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历史冲刺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25分。1.图片是了解历史的最佳途径之一,通过如图图片,我们可以了解到的历史是( )A. 人类的起源 B. 原始农业兴起 C. 华夏族形成 D. 早期国家产生2.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搜集了下列两幅图片,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发达的农业生产 B. 繁荣的商业 C. 手工业的兴盛 D. 独特的活字印刷3.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一般是指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战国时期开始于( )A. 公元前4世纪前期 B. 公元前4世纪后期 C. 公元前5世纪前期 D. 公元前5世纪后期4.阶级是按照人们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不同地位而划分的,历史上长期奴役剥削民众的“地主”阶级在我国早已被消灭。使“地主”阶级退出历史舞台的变革是( )A. 三大改造 B. “大跃进”运动 C. 土地改革 D. “文化大革命”5.有研究数据表明,在工业生产方面,由国家下达的指令性计划产品品种由1984年的123种减少到1988年的50种;在流通领域,1990年时,国家定价的产品约占25%,其余均为国家指导价和市场价。这一变化得益于当时中国( )A.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B. 全面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C. 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D. 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6.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有( )①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②朝政日趋腐败,农民负担过重③节度使权力过大,势力膨胀④发生自然灾害,导致大面积饥荒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7.如表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统治者的行为和职责。据此可以推断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 )国王汉谟拉比 国王任命的总督 基层公社的首领下令并严厉监督总督兴修水利,在位的好几个年份都作为“开凿河渠之年”而载入史册。 分管各城市和州的军事、行政、税收、司法和水利灌溉。 管理公社的土地、分配水流、管理市场、管理税收和司法等。A. 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B. 建立严密法律体系C. 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D. 重视发展商品经济8.据史料记载:“炀帝巡幸,乘龙舟而往江都……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船舶)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这可以佐证大运河( )A. 加强了边疆控制 B. 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C. 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D. 灌溉了成都平原9.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这部著作是( )A. 《齐民要术》 B. 《天工开物》 C. 《农政全书》 D. 《本草纲目》10.某班同学在历史探究学习中,围绕主题整理了如表所示目录,他们探究的主题应该是( )※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平定准噶尔叛乱※雅克萨之战A.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C. 强化君主专制制度 D. 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社会变化11.以下表格反映出( )人物 主张林则徐、魏源 高举“经世致用”的大旗,引领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康有为、梁启超 提出“能变则全,不变则亡”,推动戊戌变法的开展。孙中山 坚持“天下为公”的价值导向,创立并维护中华民国。A. 近代中国救亡图存深受西方外来文化影响 B. 思想解放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运动C. 西学的广泛传播推动并加深中国社会变革 D.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有极强的功利主义倾向12.电影《我的1919》中顾维钧的台词有:“你们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山东省的三千六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呢?四万万中国人民该不该愤怒?我想请问,日本的这个行为,算不算是盗窃?是不是无耻啊?是不是极端的无耻?”为此,中国人民的反抗是发起(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国民革命13.“挥笔九一八,昂首啸长空、国耻民众恨,历经百年痛……莫忘民族恨,警钟要长鸣。”每当看到右图残历碑,就会不由得令人想起这段诗句,以下对残历碑及诗句所纪念的相关历史事件,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B. 中国的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C. 是中国人民的十四年抗战开始D. 此后不久东三省沦亡,伪满洲国建立14.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日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④①③② D. ④②①③15.《荷马史诗》分为《伊里亚特》和《奥德赛》,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它是( )A. 研究早期埃及社会的重要史料 B. 研究印度孔雀王朝的主要文献C. 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D. 研究罗马帝国时期的重要史料16.“在中国这样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完成消灭私有制这样一个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变革,不但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使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同时也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材料中提到的历史事件( )A. 实现了民族独立和解放 B. 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 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D. 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17.对如图解读正确的是( )A. 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B. “一五”计划时期的劳模C. 艰苦奋斗年代的楷模D. 改革开放的时代标兵18.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A. 土地改革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 民主与法制建设 D. 国有企业改革19.服饰的变化往往体现了时代精神的变化。从“长袍马褂”到“西装”、“中山装”的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 )A. 日趋保守,缺乏活力 B. 禁锢人性,理学盛行C. 日益自由,文化交融 D. 思想僵化,缺乏生机20.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 戊戌变法时期,中国早期的民营出版企业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出现B. 20世纪30年代,在抗日救亡的高潮中,聂耳谱写了《义勇军进行曲》C.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D. 1947年6月底,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开辟了鄂豫皖解放区21.有一幅画描绘了人类求知过程的“知识山”,一路逐级而上,分别是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在顶峰的则是神学。这种概念最可能出现在( )A. 公元前2世纪的罗马 B. 3世纪的印度 C. 13世纪的巴黎 D. 19世纪的英国22.阅读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符合历史实际的是时间 重大历史事件1785年 瓦特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1840年前后 英国宪章运动1848年 马克思主义诞生1850年前后 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1870年前后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1871年 巴黎公社革命A. 这一时期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B. 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已具备C. 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 D. 社会主义制度即将代替资本主义制度23.《拿破仑法典》第8条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第488条规定,“满21岁为成年,到达此年龄后……有能力为一切民事生活上的行为”。这些规定,说明《拿破仑法典》( )A. 否定了封建等级特权 B. 仅保护了资产阶级利益C. 打击了外国干涉势力 D. 加快了拿破仑帝国灭亡24.1965年,卫生部响应毛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大力培训农村卫生人员,为百姓提供简单的医疗服务,人民健康水平从而得到普遍提升。这体现了我国( )A. 民族区域自治的合理性 B. 普及义务教育的紧迫性C.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 推动西部开发的前瞻性25.“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段话旨在说明全球化( )A. 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利益 B. 导致英美两国走向衰落C. 对各国都是机遇与挑战 D. 导致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26.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为建设工业强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的“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在工业发展中,中央还提出了“沿海地区的工业一般不扩建和不新建”的方针,对内地的基本建设投资在投资总额中比重不断上升,在引进苏联技术的基础上加强对科研体系的建设和对技术人才的培养。——摘编自郑有贵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2012)》材料二:公私合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制药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绝大部分的西药原料,我们都能自己生产了。……现在各种磺胺类的原料药,不但上海自己能够制造,供应国内有余,还大量出口远销国外。——摘编自陈铭珊《回忆企业公私合营前后》材料三:食堂开饭是敲锣的。锣声一响,田畈里呼声一片,几百上千亩大的田畈,人们像放食的鸭子,四面八方潮水般地涌向食堂。这时候炊事员、服务员们早把饭菜一桶一桶盛好,摆放在食堂前面的宽阔地上了。于是,人们一拥而上,争先恐后,那场面像小猪放食,哪还顾得上坐在桌边吃饭?我吃饭的习惯是三扒二噎,就是在那时候学会的,至今还改不了。大人们教我们小孩子:头一碗要少盛点,盛了立即排队,第二碗要越多越好,否则,要饿肚皮 !后来,嫌这样浪费时间,对“放卫星”有妨碍,干脆送饭送菜到田头。食堂没有“送饭队”,田里社员派人到食堂,用担桶挑饭菜。于是,田里的人说说笑笑、嘻嘻哈哈地闹着等饭吃。忙得几个“工作同志”东奔西跑地“指挥”社员“认真劳动,不许磨洋工”。可哪有几个听他的?肚皮要紧呢!——赵长根《我的______运动亲历记》(1) 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一五”计划的特点,并指出“一五”计划完成的意义。(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上海制药工业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历史意义。(3) 根据材料三作出判断,补足材料中空缺的部分。(4) 综合以上信息,说明搞好国民经济建设应注意哪些原则性问题。27.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历史脉络与城市空间的精神联结,是广州作为近代民主革命策源地的标志性建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广州中山纪念堂坐落在越秀山南麓,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兴建。广州中山纪念堂由我国近代著名建筑师吕彦直先生设计,落成于民国二十年(1931),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孙中山先生纪念堂。作为广州近代城市中轴线上的重要节点、广州的标志性建筑,广州中山纪念堂采取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采用西方钢结构技术融合宋代宫殿形制,以八角攒尖顶、蓝色琉璃瓦与红色柱廊展现民族精神,内部跨度72米的穹顶彰显现代工程智能,充分体现了建筑的精神美与技术美,奠定了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的地位。2001年,广州中山纪念堂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理自广州市档案馆档案文献(1) 孙中山先生在1895—1924年间多次以广州为革命策源地。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间两次与广州直接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说明其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的推动作用。(2) 有学者认为“广州中山纪念堂的建筑风格是孙中山革命思想的象征”。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你对此观点的理解。(3) 2025年3月,广州中山纪念堂举办第四届木棉文化节,通过非遗活化、科技赋能、原创音乐剧等形式,将红色文化传承与城市文脉赓续结合,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为本届木棉文化节拟定一个主题。1.【答案】B2.【答案】C3.【答案】C4.【答案】C5.【答案】D6.【答案】A7.【答案】A8.【答案】B9.【答案】B10.【答案】B11.【答案】B12.【答案】C13.【答案】B14.【答案】B15.【答案】C16.【答案】B17.【答案】C18.【答案】D19.【答案】C20.【答案】C21.【答案】C22.【答案】C23.【答案】A24.【答案】C25.【答案】C26.【答案】【小题1】特点: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内地工业,注重引进苏联技术和培养技术人才。意义:为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促进了经济的初步发展【小题2】表现:上海制药工业在公私合营后发展迅速,能够自给自足并大量出口。意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小题3】内容:人民公社【小题4】问题:不能急于求成,实事求是、立足国情、遵循规律。注意国民经济比例的平衡发展。重视农业生产。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水平27.【答案】【小题1】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发起护法运动: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民主共和的精神,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为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奠定了基础,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小题2】理解:建筑风格上的中西合璧,就如同孙中山将西方先进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革命思想,体现了他在探索救国道路上既学习西方又立足本国的理念【小题3】主题:木棉绽放忆伟人,革命精神永传扬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