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江西省九年级阶段评估(七)
历史
注意事项:
1.满分80分,答题时间为75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同学们在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时看到了下图所示的展品,它可以用来研究(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河姆渡人 D. 半坡居民
2. 下面是九年级某同学收集的一位思想家的主张。这位思想家是( )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欲而民自朴。”
A. 孔子 B. 老子 C. 墨子 D. 孟子
3. “秦朝统一,决不全是兵力的关系……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本有趋于统一之势,而秦人特收其成功。”材料表明( )
A. 嬴政在统一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B. 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 秦的统一与军事力量没有直接关系 D. 郡县制的建立是秦统一的必要条件
4. 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发展并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的医学名著是( )
A. 《黄帝内经》 B. 《水经注》
C. 《九章算术》 D. 《伤寒杂病论》
5. 下面是唐天宝年间和宋初秦岭—淮河以南、以北地区户数占全国户数比例统计表。表中的变化( )
时期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户数所占比例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户数所占比例
唐代天宝年间 45.5% 54.5%
北宋初年 59.1% 40.9%
A. 致使丝绸之路严重受阻 B. 导致北宋政治中心南移
C. 加剧了人地矛盾的程度 D. 反映了经济格局的变动
6.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载:“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文献描述的发明是( )
A. 造纸术 B. 活字印刷术 C. 火药 D. 指南针
7.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定,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收入及开支,驻藏大臣每年春秋两次进行审核。这表明该章程的制定( )
A.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B. 标志着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C. 明确了西藏地区的军事受中央管辖 D. 削弱了中央与西北民族地区的联系
8. 下面方框中内容是某学生在历史课上所做的笔记,据此可以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郑成功收复台湾 颁布“禁海令” 设立“广州十三行”
A. 繁荣开放的社会 B. 维护国家的统一
C. 民族关系的发展 D. 明清的对外关系
9.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发布上谕称:“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下至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人人敢死……张我国威。”材料表明义和团运动( )
A. 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B. 是彰显国家实力的运动
C. 得到清政府一贯支持 D. 彻底打败了外国侵略者
10.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集中概括了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的社会政治目标和奋斗的方向,即要在中国建立一个真正的以“三权分立”为核心的近代国家。为此,孙中山( )
A. 创立中华民国 B. 创办《时务报》 C. 废除八股取士 D. 领导武昌起义
11. 下图所示的是某一纪念馆中的建筑。据此推断,该纪念馆是( )
A. 百团大战纪念馆 B. 武汉会战历史纪念馆
C. 辽沈战役纪念馆 D.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12. 以下能够在“抗美援朝”探究性学习活动中作为第一手史料采用的是 ( )
A. 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 B. 电影《上甘岭》
C. 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物 D. 书籍《抗美援朝战争史》
13.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负责主题展板的制作,主题为“改革春潮”,展示了1978年以来我国的改革成就。下列与该展板主题相符的是( )
A. 武汉长江大桥通车现场照片 B. 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雕塑
C. 共和国反腐败第一大案 D. 宏济堂的公私合营
14. 在外交部欧美司工作的周南说:“26届联大的两阿提案能通过,在当时的国际社会上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表决结果一出来,许多非洲国家代表热烈鼓掌。”周南回忆的是( )
A.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国际上出现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15. 亚历山大在其征服范围内大力推行“希腊化政策”:介绍希腊典籍,推广希腊语言,建造希腊式建筑,新建一系列希腊式城市,等等。这说明亚历山大的这些政策( )
A. 传播了民主法制思想 B. 促进了文明向外扩散
C. 导致其他地区的文明消亡 D. 开启了文艺复兴运动
16. 《天方夜谭》被高尔基称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描绘的社会生活所属的国家是( )
A. 古巴比伦王国 B. 古希腊 C. 古印度 D. 阿拉伯帝国
17. 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关于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笔记。据此判断,下列关于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国家 手段 领导阶级 结果
英国 内战和“宫廷政变” 资产阶级与新贵族 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国家
美国 武装斗争 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 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法国 激烈的革命与战争 资产阶级 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最终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A. 是同一时期爆发的 B. 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C. 都由资产阶级领导 D. 都发生在欧洲
18. 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美国分别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两个文献的共同作用是( )
A. 劳动力都获得了解放 B. 都构建了世界殖民体系
C. 科学技术都不断革新 D. 都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19. 图为1919年8月30日美国《芝加哥论坛报》专栏记者凯里·奥尔发表于该报的漫画《后视图》。对该漫画内容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二战后列强间的矛盾一直无法协调 B. 凡尔赛体系的和平基础很脆弱
C. 美国已经取得资本主义世界话语权 D. 一战后各国努力维持持久和平
20. 研究结果显示,自1990年以来全世界局部冲突减少了40%;联合国的预防性外交和其他预防性行动,避免了许多将要发生的战争。这说明( )
A. 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B. 联合国在维护全球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C. 联合国是处理全球冲突军事性组织
D. 联合国能够解决国际贸易中的各种争端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1.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离不开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浏览栏目内容,回答问题。
栏目一 北魏 胡人政权的统治者中汉化最积极、最彻底的当属北魏的 ① (人物)。为了促进鲜卑社会的汉化,他以非常坚决的态度将都城迁到了中华文化的中心地带洛阳。他认为如果是中华文化的正统继承者,生活习惯必须与汉人一致,血统上也应该推进鲜卑人的彻底汉化。 栏目二 唐朝 中国人对与各个邻近民族发展起来的种种迥然不同的关系作出了实事求是的反应:他们有时单纯地试图征服;有时则成立保护国,册封其首领;有时试图通过以“公主”(通常是皇室不显要的姻亲)和亲来确保友好关系。 ——摘编自[英]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栏目三 元朝 元朝时,很多蒙古人迁入中原,同汉族杂居相处。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 中外历史纲要(上)》 栏目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民族团结、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在扩大各民族交往交流中促进民族交融,将推动各民族在各个方面融会贯通,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摘编自何星亮《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中华民族复兴》
(1)浏览栏目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填写①处内容。
(2)浏览栏目二,归纳唐朝民族交往与交融的方式。
(3)浏览栏目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民族”是哪一民族。
(4)浏览栏目四并结合栏目一至栏目三,指出民族交往交融对促进中华民族复兴的作用。以史为鉴,你认为当今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民族关系?
22. 照片源于生活,蕴含着丰富的时代信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结合所学知识,指明材料一中图反映出的共同主题。
(2)从图1和图2中各选一张有关联的时代照片,结合所学自定一个观点,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3. 工厂是工业革命的镜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4年英国曼彻斯特棉纺厂:工人每天工作14小时,工厂里机器轰鸣,空气污浊。童工占工人总数的三分之一,最小的只有6岁。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所述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 1913年美国福特汽车工厂:采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底盘从传送带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每93分钟组装一辆汽车;工人日工资5美元,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
——摘编自《福特自传》
(2)根据材料二,列举与福特汽车同一时期出现的另一种新式交通工具,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新式交通工具和新生产方式的出现对美国的影响。
材料三 德国某大型电子工厂(1989年建成)通过以下技术实现生产自动化:计算机系统实时监控全流程,产品直通率达99.9988%(传统工厂约85%):机器人完成90%的焊接、组装任务,工人仅负责编程与质检:互联网将全球供应商数据接入系统,订单响应时间缩短70%。
(3)对比材料三和材料一,概括材料三所述工厂生产模式的主要创新之处。(至少两点)
(4)行人认为“工业革命既创造财富,也制造苦难。”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24. 为了和平,我们拒绝战争;为了和平,我们需要了解战争,这是每一名中华儿女的责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战争】
材料一 秦朝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在战国长城的基础上修建了万里长城。它保证了边境人民的安全,赢得了短暂的安宁,也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摘编自聂倩倩《长城与秦朝政治经济再研究》
秦长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长城修建是为了抵御哪一少数民族的进攻,并写出秦长城的起止点。
【中国近代战争】
材料二
代表人物 抗战主张
道光帝 尽管战争的结局是残酷的,但道光帝并没有作深刻的自我反省,仍是一如既往地将一切责任卸于下属。他在内心中认定战败的原因在于这批奴才未能实心实力办事,“天朝”的厄运在于缺乏忠贤智良之臣。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李鸿章 面对日本大举出兵,李鸿章让官兵相信“我不先与开仗,彼谅不动手”,“谁先开仗,即谁理绌”……以为,单凭外交上的折冲樽俎,就可以“保全和局”……战争即将开始,清政府及其外交部门一直在等待调停,一个半月过去了,基本上未做军事上的准备…… ——《甲午战争百廿年祭》
慈禧太后 慈禧看到列强未将其列为祸首,大喜过望,立即诏告奕劻、李鸿章,不论条约如何苛刻,均可照办,并慷慨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中国近代史普及读本》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对待外来入侵者态度,并分析清朝在近代一系列反侵略战争中战败的根本原因。
【中国现代战争】
材料三 邱少云,中共党员。1952年10月中旬,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战斗中,邱少云所在营奉命担负潜伏任务。执行任务中,邱少云在距敌前沿阵地60多米的草丛中潜伏时……为了不暴露潜伏部队,他严守纪律,咬紧牙关,双手深深插进泥土中,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剧痛,一声不吭、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年仅26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党和政府决定参加这场战争的根本目的,并概括抗美援朝精神的思想内涵。
【当今国际形势】
材料四 当前……危机持续发酵,地缘政治因素不仅拖累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还给多国民生带来严重冲击。……危机外溢效应显现,与美国不断煽风点火密切相关。美国及其盟友还施压其他国家选边站队,逼迫更多国家加入对俄制裁的行列,大有借……危机在全球掀起一场阵营对立“新冷战”的架势。
——摘编自严瑜《美国无权让世界为其战略私利埋单》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就中国如何应对当今国际局势提出有益的建议。
江西省九年级阶段评估(七)
历史
注意事项:
1.满分80分,答题时间为75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A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D
【17题答案】
【答案】C
【18题答案】
【答案】A
【19题答案】
【答案】B
【20题答案】
【答案】B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1题答案】
【答案】(1)北魏孝文帝(或拓跋宏、元宏 )。
(2)方式:战争征服、设置保护国册封首领、和亲。 (3)民族:回族。
(4)作用:促进民族融合,为中华民族复兴奠定民族基础;传承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社会发展,汇聚复兴力量。
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22题答案】
【答案】(1)主题:祖国统一 。
(2)选图:图1选“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图2选“农民领取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
观点:政策调整推动农村发展。
阐述:20世纪50年代,为适应工业化需求、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化,国家推行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改造),农民自愿入社,走集体化道路,初步建立农村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工业化积累基础。改革开放后,为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生产经营自主权,“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自己的”,激发农业活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所以不同历史时期,农村政策因时调整(从集体化到包产到户 ),都推动了农村生产力发展,说明政策需契合时代需求,才能促进社会进步。
【23题答案】
【答案】(1)历史背景:工业革命推动现代工厂制度的建立,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2)交通工具:飞机。
影响:加速了美国工业化进程,推动汽车工业成为支柱产业;改善了工人生活水平,刺激了消费需求;促进了城市化和交通网络的发展;为其他行业提供了标准化生产的范例。
(3)创新之处:用计算机系统代替人工监控生产流程;机器人大规模替代人工完成重复性劳动;通过互联网实现全球供应链的高效协同。
(4)【示例】赞同。理由:创造了财富: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的飞跃,使商品日益丰富,社会财富增加。
制造了苦难:在工业革命不断发展过程中,初期存在剥削现象(如童工、恶劣的工作条件);后期环境污染加剧,很多工人可能会找不到工作,造成贫富分化加剧。
【24题答案】
【答案】(1)少数民族:匈奴。起止点: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2)态度:妥协、退让。根本原因:清朝封建专制制度的腐败。
(3)根本目的:抗美援朝,保卫国家。思想内涵: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4) 建议:以史为鉴,捍卫国家核心利益 ; 弘扬斗争精神 ;推动和平发展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