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历史5月调研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李普曼是美国军事情报局在巴黎的宣传干将,专门负责撰写投放到敌方的传单。他在一份为鼓动敌方士兵投降的传单中,以俘虏的口吻写道:“不要为我担心,我已经不打仗了。我吃得很好。美军给战俘的食品定量和给他们自己的士兵一样多:牛肉、白面包、土豆、牛奶、黄油……”。据此,可以说明( )A.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 B. 萨拉热窝事件的背景C. 凡尔登战役异常惨烈 D. 美国已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2.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演变,观察下面的示意图,你认为在①、②两处应分别填入( )A. 凡尔赛会议 单极格局 B. 慕尼黑会议 全球化趋势C. 巴黎和会 多极化趋势 D. 凡尔赛会议 多极化趋势3.法国总统马克龙4月7目结束对中国的国事访问返回法国途中,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我们感到恐慌,认为自己只是美国的追随者”,“欧洲必须实现‘战略自主’,而法国将可能发挥主导作用,欧洲本可以成为‘第三极’”。历史上为了实现“战略自主”,成为“第三极”欧洲各国20世纪90年代建立的区域性组织是( )A. 欧洲共同体 B. 联合国 C. 欧洲联盟 D. 世界贸易组织4.二战期间,美国人想让苏联人跟自己一起并肩战斗,拍了很多亲苏电影,比如《俄罗斯之歌》。在1943年,这是一部了不起的爱国影片,但到了1947年,它就成了“毒草”。与这一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A.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C.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D. 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5.“进口值自1914年即开始下降。如果把1913年进口洋纱数量指数定为100,那么,1914—1916年则降到95.3,1917—1919年更降为59.2。这一时期,中国的出口值却保持着增长的良好势头,1919年中国的出口值比1913年净增了56%。”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 中国洋纱进口迅速下降,中国出口值保持着增长的良好势头B. 中国进、出口值变化的原因与中华民国成立、一战爆发有关C. 日本获取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D. 五四运动中抵制日货影响到1919年中国进、出口数值的变化6.2024年是中国甲辰龙年。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就普遍流行着对龙的崇拜。如图是出土于不同地区史前时期文化遗址中的龙形器物,共同印证了( )A. 中原地区较高的文明程度 B. 长江流域缔造中华文化C. 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 D. 黄河流域孕育早期国家7.据所学知识,指出为解决如图中两国的遭遇,他们采取的类似举措是( )A. 积极参加一战 B. 进行经济干预 C. 接受美国援助 D. 对外侵略扩张8.《帝国的衰落》中指出:单极秩序正在变得过时,其他国家正在崛起为可以与美国实力抗衡的力量,美国正在失去大部分的战略自由,……对外必须承担更为现实的义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今世界( )A. 美国已经丧失了世界大国地位 B. 美国与世界各强国势均力敌C.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D. 世界控制权的争夺日益激烈9.从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南北战争主要解决了( )A. 国家的独立问题 B. 扩大再生产的资本问题C. 资本主义发展的劳动力问题 D. 资本主义发展的原料问题10.春秋战国时期,学派纷呈。以下言论,哪项与其他选项不属于同一学派( )A.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B.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C.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D.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11.1945年,雅尔塔会议结束后,苏、美、英三国军队分别从东西两面进入德国本土作战,5月,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材料说明雅尔塔会议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是( )A. 加快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 B. 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C. 为美苏重新划分世界提供依据 D. 出卖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12.如图人物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大王”,若请你为他配音,可以选择的台词是( )A. “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B. “我要扼制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C. “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D.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1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雷达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二战初期,高射炮击落一架敌机,平均需要5000发炮弹,但是在二战后期,使用雷达控制的高射炮进行防空射击,只需50发。这表明( )A. 战争阻碍科技进步 B. 科技决定战争胜负 C. 科技提升作战效率 D. 战争催生和平思潮14.如图分别为1870-1913年英、法、德、美四国工业增长倍数图和1914年欧洲列强占有殖民地数量对比图。两图共同说明( )A. 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B.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C. 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 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确立15.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是救济(Reief)、复兴(Recovery)和改革(Reform)。救济主要针对穷人与失业者,复兴则是将经济恢复到正常水准,而采用国家干预、调整工业、农业、金融等方面的改革则试图预防再次发生大萧条,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A. 面对经济危机时要采取政治军事措施 B. 国家的干预是应对经济危机的必要手段C. 摆脱危机的主要措施是进行远景规划 D. 解决问题时只需要考虑谋近不需要谋远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英、法面临德、意、日的挑战,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英、法采取了一种以牺牲其他国家利益为代价,与对手妥协的政策。这一政策的推行,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 九年级下册》材料二:一些历史教科书上,关于二战的时间界定,通常都是从1939年开始的,但英国牛津大学历史教授拉纳 米特对此表示反对,他认为二战的历史应该从1937年正式开始。——摘自《人民日报》(1) 材料一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之一,请写出材料中提到的政策的名称。除材料二中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间的两种观点外,结合所学,请你再提出一个新观点,并说明理由。材料三:1941年12月,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英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与此同时,中国军队却用一场会战的胜利,打击了日军嚣张气焰,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2)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导致美国对日宣战的事件。写出中国取得胜利的会战的名称。材料四:二战后,在欧亚两洲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特别是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大大发展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也参加了这场正义战争,战后,亚非拉一系列国家相继独立……——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现代史 上卷》(3) 根据材料四,归纳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了哪些影响(不得照抄原文)?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多少周年?17.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外交领域不断取得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影响,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1) 新中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发出“中国的声音”。当时提出了哪一外交原则?该原则的提出在国际上产生了什么影响?材料二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周恩来(2)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周恩来提出的方针是什么?是哪次会议上提出的?材料三(3) 写出材料中图片有关的事件及时间。(4) 1972年前后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根据材料指出影响中美关系的关键因素。材料四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凸显出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事实证明,在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今天,没有一个国家和民族能独善其身;要建构一个没有饥馑与疾病的世界,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坚定地致力于多边主义与国际合作;通过分享经验、提供援助、加强国际合作,中国与全球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截至目前,中国已向 1271个国家、4个国际组织提供帮助,并且还在向更多的国家和机构施以援手。--中国日报网(2020年4月18日)(5)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你如何看待中国在全球抗疫中发挥的作用?(6) 纵观新中国外交风云,你觉得新中国外交领域不断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至少两点)18.某学校老师为帮助同学们了解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情况,开展了如下项目式学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要求。材料一:材料二: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大事记(部分)一战 二战1917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东欧先后建立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7个社会主义国家。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并决定成立国际联盟。1921年11月,华盛顿会议召开。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召开,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召开。1920--1922年,甘地领导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取得独立。材料三:英国漫画:英国妇女脚踩着高跷,两只高跷上分别写着“MARSHALL(马歇尔)”和“AID(援助)”,她前面的英文是“BETTER STANDARD OF LIFE(更美好的生活)”苏联漫画:马歇尔计划通过将法国高高吊起在空中的方式,把法国经济提高到了“最高度”。材料四:二战后世界格局演示示意图(1) 请从材料一中任选两幅图片,阐释图片所承载的历史价值。(2) 根据材料二,写出一战后形成的国际体系名称,并概括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影响。(3) 材料三中两幅漫画对马歇尔计划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4) 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写出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的标志,并分析这一时期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答案】D2.【答案】C3.【答案】C4.【答案】A5.【答案】C6.【答案】C7.【答案】D8.【答案】C9.【答案】C10.【答案】D11.【答案】A12.【答案】A13.【答案】C14.【答案】C15.【答案】B16.【答案】【小题1】名称:绥靖政策。新观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间确立为1931年。理由: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小题2】事件:日军偷袭珍珠港。名称:第三次长沙会战【小题3】影响:诞生了一系列新兴的人民民主国家;壮大了社会主义革命成果;促进了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时间:80周年17.【答案】【小题1】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小题2】“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小题3】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年10月。【小题4】由对抗与冲突道走向缓和;台湾问题。【小题5】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小题6】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外交家卓越的贡献等。18.【答案】【小题1】写出图片中事件的时间、标志性影响即可。①杜鲁门发表演说: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演说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②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发生的萨拉热窝事件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开始;③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于1942年1月,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小题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促进国际组织的建立;促进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推动国际社会主义的发展【小题3】英国漫画肯定马歇尔计划;苏联漫画否定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绝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他实际上是以“复兴欧洲”为名,借助经济手段来达到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的目的【小题4】万隆会议。由两极格局演变为多极化趋势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