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阶段贯通10 世界古代史微专题1 多元的古代文明“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 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没有多样性,就没有人类文明。1.文明多样的原因2.东西方文明的不同走向训练1 (2024·池州模拟)古代埃及人将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并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也是在与经常泛滥的洪水斗争的过程中留下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经由古代希伯来人和希腊人的传承,一直影响至今。材料说明( )A.自然环境塑造文化特色B.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初具雏形C.地域交流推动文化发展D.世界农耕文明区域不断地扩大训练2 (2023·全国乙卷,32)公元前6世纪中后期,庇西特拉图先后三次攫取雅典城邦的统治权。他依照法律处理公共事务,关怀农民,支持平民反对贵族,时人称其统治时期为“盛世”。该“盛世”的出现,得益于( )A.梭伦改革的制度基础B.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C.五百人议事会的产生D.贵族特权被彻底铲除微专题2 古代文明的交流与传播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动力。帝国的兴起推动了文明的交流,亚欧人类的迁徙、亚历山大远征、丝绸之路等,也在客观上推动了古代人类文明交流与发展。1.古代世界的帝国对文明交流的影响2.古代世界文化交流的途径训练3 (2024·东阳模拟)下图为公元1世纪印度地区出现的犍陀罗艺术风格的佛像。其特色是面容呈椭圆形,鼻梁如剑一般高而长,身着希腊式服装,衣褶多由左肩下垂。这类佛像的造像风格可用于佐证( )A.亚历山大远征带来的文化融合B.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C.古希腊人殖民扩张产生的影响D.古印度地区佛教对种姓制度的一定冲击训练4 (2025·宝鸡中学诊断)如图是考古学家在东非埃塞俄比亚发现的玻璃器皿。根据该文物,可以推断出( )注:该文物出土于埃塞俄比亚境内阿杜里斯(阿克苏姆王国时期的重要港口)地区的古迪特石碑墓中,此器皿的刻面被认为与罗马帝国东部边境生产的玻璃器皿相似A.罗马帝国的势力范围已到达东非地区B.阿克苏姆王国与罗马存在着贸易往来C.阿克苏姆王国的玻璃制造技术发达D.玻璃器皿在古代非洲已经普遍使用“推理、推知”类选择题“推理、推知”类选择题是历史高考中比较常见的题型,在当前新高考学科素养考查背景下呈现日益增加的趋向,该题型侧重考查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要求论从史出,进行逻辑推理,得出合理的历史解释。1.设问类型:设问词主要有“据此可知”“由此可知”“由此可见”“由此推断”“推知”“这一论断”“材料认为”“作者认为”“最有可能”等。要求根据材料信息,通过逻辑思维,判断选项中所给的哪一个结论符合要求。2.解题方法明确时空 理清时间、空间,将材料放于特定历史阶段下,便于排除和推理提取信息 对题干信息进行分层,获取其中关键信息,形成基本认知——题干表达的基本意图或者方向,破除命题情境带来的干扰;注意题干中的关联词,比如“同时”“而且”“但是”“然而”,判断其层级关系,有助于形成正确的综合判断推理判断 正确选项和题干信息有很强的逻辑对应关系,上下文之间比较通顺。比如题干主旨与选项一致、选项与题干在因果关系上符合、选项对题干特殊现象能够形成比较合理的历史解释等。 干扰选项一般采取主体偷换、因果颠倒、逻辑不符、表述错误、以偏概全等形式3.注意事项(1)注意逻辑严密,一分材料一分话。(2)防止先入为主,不要受先前经验和所学知识的干扰。(3)注意表述的干扰,有些正确选项是对所学结论的另类表达。(4)在排除一、二个错误选项后,仍不能确定正确答案的也可以逆向推理,即先假设此项正确,然后逆向推理题干,验证结论是否符合实际和逻辑,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2024·安徽卷,10)古代埃及王表通常是指按照年代次序罗列统治者形象、名字和头衔的文献。约公元前32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之间,王表中的大量王名写于王名框中,王名框上一般刻画有代表荷鲁斯神的鹰隼形象。新王国(前1550—前1069)时期,王表形制臻于成熟。据此可知,古代埃及王表( )A.说明了象形文字的缘起B.融合了宗教与王权的观念C.呈现了埃及神庙的兴衰D.展示了分裂与统一的场景解题过程针对训练1.(2024·江西卷,11)尼罗河水退落后,古埃及人重新丈量土地、划定地界,计算出土地面积。他们用象形文字符号表示数字,以图形提供实际的解决办法。据此可知,古埃及人( )A.擅长推理证明 B.偏好简明符号C.推崇理性思维 D.崇尚实用精神2.(2023·湖南卷,11)公元前27年,屋大维组织元首顾问议事会,成员包括执政官、行政长官等官员以及多名元老。屋大维向元老院提出的重大议题,事先都经过这个议事会讨论。这一机构的设立( )A.推动了民主进程 B.颠覆了寡头统治C.削弱了元首权力 D.保留了共和因素答案精析训练1 A训练2 A [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削弱了贵族特权,缓和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庇西特拉图主政时期的相关统治措施,延续了梭伦改革的路线,故选A项;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确立了五百人议事会,排除B、C项;庇西特拉图只是打击了贵族特权,并没有将贵族特权彻底铲除,排除D项。]训练3 A [在亚历山大的征服下,希腊文化迅速传播到中东和印度,并与当地文化发生了融合,形成了“希腊化文化”。犍陀罗艺术风格佛像的出现,正是这种文化融合的典型例证,故选A项;材料未涉及阿拉伯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排除B项;古希腊人的海外殖民扩张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古印度地区佛教对种姓制度的确造成了一定冲击,但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训练4 B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出土于埃塞俄比亚境内阿杜里斯地区古迪特石碑墓中的玻璃器皿刻面与罗马帝国东部边境生产的玻璃器皿相似,这很有可能是通过贸易往来使得罗马的玻璃器皿来到了阿克苏姆王国,故选B项;“到达东非地区”说法错误,排除A项;图中的玻璃器皿不一定是阿克苏姆王国生产的,不能表明其玻璃制造技术发达,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一个玻璃器皿,不能说明玻璃器皿在古代非洲已经“普遍”使用,D项以偏概全,排除。]解题指导典例分析 B针对训练1.D [据材料可知,古埃及人计算土地面积,以图形提供实际的解决办法,这说明古埃及人的数学服务于农业,即崇尚实用精神,故选D项;古埃及人丈量土地,用象形文字符号表示数字,以图形提供实际的解决办法,这不属于推理证明的范畴,排除A项;古埃及人用象形文字符号表示数字,而不是简明符号,排除B项;古埃及人丈量土地、计算面积,以图形提供实际的解决办法,这属于实用思维,并非理性思维,排除C项。]2.D [屋大维组建的元首顾问议事会,有权参与国家重大议题的讨论,然后由元老院议决,这就说明它保留了某些共和因素,故选D项;元首顾问议事会是为元首专门设立的顾问组织,这就加强了元首权力,排除A、C项;元首顾问议事会是贵族寡头统治的产物,排除B项。](共30张PPT)阶段贯通10世界古代史二 线索纵跨横联一 构建知识网络内容导航三 解题指导 “推理、推知”类选择题构建知识网络返 回线索纵跨横联微专题1多元的古代文明“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 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没有多样性,就没有人类文明。1.文明多样的原因2.东西方文明的不同走向训练1 (2024·池州模拟)古代埃及人将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并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也是在与经常泛滥的洪水斗争的过程中留下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经由古代希伯来人和希腊人的传承,一直影响至今。材料说明A.自然环境塑造文化特色B.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初具雏形C.地域交流推动文化发展D.世界农耕文明区域不断地扩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影响了古代埃及文明,两河流域经常泛滥的洪水影响了苏美尔文明,体现了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影响,故选A项;材料未提及不同地区文明的联系,不能得出“一体”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介绍了古代埃及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各自的特点,并未涉及两个地区进行地域交流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材料强调自然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而农耕文明区域扩大与农业的发展有关,排除D项。训练2 (2023·全国乙卷,32)公元前6世纪中后期,庇西特拉图先后三次攫取雅典城邦的统治权。他依照法律处理公共事务,关怀农民,支持平民反对贵族,时人称其统治时期为“盛世”。该“盛世”的出现,得益于A.梭伦改革的制度基础 B.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C.五百人议事会的产生 D.贵族特权被彻底铲除√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削弱了贵族特权,缓和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庇西特拉图主政时期的相关统治措施,延续了梭伦改革的路线,故选A项;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确立了五百人议事会,排除B、C项;庇西特拉图只是打击了贵族特权,并没有将贵族特权彻底铲除,排除D项。微专题2古代文明的交流与传播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动力。帝国的兴起推动了文明的交流,亚欧人类的迁徙、亚历山大远征、丝绸之路等,也在客观上推动了古代人类文明交流与发展。1.古代世界的帝国对文明交流的影响2.古代世界文化交流的途径训练3 (2024·东阳模拟)下图为公元1世纪印度地区出现的犍陀罗艺术风格的佛像。其特色是面容呈椭圆形,鼻梁如剑一般高而长,身着希腊式服装,衣褶多由左肩下垂。这类佛像的造像风格可用于佐证A.亚历山大远征带来的文化融合B.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C.古希腊人殖民扩张产生的影响D.古印度地区佛教对种姓制度的一定冲击√古印度地区佛教对种姓制度的确造成了一定冲击,但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在亚历山大的征服下,希腊文化迅速传播到中东和印度,并与当地文化发生了融合,形成了“希腊化文化”。犍陀罗艺术风格佛像的出现,正是这种文化融合的典型例证,故选A项;材料未涉及阿拉伯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排除B项;古希腊人的海外殖民扩张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 注:该文物出土于埃塞俄比亚境内阿杜里斯(阿克苏姆王国时期的重要港口)地区的古迪特石碑墓中,此器皿的刻面被认为与罗马帝国东部边境生产的玻璃器皿相似训练4 (2025·宝鸡中学诊断)如图是考古学家在东非埃塞俄比亚发现的玻璃器皿。根据该文物,可以推断出A.罗马帝国的势力范围已到达东非地区B.阿克苏姆王国与罗马存在着贸易往来C.阿克苏姆王国的玻璃制造技术发达D.玻璃器皿在古代非洲已经普遍使用√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出土于埃塞俄比亚境内阿杜里斯地区古迪特石碑墓中的玻璃器皿刻面与罗马帝国东部边境生产的玻璃器皿相似,这很有可能是通过贸易往来使得罗马的玻璃器皿来到了阿克苏姆王国,故选B项;“到达东非地区”说法错误,排除A项;图中的玻璃器皿不一定是阿克苏姆王国生产的,不能表明其玻璃制造技术发达,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一个玻璃器皿,不能说明玻璃器皿在古代非洲已经“普遍”使用,D项以偏概全,排除。返 回“推理、推知”类选择题解题指导“推理、推知”类选择题是历史高考中比较常见的题型,在当前新高考学科素养考查背景下呈现日益增加的趋向,该题型侧重考查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要求论从史出,进行逻辑推理,得出合理的历史解释。1.设问类型:设问词主要有“据此可知”“由此可知”“由此可见”“由此推断”“推知”“这一论断”“材料认为”“作者认为”“最有可能”等。要求根据材料信息,通过逻辑思维,判断选项中所给的哪一个结论符合要求。规律总结2.解题方法规律总结明确时空 理清时间、空间,将材料放于特定历史阶段下,便于排除和推理提取信息 对题干信息进行分层,获取其中关键信息,形成基本认知——题干表达的基本意图或者方向,破除命题情境带来的干扰;注意题干中的关联词,比如“同时”“而且”“但是”“然而”,判断其层级关系,有助于形成正确的综合判断推理判断 正确选项和题干信息有很强的逻辑对应关系,上下文之间比较通顺。比如题干主旨与选项一致、选项与题干在因果关系上符合、选项对题干特殊现象能够形成比较合理的历史解释等。干扰选项一般采取主体偷换、因果颠倒、逻辑不符、表述错误、以偏概全等形式3.注意事项(1)注意逻辑严密,一分材料一分话。(2)防止先入为主,不要受先前经验和所学知识的干扰。(3)注意表述的干扰,有些正确选项是对所学结论的另类表达。(4)在排除一、二个错误选项后,仍不能确定正确答案的也可以逆向推理,即先假设此项正确,然后逆向推理题干,验证结论是否符合实际和逻辑,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规律总结(2024·安徽卷,10)古代埃及王表通常是指按照年代次序罗列统治者形象、名字和头衔的文献。约公元前32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之间,王表中的大量王名写于王名框中,王名框上一般刻画有代表荷鲁斯神的鹰隼形象。新王国(前1550—前1069)时期,王表形制臻于成熟。据此可知,古代埃及王表A.说明了象形文字的缘起 B.融合了宗教与王权的观念C.呈现了埃及神庙的兴衰 D.展示了分裂与统一的场景典例分析√解题过程1.(2024·江西卷,11)尼罗河水退落后,古埃及人重新丈量土地、划定地界,计算出土地面积。他们用象形文字符号表示数字,以图形提供实际的解决办法。据此可知,古埃及人A.擅长推理证明 B.偏好简明符号C.推崇理性思维 D.崇尚实用精神针对训练√据材料可知,古埃及人计算土地面积,以图形提供实际的解决办法,这说明古埃及人的数学服务于农业,即崇尚实用精神,故选D项;古埃及人丈量土地,用象形文字符号表示数字,以图形提供实际的解决办法,这不属于推理证明的范畴,排除A项;古埃及人用象形文字符号表示数字,而不是简明符号,排除B项;古埃及人丈量土地、计算面积,以图形提供实际的解决办法,这属于实用思维,并非理性思维,排除C项。2.(2023·湖南卷,11)公元前27年,屋大维组织元首顾问议事会,成员包括执政官、行政长官等官员以及多名元老。屋大维向元老院提出的重大议题,事先都经过这个议事会讨论。这一机构的设立A.推动了民主进程 B.颠覆了寡头统治C.削弱了元首权力 D.保留了共和因素√屋大维组建的元首顾问议事会,有权参与国家重大议题的讨论,然后由元老院议决,这就说明它保留了某些共和因素,故选D项;元首顾问议事会是为元首专门设立的顾问组织,这就加强了元首权力,排除A、C项;元首顾问议事会是贵族寡头统治的产物,排除B项。返 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十三单元 阶段贯通10 世界古代史.docx 第十三单元 阶段贯通10 世界古代史.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