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历史临考冲刺卷G1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30分。1.它是由国家征调农民和强迫奴隶劳动完成的,其气势之宏伟,技巧之精湛,令人惊叹。它是古埃及人勤劳智慧的丰碑,也是专制王权残暴的象征,是人民灾难的见证。对“它”描述正确的是( )A. 是古印度国王权力的象征 B. 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C. 反映了古埃及封建社会状况 D. 是古埃及法老的寝宫2.“它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真正享受权利,而妇孺、外邦人、奴隶被排除在外。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文中的“它”指的是( )A. 雅典的民主政治 B. 拜占庭的《查士丁尼法典》C. 斯巴达的贵族政治 D. 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3.19世纪90年代,张之洞在创办汉阳铁厂时,招引商贾,吸引各行业商人前来投资,在官商合办问题上持开明态度,革新了民资与政府投资合办铁厂企业的新形式。这一举措( )A. 促进了洋务企业的民营化 B. 体现企业在创办形式上的创新C. 保证了军事工业稳健发展 D. 加快铁厂建设由官办转为商办4.西欧封建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下列哪种情况不在起诉的范围之内( )A. 佃户在劳役中怠工 B. 佃户不能完成劳役C. 佃户未按规定缴纳足额的租税 D. 佃户经领主允许因事缺席庄园法庭5.大化改新后,私地转化为国有的公地,私民转变为公民,公民分得了土地,摆脱了依附地位,生产积极性提高。这表明大化改新的实施( )A. 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B. 挽救了日本的民族危机C. 促进了日本社会转型 D. 扩大了日本的对外交往6.琅城是法兰西东北部的一个城市,主教也是这里的领主,控制着城市。琅城居民募集金钱,赎买了自治权。但主教挥霍了赎金后,背信弃义,擅自取消了琅城的自治权。1112年,愤怒的市民举行起义,杀死主教,此后又坚持斗争多年,终于取得自治地位。据此可知,琅城自治权的取得( )A. 缘于宗教改革的深入开展 B. 是借助金钱赎买或武力斗争为手段C. 为法国大革命创造了条件 D. 完全摆脱了国王和封建领主的控制7.“建筑师为赞美人类的形体比例而创作,而不是创造让人类在上帝面前看上去渺小、无足轻重的建筑。”以上观点体现了( )A. 人文主义精神 B. 自由平等思想 C. 民主科学精神 D. 民族主义理论8.《后汉书 皇甫嵩传》记载,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洛阳)震动”。材料反映的是( )A. 牧野之战 B. 陈胜、吴广起义 C. 黄巾起义 D. 楚汉之争9.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又举起来。这里描写的是( )A. 三元里民众的抗英斗争 B.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C.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 国民革命军的北伐10.美国1787年宪法中明确规定:“所有间接税、进口税与货物税应全国统一 对于任何一州输出的货物,不得征收税金或关税。”这一规定( )A. 体现了分权制衡的政治原则 B. 有利于美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C. 说明联邦政府权力高于各州 D. 改变了联邦政府软弱无力局面11.如表是1787-1865年英国女性对家庭经济贡献(%),由此我们可得知( )时期(年) 1787~1815 1816~1820 1821~1840 1841~1845 1846~1865高工资农业区 10.5 19.9 9.2 7.4 13.9煤矿等矿业区 20.1 26.3 25.3 13.4 0.0各类纺织工厂区 32.1 25.1 36.5 39.7 47.1A. 女性的政治地位逐步提高 B. 机器生产加剧了工人失业C. 轻纺工业成为重要经济部门 D. 开始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12.如图反映了11世纪以后西欧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处为( )A. 封建庄园 B. 集中手工工场 C. 租地农场 D. 独立自治区13.在中世纪,西欧文学艺术创作的很多素材来自《圣经》中的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6-7世纪唯一有文化的人是教士,唯一的精神生活在修道院;756年,加洛林王朝君主丕平建立“教皇国”,欧洲逐渐形成了王权与教权并立的局面。这些现象反映了( )A. 中世纪西欧政治的黑暗腐朽 B. 基督教会在中世纪影响广泛C. 宗教神学思想阻碍经济发展 D. 中世纪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14.如表为19世纪60年代世界上重要革命或改革简表,它们本质上都( )事件 主要内容 人物美国南北战争 颁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林肯日本明治维新 废藩置县,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等 明治天皇俄国农奴制改革 废除农奴制,农民购买份地 亚历山大二世A. 通过暴力革命彻底推翻旧制度 B. 以维护国家统一为根本目标C. 推动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 完全保留原有土地贵族特权15.英国人大卫 兰德斯曾说:“工厂是一种新的监狱,而时钟则成为新的狱卒。”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工业革命诞生了钟表制造业 B. 工厂成为了犯罪频发的地方C. 工人的政治地位提高 D. 工业化使民众生活习惯发生改变16.1882年,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正式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参加协约国一方对德作战,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 列强的外交政策以自身利益为转移 B. 意大利政府是毫无信义可言的政府C. 同盟国集团内部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 D. 协约国集团比同盟国更具有吸引力17.“它使1921年春天苏俄政权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该材料主要论述了新经济政策()A. 实施的背景 B. 实施的内容 C. 实施的过程 D. 实施的作用18.下列选项最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A. ①启蒙运动 ②早期殖民掠夺 ③美国独立战争B. ①经济危机 ②法西斯专政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C. ①明治维新 ②甲午中日战争 ③抗日战争D. ①新航路开辟 ②文艺复兴 ③工业革命19.社会福利是衡量一个社会现代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社会保障制度源于( )A. 政府的调整 B. 工人的斗争 C. 资本家意识的提高 D. 凯恩斯理论的影响20.2024年11月11-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与会国就减缓、适应、损失与损害等议题达成了一揽子平衡成果。这说明当今世界( )A. 大气污染十分严重 B. 全球变暖影响深远 C. 淡水资源面临短缺 D. 人类命运休戚与共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21.从战国时期的秦国到大秦帝国,在变革、创新中一路走来经历了兴衰与荣辱,留给后人警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而赋税平……居五年,秦人富强。——摘自司马迁《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材料二 秦朝在中央设置佐皇帝处理政务的左右丞相、主管军事的太尉以及掌管重要文件、监督百官和司法审判的御史大夫。他们互不相属,互相牵制,从而保证决断权集中在皇帝手中。——摘自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三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一夫作难而七隳(hui,毁坏),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就是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摘自贾谊《过秦论上篇》(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中直接损害旧贵族利益的措施。并指出这一变法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朝在中央主要设置的官职。并指出秦朝设置这些官职的最终目的。(3)材料三中作者认为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此观点是否正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4)综合上述材料,从秦的发展演变中,你能得到哪些认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但丁:“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薄伽丘:“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达 芬奇:“你不能爱或恨一件事物,除非你事先了解它。”莎士比亚:“人是宇宙的精神,万物的主宰。”材料二:法语“启蒙”的意思是“光明”,思想家们借用它代指智慧和理性。启蒙运动的主要参与者是知识分子,……涌现出许多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被视为启蒙运动的旗手,他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孟德斯鸠是最博学的启蒙学者,他提倡分权制衡的政治模式。卢梭则主张最大限度的让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材料三: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正是由于她紧紧抓住和回答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趋势、本质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是由于她……敢于直面矛盾的斗争精神和透彻的理论说服能力,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成为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的强大思想武器。——摘自国防大学刘志兵宣讲文稿(1) 材料一所示内容体现的思潮是什么?该思潮引发的思想文化运动产生的经济根源是什么?(2)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写出启蒙运动的中心国家。美国哪一文献体现了孟德斯鸠的理念?(3) 材料三中的“她”指什么?综上,谈谈思想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2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②轻视阶段(1840~1905)……④赞赏阶段(1937-1945)……⑥敌对时期(1949~▲)——摘编自袁明《略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材料三 1941年12月7日,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材料四据报道, 2018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与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经济体系的特征相关,从根本上是由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分工和产业链分布格局决定的。(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图片所反映的史实如何促进美国的崛起。(2)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②轻视阶段”,美国直接参与的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同一世纪20年代,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伙同其他与会国签订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对中国产生什么严重后果?(3) 据材料三,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用一句话概括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4) 据材料四,产生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时代背景是什么?中美两国怎样做才能既保持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又能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请你写一条建议。1.【答案】B2.【答案】A3.【答案】B4.【答案】D5.【答案】C6.【答案】B7.【答案】A8.【答案】C9.【答案】C10.【答案】B11.【答案】C12.【答案】C13.【答案】B14.【答案】C15.【答案】D16.【答案】A17.【答案】D18.【答案】B19.【答案】A20.【答案】D21.【答案】(1)措施: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和土地;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建立县制,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开阡陌废除井田制。(有效运用材料文字酌情给分)作用:秦人富强;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2)设置的官职: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目的: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加强皇权,巩固统一。(3)主要原因:仁义不施。此观点正确。理由:秦朝统治者实行残暴统治,压迫民众。(答到徭役和兵役繁重、赋税沉重、刑法残酷、焚书坑儒等)(4)认识:国家要积极改革创新;改革会触犯某些势力的利益,涉及利益的重新调整;改革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央机构要分工明确,分权制衡,提高效率;统治者要了解民情,体恤民力,施行仁政等。(言之有理即可)22.【答案】【小题1】思潮:人文主义经济根源: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或商品经济的发展)【小题2】中心国家:法国;文献:1787年美国宪法【小题3】“她“:《共产党宣言》;积极作用:思想文化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23.【答案】【小题1】图一: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图二:经过美国内战,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图三:在遭受经济大危机后,罗斯福实施新政,使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小题2】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果:中国仍未摆脱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小题3】原因: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作用:牵制并消耗了日本的战斗力【小题4】背景:经济全球化。建议: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中美应以联合国为合作平台,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对话交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