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大象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专题训练:实验题、综合题1.下面是放养密度与金鱼每分钟呼吸次数统计表,请你根据统计表得出结论。缸号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金鱼条数 2 4 6 8 10晴天呼吸次数 85 114 172 225 252阴天呼吸次数 99 156 212 243 276由实验可知:①金鱼的呼吸质量不仅与( )有关,而且也与( )有关。②放养密度越大,金鱼呼吸越( )。③晴天金鱼的呼吸次数比阴天( )。2.某科学小组进行了“环境变化时蚯蚓行为变化”的实验,请根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材料:6条蚯蚓,潮湿的土壤,材料盒,水等。实验步骤:将6条蚯蚓和潮湿的土壤放在塑料盒内;待蚯蚓都钻入土壤中,把水倒入土壤,使水浸透土壤;3分钟后观察现象。(1)实验现象:蚯蚓从土壤中 。(2)实验结论:水倒入土壤中,水侵蚀土壤,使蚯蚓的生活环境过分潮 湿,土壤中的 被水冲走,蚯蚓就无法在土壤中 ,于是它便钻出了地面。(3)通过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A.所有的动物都需要湿润的环境B.动物会选择合适的生活环境C.动物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4)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使用多条蚯蚓,而不是1条,这样做的目的是: 。(5)在实验中,把水倒入土壤是模拟自然界中的 现象。(6)当环境变化时,蚯蚓的行为也会发生变化,你还知道其它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例子吗?试列举至少两例。3.实验:下面是奇妙小组设计的太阳能热水器制作方案。阅读他们的方案并回答下列问题。(1)按照该方案制作太阳能热水器时,不会用到以下哪一组材料?( )。A.酒精灯、玻璃片 B.玻璃试管、剪刀 C.黑墨水、胶带(2)制作太阳能热水器时,把玻璃试管涂黑的原因是( )。A.看起来更美观 B.让玻璃试管更结实 C.吸收更多的热量(3)把锡纸贴在纸板上,是因为锡纸的( )。A.反光本领强 B.吸热本领强 C.散热本领强(4)自制的太阳能热水器加热时的能量转化方式是( )。A.太阳能转化为光能 B.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C.太阳能转化为电能(5)对太阳能的利用能够缓解能源压力,下列关于太阳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安全、清洁、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B.太阳能分布广泛,处处可以利用C.太阳能到达地面的功率稳定,不会受气候和季节的影响4.实验方案:制作太阳能热水器。实验目的:根据太阳能的特点来制作太阳能热水器。实验器材:玻璃试管、细线、木片、黑墨水、胶带、剪刀、纸板、三脚架、锡纸等。 实验步骤:(1)用木片做一个支架。(2)把贴有锡纸的纸板折成凹陷的弧形贴在支架上。(3)把玻璃试管涂黑,灌满水, 放在支架上。(4)把制作好的太阳能热水器放在阳光下, 观察并记录每小时水上升的温度。制作太阳能热水器:(1)太阳每时每刻都在以( )的方式向外辐射巨大的能量。A.太阳光 B.金星 C.木星(2)制作太阳能热水器时,利用凹陷成弧形的锡纸把太阳光反射到( )。A.散热区 B.反光区 C.集热区(3)把制作好的太阳能热水器放到阳光下,是将光能转化成( )。A.风能 B.热能 C.海洋能(4)在制作太阳能热水器时,把玻璃试管涂黑,是为了( )。A.更好地吸热 B.更利于散热(5)根据太阳能的特点,利用身边的材料来制作太阳能热水器,并说说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5.下图是探究小组为了研究铁生锈原因设计的实验,请你仔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A、B、C、D四个试管中放的都是具有相同的有光泽的铁钉。(1)一周以后发现试管A和试管C中的铁钉没有生锈。说明只有 或只有 时铁钉不会生锈。(2)一周后我们还会发现试管 和试管 的铁钉都生锈了,而且试管 中的铁钉生锈会更明显。(填试管序号)(3)通过对比实险,我们发现铁生锈是 和 的共同作用。(4)铁生锈是一种缓慢的现象 现象。(5)同样的铁制管道埋入下列环境中,腐蚀(生锈)最慢的是( )。A.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B.干燥密不透风的土壤中 C.含盐分较高的潮湿土壤中(6)探探发现奶奶家用的铁锅生锈了,特别是锅底部分生锈严重。请你运用所学知识,提两条减少铁锅生锈的合理化建议。6.究究进行了“白糖加热后发生的变化”的实验,如下图所示。图1 图2 图3(1)在实验前,为方便加热,究究把较大的白糖块磨成了小颗粒的糖粉,这个过程中构成白糖的物质 改变。(选填“有”或“没有”)(2)如图2所示,究究用酒精灯加热白糖后,白糖变成糖浆,这是白糖的 发生了变化。在加热的过程中,糖浆中还会“冒泡”,这说明有 产生。(3)如图3所示,究究不小心把白糖熬糊了,变成了焦黄色的液体。他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熬糊后的白糖液体不再是白糖了,而是变成了焦糖。这说明在这个过程中, 新的物质产生。(选填“有”或“没有”)(4)下列物体发生的变化,与白糖被熬糊发生的变化类似的是( )。A.冰融化成水 B.面团拉成面条 C.木头烧成木炭(5)在撰写“熬糊的白糖不再是白糖”研究报告时,内容应包括( )。①研究的问题 ②作出的假设 ③个人反思 ④收集的证据 ⑤得出的结论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⑤(6)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安全也很重要,请你针对此实验,给究究提一点安全提示。7.铁生锈是十分常见的现象,每年由于铁生锈造成的损失也非常巨大。因此,研究铁生锈的原因,寻找更佳的防锈措施,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下面是创新小组制订的实验方案,请阅读分析实验方案并结合课堂上做过的实验回答后面的问题。将4枚铁钉分别放入4个玻璃瓶中:①号瓶保持干燥,用橡胶塞密封;②号瓶保持干燥,不密封;③号瓶中将铁钉完全浸泡在水中,用橡胶塞密封;④号瓶中的铁钉一半浸泡在水中,一半露出水面,不密封。(1)依据“浴室中的铁钉容易生锈”这一现象,你能做出的假设是:铁钉生锈可能与 有关。(2)最先生锈的是 号玻璃瓶中的铁钉,其次最有可能生锈的是 号瓶中的铁钉。(3)实验中,用③号和④号对比,研究的问题是:铁钉生锈是否与 有关。②号和④号对比,可以探究铁生锈是否与 有关。(4)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使铁钉生锈的原因是铁与 和 同时接触。(5)给铁钉表面涂上油漆,可以 (“加快”或“减缓”)铁钉生锈的速度。(6)你认为铁锈和铁是同一种物质吗?请提出一种证明方法 。8.保护亚洲象材料一:亚洲象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食用草、嫩芽和树皮,也会吃农作物,如香蕉和甘蔗。2020年,野生亚洲象从西双版纳一路向北,为什么它们要如此远距离地迁徙?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主任介绍,亚洲象远距离迁徙是普遍现象,这有助于寻找新的栖息地、种群间基因流动,以及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维持生存。畅通无阻地进行新栖息地的探索,也归因于当地政府和各部门一路为亚洲象"保驾护航",为减少人象冲突提供了保障。材料二:为保护亚洲象,云南省严厉打击盗猎和非法贸易,已基本杜绝盗猎亚洲象的情况,同时加强栖息地保护与修复,在亚洲象主要分布的区域,已建立 11 个自然保护区。2001年开始,云南探索实施栖息地恢复改造,截至2020年,已完成修复面积达到600余公顷,30年间,亚洲象种群数量,由150头左右增长至300头左右。同时和周边有亚洲象国家的国际合作,更有效地保护亚洲象。(1)阅读材料一,判断亚洲象属于( )。A.肉食性动物 B.草食性动物 C.杂食动物(2)亚洲象远距离迁移的原因是( )。 ①寻找栖息地 ②有利于种群间基因交流 ③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维持生存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3)根据材料一推测亚洲象的生活习性,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亚洲象喜欢群居生活 B.亚洲象生活在寒冷地区 C.亚洲象迁徙寻找新栖息地(4)象群“一路向北”的过程中,给人们带来经济损失,但当地政府利用技术为沿途居民和亚洲象保驾护航,减少人象冲突。通过这些做法可以看出( )。A.人类的生产生活破坏了动物的生存环境B.人们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增强C.大象的迁徙给人类的生活造成了很大损失(5)根据材料二回答,云南省采取了哪些保护亚洲象的措施?(至少2条)9.北极熊以海冰作为平台来捕猎海豹。由于全球变暖,温度升高,北极海冰每年都更早地融化,导致北极熊获取食物困难,不得不长距离游泳或到岸上寻找食物。根据材料内容,描述北极熊在气候变化时的行为变化。(1)气候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气候变化导致北极熊生存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3)北极熊为了适应环境作出的行为变化是 。(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动物为了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行为变化的是( )。A.大雨过后,蚯蚓从土壤中爬到路面B.肺鱼在缺水的季节把自己裹在泥土里C.蜜蜂跳“8”字舞传递信息(5)海洋不仅是北极熊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也为人类提供了( )等重要资源。A.能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B.木材、淡水、土壤 C.风能、太阳能、潮汐能(6)有些自然资源,在合理的开发下,消耗速度和恢复速度能达到平衡,或者能够为人类反复利用。以下属于这种资源的是( )。A.石油 B.森林 C.煤炭(7)海洋资源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我们要怎样保护海洋资源?10.探究仙人掌储水的秘密为了探究仙人掌储水的秘密,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1.把三张纸巾分别浸湿,第1张平铺,第2张卷起来,第3张卷起来后用蜡纸包住,都放在窗台前的塑料布上;2.一小时后观察三张纸的干湿程度。实验现象:纸张 一小时后的干湿程度第1张 平铺 完全干了第2张 卷起来 外面干了,里面是湿的第3张 卷起来后用蜡纸包住 内外都是湿的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结果回答下面的问题:(1)在上面的模拟实验中,平铺的纸张模拟的是 ;卷起来的纸张模拟的是 ;蜡纸模拟的是 。(2)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仙人掌储水的秘密是 。(3)请你对表中的实验现象进行合理的科学解释。(4)沙漠植物的共同特点是: 。11.能源能源是能为人类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如木材、煤炭、风、石油、天然气等。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消耗也在持续增长。据此回答以下题目。(1)本段阅读材料中出现的不可再生资源有 、石油、 。(2)关于煤炭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煤炭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 B.古代动物的遗体经历复杂的变化形成了煤炭C.现在把植物遗体埋入土中,几十年后就能变成煤炭(3)地球上的矿产资源正面临枯竭。我们作为一名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到节约资源。究究的下列做法不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废旧报纸拿来练书法、擦窗户 B.空罐头盒底部钻一个孔,用来制作花盆C.晚上睡觉开着灯(4)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能源的形成都与( )有关。A.热能 B.水能 C.太阳能12.风力发电厂在地球上,风无处不在,而且它的力量不可低估,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通过增速机将叶片旋转的速度提高来促使发电机发电。依据目前的风车技术,大约3米每秒的风速,便可以开始发电。风力发电组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风力机部分,它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机部分,它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这种风力发电组(风电场)又称为风力田,其意思是,在风能丰富的原野、山坡上安装多台风力发电机,因为它们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远远望去,好像田间的庄稼一样,所以就形象地称为“风力田”。比如新疆达坂城著名的百里风区内,白色高大的风力机(风车)延绵不尽,如同一片排列整齐的“白色森林”。(1)风力发电路灯是一种利用风能作为能源的路灯,只要风力充足就可以就地安装,其能量转化过程是( )。A.风能→电能→光能 B.太阳能→电能→光能 C.风能→光能→电能(2)下列关于我国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举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定一系列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的政策 B.在条件适合的地区建设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站C.新能源对环境几乎没有影响,可随意使用。(3)风能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4)新能源的开发,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除了风能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的新能源有 、 等。13.自然资源。能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柱。为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多地调整能源结构,稳步发展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合理利用以下三种发电方式,并取得了成效。①水力发电 ②太阳能发电 ③风力发电(1)以上三种发电方式中,使用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2)太阳能发电的过程,是将( )能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转化成了( )能。( )A.热、风 B.光、电 C.热、电(3)下列关于太阳能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太阳能是外太空资源中和人类关系最紧密的资源B.生物质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能源资源都是从太阳能转化而来的C.太阳能蕴藏量十分丰富,是一种清洁能源,我们可以大力开发太阳能14.中国深潜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进入海底1万米深处进行探索,在采集回来的样品中,科学家发现了塑料微粒的存在,这些塑料微粒经过日积月累,会对海洋生物造成非常大的损害。塑料微粒被海洋生物食用之后,会严重影响它们的生命健康,破坏海底的生态系统,这些海洋生物又通过食物链的方式不断地传播,据报道,太平洋中途岛上的数万只信天翁因使用含废弃塑料的食物而死亡。塑料微粒也会进入人的体内,不会降解和被消化,在短时间内难以排出,最终人类将受到惩罚!塑料曾经被认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确实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事实证明塑料是造成现在环境污染的最主要来源。(1)科学家在万米深海发现了 ,它对海洋生物和人类会产生危害是: ,请推测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危害?(2)塑料袋广泛用于日常生活,请写出你用到塑料袋的一条事例: 。请你用身边的现象告诉大家,塑料制品还会造成什么样的环境污染?(3)结合生活实例说明是否应该全面禁止使用塑料产品?(4)一个家庭每天约用4个塑料袋,400个塑料袋约1千克,据统计,生产1千克塑料需消耗3千克石油,请计算一个家庭一年(365天)约用多少千克塑料袋?生产这些塑料需要消耗多少千克石油?15.科技大比拼。为了参加科技大比拼,董宇辉制作了一个太阳能小车(如图所示)。(1)太阳能小车的优点是 。(2)董宇辉发现太阳能小车在阳光下可以运动起来,但是无法及时停下,也无法更改运动方向。董宇辉需要在太阳能小车中增加的装置是( )。A.动力系统 B.控制系统 C.车体系统(3)通过测试,董宇辉发现太阳能小车在阳光下可以正常工作,但没有阳光的时候就无法工作。为了使小车通过充电也能工作,董宇辉需要在太阳能小车中增加的是( )。A.蓄电池(能够把电能储存为化学能,需要放电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B.干电池(一次性电池)C.太阳能电池(只要被满足一定照度条件的光照度,瞬间就可输出电压及在有回路的情况下产生电流)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0页,共10页第9页,共10页《大象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专题训练:实验题、综合题》参考答案1. 放养密度 温度 多 少2.(1)爬出(2) 空气 呼吸(3)B(4)避免偶然性(5)降雨(6)燕子冬季到南方避寒;企鹅生活在寒冷地带有着厚厚的脂肪。3.(1)A(2)C(3)A(4)B(5)A4.(1)A(2)C(3)B(4)A(5)通过实验发现,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凹陷成弧形的锡纸把太阳光反射到集热区,把水放到集热区吸收太阳光,将光能转化成水的热能。5.(1) 水 空气(2) B D D(3) 水 空气(4)氧化(5)B(6)擦干水分、锅底抹油6.(1)没有(2) 形态 气体(3)有(4)C(5)B(6)注意用火安全。7.(1)水分和空气(2) ④ ②(3) 空气 水分(4) 空气 水分(5)减缓(6) 铁锈和铁不是同一种物质 用电路检测器检测铁锈和铁的导电性,可以证明铁锈和铁不是同一种物质。8.(1)B(2)C(3)B(4)B(5)严厉打击盗猎和非法贸易;加强栖息地保护和修复。9.(1)全球变暖,温度升高。(2)北极海冰提前融化,捕猎平台减少,食物获取困难。(3)长距离游泳或到岸上寻找食物。(4)C(5)A(6)B(7)减少污染(如不乱丢垃圾)、禁止过度捕捞、保护海洋生物栖息地、合理开发资源等。10.(1) 宽大的叶片 针形叶片 仙人掌茎表面的蜡质层(2)叶子缩成针状,茎表面有不透水的蜡质覆盖层(3)三张相同的纸巾充分浸湿后,含有的水量是相同的。在实验中,平铺的纸巾湿度小,是因为它的蒸发面积最大,水分最容易蒸发。卷起来后,蒸发面积变小,有效地减少了水分的蒸发,所以湿度中等。卷起来后用蜡纸包住后,水分被蜡纸阻挡,很难蒸发,所以湿度大。(4)根系发达,茎部肥厚,叶片细小,表面有不透水的蜡质覆盖层。11.(1) 煤炭 天然气(2)A(3)C(4)C12.(1)A(2)C(3)可再生(4) 太阳能 潮汐能13.(1)C(2)B(3)B14.(1) 塑料微粒 进入海洋生物和人体后影响生命健康,破坏海底生态系统 塑料微粒也会进入海洋生物和人的体内,不会降解和被消化,在短时间内难以排出(2) 利用塑料袋盛放超市购买物品 进入土壤之中造成土壤污染(3)不应该全面禁止使用,例如:输液用的导管就是使用的塑料,正是利用了塑料的透水性差、韧性强、造价便宜等特点,全面禁止使用,很难再找到更好的替代材料。(4)(千克);(千克)所以一个家庭一年(365天)约用3.65千克塑料袋;生产这些塑料需要消耗10.95千克石油。15.(1)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清洁无污染,绿色环保(2)B(3)A答案第2页,共3页答案第3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