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康乾盛世丨第三单元 第19课丨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0课知道明清时期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史料实证/历史解释)010203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分析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原因,了解人口增长与自然环境、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家国情怀)学习目标形势:战乱频繁,造成人口减少,土地荒芜,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河南)自明季以来,兵火相仍,郡邑丘墟,土田荆棘,户口耗减……——(顺治年间)《河南通志》(山东)地土荒芜,有一户之中止存一二人,十亩之田止种一二亩者。——《清实录顺治朝实录》根据材料,分析清朝初期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1.措施(表现)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明朝清朝①推行垦荒政策,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②组织大规模移民屯田③对全国土地进行核查,编制土地文册④引进美洲的玉米、甘薯、花生等作物①土地得到开垦,耕地面积扩大②兴修水利,对黄河、淮河、大运河进行治理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粮食产量提高④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原因: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苏湖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2.影响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明朝松江:棉纺织业中心景德镇:制瓷中心◎明清时期经济分布图棉纺织业逐渐从南方向北方推广南北方涌现出一批手工业生产基地苏州:丝织业中心二手工业的发展2.表现清朝手工业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工场规模大雇佣关系分工明确二手工业的发展2.表现《醒世恒言》中的施复夫妇:由三、四张织机扩充至三、四十张织机,雇佣众多机工机户早期资本家机工早期工人特点:实质:商品贸易山西:晋商徽州:徽商开设“票号”意义:这些商帮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表现:三商业的发展陆路水路商旅往来频繁,形成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商业网络。中国经济成为全球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商业活动出现商帮。如:山西晋商,徽商四人口的增长材料一:康熙二十年 (公元 1681年 )平……到嘉庆元年 (1796年 )为止,内地都没有发生大规模社会动乱……——董林生《新议清朝人口剧增的原因及影响》材料二:各朝代粮食产量,……宋代835亿斤,明代1392亿斤。清乾隆晚期,一跃而达2088亿斤,并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正是农业的成绩,使乾隆朝的人口发生爆炸……——吴宾《论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材料三:康熙五十一年宣布“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政策,意 味有新增人丁不再有人头税负担。雍正时“摊丁入地” 政策,意味人头税负担全转移到土地上。这大大刺激人口迅猛滋生。……外来高产粮食作物番薯、玉米等引进与推广,为新增人口提供新粮食来源。——樊树志《国史十六讲》①清前期社会相对稳定②经济发展,国力增强③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经济的措施(政策支持)四人口的增长1、原因:四人口的增长2、影响:消:中原地区人口快速增长,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清朝前期人口迁徙示意图走西口闯广东湖广填四川积:大量人口流向边疆地区,开荒垦田,发展生产,极大促进了边疆的社会繁荣①要重视农业的发展,关注民生;②要加强经济建设,提高综合国力;③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④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清朝前期盛世的出现对我们有何启示?英国蒸汽机车英国纺织工厂英国汽船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清朝马车清朝手工织布机清朝水师旧式帅船清朝康熙帝曾经辉煌逐渐落幕的农业文明如今新生蓬勃崛起的工业文明我们所说康乾时代“为前代所不及,这是就历史纵向比较而言。如果把乾隆取得的成绩做横向考察,即放到当时世界范围中,与欧美国家相比,那就会呈现一幅黯然失色的图景。——戴逸《论乾隆》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手工业发展表现商业发展表现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原因影响人口的增长耕地面积扩大,引进外来物种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手工业生产基地,3个中心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工场(规模大、分工合作、雇佣关系)形成了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商业网络,海外贸易形成了一些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的商帮,如:晋商、徽商人均耕地减少,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破坏人口流向边疆地区,促进边疆开发和繁荣课堂小结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表现农产品商品化1、清朝以前,江南被誉为“鱼米之乡”,到清中期后,湖广地区成为新的商品粮基地,出现“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B.推广种植高产作物C.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D.长途贩运贸易发展2、清朝前期,江宁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织工超过50000人。下列各项中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一项是( )A.当时的人喜欢进行集中生产 B.当时已出现较成熟的手工工场C.清朝前期棉纺织业开始兴起 D.农业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兴盛BB3..16世纪中期,玉米、甘薯由美洲传入中国,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对明清时期中国人口的增长和贫瘠地区的开发产生了直接影响。这表明明清经济的发展得益于( )A.世界性的人口增长 B.统治者的重视C.全球性的经济互动 D.重农抑商政策C4.雍正元年(1723年),清廷放宽起科年限,开垦水田六年起科,开垦旱田十年起科,雍正帝下令“凡有可垦之处,听民自垦自报,官吏不得勒索、阻挠”。这有利于( )A.君主权力的加强 B.文化教育的发展C.国土面积的增加 D.农业生产的发展5.明朝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尤其是商业方面,商品经济相当活跃。下面史实中最能印证商品经济活跃的是( )A.苏湖熟,天下足 B.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业中心C.出现有名的商帮,如晋商、徽商 D.从越南引进了占城稻6.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许多问题,包括( )①人口密度过大 ②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③生态破坏,水土流失 ④不利经济的持续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DC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