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专题训练:综合题1.北极熊以海冰作为平台来捕猎海豹。由于全球变暖,温度升高,北极海冰每年都更早地融化,导致北极熊获取食物困难,不得不长距离游泳或到岸上寻找食物。根据材料内容,描述北极熊在气候变化时的行为变化。(1)气候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气候变化导致北极熊生存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3)北极熊为了适应环境作出的行为变化是 。(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动物为了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行为变化的是( )。A.大雨过后,蚯蚓从土壤中爬到路面B.肺鱼在缺水的季节把自己裹在泥土里C.蜜蜂跳“8”字舞传递信息(5)海洋不仅是北极熊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也为人类提供了( )等重要资源。A.能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B.木材、淡水、土壤 C.风能、太阳能、潮汐能(6)有些自然资源,在合理的开发下,消耗速度和恢复速度能达到平衡,或者能够为人类反复利用。以下属于这种资源的是( )。A.石油 B.森林 C.煤炭(7)海洋资源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我们要怎样保护海洋资源?2.仔细观察图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是绿豆苗地常见的 (选填“食物链”或“食物网”),它最顶端的消费者是 ,生产者是 。(2)在该生态系统中,若瓢虫灭绝了,那么其他生物会________。A.灭绝 B.生活得更好 C.受到一定影响3.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回答问题:(1)这是部分 (填“草原”或“海洋”)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的示意图。(2)食物链通常是从 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3)该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以表示为 。(4)由于人类大量捕猎狐,短期内会使兔和鼠的数量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造成这个生态系统的破坏。4.材料阅读: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并不需要阳光,而是依靠海底火山提供的能量。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太阳光逐渐成为了地球生物能量的来源,地球上的生物以太阳光为基础,演化出了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的光能转化为营养物质供自己生长。正是有了阳光地球上才有了各种各样的植物。参照食物链,描述太阳为人类和动物提供能量的过程。(1)植物吸收阳光,通过( )把光能转化为营养物质供自己生长,地球上的食草动物如鹿、牛、羊、马、大象等食用这些植物,食肉动物如老虎、狮子、豹子等又去以食草动物为食物,这样就发生了( )。(2)地球上绝大多数生命体直接或间接的能量来源是( )。(3)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也离不开太阳,它们用完了就没有了,所以它们都是( )的能源。5.小明用一个去盖的大塑料瓶制作生态瓶(如下图),他在生态瓶中装了一些沙石,种了一些水草、浮萍,养了一些小鱼、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瓶中的动物和植物都属于 (填“生物”或“非生物”)。(2)在生态瓶中放置动物和植物时,要先放 ,再放 。(3)小明发现生态瓶中的小鱼频繁浮出水面,若给生态瓶中再加入两棵水草,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 (填“增多”或“减少”)。6.设计制作小船:(1)小船的设计制作需要考虑船的形状、 、 、 。(2)下列设计制作小船的步骤排序正确的是( )。①画出设计图,标注材料和结构 ②列出所需的材料,计算所需的费用③明确设计目标和要求 ④讨论设计图的合理性和可靠性A.③①④②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3)在设计制作小船的过程,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为了造出理想的船,不需要管设计图,根据自己的想法尽情发挥B.在设计制作小船时,小组成员要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分工合作完成C.按设计图制作小船,如果遇到问题,可适当调整设计方案,并在设计图中做出标注7.某科学实验小组,用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铝箔做成了3艘小船,甲、乙、丙分别是3艘小船的设计图。甲 乙 丙(1)根据设计图,可以计算出船的体积。甲船体积是( )cm3;乙船体积是( )cm3;丙船体积是( )cm3,( )船的载重量最大。(2)我们向小船中添加垫圈时,小船会( )(填“上浮一点”、“下沉一点”或“不变”),小船排开的水量会(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实验中,我们有一次测得甲船和乙船最多所能装载的垫圈数量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说明船的载重量与船只体积大小无关B.这是因为甲船和乙船的体积相差不大,以及实验误差的影响C.实验失败,必须采用和课本上一样大小的铝箔纸进行实验(4)丙船最多能装载的垫圈数量( )乙船最多能装载的垫圈数量。A.大于 B.小于 C.等于(5)在测试小船载重量时,当放到第20个垫圈时小船下沉了,则该小船的载重量为( )的质量。A.19个垫圈 B.20个垫圈 C.21个垫圈8.小华为了比较铝箔船的重量,分别用边长为12 厘米的三张正方形铝箔纸,设计并制作了三艘小船,甲、乙、丙分别是三艘小船的设计图,如下图(单位:厘米)。(1)铝箔纸在水中是沉的,但做成船形后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受到的浮力变 了。(2)在小华研究的这个实验中,保持不变的因素是铝箔纸的 (填“重量”或“面积”)。(3)小华往铝箔船中放垫圈时,应该把垫圈 (填“平铺放”或“叠放”);放入垫圈后,铝箔船会 一点。(填“上浮”或“下沉”)(4)设计图中的3艘铝箔船,体积最大的是 ,载重量最大的是 ,稳定性最好的是 。9.材料一:据统计,生产1吨纸需要20棵大树、300吨水计算,生产55万吨纸就要砍伐1100万棵大树、消耗1.65亿吨水,产生的污水又要更多的费用去治理,给人类的资源、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垃圾回收,变废为宝。回收1吨纸能生产再生纸800千克,也就相当于少砍16棵大树,少消耗很多纸,大家行动起来,节约用纸,保护环境。材料二:水利部统计显示,2022年8月25日旱情高峰时,长江流域耕地受旱面积达6632万亩,有499万人、92万头大牲畜因旱供水受到影响。(1)造纸会产生下列哪些环境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不会造成环境 B.产生大量废水污染 C.森林资源破坏(2)用回收的废纸做再生纸有什么意义?( )A.保护环境 B.节约能源 C.二者都是(3)下面是再生纸的制作方法,正确的顺序是( )。①加水搅拌成稀纸浆 ②挤压出水分 ③晒干 ④平铺在毛巾上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4)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值得提倡的是( )。A.不间断放水刷牙 B.为了洗干净衣服使用大量的洗衣粉 C.用洗脸水冲洗厕所(5)人类在面对一个具体的环境问题时,治理的原则应该是( )。A.多种措施合理、平衡使用 B.找一种最有效的措施即可 C.顺其自然,任其发展10.近年来,由于人口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速度持续大幅度增长。下列是小明一家在某一天产生的垃圾:菜叶、瓜皮、鱼骨、蛋壳、苹果核、生日蛋糕包装盒、易拉罐牛奶盒、啤酒瓶、废报纸、用过的餐巾纸和卫生纸等。(1)下列关于垃圾的说法,错误的是( )。A.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B.为了提倡节俭,我们要多用一次性筷子C.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2)下列标志中,属于可回收物标志的是( )。A. B. C.(3)关于菜叶、瓜皮、鱼骨、蛋壳、苹果核等垃圾的处理方法比较合理的是( )。A.回收利用 B.堆肥 C.填埋11.2024年6月 5日是第53个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环境日主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了响应这一号召,学校举办了“无废校园周”活动,请回答:(1)校园食堂号召大家“光盘行动”,拒绝剩菜剩饭,这样的做法属于( )。A.减量化 B.再循环 C.再利用 D.堆肥箱(2)晴朗的午后,校园环保小卫士在操场上发现一个矿泉水瓶,水瓶内侧有很多小水珠(如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瓶内温度高于外界温度 B.瓶内温度低于外界温度C.瓶内温度与外界温度相同 D.矿泉水瓶被晒化了(3)同学们打算利用空饮料瓶制作滴灌装置,以便暑假时给植物浇水,以下做法合理的是( ) 。A.为了节省时间,直接动手制作 B.为了节省时间,不用测试直接用到花盆上C.先进行设计,再根据设计图制作 D.边制作边设计,遇到问题可以直接修改(4)无废校园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减少垃圾,以下做法值得在学校推广的是( )。A.用一次性纸杯喝水 B.用单面方式打印资料C.用旧报纸练习书法 D.用塑料袋装一包牛奶(5)学校倡议“绿色出行,低碳生活”,某同学认为公交车比私家车大得多,坐公交车排放的碳更多,所以坐公交车更不环保,你认可这种说法吗?请说明你的理由。12.蒸锅的研究。蒸锅是家庭中常用的厨具,通常由锅体、蒸架、锅盖三部分组成。使用时,锅体中放水,蒸架上放食物。(1)蒸菜时,小强记录水从开始加热到不断沸腾过程中的温度数据,并绘制成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可知,水开始加热后,到( )的时候开始沸腾。A.第2分钟 B.第6分钟 C.第14分钟 D.第10分钟(2)利用统计图推断,如果继续加热至16分钟,锅中的水的温度将( )。A.保持不变 B.继续上升 C.迅速下降 D.无法判断(3)利用统计图分析,加热前的冷水温度最可能是( )。A.1℃ B.20℃ C.60℃ D.96℃(4)蒸菜时,随着水温逐渐升高,锅中水的蒸发速度( )。A.保持不变 B.逐渐加快 C.逐渐减慢 D.无法判断(5)蒸锅的锅底是平的,当用小火在锅底中心加热时,用示意图来表示热在锅底表面的传递过程,最合适的是( )。A. B. C. D.(6)当用小火在锅底中心加热时,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式称为( )。A.热对流 B.热传导 C.热辐射 D.热交换(7)下列示意图中(黑点为加热点),能正确反映热在水中传递过程的是( )。A. B. C. D.13.小科发现,如果在天气寒冷的冬季点外卖,很可能由于配送路程较远而导致收到的食物已经变凉了。小科认为,如果要减慢食物变凉的速度,可以用一些材料将食品盒包住。他使用三种不同的材料包裹食品盒并进行测试,得到了下表的数据。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包裹的材料 温度(℃)初始温度 10分钟后 20分钟后 30分钟后 40分钟后甲盒:无包裹材料 55 40 27 17 11乙盒:泡沫制品 55 52 49 47 46丙盒:棉布制品 55 44 35 27 20丁盒:羊毛制品 55 48 43 37 33(1)甲盒没有用任何材料包裹,目的是( )。A.增加实验组数量,减小实验误差B.检测温度计是否准确C.与有材料包裹的食品盒温度形成对比(2)小科在设计实验时,需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有哪些?(请写出两点)① 。② 。(3)分析上表数据可知,三种材料中,保温性能最好的是( ),最差的是( )。A.泡沫制品;棉布制品 B.棉布制品;泡沫制品 C.羊毛制品;泡沫制品(4)为了让食物变凉的速度慢一些,小科建议外卖员使用 对外卖盒进行包裹,因为 。14.在淘宝上出现了一款杯子——“55度杯”(结构示意图如图),据说这款杯子可以将开水和凉水的温度在短时间内调节到55℃,堪称喝水神器。那么,它到底用了什么“黑科技”呢?55度杯官方宣传中是这样介绍的:不锈钢内胆夹层中有一种微米级传热材料,可随着温度变化实现可逆的固液转换从而实现升温和降温的功能。(1)当我们倒入100℃的开水后,由于不锈钢传热本领好,热量会快速从 传递到 (以上两空填“水”或“微米级传热材料”),这时热传递的主要方式是 ,在这个过程中微米级传热材料由固态变成液态。(2)当我们喝完热水倒入冷水的时候,微米级传热材料瞬间 (填“释放”或“吸收”)热量,杯中的水温度升高到55℃,同时微米级传热材料变成固态。15.如图甲所示,为住宿酒店提供的一款带有温度显示的电热水壶。小飞学习小组利用它来观察水的沸腾,记录相关的数据后,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时间关系图。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乙图中,AB段水是否沸腾? ,BC段水是否沸腾? (两空选填“是”或“否”);(2)在CD段对应的时间段内,热水壶是否通电? (选填“是”或“否”);(3)分析A到F过程,我们可以知道:当水沸腾时,水的温度 同时还要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8页,共9页第9页,共9页《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专题训练:综合题》参考答案1.(1)全球变暖,温度升高。(2)北极海冰提前融化,捕猎平台减少,食物获取困难。(3)长距离游泳或到岸上寻找食物。(4)C(5)A(6)B(7)减少污染(如不乱丢垃圾)、禁止过度捕捞、保护海洋生物栖息地、合理开发资源等。2.(1) 食物网 小鸟 绿豆苗(2)C3.(1)草原(2)绿色植物(3) 5 草→鼠→蛇→鹰(4)增加4.(1) 光合作用 能量转移(2)太阳(3)不可再生5.(1)生物(2) 植物 动物(3)减少6.(1) 船的大小 船的材料 船的动力(2)B(3)A7.(1) 100 128 64 乙(2) 下沉一点 增大(3)B(4)B(5)A8.(1)大(2)面积(3) 铺放 下沉(4) 甲 甲 甲9.(1)A(2)C(3)C(4)C(5)A10.(1)B(2)A(3)B11.(1)A(2)A(3)C(4)C(5)不认可,公交车承载人数多,如果不做公交车私家车的数目会更多,碳排放也更多。12.(1)D(2)A(3)B(4)B(5)C(6)A(7)D13.(1)C(2) 包裹材料的厚度不变 包裹材料的质量不变(3)A(4) 泡沫 泡沫材料的保温效果较好,且较为轻便14.(1) 水 微米级传热材料 传导(2)释放15. 否 是 否 不变 不断加热答案第2页,共3页答案第3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