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课标: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目录生逢其时,勇担使命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科学体系,指引前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发展历久弥新,与时俱进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听说一些中国高中生,试图通过一两节课弄懂你我深邃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01生逢其时,勇担使命“工业革命前,人类的生产力每1000年才增长1倍,而英国在19世纪的100年中,GDP增长了约4倍。”——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人文灾难及其解决》①工业革命一方面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剧了贫富分化和社会动荡,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准备了经济基础。舞会晚宴 阿道夫·冯·门采尔上层阶级和中层阶级的家庭为伦敦西区带来了一种尊贵的社会地位……主要的劳动阶层区在伦敦城的北面和东面……与伦敦西区宽敞的特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区在其扩展的所有阶段都是密集建筑的。———莫里斯《城市形态史:工业革命以前》一个煤矿工人的儿子问妈妈:“现在天气这么冷,我们为什么不生炉子呢?”妈妈回答:“因为我们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因为煤太多了。卢德运动法国里昂工人爆发武装起义1831→斗争要求提高工资1834年→推翻富人政权,争取民主共和国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要求提高工资,反对私有制社会。1836-1848年,英国工人爆发宪章运动为争取普选权,向国会递交三次请愿书②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准备了阶级条件,也迫切呼唤着科学理论的创立。他们看到了阶级对立,但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他们拒绝……一切革命行动,想通过和平途径达到自己目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③空想社会主义不能承担正确领导工人运动的责任,但他们的一些学说和实践,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准备了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大事年表(部分)1820年出生于普鲁士莱茵省巴门市。1818年出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1842年为《莱茵报》工作。1843年《莱茵报》遭到迫害,被迫离职。1844年,恩格斯与马克思结下亲密友谊,1846-1847年间,两人先后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和德意志工人协会。1837,在巴门市当办事员。1842,赴英国到自家工厂当职员,与马克思短暂接触。1847年,恩格斯参加正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马、恩为其改了称呼、口号、目的。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发表。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去世。1895年8月5日,恩格斯去世。④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与工人运动实践,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付出了个人努力。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经济基础: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阶级基础:三大工人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理论基础:吸收空想社会主义的等优秀思想成果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长期的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发展02科学体系,指引前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这一事实中可以得出两个结论: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为了这个目的,各国共产党人集会于伦敦,拟定了如下的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地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发展规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核心内容:剩余价值理论。提出唯物史观。①创办报纸宣传革命②组织工人参加武装起义③革命失败后,继续进行理论探索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作为指导,通过深刻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并使唯物史观得到科学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发展。《资本论》全书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构成了马克思对过去历史的解释基础。就未来而言,马克思确信资本主义将让位于社会主义,他的确信是基于他的第三个主要学说——剩余价值理论。——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三大理论来源古典哲学(德意志)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空想社会主义(英法)圣西门(法)欧文(英)傅立叶(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2018年《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立足世界——解释世界——影响世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03历久弥新,与时俱进第一国际(1)成立: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2)意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第一国际会员证在第一国际存在的12年中,加强了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它所建立的支部几乎遍布整个欧洲,继而越过大洋扩展到美国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1876年7月15日,第一国际宣布解散。(1)成立: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2)意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空想-科学理论-实践(1)时间:1871 年3月——5月(2)性质:第一个工人政权巴黎公社运动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也就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马克思爆发的偶然性、失败的必然性、意义的深远性、教训的深刻性它是在巴黎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府的基础上建立的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成员,大多数是工人;其中有些委员虽然从事不同的职业,但他们被公认是工人阶级的代表。公社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做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尝试;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触及资本主义私有制,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3)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不是一个全国性的政权,而是一个城市自治组织。巴黎公社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一个民主的政权。材料:公社委员分为多数和少数两派。多数派是布朗基主义者,布朗基主义者还未脱离空想社会主义的范畴,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少数革命家身上,有革命盲动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倾向,对工人阶级的政治能力不信任,有集权专制倾向;少数派是蒲鲁东主义,蒲鲁东主义者企图以小私有制普遍化代替资本主义所有制,用小生产来代替社会化大生产的空想,实际上对资产阶级的统治是有利无害的。----马克思《法兰西内战》巴黎公社的指导思想不是马克思主义,它只是将“建立属于工人阶级自己政权”的这个理论用实践证明了而已。根本原因:法国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客观条件还不成熟客观原因:资产阶级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国内外联合镇压(法国资产阶级和普鲁士)主观原因:法国工人阶级力量弱小,在政治上还不成熟(没有自己的政党、缺乏科学理论指导、没有联合一切革命力量等)“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中学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他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却债务缠身,大半生穷因潦倒;他出身于中产阶级上层,却热情捍卫工人利益。他一生清苦,颠沛流离。从来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活着的时候受到各国政府无论是专制政府还是共和政府的驱逐。他忍受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贫困、疾病、丧子、亡妻、嫉恨、诽谤的折磨。尽管如此,他的一生仍义无反顾地追求真理。——英国《焦点》月刊“千年第一思想家”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理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感,敢于和善于吸取人类社会不断积累的文明成果而不断焕发科学的青春,它真善美的学说,至今仍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无论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的国家都可以借鉴。“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二战后,埃及史学家艾哈迈德指出,大量外国金融资本的涌入使埃及受制于资本市场和欧洲政治,英国借此殖民埃及并建立了自己的垄断体系;埃及经济学家拉希德强调科学技术是塑造埃及历史的主要力量,认为只有遵循上层制定的计划、集体化和大规模工业化的纲领才能保证国家的发展。他们的观点A.肯定了杜鲁门主义B.推动埃及践行苏联模式C.符合不结盟的原则D.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答案】D【解析】据材料“科学技术是塑造埃及历史的主要力量”结合所学可知,艾哈迈德指出大量外国金融资本涌入使埃及受制于资本市场和欧洲政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关于资本扩张导致殖民压迫以及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解,拉希德强调科学技术是塑造埃及历史的主要力量,这与马克思主义强调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认识有相似之处,可见,他们的观点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故选D项;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转折点,主要内容是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与材料中两位学者关于埃及经济、政治发展的观点并无直接关联,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两位学者对于埃及经济的看法,没有提及苏联模式,排除B项;不结盟运动强调独立自主、非集团化,主要是在冷战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为摆脱美苏控制而采取的外交政策,材料仅是埃及国内的经济问题,与不结盟原则无关,排除C项。2.1871年9月,第一国际伦敦代表会议通过的由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关于工人阶级政治任务的决议》指出:“工人阶级在它反对有产阶级联合权力的斗争中,只有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对立的独立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这揭示了A.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B.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C.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D.工人阶级的力量薄弱【答案】A【解析】1871 年,《关于工人阶级政治任务的决议》强调工人阶级要组织成独立政党才能有效行动,这是对巴黎公社失败教训的总结。巴黎公社时期,工人阶级由于缺乏统一的、成熟的政党领导,组织不够严密、行动不够协调,最终导致失败,故选A项;材料主要强调工人阶级自身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并未涉及资本主义制度,排除B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包括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等诸多方面,而材料只涉及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不能全面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排除C项;材料指出工人阶级需要组织成独立政党,这是一种行动策略的指导,而不是在突出工人阶级力量本身的强弱问题,排除D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