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2025年中考三模测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2025年中考三模测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

资源简介

历 史
卷I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佳选项符合 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涂于答题卡相应位置)
1.毛泽东说过:“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 的真正动力。”陈胜吴广起义尽管失败了,但彰显了它独特的作用。陈胜、吴广起义的独特历史作用是
A.起义军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的统治
B.起义军以大无畏的精神,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C.起义军提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
D.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永远闪耀光辉
2.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 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使长期以来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距性缩小了。 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了北方 B.江南地区开发新局面已初步形成
C.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D.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南方
3.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A.产生于商业纠纷中 B.是印刷技术进步的产物
C.是民间交易的凭证 D.只在少数富人之间流通
4.据估计,宋朝耕地面积为5.6亿亩,明朝增加到8.5亿亩,清朝又增至11亿~12亿亩。在明朝和清朝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称为“边际之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 因是
A.人口的快速增长 B.铁制农具的发展C.高产作物的引进 D.国家的政策推动
5. “吾侪本蒙古裔,今俄罗斯种类不同,嗜好殊异,又复苦调丁赋,席不暇暖。今闻大皇帝普兴黄教,奚不弃 此就彼,亦良禽择木智也。”说这段话的应是
A.努尔哈赤 B.噶尔丹 C.渥巴锡 D.五世达赖
6.孙中山指出:“我今天来分别共产主义和民生主义,可以说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基于这种认识,孙中山
A.提出三民主义 B.直接领导武昌起义C.主张国共合作 . D.创办黄埔军校
7.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将9月3日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纪念日,将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对“设立纪念日”理解正确的是
①铭记历史和光荣,勿忘牺牲和耻辱。以史为鉴,自立自强
②要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把抗战的正义性、对死难英雄的纪念和缅怀永久性地固定下来
③告诉世界:必须维护和平、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④国家足够强大后,走民族复仇之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8.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中共八大成为良好的开端。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这一良好开端 的是
A.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 B.决定实施Ⅱ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D.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及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9.到1894年年底,我国乡镇企业数达到606.52万个,比上年增长3.5倍;总产值1709.89亿元,比上年增长
68.2%(按当时价格计算)。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C.国防安全体系的建立 D.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展开
10.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 判表达。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C.1995年,江泽民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D. 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1. Ⅱ政厅公餐”是古代雅典城邦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它是城邦授予公民或外邦人的最高荣誉之一。雅典 法令中曾规定授予刺杀僭主者(僭主:指那些通过非法手段取得政权,并且只关注个人利益而忽视全体公民权益的独裁者)以终身公餐的资格,且这个资格可以由长子世袭下去。此项规定体现了古代雅典
A.外邦人可以成为公民 B.重视官员选拔与任用
C.维护民主政治的决心 D.民主权利可以世袭
12.短篇小说集《十日谈》中描写道: Ⅱ千余年来一直匍匐在上帝脚下,被迫视情欲为罪恶的人挺起了胸膛, 理直气壮地讨要理应属于自己的自由和快乐。”这反映出作者
A.积极歌颂自然的人性美 B.号召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C.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D.对东方世界无限想象与向往
13.到1920年,农田耕种面积比1914年减少了大约三分之一,农业产量急剧下降,饥荒严重。在社会矛盾 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列宁得出Ⅱ社会主义化进行得太快了”的结论。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苏维埃政府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制定两个五年计划
C.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D.实行新经济政策
14.罗斯福新政期间,国会与总统高度配合,先后出台了《紧急银行法案》《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 等法案,以立法的形式授予总统紧急权力。这些措施
A.违背了三权分立原则 B.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C.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D.削弱了美国的民主共和制
15.2000年至2007年,全球商品出口金额平均增速高达12.1%;而2008年至2019年,全球贸易出口平均增速仅为3.4%。与此同时,全球经历了疫情反复、地区冲突、能源危机、货币紧缩等多重打击,全球贸易增速更是呈现断崖式下滑。这反映出
A.世界秩序已经瓦解 B.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C.各国经济贸易停滞 D.世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卷Ⅱ(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5分)
16.【不惧艰难 凿空之旅】《史记 大宛列传》记载,归国后他向汉武帝汇报了在西域的见闻,使汉朝首次 详细了解到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之后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不断加强。史书中的“他”是 。
17.【自由民主 维护共和】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 ,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18.【伟大旗帜 光明前途】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是 。
19.【社会转型 走向近代】14世纪中叶,英国乡村的自耕农约翰发现村里有位富裕的农民收购了其他佃户的土地,还雇用了部分无地的村民去劳作,产出的农产品大多运往市场销售。这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 为 。
20.【反抗殖民 民族独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 的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三、综合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
21.九年级(1)班小刚同学绘制了一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世界与中国”时间轴。
(1)从中国抗战进程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作用。(2分)
(2)从世界史发展进程看,经济大危机是怎样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2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2分)
(3)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围绕“合作”拟定一个观点,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8分)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22题14分,23题12分,共26分)
22.鉴于往事,资于治道。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王朝在制度构建中表现出超凡的政治智慧。在地方行政机构上,废除了古代的封国建藩制度,将战国后期已实行的地方制度推行到全国。国家权力自上而下延伸到社会最底层,又自下而上逐级集中到最高统治者皇帝手中,这一制度基本上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继承下来。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王朝的“政治智慧”在地方行政机构管理上的表现。(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行这种制度对后世的影响。(2分)
材料二 汉武帝之所以要用董仲舒的儒家思想,首先是董仲舒非常强调“大一统”,他说: “《春秋》 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这种思想适合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其次是他的儒家思想吸收了道、法等学派中有利于地主阶级统治的学说。
——摘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2)根据材料二分析,汉武帝采用董仲舒儒家思想的原因及措施。(3分)
材料三 唐太宗认为:“夫民者国之先,国者君之本。”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君,舟也。民,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常说: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唐太宗问魏征: “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 “魏征回答: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太宗的治国理念。(3分)任举一例说明他是如何践行这些理念的。(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古代治国理政的经验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2分)
23.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围绕“中共道路探索”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井冈山之路】
材料一
(1)从图一到图二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探索到怎样的正确的革命道路?(2分)
【工业化之路】
材料二
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2)“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指出“一五”计划的哪项成就?(2分)根据材料二,指出“一五”计划 期间主要重工业部门主要分布在我国什么地区?(2分)
【改革开放之路】
材料三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费体制的改革目标由此确立。
——《人教版八年以下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南方谈话对改革开放的影响。(2分)
【中国特色之路】
材料四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4)指出材料四所述“中国道路”是什么?(2分)
(5)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道路探索的认识。(2分)
答案
1.D 2.B 3.C 4.A 5.C 6.C 7.A 8.D 9.B 10.B
11.C 12.A 13.D 14.B 15.D
16.张骞
1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8.中共七大
19.租地农场
20.纳米比亚
21.(1)答:作用: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2 分)
(2)答:关系:经济大危机使日本、德国走上对外扩张的法西斯道路,世界大 战的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日本、德国先后发动局部战争,随之演变为第二次世 界大战。(2 分,答出 1 点即可)
性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2 分)
(3)答:示例:事件:1935 年 8 月中共中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1937 年 9 月第二次国共合作。观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2 分)
阐述:1935 年 8 月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936 年西安事变的 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 成;1937 年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分别发 表声明,逐步建立起了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此后,敌后战场 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主体,最终赢得了中国近代以来反 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4 分)总之,抗日战争是一次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全民族的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保障。(2 分)
22.(1)答:表现: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2 分) 影响:使国家的一切权力都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 行政的基本模式。(2 分)
(2)答:原因:董仲舒儒家思想适合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董仲舒儒家思想有 利于地主阶级统治。(2 分)
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 分)
(3)答:理念:以民为本;重用人才;虚心纳谏。(3 分) 举例: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唐太宗时期著名的宰相(重 用人才);魏征敢于直言,先后进谏 200 多次,受到唐太宗的赏识(虚心纳谏)。(2 分)
(4)答:经验:发展经济,关注民生;重视人才的培养与任用;加强对各级官 吏的监督;等等。(言之有理即可)(2 分)
23.(1)答: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2 分)
(2)答:成就:武汉长江大桥。(2 分) 地区:东北地区。(2 分)
(3)答:影响:“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2 分)
(4)答: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 分)
(5)答: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要立足于国情,实事求是;敢于实验,勇于创新; 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