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第一步:顺应历史趋势(一)统一的背景1. 客观条件图1春秋列国形势图 图2战国形势图 图3战国时期经济发展客①: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客②:经济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带来的阻碍。(根因)客③:区域性统一,民族交融。(抄)天时一、秦的统一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变法图强 群雄兼并一、秦的统一第二步:利用好先天优势(秦)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荀子·强国篇》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萃并诸侯。——《史记·河渠书》主①: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一)统一的背景2. 主观条件地利“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秦穆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胸怀大志,称霸西戎商鞅变法,富国强兵以连横破合纵,灭蜀吞食三晋,攻占大片土地统一六国主②:历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第三步:通过后天努力(一)统一的背景1. 主观条件主③:商鞅变法后,秦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人和一、秦的统一一、秦的统一(二)秦统一的过程(1)时间:BC230年-BC221(2)策略: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3)顺序:韩、赵、魏、楚、燕、齐1、灭六国2、拓疆域(1)征服南方越族(2)控制云贵西南夷(3)北击匈奴,修筑长城修灵渠、置三郡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北抵长城西到临洮东达辽东南濒南海疆域的扩展: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人口达到2000多万,疆域320万平方公里(1)政治:地方权力集中中央权力中央集权集中皇帝专制主义专制主义(君主专制):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秦的统一3.秦巩固统一的措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1)专制主义(君主专制)矛盾:皇权vs相权(2)中央集权:矛盾:中央vs地方①武则天提拔了大量低品级的官员做宰相。这属于 ②从秦至今,不允许本地人做本地的最高长官。这属于 ③唐初,皇子皇孙被专门安排在京城附近居住。这属于 ④各地不允许推荐有学识的人担任任何官员,想做官必须参加统一的考试。这属于 阅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概念,判断下列的描述各对应哪个概念。专制主义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一、秦的统一(1)政治: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①皇帝制度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与上。上至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一、秦的统一3.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根据材料分析皇帝制度的特点。(1)政治: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秦的统一3.秦巩固统一的措施②中央官职:三公九卿制①加强了君主专制②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A.以皇权为中心B.职责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彼此牵制C.带有家天下色彩,家国同构(2)作用:(1)特点:参政方式:朝议制度 三公九卿 “议”,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但皇帝最终“决策”。秦统一六国后,面对空前辽阔的疆域,如何管理地方,朝廷中有两种不同的意见。请立诸子,再行分封海内一统,皆为郡县秦始皇接受李斯建议,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丞相王绾廷尉李斯(1)政治: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秦的统一3.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廷尉议是。(1)政治: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秦的统一③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①郡县制下中央对地方垂直(直接)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②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③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划时代的变革,对后世影响深远。(1)特点:(2)郡县制的影响:a.地方官制与中央相配套有机构完备,结构严密,各司其职,相互制约,工作效率高;b.官吏皇帝任免,不可世袭分封制 郡县制相同点 不 同 点 官员产 生方式官员权力与中央关系性质历史影响都是地方行政制度;都为巩固统治;都产生过积极作用。世袭产生(世卿世禄制)皇帝任免,不能世袭拥有封地与相应的爵位高度自治无封地,只有俸禄,权力有限诸侯国有很强的独立性郡县绝对服从中央贵族政治(血缘)官僚政治(选拔)地方拥有行政权,财权,军权,独立性强易形成分裂割据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利于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一、秦的统一探究1: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西周分封制与秦朝郡县制的不同战国时,有个秦国人在国内做了一条长裙。她去齐国 旅游的时候又叫齐国的裁缝做同样尺寸的裙子,取货时发 现:竟然是超短裙!付款时裁缝又拒收她的圆形货币而要 她付刀币。最后她不愿意要这条裙子了,打算退货,裁缝 让她填一份文书。结果她突然发现自己变成‘文盲’了, 因为文书上的文字她一个都不认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 况?面对这种情况,秦统一后,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2)其他措施尺寸不统一货币不统一文字不统一一、秦的统一(1)经济:统一货币(秦半两)和度量衡。(2)文化:统一文字(书同文);焚书坑儒。(3)交通:统一车轨,修驰道、直道。(4)社会:颁布法律(《秦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统一文字便于官吏书写文书档案,在具体书写的过程中不断简化,由小篆逐渐转化为更便于书写的隶书。编订户籍,确认人口数量,保证国家税收,用以支付官僚的俸禄和军费。确定实物赋税的统一标准尺度,规范经济运行。秦朝交通示意图车同轨(2)其他措施一、秦的统一1、国家版图: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了此后古代中国版图的基本轮廓;2、国家统一: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客观需求,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系被长期沿用,影响深远;3、民族交融: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 、交流与交融;4、国家发展: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4.秦统一的历史意义一、秦的统一(一)秦灭亡的原因秦朝大型工程分布示意图大兴土木征发繁重百姓不堪重负,矛盾激化1.经济:穷奢极欲求仙问药兴师动众泰山封禅三、秦的暴政(2)法律:刑罚严苛轻罪重罚,以严苛著称秦朝的刑罚种类非常多,包括死刑、肉刑、徒刑、耻辱刑、身份刑、财产刑……其中,死刑又分为戮刑、磔刑、弃市、腰斩、枭首、具五刑、族刑等多种,执行方式极为残酷。戮刑,游街斩首(鞭尸)腰斩,拦腰斩断后尚存气息和意识磔刑[zhé],割肉离骨,断肢体,再割断咽喉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尖锐(根本原因)(一)秦灭亡的原因三、秦的暴政3.文化:焚书坑儒,思想专制4.个人:秦二世残暴秦二世 胡亥父死秘不发丧残忍屠戮手足师从赵高误国陷害铲除大臣压榨奴役百姓“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西汉末孔安国(孔子10世孙)《〈尚书〉序》焚书坑儒爆发农民大起义(一)秦灭亡的原因三、秦的暴政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起义失败)同年刘邦、项羽起义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婴投降,刘邦的军队进入咸阳,秦朝灭亡。进入楚汉相争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BC206年—BC202年楚汉之争赢秦的灭亡(直接原因):陈胜吴广起义和反秦势力的壮大(P19 )四、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问题:楚强汉弱,为什么反而是刘邦胜利了?刘邦 项羽进驻咸阳,废除秦法,“约法三章”,得民心。进入咸阳,放纵部下烧杀抢掠,失民心。广纳人才,势力壮大。刚愎自用,众叛亲离,依赖武力,实力削弱。取得胜利,建立汉朝。最终失败,乌江自刎。得民心者,得天下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四、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实施仁政,反对暴政学思之窗材料1:欲张大楚国,故称张楚也。——《史记·陈涉世家》材料2: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史记·项羽本纪》材料3:张楚引发诸侯竞起,竞起的诸侯中,始终以楚的声势最大。由此演化为项羽、刘邦之争,而实际上项羽、刘邦皆楚,这个楚,是继承张楚而来。刘邦灭秦,完成了张楚之军西击强秦的任务……胜利的楚以刘邦为代表,转化为汉的皇权。——赵树杰、蔡善国《荆州史话》为什么陈胜建立的政权号称“张楚”?①起义者基本来自楚地;②秦朝在东部统治基础比较薄弱,六国残余势力是反秦重要力量,其中楚人反秦意识最为强烈,利于得到楚地人民支持,也能增强起义军的凝聚力。知识拓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原因:①经济(根本):封建地主经济和个体小农经济需要一个强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②政治:封建统治阶级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维护其封建统治;③思想:法家集权思想奠定理论基础。特点:①以皇权为核心;②家国同治,人治色彩浓厚。积极影响:①政治: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②经济: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以及救灾行动,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思想文化: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思想文化交流,推动了文化的广泛传播。消极影响:①政治:导致权力过分集中和个人崇拜极易形成暴政,导致腐败,引起政局动荡。②思想:导致独尊一家、钳制思想,阻碍了思想进步和自然科学的发展。③经济: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造成渐渐落后于西方的局面。知识拓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专制主义(君主专制):是一种决策方式,与民主政体相对立。体现在帝位终身和世袭制。特征是君主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体现在官僚机构,行政区划以及法律等方面。主要矛盾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政府内部矛盾)。2.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处理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是一种管理方式。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主要矛盾是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如郡县制、行省制等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3.两者关系:中央集权是专制主义的基础,有君主专制,必然有中央集权,有中央集权不一定有君主专制。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顺应时代潮流完成统一制度统一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秦的统一:前230年 -- 前221年中央:三公九卿制秦王雄才大略地方:郡县制秦国强大背景巩固统一秦朝灭亡皇帝制度秦朝的暴政经济文化统一经过农民起义刑罚严苛思想专制大兴土木楚汉战争:前206秦朝灭亡:前207陈胜吴广起义:前209车同轨 书同文半两钱 度量衡正习俗本课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