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4张PPT)第3讲 原子核一、天然放射现象、原子核的组成1.天然放射现象.(1)天然放射现象:元素 地放出射线的现象,首先由 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 具有复杂的结构. (2)放射性和放射性元素:物质发射某种看不见的射线的性质叫 .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叫 元素. (3)三种射线:放射性元素放射出的射线共有三种,分别是 射线、 射线、 射线. 自发贝克勒尔原子核放射性放射性αβγ2.原子核.(1)原子核的组成.①原子核由 和 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 . ②原子核的核电荷数= 数,原子核的质量数= . (2)同位素:具有相同 、不同 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 相同,同位素具有相同的 性质. 质子中子核子质子质子数+中子数质子数 中子数位置 化学 2.半衰期.(1)定义: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2)衰变规律:N= ;m= . (3)影响因素: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跟原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三、核力、结合能、质量亏损、核反应1.核力.(1)定义:原子核内部,核子间所特有的相互作用力.(2)特点:①核力是强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②核力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只有约10-15 m;③每个核子只对与它相邻的核子有核力作用.2.核能.(1)结合能.核子结合为原子核时 的能量或原子核分解为核子时 的能量,叫作原子核的结合能,亦称核能. (2)比结合能.①定义:原子核的结合能与核子数之比,称作比结合能,也叫平均结合能.②特点:不同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不同,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放出吸收3.质能方程、质量亏损.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 ,原子核的质量必然比组成它的核子的质量和要小Δm,这就是质量亏损.由质量亏损可求出释放的核能ΔE= . 4.获得核能的途径:重核裂变;轻核聚变.5.核反应.(1)遵守的规律: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2)反应类型:衰变、人工转变、重核裂变、轻核聚变.mc2Δmc2(1)核反应方程: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但不是总质量守恒.(2)核子数越多,结合能越大,比结合能不一定越大.(3)质能方程表明质量和能量有着紧密联系,但不能相互转化.(4)一些重核裂变的产物可能有多种组合.1.[半衰期]下列方法中可以减缓元素放射性的是 ( )A.把该元素放在低温阴凉处B.把该元素密封在很厚的铅盒子里C.把该元素同其他的稳定元素结合成化合物D.上述各种方法都无法减缓放射性元素的衰变速率DBAC4.[核能计算](多选)已知中子的质量mn=1.674 9×10-27 kg,质子的质量mp=1.672 6×10-27 kg,氘核的质量mD=3.343 6×10-27 kg,则氘核的比结合能为 ( )A.3.51×10-13 J B.1.10 MeVC.1.76×10-13 J D.2.19 MeVBC考点1 原子核的衰变规律 [基础考点]1.三种射线的比较种类 α射线 β射线 γ射线组成 高速氦核流 高速电子流 光子流(高频电磁波)带电荷量 2e -e 0质量 4mp,mp=1.67×10-27kg 静止质量为零速度 0.1c 0.99c c(光速)在电磁场中 偏转 与α射线反向偏转 不偏转贯穿本领 最弱,用纸能挡住 较强,能穿透几毫米的铝板 最强,能穿透几厘米的铅板对空气的电离作用 很强 较弱 很弱2.α衰变、β衰变的比较衰变类型 α衰变 β衰变衰变方程衰变实质 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结合成一个整体射出 1个中子转化为1个质子和1个电子匀强磁场中轨迹形状 衰变规律 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动量守恒DD考点2 核反应方程的书写与核能的计算 [能力考点]1.核反应的四种类型类型 可控性 核反应方程典例衰变 α衰变 自发β衰变 自发人工转变 人工控制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同位素,同时发现正电子重核裂变 比较容易进行人工控制 轻核聚变 很难控制3.核能的计算方法(1)根据ΔE=Δmc2计算,计算时Δm的单位是“kg”,c的单位是“m/s”,ΔE的单位是“J”.(2)根据ΔE=Δm×931.5 MeV计算.因1原子质量单位(u)相当于931.5 MeV的能量,所以计算时Δm的单位是“u”,ΔE的单位是“MeV”.(3)根据核子比结合能来计算核能:原子核的结合能=核子比结合能×核子数.DCB【解析】由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得10+1=a+4,5+0=3+b,解得a=7,b=2,故选B.B【解析】根据核反应前后质量数守恒有235+1=141+92+k,解得k=3,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核反应过程中质量亏损1 g,释放的能量为E=Δmc2=1×10-3×9.0×1016 J=9×1013 J,A、C、D错误,B正确.(本栏目对应学生用书P450)B【解析】热核反应指的是轻核聚变,需要很高的温度才能发生,故A、C错误;由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可推出X的电荷数为1,质量数为1,则X为质子,故B正确,D错误.ACAAB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