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以下是小明同学制作的“元朝统一”表格。其中有一处错误是(  )
A.1260年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
B.1271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
C.1276年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元攻破临安,北宋灭亡
D.1279年消灭南宋残部,统一全国
2.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途径和动力。元朝时,来自中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互相通婚,逐渐吸收交融而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
A.藏族 B.党项族 C.回族 D.女真族
3.忽必烈禁止军队滥杀,废止辽金以来的酷刑,革除了宋朝黥面(在脸 上刺字)的粗蛮办法;还下令禁止商家操纵价格,也曾将赋税降低。材料 反映了忽必烈(  )
A.“行仁政 ” B.“行汉法 ”
C.广开言路 D.整顿吏治
4.有学者认为:“铁木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他在政治上和战场上的辉煌成就,在20世纪之前,很少人可跟他媲美。”如此评价铁木真是因为他(  )
A.统一蒙古草原 B.定都大都
C.灭掉南宋政权 D.统一全国
5.完成蒙古草原统一,建立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的是历史人物是(  )
A.耶律阿保机 B.完颜阿骨打 C.铁木真 D.忽必烈
6. 岳飞词云: “靖康耻, 犹未雪. 臣子恨, 何时灭……”.文天样诗曰: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从中可知他们(  )
A.热爱文学、才华横溢 B.精忠报国、大义赢然
C.运筹帷幄、战功显赫 D.嫉恶如仇、铁面无私
7.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把蒙古人组织起来,平时生产,战时出征,还建立司法机构,创建蒙古文字。这些措施
A.改变了蒙古游牧民族的特性 B.促进了蒙古族的发展壮大
C.导致了宋与蒙古的军事对抗 D.加剧了蒙古部落间的纷争
8.“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下列叙述与上述材料有关,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始皇设郡县,由中央直接管辖
B.唐太宗知人善用,虚心纳谏
C.成吉思汗建立元朝,统一全国
D.赵匡胤订立“兴文教,抑武事”国策
9.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下列属于“一代天骄”完成的主要业绩是(  )
A.统一蒙古,建立政权 B.建立元朝,统一全国
C.抗击倭寇,反抗侵略 D.平定叛乱,巩固边疆
10.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主要的历史贡献包括(  )
①统一蒙古草原 ②定都大都 ③建立蒙古政权 ④统一全国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
11.题图示意的地方管理制度盛行于(  )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2.文天祥等人拥立南逃的宋宗室成员,继续展开抗元斗争,兵败被俘后,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这体现了他(  )
A.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精神 B.求真务实、谦虚谨慎的精神
C.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精神 D.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
二、问答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一代天骄”结束了蒙古大草原部落间的纷争,建立了强大的蒙古汗国,忽必烈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
(1)“一代天骄”是指谁?
(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是指哪个朝代?
(3)简述忽必烈的主要活动。
14.某学习小组以“中国古代杰出人物”为主题举行探究活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评价 相关内容
治世明君 (1)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局面历史上被称为什么?请写出他任用的著名宰相一位。
开国皇帝 (2)与“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等典故相关的统治者是谁?他为了分知州的权力在各州府设置的官职是什么?
草原英雄 (3)铁木真在1206年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写出一例)他被尊称为什么?
感悟历史 (4)请你谈谈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
三、材料分析题
15.民族交融、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唐政权与周边各少数民族建立良好的关系,加速了民族交融。唐朝是民族交融的又一次高峰,而这首先表现为民族血缘的交融……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成为平常事。”
——摘编自郑师渠《中华民族精神研究》
材料二:凡四十年不识干戈。岁遗差优,然不足以当用兵之费百一二焉。则知激渊之盟,未为失策。而所可痛者,当国大臣,论和之后,武备皆废。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他采用儒家经典《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建国号为“元”……在元朝统一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各民族的联系空前加强。蒙元时期边疆少数民族大量迁居到中原地区,中原也有大量汉人进入边疆民族地区,各民族之间长期杂居通婚,加速了民族融合。
——摘编自孙红梅《元朝的“天下一家”思想及其政治文化一统》
材料四:隋唐是中国境内许多民族乘势兴起的重要发展阶段,封建社会后半期的主要少数民族,大都可以追溯到这个时期。在强盛国力的影响和吸引下,突厥、西域各族、回纥、吐蕃、南诏、契丹、鞣羯等少数民族与隋唐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上联系紧密。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责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唐太宗获得了北边各民族的尊重,被尊奉为“天可汗”。唐代疆域较以前更加辽阔,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稳固,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元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各民族间的交往与联系在这一时期空前加强。元朝在中华民族发展史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简明中国史读本》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个“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的历史事件。据材料一指出唐朝民族政策的历史作用。
(2)材料二中澶渊之盟是北宋和哪个政权签订的 依据材料二,说一说作者是怎样看待这一盟约的。
(3)材料三中“他采用儒家经典《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建国号为“元”中的“他”指的是谁 根据材料,概括元朝的统一对民族关系发展的积极作用。
(4)阅读材料四,围绕“民族交往、交流和民族交融”这一话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6.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和今天哪个少数民族和睦的民族关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成公主和亲的意义是什么?
材料二:“凡四十年不识干戈,岁遗差优,然不足以当用兵之费百一二焉,则知____,未为失策,而所可痛者,当国大臣,论和之后,武备皆废。”
——《续资治通鉴长编》
(2)材料二涉及的盟约是北宋与哪个政权之间签订的?请写出空白处的盟约名称。
材料三:“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元朝疆域
(3)材料三中拥有我国历史上最大版图的元朝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材料四: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中原政权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其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形成割据分裂局面;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
——摘编自《历史创新能力培养》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宋、元时期中原王朝与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分别属于哪一种模式。
(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当今应如何处理民族关系?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A
5.【答案】C
6.【答案】B
7.【答案】B
8.【答案】C
9.【答案】A
10.【答案】D
11.【答案】D
12.【答案】C
13.【答案】(1)铁木真。(1分);
(2)元朝。(1分)
(3)忽必烈的主要活动有①建立元朝;②灭南宋;③建立行省制度; ④重视农业生产(组织编写《农桑辑要》)。(每点2分,共8分)
14.【答案】(1)局面:贞观之治;名相:房玄龄、杜如晦。(一位即可)
(2)统治者:宋太祖(赵匡胤)。官职:通判。
(3)成就: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一例即可)
尊号:成吉思汗。
(4)作用:杰出人物推动历史发展等。(符合题意即可)
15.【答案】(1)事件:文成公主入藏或金城公主入藏。
作用:有利于唐政权与周边各少数民族建立良好的关系,加速了民族交融。
(2)政权:辽。看法:这-盟约使双方边境维持了几十年的和平局面;削弱了北宋的军事力量。
(3)人物:元世祖(忽必烈)。 作用:各民族的联系空前加强,加速了民族融合。
(4)示例:
观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可促进国家、民族的进步
论述: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民族的尊重,被尊奉为“天可汗”,唐朝时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元朝时,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在中国经商,与汉、蒙、维兀儿等族长期杂居通婚,逐渐融合形成中华民族的一个新的民族——回族,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交融。
结论:综上所述,民族交往、交流和民族交融可以使民族进步,国家发展。
16.【答案】(1) 藏族
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2) 辽澶渊之盟
(3) 蒙古族
(4) 唐----第三种;宋----第二种;元----第一种。
(5) 要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间的理解交流与共同发展;要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