ键的数目为16NA,A错误;B.CH3CHO的甲基碳原子采用sp3杂化,醛基碳原子采用sp2杂化,故44 g(1 mol) CH3CHO中sp3杂化的碳原子数目为NA,B正确;C.标准状况下,NO2为液体,故无法计算11.2 L NO2中含有的电子数目,C错误;D.常温下,Fe遇浓硝酸发生钝化,将56 g Fe投入足量浓硝酸中,无法计算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D错误。[素养提升]11.(2025·汕头月考)已知粗硅提纯时发生反应SiHCl3+H2Si+3HCl,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A.28 g晶体硅中含有的非极性键数目为NAB.标准状况下,2 g H2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数目为4NAC.1 mol/L盐酸溶液中含H+数目为NAD.硅单质常用作光导纤维,以传递光信号解析:28 g晶体硅的物质的量为1 mol,含有Si—Si的数目为2NA,A错误;盐酸体积未知,无法计算H+的数目,C错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SiO2,D错误。12.(2025·深圳高级中学诊断)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3.0 g NO与3.2 g O2混合物中质子数为3.1NAB.标准状况下,2.24 L Br2所含电子数目为7NAC.1 mol CaO2中所含的离子数和共用电子对数目都是2NAD.向0.4 mol·L-1的NH4Cl溶液中通入NH3至溶液呈中性,溶液中NH数目为0.4NA解析:1个NO分子有15个质子,3.0 g NO的物质的量为=0.1 mol,质子数为1.5NA;1个O2分子有16个质子,3.2 g O2的物质的量为=0.1 mol,质子数为1.6NA,故混合物中质子数为3.1NA,A项正确。标准状况下,Br2不是气态,2.24 L Br2的物质的量不等于0.1 mol,故所含电子数目不为7NA,B项错误。CaO2中所含离子为Ca2+、O,1 mol CaO2中所含的离子数为2NA;1个O中只含有1个共用电子对,1 mol CaO2中所含的共用电子对数目是NA,C项错误。未明确NH4Cl溶液的体积,不能确定溶液中NH数目,D项错误。13.(2025·广东八校联考)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1.8 g D2O含有的中子数为NAB.标准状况下,2.24 L乙烯中含σ键的数目为0.5NAC.1 mol Fe与1 mol Cl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D.1 mol/L CaCl2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3NA解析:1.8 g D2O的物质的量为=0.09 mol,1个D2O分子中含有10个中子,则0.09 mol D2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0.9NA,A项错误;乙烯分子中的单键为σ键,双键中含有1个σ键和1个π键,故1个乙烯分子中含有5个σ键,标准状况下,2.24 L乙烯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5×NA mol-1=0.5NA,B项正确;Fe与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2FeCl3,1 mol Fe与1 mol Cl2反应时,Cl2不足量,1 mol Cl2完全反应,反应过程中转移2NA个电子,C项错误;溶液体积未知,无法确定溶液中的离子数目,D项错误。14.常温常压下,电化学还原制氨的总化学方程式为2N2+6H2O4NH3+3O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9 g水中含有的孤电子对数为2NAB.每产生34 g NH3,N2失去的电子数为6NAC.1 mol·L-1氨水中,含有的NH3·H2O分子数少于NAD.消耗11.2 L N2(已折算为标准状况)时,产生的O2分子数为0.75NA解析:A.H2O分子中孤电子对数为×(6-2×1)=2,9 g H2O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含有的孤电子对数为NA,故A错误;B.N2中N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3价,34 g NH3的物质的量为2 mol,每产生34 g NH3,N2得到的电子数为6NA,故B错误;C.氨水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NH3·H2O的分子数,故C错误;D.标准状况下,11.2 L N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消耗0.5 mol N2时产生0.75 mol O2,产生的O2分子数为0.75NA,故D正确。15.绿矾(FeSO4·7H2O)分解可制备铁红,同时产生SO2、SO3和H2O。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1 L 1 mol·L-1FeSO4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数目大于NAB.0.5 mol三聚SO3分子( INCLUDEPICTURE "25hr87.TIF" )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6NAC.绿矾分解生成16 g Fe2O3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D.22.4 L SO2溶于水,溶液中H2SO3、HSO、SO的数目总和为NA解析:A.硫酸亚铁是强酸弱碱盐,亚铁离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中的阳离子数目增多,故1 L 1 mol·L-1硫酸亚铁溶液含有的阳离子数目大于1 mol·L-1 ×1 L×NA mol-1=NA,故A正确;B.由结构可知,1个三聚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12,故0.5 mol三聚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0.5 mol×12×NA mol-1=6NA,故B正确;C.由题意可知,绿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7H2OFe2O3+SO2↑+SO3↑+7H2O,反应生成1 mol三氧化二铁时,转移2 mol电子,故生成16 g三氧化二铁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mol-1=0.2NA,故C正确;D.未指明气体所处状况,无法计算22.4 L 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且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进行,所以无法计算溶液中H2SO3、HSO、SO的数目总和,故D错误。16.(2025·广东联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碘及其化合物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INCLUDEPICTURE "26GDA13.TIF"A.反应①中,常温常压下,2.24 L Cl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B.反应②中,生成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数目均为0.2NAC.反应③中,每生成1 mol IO,转移的电子数为5NAD.反应④中,每生成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5NA解析:反应①中I-和少量氯气反应生成碘单质和氯离子,离子方程式为2I-+Cl2===2Cl-+I2;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 L·mol-1,2.24 L Cl2的物质的量小于0.1 mol,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2NA,故A项错误。反应②中碘酸根离子和亚硫酸氢钠反应生成碘单质、硫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2IO+5HSO+3OH-===5SO+I2+4H2O,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未知,无法计算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数目,故B项错误。反应③中I-和足量氯气反应生成碘酸根离子和氯离子,离子方程式为I-+3Cl2+3H2O===IO+6Cl-+6H+,每生成1 mol IO,转移6 mol电子,即转移电子数为6NA,故C项错误。反应④中I-和碘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碘单质,离子方程式为5I-+IO+6H+===3I2+3H2O,每生成3 mol I2,转移5 mol电子,即转移的电子数为5NA,故D项正确。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8讲 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突破INCLUDEPICTURE "复习目标LLL.TIF"1.明确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关系,并注意适用条件。2.熟记常见物质和特殊物质的结构、组成及主要性质。3.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平衡等相关的基本化学反应原理,熟记特殊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数目。eq \o(\s\up7(),\s\do7())考点一 常见陷阱突破INCLUDEPICTURE "必备知识.tif"1.重“两看”,排“干扰”(1)看“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0 ℃,101 kPa)”。常温常压(25 ℃,101 kPa)、室温(20 ℃)都不是标准状况。(2)看“标准状况”下物质是否为“气体”。如H2O、SO3、HF、NO2、苯、CCl4、乙醇、己烷等在标准状况下均为非气态。[注意] 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不受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的影响。2.细“审题”,明“原理”(1)是否指明了溶液的体积。(2)是否有弱电解质或可水解的盐,如1 L 0.1 mol·L-1的乙酸溶液和1 L 0.1 mol·L-1的乙酸钠溶液中含有CH3COO-的数目不相等,且都小于0.1NA。(3)所给条件是否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如pH=1的H2SO4溶液中c(H+)=0.1 mol·L-1,与电解质的组成无关;而0.05 mol·L-1的Ba(OH)2溶液中c(OH-)=0.1 mol·L-1,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3.记“特殊”,析“变化”(1)常温下就能发生的反应。HCl+NH3===NH4Cl,2NO+O2===2NO2。(2)常见可逆反应。2SO2+O22SO3,N2+3H22NH3,Cl2+H2O HCl+HClO,H2+I2 2HI。(3)浓度的变化。MnO2+4HCl(浓)MnCl2+Cl2↑+2H2O,Cu+2H2SO4(浓)CuSO4+SO2↑+2H2O,Cu+4HNO3(浓)===Cu(NO3)2+2NO2↑+2H2O,Zn+2H2SO4(浓)ZnSO4+SO2↑+2H2O。前两个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酸变稀酸,反应停止;后两个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酸变稀酸,产生的气体发生变化。(4)隐含反应。2NO+O2===2NO2,2NO2 N2O4。(5)钝化:常温下,铁、铝遇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易错秒判](1)11.2 L乙烷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氢键数目为3NA( × )(2)标准状况下,11.2 L 甲苯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 )(3)25 ℃、101 kPa下,28 L氢气中质子的数目为 2.5NA( × )(4)1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乙酸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7NA( √ )(5)25 ℃时,1.0 L 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 )(6)2.0 L 1.0 mol·L-1 AlCl3溶液中,Al3+的数目为2.0NA( × )(7)0.1 mol·L-1 HClO4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 0.1NA( × )(8)0.1 mol H2与足量I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2NA( × )(9)50 mL 12 mol·L-1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 )(10)27 g铝片投入足量冷的浓硝酸中生成3NA个NO2分子( × )(11)2 mol NO与1 mol 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2NA( × )考点二 特殊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特点INCLUDEPICTURE "必备知识.tif"1.厘清整体与部分的数量关系,确定粒子个数。弄清楚微粒中相关粒子(质子、中子、电子)、离子、化学键之间的数量关系。如单原子分子有稀有气体He、Ne等;双原子分子有Cl2、N2、O2、H2等。2.熟记特殊物质中所含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的数目。常考查的特殊微粒有Ne、D2O、18O2、O3、—OH、OH-等。3.明确特殊物质的结构。如Na2O2是由Na+和O构成的;NaCl为离子化合物,只有离子,没有分子;苯分子中存在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特殊化学键等。4.熟记最简式相同的物质。如NO2和N2O4、乙烯和丙烯等。质量相同的乙烯和丙烯所含原子数、电子数均相等。5.明确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的数目。如1 mol白磷(P4)中含有P—P的数目为6NA,1 mol 硅中含有Si—Si的数目为2NA,1 mol SiO2中含有Si—O的数目为4NA;再如1 mol H2O2、CnH2n+2中化学键的数目分别为3NA、(3n+1)NA,CxHyOz中含有化学键的数目为2x+0.5y+z等。[易错秒判](1)18 g H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0NA( × )(2)78 g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目为3NA( × )(3)12 g NaHSO4固体中含有0.2NA个阳离子( × )(4)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 )(5)8 g CH4中含有的中子数为3NA( √ )(6)92 g NO2与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6NA( √ )(7)1 mol CH4分子或P4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均为4NA( × )(8)4.5 g 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3NA( √ )(9)100 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溶液中含有氧原子数目为4NA( √ )(10)46 g乙醇中含有的共价键总数为8NA( √ )考点三 特殊物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数目INCLUDEPICTURE "必备知识.tif"1.判断电子转移总数做到“五注意”(1)注意是否发生歧化反应。如Na2O2与H2O、CO2的反应,Cl2、NO2与H2O或NaOH的反应。(2)注意变价元素。如Fe与足量硝酸反应生成Fe3+,与少量硝酸反应生成Fe2+。(3)注意氧化还原反应的竞争及用量问题。如向FeBr2溶液中通入Cl2,Cl2的量不同,转移的电子数不同;向FeI2溶液中通入Cl2,先氧化I-,再氧化Fe2+。(4)注意同一种物质在不同反应中是氧化剂还是还原剂的判断。如Cl2和Fe、Cu等反应,Cl2只是氧化剂;而Cl2和NaOH反应,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Na2O2与CO2或H2O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而Na2O2与SO2反应,Na2O2只是氧化剂。(5)注意氧化剂或还原剂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如Cu和Cl2反应生成CuCl2,而Cu和S反应生成Cu2S。2.熟记特殊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或数目特殊反应 物质变化量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或数目Na2O2+CO2(或H2O) 1 mol Na2O2 1 mol或NA1 mol O2 2 mol或2NACl2+NaOH 1 mol Cl2 1 mol或NACl2+Fe 1 mol Cl2 2 mol或2NA1 mol Fe 3 mol或3NACu+S 1 mol Cu 1 mol或NA1 mol S 2 mol或2NA[易错秒判](1)NO2与H2O反应生成1 mol HNO3时,转移NA个电子( √ )(2)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 × )(3)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0.1 mol氧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 )(4)标准状况下,5.6 L CO2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 × )(5)3 mol单质Fe完全转变为Fe3O4,失去8NA个电子( √ )(6)23 g Na与足量H2O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NA( × )(7)5.6 g Fe和6.4 g Cu分别与0.1 mol Cl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0.2NA( √ )(8)电解熔融CuCl2,阴极增重6.4 g,外电路中通过电子的数目为0.1NA( × )(9)6.4 g Cu与S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 )(10)向FeBr2溶液中通入适量Cl2,有1 mol Fe2+被氧化时,转移的电子总数一定等于3NA( × )[思维建模]阿伏加德罗常数(NA)题目的解题模型第1步 将题目所给数据转化为物质的量:n===cV,注意公式的适用条件。第2步 确定研究对象的组成和结构,粒子的物质的量:n(分子)×x(1个分子中含有的粒子数目)。第3步 1 mol≠1NA,关注混合物组成、特殊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的分析。eq \o(\s\up7(),\s\do7())1.(2024·新高考广东卷)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26 g H—C≡C—H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3NAB.1 L 1 mol·L-1NH4NO3溶液中含NH的数目为NAC.1 mol CO和H2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目为3NAD.Na与H2O反应生成11.2 L H2,转移电子数目为NA解析:26 g C2H2的物质的量为1 mol,一个C2H2分子中含有3个σ键,故26 g C2H2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3NA,A正确;NH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1 L 1 mol·L-1 NH4NO3溶液中含NH的数目小于NA,B错误;CO和H2均由分子构成,1 mol CO和H2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C错误;Na与H2O反应生成11.2 L H2,由于未给出气体所处的状况,无法求出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也无法得出转移电子数目,D错误。2.(2024·新高考河北卷)超氧化钾(KO2)可用作潜水或宇航装置的CO2吸收剂和供氧剂,反应为4KO2+2CO2===2K2CO3+3O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44 g CO2中σ键的数目为2NAB.1 mol KO2晶体中离子的数目为3NAC.1 L 1 mol·L-1 K2CO3溶液中CO的数目为NAD.该反应中每转移1 mol电子生成O2的数目为1.5NA解析:CO2的结构式为O===C===O,44 g(1 mol)CO2中σ键的数目为2NA,A正确;KO2由K+和O构成,1 mol KO2晶体中离子的数目为2NA,B错误;CO在水溶液中会发生水解:CO+H2O HCO+OH-,故1 L 1 mol·L-1 K2CO3溶液中CO的数目小于NA,C错误;根据题给反应可知,KO2产生O2时,部分氧元素化合价由-0.5价升至0价,部分氧元素化合价由-0.5价降至-2价,每生成3 mol O2转移3 mol电子,每转移1 mol电子生成O2的数目为NA,D错误。3.(2023·新高考海南卷)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2.4 g镁条在空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B.5.6 g铁粉与0.1 L 1 mol·L-1的HCl溶液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分子数目为0.1NAC.标准状况下,2.24 L SO2与1.12 L O2充分反应,生成的SO3分子数目为0.1NAD.1.7 g NH3完全溶于1 L H2O所得溶液中NH3·H2O的数目为0.1NA解析:A.2.4 g镁条的物质的量为0.1 mol,0.1 mol镁条在空气中充分燃烧,镁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2价,故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故A正确;B.5.6 g铁粉的物质的量为0.1 mol,0.1 mol铁粉与0.1 L 1 mol·L-1的HCl溶液充分反应,Fe过量,产生的氢气分子数目为0.05NA,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2.24 L SO2与1.12 L O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故生成的SO3分子数目小于0.1NA,故C错误;D.1.7 g NH3的物质的量为0.1 mol,0.1 mol NH3完全溶于1 L H2O发生反应:NH3+H2O NH3·H2O NH+OH-,所得溶液中NH3·H2O的数目小于0.1NA,故D错误。4.(2023·浙江6月选考)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4.4 g C2H4O中含有σ键数目最多为0.7NAB.1.7 g H2O2中含有氧原子数为0.2NAC.向1 L 0.1 mol/L CH3COOH溶液通氨至中性,铵根离子数为0.1NAD.标准状况下,11.2 L Cl2通入水中,溶液中氯离子数为0.5NA解析:A.1个C2H4O中含有6个σ键和1个π键(乙醛)或7个σ键(环氧乙烷),4.4 g C2H4O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含有σ键数目最多为0.7NA,A正确;B.1.7 g H2O2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含有氧原子数为0.1NA,B不正确;C.向1 L 0.1 mol/L CH3COOH溶液通氨至中性,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CH3COO-)+c(OH-)=c(NH)+c(H+),中性溶液中 c(OH-)=c(H+),即c(CH3COO-)=c(NH),再根据元素守恒n(CH3COO-)+n(CH3COOH)=0.1 mol,得出铵根离子数小于0.1NA,C不正确;D.标准状况下,11.2 L Cl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通入水中后只有一部分Cl2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所以溶液中氯离子数小于0.5NA,D不正确。5.(2024·新高考辽宁卷)硫及其化合物部分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标准状况下,11.2 L SO2中原子总数为0.5NAB.100 mL 0.1 mol·L-1Na2SO3溶液中,SO数目为0.01NAC.反应①每消耗3.4 g H2S,生成物中硫原子数目为0.1NAD.反应②每生成1 mol还原产物,转移电子数目为2NA解析:标准状况下,11.2 L SO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原子总数为1.5NA,A错误;SO在水中能发生水解反应,因此100 mL 0.1 mol·L-1 Na2SO3溶液中SO数目小于0.01NA,B错误;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H2S===3S+2H2O,反应中每生成3 mol S消耗2 mol H2S,3.4 g H2S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故可以生成0.15 mol S,生成物中硫原子数目为0.15NA,C错误;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3S+6OH-SO+2S2-+3H2O,反应的还原产物为S2-,每生成2 mol S2-转移4 mol电子,因此,每生成1 mol S2-,转移2 mol电子,数目为2NA,D正确。课时跟踪练8[基础巩固]1.(2025·东莞外国语学校月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对于工业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2.24 L N2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0.1NAB.1 mol NH3完全溶于1 L水后的溶液中含有NH的数目为NAC.1 mol合成氨反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N原子的数目为0.5NAD.标准状况下,11.2 L H2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NA解析:未指出气体所处状态,无法计算2.24 L N2的物质的量,A错误;氨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生成NH3·H2O,NH3·H2O为弱电解质,因此1 mol NH3完全溶于1 L水后的溶液中含有NH的数目小于NA,B错误;混合气体中各成分的含量不能确定,故1 mol合成氨反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N原子的数目不能确定,C错误;H2反应时转移电子关系为H2~2e-,标准状况下,11.2 L H2参与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D正确。2.(2025·揭阳第一中学质检)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0.5 mol异丁烷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为6.5NAB.标准状况下,11.2 L SO3中含有S原子的数目为0.5NAC.Cu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氧化产物,转移电子的数目为3NAD.78 g 中含有大π键的数目为3NA解析:1个异丁烷分子中含10个C—H和3个C—C,共13个共价键,故0.5 mol异丁烷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为6.5NA,A正确;标准状况下,SO3为固体,无法通过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分子数及原子数,B错误;Cu与FeCl3溶液反应的氧化产物为CuCl2,生成1 mol CuCl2,Cu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NA,C错误;78 g 的物质的量为1 mol,含有NA个大π键,D错误。3.(2025·广州铁一中学月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1 mol Fe和足量硫黄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B.1 mol乙酸和足量乙醇反应,生成水的分子数为NAC.标准状况下,22.4 L HF含有原子数为2NAD.2 mol Na2O2与足量CO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解析:S具有弱氧化性,S与Fe共热发生反应:Fe+SFeS,1 mol Fe与硫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A错误;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1 mol乙酸和足量乙醇反应,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小于1 mol,水的分子数小于NA,B错误;标准状况下,HF为液体,不能依据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C错误;Na2O2与CO2发生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2 mol过氧化钠发生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D正确。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17 g氨含有的σ键数目为NAB.78 g Na2O2固体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NAC.1 L 1 mol/L的K2CO3溶液中CO数目为NAD.2.7 g铝与2 mol/L的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0.3NA解析:A.1个氨分子中含有3个σ键,17 g氨的物质的量为1 mol,含有的σ键数目为3NA,A错误;B.78 g Na2O2的物质的量为1 mol,过氧化钠固体中含有2个钠离子和1个过氧根离子,故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NA,B正确;C.CO会发生水解反应,故1 L 1 mol/L的K2CO3溶液中CO数目小于NA,C错误;D.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算出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不能确定2.7 g铝是否完全反应,无法计算转移的电子数,D错误。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标准状况下,44.8 L CH2Cl2含有的分子数为2NAB.34 g H2S气体中含有的H+数目为2NAC.常温下,pH=13 的Na3PO4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1NAD.64 g环状S8( INCLUDEPICTURE "XT1F.TIF" )分子中含有的S—S数为2NA解析:A.CH2Cl2为液体,无法利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A项错误;B.H2S为共价化合物,气体分子中没有H+,B项错误;C.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OH-的物质的量,C项错误;D.64 g环状S8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1 mol S8含有8 mol S—S,故0.25 mol该物质中含有的S—S数为2NA,D项正确。6.甲酸甲酯常用作杀菌剂、熏蒸剂和烟草处理剂,可由甲酸和甲醇反应制得。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A.pH=3的甲酸溶液中氢离子数目为1×10-3NAB.0.5 mol甲酸甲酯中含有sp3杂化的原子数目为NAC.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4%的甲醇水溶液中含有σ键数目为5NAD.甲醇燃料电池中,每消耗22.4 L(标准状况)甲醇,转移电子数目为6NA解析:A.该甲酸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氢离子数目,A项错误;B.甲酸甲酯分子中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采用sp3杂化,故0.5 mol甲酸甲酯中采用sp3杂化的原子数目为NA,B项正确;C.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4%的甲醇水溶液中,m(CH3OH)=32 g,m(H2O)=18 g,二者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1 mol CH3OH中含有σ键数目为5NA,1 mol H2O中含有σ键数目为2NA,因此50 g该溶液中含有σ键数目为7NA,C项错误;D.标准状况下,甲醇为液体,无法计算转移的电子数目,D项错误。7.(2025·东莞联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制备莫尔盐[Fe(NH4)2(SO4)2·6H2O]用到Fe、H2SO4、H2O、(NH4)2SO4等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1 L pH=1的H2SO4溶液中阳离子总数为0.1NAB.标准状况下,2.24 L H2O所含共价键数为0.2NAC.100 mL 0.1 mol·L-1(NH4)2SO4溶液中所含N原子总数为0.01NAD.高温下,5.6 g Fe与足量的水蒸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解析:pH=1的H2SO4溶液中c(H+)=0.1 mol·L-1,则1 L pH=1的H2SO4溶液中阳离子总数为0.1 mol·L-1×1 L×NA mol-1=0.1NA,A正确;标准状况下,H2O不是气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B错误;根据元素守恒可知,100 mL 0.1 mol·L-1(NH4)2SO4溶液中所含N原子总数为0.02NA,C错误;高温下,Fe与H2O(g)发生反应3Fe+4H2O(g)Fe3O4+4H2,5.6 g(0.1 mol)Fe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为,D错误。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2.3 g钠在足量O2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B.标准状况下,5.6 L CO2和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5NAC.浓硝酸热分解生成NO2、N2O4共23 g,转移电子数为0.4NAD.1 mol丁烷被氯气完全取代时消耗的Cl2分子数为10NA解析:2.3 g钠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在足量O2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转移电子数为0.1NA,A正确;CO2和O2分子中氧原子的个数相同,标准状况下,5.6 L CO2和O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故所含氧原子数为0.5NA,B正确;NO2、N2O4的最简式均为NO2,故23 g混合物中含有“NO2” 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至+4价,故生成0.5 mol “NO2” 转移0.5NA个电子,C错误;根据烷烃取代反应的特点可知,1 mol丁烷被Cl2完全取代时消耗的Cl2分子数为10NA,D正确。9.(2025·佛山第一中学诊断)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34 g呋喃( INCLUDEPICTURE "26GDA14.TIF" )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4.5NAB.25 ℃时,pH=14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Na+数目为NAC.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18O2充分反应,生成物中18O原子数为2NAD.28 g C5H10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4NA解析:1个呋喃分子中含有9个σ键,故34 g呋喃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NA mol-1×9=4.5NA,A正确;溶液体积未知,故无法计算25 ℃时,pH=14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Na+数目,B错误;2SO2+O22SO3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所以生成物中18O原子数小于2NA,C错误;C5H10可能为单烯烃,也可能为环烷烃,28 g C5H10的物质的量为0.4 mol,若为单烯烃,则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4NA,若为环烷烃,则不含碳碳双键,D错误。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1 mol 中σ键的数目为12NAB.44 g CH3CHO中 sp3杂化的碳原子数目为NAC.标准状况下,11.2 L NO2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1.5NAD.常温下,将56 g Fe投入足量浓硝酸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NA解析:A.中含有12个N—H σ键和4个配位键,配位键也是σ键,故1 mol 中σ键的数目为16NA,A错误;B.CH3CHO的甲基碳原子采用sp3杂化,醛基碳原子采用sp2杂化,故44 g(1 mol) CH3CHO中sp3杂化的碳原子数目为NA,B正确;C.标准状况下,NO2为液体,故无法计算11.2 L NO2中含有的电子数目,C错误;D.常温下,Fe遇浓硝酸发生钝化,将56 g Fe投入足量浓硝酸中,无法计算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D错误。[素养提升]11.(2025·汕头月考)已知粗硅提纯时发生反应SiHCl3+H2Si+3HCl,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A.28 g晶体硅中含有的非极性键数目为NAB.标准状况下,2 g H2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数目为4NAC.1 mol/L盐酸溶液中含H+数目为NAD.硅单质常用作光导纤维,以传递光信号解析:28 g晶体硅的物质的量为1 mol,含有Si—Si的数目为2NA,A错误;盐酸体积未知,无法计算H+的数目,C错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SiO2,D错误。12.(2025·深圳高级中学诊断)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3.0 g NO与3.2 g O2混合物中质子数为3.1NAB.标准状况下,2.24 L Br2所含电子数目为7NAC.1 mol CaO2中所含的离子数和共用电子对数目都是2NAD.向0.4 mol·L-1的NH4Cl溶液中通入NH3至溶液呈中性,溶液中NH数目为0.4NA解析:1个NO分子有15个质子,3.0 g NO的物质的量为=0.1 mol,质子数为1.5NA;1个O2分子有16个质子,3.2 g O2的物质的量为=0.1 mol,质子数为1.6NA,故混合物中质子数为3.1NA,A项正确。标准状况下,Br2不是气态,2.24 L Br2的物质的量不等于0.1 mol,故所含电子数目不为7NA,B项错误。CaO2中所含离子为Ca2+、O,1 mol CaO2中所含的离子数为2NA;1个O中只含有1个共用电子对,1 mol CaO2中所含的共用电子对数目是NA,C项错误。未明确NH4Cl溶液的体积,不能确定溶液中NH数目,D项错误。13.(2025·广东八校联考)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1.8 g D2O含有的中子数为NAB.标准状况下,2.24 L乙烯中含σ键的数目为0.5NAC.1 mol Fe与1 mol Cl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D.1 mol/L CaCl2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3NA解析:1.8 g D2O的物质的量为=0.09 mol,1个D2O分子中含有10个中子,则0.09 mol D2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0.9NA,A项错误;乙烯分子中的单键为σ键,双键中含有1个σ键和1个π键,故1个乙烯分子中含有5个σ键,标准状况下,2.24 L乙烯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5×NA mol-1=0.5NA,B项正确;Fe与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2FeCl3,1 mol Fe与1 mol Cl2反应时,Cl2不足量,1 mol Cl2完全反应,反应过程中转移2NA个电子,C项错误;溶液体积未知,无法确定溶液中的离子数目,D项错误。14.常温常压下,电化学还原制氨的总化学方程式为2N2+6H2O4NH3+3O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9 g水中含有的孤电子对数为2NAB.每产生34 g NH3,N2失去的电子数为6NAC.1 mol·L-1氨水中,含有的NH3·H2O分子数少于NAD.消耗11.2 L N2(已折算为标准状况)时,产生的O2分子数为0.75NA解析:A.H2O分子中孤电子对数为×(6-2×1)=2,9 g H2O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含有的孤电子对数为NA,故A错误;B.N2中N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3价,34 g NH3的物质的量为2 mol,每产生34 g NH3,N2得到的电子数为6NA,故B错误;C.氨水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NH3·H2O的分子数,故C错误;D.标准状况下,11.2 L N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消耗0.5 mol N2时产生0.75 mol O2,产生的O2分子数为0.75NA,故D正确。15.绿矾(FeSO4·7H2O)分解可制备铁红,同时产生SO2、SO3和H2O。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1 L 1 mol·L-1FeSO4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数目大于NAB.0.5 mol三聚SO3分子( INCLUDEPICTURE "25hr87.TIF" )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6NAC.绿矾分解生成16 g Fe2O3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D.22.4 L SO2溶于水,溶液中H2SO3、HSO、SO的数目总和为NA解析:A.硫酸亚铁是强酸弱碱盐,亚铁离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中的阳离子数目增多,故1 L 1 mol·L-1硫酸亚铁溶液含有的阳离子数目大于1 mol·L-1 ×1 L×NA mol-1=NA,故A正确;B.由结构可知,1个三聚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12,故0.5 mol三聚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0.5 mol×12×NA mol-1=6NA,故B正确;C.由题意可知,绿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7H2OFe2O3+SO2↑+SO3↑+7H2O,反应生成1 mol三氧化二铁时,转移2 mol电子,故生成16 g三氧化二铁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mol-1=0.2NA,故C正确;D.未指明气体所处状况,无法计算22.4 L 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且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进行,所以无法计算溶液中H2SO3、HSO、SO的数目总和,故D错误。16.(2025·广东联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碘及其化合物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INCLUDEPICTURE "26GDA13.TIF"A.反应①中,常温常压下,2.24 L Cl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B.反应②中,生成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数目均为0.2NAC.反应③中,每生成1 mol IO,转移的电子数为5NAD.反应④中,每生成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5NA解析:反应①中I-和少量氯气反应生成碘单质和氯离子,离子方程式为2I-+Cl2===2Cl-+I2;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 L·mol-1,2.24 L Cl2的物质的量小于0.1 mol,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2NA,故A项错误。反应②中碘酸根离子和亚硫酸氢钠反应生成碘单质、硫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2IO+5HSO+3OH-===5SO+I2+4H2O,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未知,无法计算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数目,故B项错误。反应③中I-和足量氯气反应生成碘酸根离子和氯离子,离子方程式为I-+3Cl2+3H2O===IO+6Cl-+6H+,每生成1 mol IO,转移6 mol电子,即转移电子数为6NA,故C项错误。反应④中I-和碘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碘单质,离子方程式为5I-+IO+6H+===3I2+3H2O,每生成3 mol I2,转移5 mol电子,即转移的电子数为5NA,故D项正确。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秋高考化学复习第2章物质的量第8讲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突破学案.doc 2025秋高考化学复习第2章物质的量第8讲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突破课件.ppt 2025秋高考化学复习第2章物质的量第8讲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突破课时跟踪练8含答案(教师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