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0张PPT)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血腥下的征服扩张中的转型复习课件:时空坐标14世纪 15世纪末 16世纪初 16世纪末 17世纪初 17世纪末 18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殖民掠夺开始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迪亚士发现好望角;达伽马到达印度;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丝银贸易和奴隶贸易兴起南大西洋航线开辟北太平洋到北冰洋航线开辟英国、荷兰、法国的殖民扩张西、葡的殖民霸权荷兰的殖民霸权英国的殖民霸权01:16-17世纪概述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人口、物种和商品等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02: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学习聚焦:人口、动植物以及病原体跨区域大范围的传播和交 流,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1.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人口的迁移,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相互往来。思考并回答1:结合教材与地图,归纳人口迁移的原因与迁移路线,分析迁移有何特点。2.人口迁移的表现①欧洲人大批来到美洲并把非洲黑奴贩卖到美洲②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③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等地区也都有族群混合现象。方向:从欧洲、非洲向美洲、大洋洲迁移。到16世纪,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更为开阔。(1)欧洲人对美洲进行殖民掠夺,给印第安人带来沉重灾难(2)形成了罪恶的黑奴贸易,但同时也促进了美洲开发(3)改变人口地理分布,出现族群混合和种族歧视现象。美洲大陆上劳作的黑奴运送黑奴的船只各地区人口族群混合材料1:世界的人口格局由此得以调整和重组,在新旧大陆之间益趋均衡。世界范围的人口移徙,有助于形成广泛的物质和人文交流,缩短不同地区人类集团间的发展差距,也有利于新的民族和文化融合。——沈坚《地理大发现后流向新大陆的移民潮》材料2:在西班牙殖民地上,仅从1492-1541年止,印第安人被各种各样的方法所歼灭的,算起来至少有1500万人……谁知盘中餐?材料3:“美洲大陆的种植园先生产了大量烟草和蔗糖,后来又生产了大量咖啡、棉花及其他商品在欧洲销售。这种种植园实行单一经营……必须输入劳动力,从而导致了繁荣一时的三角贸易:欧洲的朗姆酒、布匹、枪炮及其他金属制品被运到非洲,非洲的奴隶被运到美洲,美洲的蔗糖、烟草和金银被运到欧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3.人口迁移的影响15世纪末到17世纪,伊比利亚白人大举移民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到1574年,西班牙人移民总数达15万。到1590年,巴西的欧洲白人已有三四万……在印第安人锐减的同时,欧洲人又大肆猎捕黑人,运入美洲供奴役。——摘编自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1)积极①改变了人口的地理分布(人种和民族结构变化)②促进民族和文化的融合③促进世界物种交换④加速了落后地区的开发。(2)消极:①给美洲印第安人和非洲黑人带来灾难②促使各种疾病传播蔓延。4.物种交换的原因和表现思考并回答2:全球物种交换的产生原因、表现及其特点。(1)原因:① 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家畜、农作物、水果引入美洲;② 美洲的特产也流向世界各地。哥伦布大交换(Columbian Exchange)是一场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在人类史上,这是关于生态学、农业、文化许多项目的一件重要历史事件。今日世界食物总量中几乎一半的作物是美洲印第安人种植的,而白人只是在1542年以后才知道它们。——艾尔文.约瑟非材料1: 美洲还为欧洲粮食供给量的增加做出了贡献,以至到18世纪,粮食供给过剩带来了更快速的人口增长。……其中马铃薯和玉米两种作物具有革命性意义……到18世纪头十年中期,欧洲历史上首次达到粮食自给自足的状态。材料2: 玉米和甘薯传入中国,也大大增加了中国的粮食产量,对明清两代中国人口的增长和贫瘠地区的开发产生了直接影响。另一方面,猪、马、牛、羊等牲畜被欧洲人引入美洲,为生活在美洲的人们提供了肉食、奶类、皮毛和畜力。老鼠也藏在船舱里飘洋过海到达美洲,影响了美洲原有的生态链。5.物种交换的影响思考并回答4:全球物种大交换给人类带来了怎样影响?如果川菜没有辣椒,它的风味会减少几分?如果土豆没有走出安第斯山区,麦当劳、KFC还能以炸薯条实现全球产业化吗?蓝山咖啡的原产地其实在非洲,后来才成了牙买加出品;亚马逊流域驯化的木薯,则成了非洲热带地区的主粮…… ——林颐《开启物种大交换时代》(1)积极:①丰富饮食结构;②增加粮食产量;③促进人口增长;④促进经济开发和联系;⑤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流和交融;⑥丰富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2)消极:①伴随殖民掠夺;②破坏生态环境;③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3.疾病传播(1)原因: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英国人把沾染天花病毒的衣物、被子送给印第安人天花病毒让整个南美州人口减少了75%。(2)表现:欧洲人将天花、麻疹、水痘等疾病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3)影响:传染病造成的原住民的死亡和原有社会的解体, 是欧洲人能够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统治的重要原因之一。哥伦布大交换人口迁移物种交流出现族群混合促进美洲开发推动文化交流丰富种植结构促进人口增长破坏生态环境疾病传播土著人民骤减原有社会解体殖民统治建立改变人文地理格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16世纪末前,玉米已经在世界上——欧洲、亚洲和非洲,还有一些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岛——广为人知。在欧美大陆建立联络后的五十年后,玉米到达了世界的尽头——中国。——《玉米与资本主义》03: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学习聚焦:随着海上航路的扩展和 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世界 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1.新航路开辟前:东西方贸易局限在地中海区域、欧亚大陆和印度洋沿岸。15世纪中叶前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传统商路。“旧商路”:丝绸之路;贸易限于欧亚;贸易量不大;中心为地中海。2.印度洋贸易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很快出现在印度洋的贸易中,并且在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澳门3.新兴的大西洋贸易(1)原因:新航路的开辟(2)欧洲与美洲的贸易西班牙在16世纪初期,1521-1544年间,平均每年从美洲运回黄金2900公斤,白银30700公斤。到16世纪中叶,美洲的金银产量剧增。1545-1560年间,平均每年运回黄金5500公斤,白银24万多公斤。到16世纪末,世界上近83%的贵金属产量为西班牙所控制。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欧洲人通过开辟出的多条航线和沿海港口,将欧洲生产的手工制品运到美洲出售,换回南美洲的贵金属、蔗糖和烟草。大西洋贸易示意图殖民者的残酷压榨和传染病的流行,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美洲劳动力严重缺乏。欧洲开始资本原始积累。1500至1900年间,非洲运往新大陆的黑累计近1200万,最终抵达的有1000多万,船运过程中损失了150多万,大量毁灭了非洲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三角贸易”非洲劳动力缺失,经济难以发展三角航程一次航行六个月,做三次买卖,获得100%-300%。4.新兴的太平洋贸易:(1)葡萄牙:①形成以澳门为主要中转站的海上贸易网络,贸易路线跨越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②以澳门为据点,参与获利巨大的中日之间的丝银贸易。(2)西班牙:西班牙经营的横跨太平洋的贸易,主要在其两大殖民地菲律宾和墨西哥之间进行。16世纪著名的葡萄牙诗人路易斯·德·卡蒙斯深情描绘他的祖国的:“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欧洲各国印度(果阿)澳门(葡占)中国(明清)美洲(墨西哥)葡萄牙西班牙丝瓷丝瓷丝瓷白银白银丝瓷棉日本白银丝瓷马尼拉白银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欧洲非洲美洲亚洲(武器、手工艺品)(黑奴)(棉花、可可等原料)(黑奴)(金银等贵金属、烟草、棉花等原料)(武器、手工艺品)(白银等贵金属)(香料、茶叶、丝绸等奢侈品)这种新的世界性商品经济关系的意义何在呢?首先,第一次国际分工已经大规模完成,世界正在成为一个经济单位,南北美洲和东欧(与西伯利亚一起)提供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商品,而西欧则指挥这些活动。——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思考并回答3:简要分析15世纪后,商品的世界性流动的影响:5.商品的世界性流动的影响(1)对世界的影响:海上航路的扩展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使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2)对中国的影响: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了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陆路贸易海路贸易太平洋贸易(丝银贸易)大西洋贸易印度洋贸易大西洋贸易①主要贸易路线由陆上转变到海上;②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齐头并进;③贸易范围由地区变为世界性贸易(局部---世界)。海路贸易 主导国 贸易双方及主要交换物 印度洋贸易 西欧 诸国 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 大 西 洋 贸 易 欧美贸易 欧洲生产的手工制品←→美洲贵金属、蔗糖和烟草 欧美非三角贸易 欧洲(纺织品、枪支、手工制品)→ 非洲(黑人)→美洲(烟草、蔗糖)→欧洲 以澳门为主要中转站的海上贸易网络 葡萄牙 A.中国澳门(生丝、瓷器等)→印度果阿→欧洲各国(获取白银) B.中日丝银贸易 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太平洋贸易 西班牙 菲律宾(中国生产的生丝、丝绸、棉布、瓷器)→墨西哥(白银)→菲律宾马尼拉南美洲欧洲非洲欧洲社会嬗变经营方式转变商品种类增加贸易中心转移贵金属涌入西欧金银价格下降商品价格飞涨封建领主地位下降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封建制度濒于解体贸易范围扩大商业强国崛起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 ——斯塔夫里阿诺夫《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04:早期殖民扩张学习聚焦: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的殖民掠夺,改变了世界格局 和历史发展进程,欧洲资本主义获得发展。1.概念:指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即工业革命前的欧洲列强在亚、非、拉美的侵略扩张活动,西、葡、荷、英、法等国。(2)概况A.葡萄牙:将巴西变成殖民地,并在非洲沿岸、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澳门等地建立了几十个殖民据点和商站。B.西班牙:殖民侵略以美洲为主,除巴西之外的中、南美洲广大地区,以及亚洲的菲律宾逐渐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C.17世纪,荷兰、英国、法国也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建立了多个殖民地。1493年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作出仲裁,是西方列强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开始。世界贸易中心转移: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衰落,英国荷兰崛起。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明日黄花,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而(大西洋沿岸)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孔祥民《世界中古史》(4)影响新航路开辟动机:3G(gold黄金;glory荣誉;god 上帝)第一家股份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第一家证券交易所:阿姆斯特丹证交所商业经营方式转变:出现了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思考并回答4:股份公司的出现,对与海上殖民和贸易有何重大影响?1531年,最早的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1602年,荷兰建立起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17世纪后,伦敦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中心。(a)新航路的开辟,为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新的活动场所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A.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对欧洲经济与社会的影响(b)引发了欧洲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①商业革命市场和商品:商业贸易的大扩张使商品种类与流通量成倍增长新的商业经营模式:股份公司与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商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法国、荷兰等新的商业强国崛起。思考并回答5: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对欧洲资本主义影响16世纪,欧洲的黄金从55万公斤增加到119万多公斤……物价上涨使靠工资为生的工人实际工资下降,日趋贫困。按传统方式征收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主,收入减少了。新兴的资产阶级靠使用廉价的劳动力和高价出售产品而得到好处。——孔祥民《世界中古史》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下)第455页②价格革命贵金属源源流入欧洲,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投机活跃。影响:依赖固定地租收入的封建领主经济地位下降,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德]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下)第455页“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马世力《世界史纲》B.对亚非拉(殖民地)的影响:中断了美洲和非洲原有进程,打破了原本多元文明格局,给当地带来了灾难;亚洲帝国也受冲击;殖民者客观上带来先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c)对欧洲资本主义的影响:欧洲从殖民掠夺、商业贸易和奴隶贸易中获得的财富最终转化为资本,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人类开始进入大变革时代;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格局崛起。西班牙殖民者迫害印第安人的惨状(作者系16世纪荷兰画家)C.世界: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西方主导世界的格局开始确立。“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05:纲要上2.明清时期闭关自守的海禁政策我们说康乾时代“为前代所不及,这是就历史的纵向比较而言的。……如果把乾隆朝取得的成绩作横向的考察,即放到当时世界范围中,与欧美国家相比较,那就会呈现出另一幅黯然失色的图景”。 ——戴逸:《论乾隆》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对华贸易,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1.商业新发展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约占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白银资本》06:选必一学习聚焦:17世纪,近代国际法形成,外交制度建立起来。1.国际法的形成原因1500年以后,世界历史进入近代。由于许多欧洲国家脱离了教皇控制,争得了独立,形成了近代主权国家之间的新的国际关系。近代国际法随着新的国际关系的产生而在欧洲产生。——《国际法内容的历史演变与展望》西葡、荷等西欧殖民国家争夺殖民霸权的激烈角逐;民族国家的形成,各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加剧。1625年荷兰人格老秀斯出版了《战争与和平法》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以国际法的形式宣布每个国家的独立、平等;条约必须遵守,奠定近代欧洲国际关系基础。2.17世纪后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07:选必二学习聚焦: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后,贸易中心的转移,商业经营方式和国际贸易格局也发生了变化。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雏形出现)1600至1763年期间,西北欧强国荷兰、法国和英国赶上并超过了西、葡两国。这一发展对于整个世界具有首要意义。它使西北欧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最生气勃勃的地区。西北欧国家在政治、军事、经济以及一定程度的文化上控制了世界。——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推动因素:16世纪的西葡、17-18世纪荷英法加入殖民地争夺行列,海外殖民。(2)结果:欧洲商人和殖民者直接同世界建立商业联系,世界市场拓展。(4)新的亚洲贸易中心形成:16-17世纪(澳门、果阿、马尼拉)(3)商业革命:欧洲贸易中心的转变2.欧洲商业经营方式变化经营方式 主要史实商品交易所 ①出现: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②扩展:阿姆斯特丹出现粮食交易所,伦敦办起综合交易所1694年,英格兰银行创立,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的各职能。1606年现存世界最古老的股票,股票持有人为彼得·哈尔门松,票面价值为150荷兰盾。.....荷兰东印度公司源于1600年以前一次由荷兰多个省份的投资者共同出资赞助的亚洲探险活动。……由六个省份的投资者组建的贸易垄断组织能够将投资者的资本锁定10年期限,并且只有当利润超过投资的资本时,才能进行分红。——威廉·戈兹曼《千年金融史》经营方式 主要史实证券交易所 17世纪后,伦敦的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的中心所以,即便东印度公司没有发展出现代企业的全部特征,为了交易它的股份而成立的阿姆斯特丹股票市场也代表了一个重大的金融创新。——威廉·戈兹曼《千年金融史》1602年,也就是在晋商崛起的时候,在西方的荷兰成立了第一家永久性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之初它就已具有现代公司制度的一些基本特征。1609年,欧洲诞生第一家现代意义的中央银行——荷兰阿姆斯特丹威索尔银行。此时晋商和徽商也开辟了和东印度公司几乎相同的航线,他们曾经控制了一部分从中东、印度、东南亚以及日本和中国出发到欧洲的线路,但仅仅在30多年间,就全盘易手,被以荷兰人为首的欧洲人所击败。——摘编自乔润令《历史上荷兰与山西商人的兴与衰》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荷兰商业崛起和晋商衰落原因。荷兰:创造了先进的证券交易所、近代银行和股份制贸易公司;发达的手工业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世界领先的航海业。中国:商帮大多单干或以家庭和地域合作的私人关系经营商业;明清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和重农抑商政策。14世纪欧洲鼠疫流行了3个世纪,欧洲人口死亡过半。天花导致美洲原住民灭亡,17世纪爆发于墨西哥的黄热病。3.世界史上的疫病“传染病、战争、饥荒”被称为人类悲剧“三剑客”。由传染病导致的死亡人数比战争、饥荒死亡的人数要多。哥伦布大交换的疫病传播晋商和徽商开辟了和东印度公司几乎相同航线,但30多年间全盘易手,被荷兰人为首欧洲人所击败。地理大发现展开了世界文明史转折的序幕,1500年后是先进的西方,落后的东方。4. 明清时期朝贡贸易(官方垄断)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纳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齐涛《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西班牙殖民者占据菲律宾后,开辟了自菲律宾马尼拉到墨西哥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贸易航线”,把墨西哥的银元运到马尼拉,以换取中国商船运到马尼拉的生丝和丝织品。此后荷兰东印度公司也加入进来,和葡萄牙一起除了将中国生丝和丝织品转贩到日本盈利以外,也运往欧洲各地,遂使海上丝绸之路逐渐从区域贸易航线发展为全球贸易航线。——李金明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发展与变迁》 丝银贸易明清时期,大量白银流入国内明清朝廷对朝贡国家、路线、港口、船只数目、贡品种类均有严格规定;清政府在广州设公行,统揽对外贸易事务。十三行石榴苜蓿核桃葡萄汗血马香料、琉璃、乐器、佛教等输入中国: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丝绸、瓷器、茶叶、四大发明等中国输出铁器丝绸商业贸易的发展促进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白银流入,中方出超顺差。商业贸易的影响新大陆物种的外传 物种 传入地区 传入途径 推广玉米 欧洲 亚洲 (中国) 由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初供观赏) 16世纪中期在南欧广泛种植17世纪传遍欧洲。从西亚中亚传入西北 从印度缅甸传入西南 从菲律宾传入东南 明朝传入,先在边疆或丘陵地区种植后拓展到平原地区。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大规模推广。鸦片战争后遍及全国。马铃薯 甘薯 传入途径与玉米相似 16世纪末马铃薯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甘薯推广较为缓慢。明朝时传入中国,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项目 欧洲 中国玉米 ①最初为观赏植物; ②16世纪中叶,在南欧地区广泛种植,成为当地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 ③17世纪,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传遍欧洲 ①明朝时传入中国:从西亚、中亚传入西北地区,从印度、缅甸传入西南地区,从菲律宾传入东南沿海地区;②清朝前期,在全国各地多有种植;乾隆、嘉庆年间,得到大规模推广;到鸦片战争前夕,遍布全国。马铃薯 最初为观赏植物; 16世纪末,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 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甘薯 甘薯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缓慢 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番茄 ①18世纪中叶在欧洲开始作食用栽培;②18世纪末,经过欧洲培育的番茄新品种传回美洲。 ①明朝万历年间,引入中国,长期被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②清朝光绪年间,番茄开始作为食用蔬菜在菜园种植。辣椒 ①15世纪末传入西班牙②16世纪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 明朝时,传入中国,称为“番椒”。哪里有蔗糖,哪里就有奴隶!——埃里克·威廉斯以日本为例,虽然地理位置过北不利于树薯生长,日本人民也从未喜欢上玉米,可是美洲马铃薯,不论甘薯,白薯却都已多年成为该国重要营养内容。17世纪晚期甘薯经琉球群岛,从中国传到日本……甘薯也向众人证明,有了它铁定不会断粮:四个不同的年月里——1832年、1844年、1872年、1896年大量日本人发现,自己是靠甘薯方才活了下来。——《哥伦布大交换》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新旧世界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1.物种交流提高全球粮食产量,促进世界人口激增。著作 时间 记载内容《滇南本草》 1396—1476 “玉麦须,味甜,性微温”《留青日札》 1522—1620 “御麦出于西番,旧名番麦,以其曾经进御,故名御麦”《农政全书》 1628—1639 “别有一种玉米,或称玉麦”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新旧世界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欧洲人已经如此彻底的接纳美洲食物,实在很难想象哥伦布时代之前他们的饮食是何等模样,你能想象没有辣椒的地中海菜,少了有辣椒粉调味的菜吗?谁能想象一位无番茄可用的意大利厨子? ——《哥伦布大交换》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欧洲的家畜,如马、牛、山羊则影响和改变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美洲的烟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洲人和土耳其人的生活习惯。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2.物种交流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及饮食习惯。3.物种交流推动经济和贸易发展,促进世界经济联系增强。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新旧世界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大宗烟草、玉米、橡胶等新物产出现于欧洲市场,原来在近东贸易中数量极少的商品如香料、茶叶、大米、蔗糖等成为大宗商品,进出口量骤增…… 许多昔日的奢侈品成为大众日用品。——李吟枫《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历史作用》材料 包谷:岁共出万余石,苗乡自食并缩酒卖甚众,贫民做耙卖,村市熬糖做粉卖,每石十大官斗,现价易制钱一十二文,较米每石十大官斗现价少易制钱四千六百文。 ——宣统湖南《永绥直隶厅志》4.物种交流引发生态问题(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物种泛滥)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何炳棣、陈树平满山黄又叫加拿大一枝黄花,是外来入侵物种,地地道道的毒草。“生物入侵和气候变化、栖息地减少、环境污染防治一样,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题。”通过将玉蜀黍和甘薯挤塞进每一个角落和每一处缝隙,在1700年至1800年间,棚民(福建等地客家人)和移民让这个国家的种植面积几乎增加了两倍。为了开辟必须的农田,他们砍伐了许多已有树百年历史的森林。失去林木的遮蔽,山坡再也不能蓄住雨水。土壤养分从山丘上被冲刷下来。最终,养分耗尽的土地甚至连玉蜀黍和甘薯都无法滋养了。于是农民会砍伐更多的森林,这个周期又再一次开始。——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08:选必三学习聚焦:殖民者的入侵改变了美洲人口結构.形成了新的族群。1.欧洲的殖民扩张与人口迁移英国诗人邓恩1623年写道:“人非孤岛,无人可以自全。”自发移民:如英国许多清教徒为躲避宗教迫害逃避到北美开拓。被迫移民:西欧国家疯狂开展殖民活动,贩卖黑奴到美洲。……事实上,在殖民时期的巴西,跨民族、跨种族的婚姻是很常见的,由此代代相传下来,比墨西哥的梅斯蒂索人的混血情况要彻底得多、复杂得多。——《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2.美洲族群变化的影响印第安人数量锐减;非洲黑人数量激增;欧洲白人的数量大大增加;混血人种成为美洲大陆的主要居民。欧洲人的发现不仅导致新的全球性的视野,还导致新的全球性种族分布,打破了1500年以前世界范围内的种族隔离。——《全球通史》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发展了欧洲文化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学习聚焦:独立战争后美国与拉美文化,呈现各具特色多元牲。3.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1)独立战争前美国文化的形成特征:各种文化相互融合与混合,形成了多元特征。①种族、血统和宗教上具有多源性和多样性;②欧洲文化主导下的美利坚人意识(拓荒、清教);③地方自治、勤俭务实、重视教育和创造精神;④饮食文化、艺术生活融入印第安和黑人的因素;⑤美式英语。局限:白人对黑人、印第安人的种族歧视和文化优越感。(2)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独立战争直接推动美利坚民族与美利坚文化形成。领域 概况政治文化 1787年联邦宪法,权力制衡原则成为美国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化符号 自由女神像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黑暗面 种植园经济和实行奴隶制(3)拉丁美洲文化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拉丁语语族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是主要语言。特征 拉丁美洲的文化具有多元性表现 A.传统的印第安文化逐渐消失;B.西班牙、葡萄牙文化成为主体,天主教成为拉丁美洲的主要宗教;C.拉丁舞成为拉丁美洲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D.偏远的内陆地区,印第安人保留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23.01.浙江.13)1694年,英格兰银行获准成立,在伦敦商人中大受欢迎,但贵族却对它不感兴趣。尽管英国国王带头认股,成为最早的一批股东,但贵族院却只有两人追随其后。直到1749年,一位英国政党领袖还说:“国家是一条船,地主是船主,商人只是乘客。”这说明A.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还未确立 B.银行的商业经营方式最早出现于英国 C.新的资本价值观念尚未普及 D.“光荣革命”改变了英国的政权结构(23.01.浙江.22)(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二 我国是世界蚕丝业的发源地,丝绸作为我国传统的特色产品,早在张骞开拓“丝绸之路”之前,就已出口国外。至明代,随着地理大发现和太平洋航路的开通,欧洲一些国家如西班牙、葡萄牙开始出现在东方,以中国丝绸为主要贸易品,贩运至第三国,从事赚取超额利润的大规模的“三角贸易”。——摘编自顾国达《近代中国的生丝贸易与世界市场》C对世界市场对欧洲对殖民地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日益成为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从殖民地掠夺大量财富,完成原始资本积累,扩大海外市场,为工业革命的爆发奠定基础。不平等贸易严重损害了亚非拉的利益,造成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落后(破坏性)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进步(建设性)国际贸易的发展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阐明欧洲国家在上述“三角贸易”中的经济获益。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丝绸在我国古代经济活动中扮演的角色。(6分)(23.06.浙江.19)从1750年算起,欧洲人口在100年时间里从1.42亿增长到2.65亿。此前每次人口增长都会带来食物涨价,但这次不同,1800年后,至少在英国,两个指数开始朝相反的方向移动。下列项中,促使这一时期指数“朝相反的方向移动”的主要因素是A.黄热病的肆虐 B.工业企业的增加C.土豆等新物种种植的普及 D.优质高效化肥的广泛应用(23.01.浙江.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 分) 材料一马铃薯主要传播路径示意图——据[日]21世纪研究会编《食物的世界地图》(1)根据材料一,写出马铃薯的洲际传播路径。结合所学,概括马铃薯成功跨洋传播的必备条件。(6 分)(1)路径:从美洲到欧洲,再到亚洲等洲。条件:新航路的开辟;人口跨洋迁移;马铃薯适应性强。C(25.01.浙江.13)有史著谓,达·伽马从印度满载而归获得丰厚利润的消息,像“晴天霹雳”一样震撼着威尼斯,可怕的预感笼罩石头城。当时有威尼斯商人在日记中写道:“收到此消息的时候,整个城市的人……都目瞪口呆,最聪明的人都认为,这是他们听过的最坏的消息。”史著中“可怕的预感”是指(24.06.浙江.22)以茶观史,溯往知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代前中期汉口在茶叶对外贸易中的角色,并概括这一时期汉口茶叶贸易的主要影响。(7分)(1)角色:集散地(中转站)[2分](2)影响:①促进中国茶业发展;②推动商人群体(晋商)的发展;③推动工商业市镇(集镇)的发展[汉口、张家口];④促进万里茶道的开辟;⑤促进中外文化交流。A.传统商路将因新航路开辟而中断(材料理解)B.价格革命会冲击欧洲的封建制度(材料理解)C.“地圆说”的证实势必动摇传统信仰(材料理解)D.欧洲商业格局将要发生重大变化【选二第8课】(材料理解)D全球联系初步建立改变了世界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世界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加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改变了世界格局和历史发展进程西欧资本主义获得发展人口迁移物种交换疾病传播商品的世界性流动早期殖民扩张推 动推 动欧洲主导下的世界格局逐渐形成小结新航路开辟一、人文地理格局之变—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二、世界经济格局之变—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三、人类文明格局之变—早期殖民扩张全 球 航 路 的 开 辟全球联系初步建立世界格局变化改变了世界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改变世界多元文明格局和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世界人文地理格局世界政治和文明格局世界经济格局人口的迁移与物种交换商品的世界性流动早期殖民扩张推 动推 动整体分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