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资源简介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1.(2024五下·永定期末)早春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可以促进种子萌发的主要原因是(  )。
A.增加了空气 B.增温保湿 C.减少了阳光照射
2.(2024五下·永定期末)关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啃水草”这一俗语,如果用食物链描述正确的是(  )。
A.大鱼→小鱼→虾米→水草
B.虾米←水草←小鱼←大鱼
C.水草→虾米→小鱼→大鱼
3.(2024五下·永定期末)考古学家从跨湖桥遗址中发掘出了一条独木舟,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独木舟。独木舟的优点是(  )
A.载重量大 B.稳定性强 C.船体材料易得
4.(2024五下·永定期末)船是人类社会伟大的发明。造船小队同学们正在设计制作一艘载重量达400克,有一定动力,能把货物运送到目的地的小船。设计制作小船时,通常经历五个环节:①明确标准;②改进小船;③制作小船;④设计图纸;⑤测试小船。这五个环节的顺序依次是(  )
A.①→③→④→②→⑤
B.①→③→⑤→②→④
C.①→④→③→⑤→②
5.(2024五下·永定期末)澧水是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也是我们张家界这座城市的母亲河。沿着澧水河畔漫步总会遇见一群可敬的“治水人”,在定期打捞河道的漂浮物,确保水面干净无污染。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允许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B.大力倡导居民在河里进行网箱养殖,增加收入
C.大力宣传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倡导垃圾定点定时投放
6.(2024五下·永定期末)当今世界人均水资源体量在7800m3/人左右,如图所示我国人均水资源量是世界人均水平的(  )。
A.约3倍多 B.约四分之一 C.约三分之一少一些
7.(2024五下·永定期末)懂事的小红每天放学回家煮好米饭,当她打开锅盖盛饭时,会观察到锅盖下方升腾起“白气”。这里的白气是(  )
A.锅内的水变成水蒸气又在锅盖上凝结形成的
B.锅内的水沸时到锅盖上的
C.锅外的水蒸气在锅盖上凝结形成的
8.(2024五下·永定期末)冬季烤火的习俗在张家界流传了许久。小明家的火坑房烧有一盆炭火,小明妈妈坐在火盆边烤火,小明在远处写看书也感受到房子里的温度上升了,下面说法正确的(  )。
A.小明妈妈烤火主要是通过热传导获得热量
B.房子里升温了主要通过热对流的方式传递热量
C.小明坐在在远处感到暖和,主要是通过热辐射的方式获得热量
9.(2024五下·永定期末)在做比较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中,种子在温暖的地方更容易发芽,说明种子需要   ;把种子泡在水里,种子没有发芽,原因是缺少   。
10.(2024五下·永定期末)像池塘这样,有水草、鱼、虾、水蚤和各种细菌等   及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   共同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被称为生态系统。
11.(2024五下·永定期末)许多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过度消耗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大大增加了大气中   等气体的含量。这些增加的气体会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这种增温效果类似栽培植物的温室,被称作“    “。
12.(2024五下·永定期末)我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文化习俗,善于观察的小亮同学发现生饺子刚下锅时会沉在水底,饺子在煮的过程中体积会   ,煮熟后会浮在水面。煮熟后的饺子会浮在水面是因为受到的   增大。
13.(2024五下·永定期末)   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目前我国常用的能源有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其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14.(2024五下·永定期末)科学小组进行“比较种子发芽实验”的研究。根据光照、温度、水分三种因素,设计了甲、乙、丙三组实验,每组各播种三颗蚕豆种子,实验方法与结果如下表。请根据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甲组 乙组 丙组
光照 阳光下 黑暗中 黑暗中
温度 23℃ 23℃ 23℃
水分 每天浇适量水 不浇水 每天浇适量水
实验结果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全部发芽
①如果要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应该选择    和   两组做对比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蚕豆种子发芽   阳光。
②在实验过程中,小明还能发现:蚕豆种子发芽时,首先钻出种皮的是   。根据实验现象发现,乙组的种子没有发芽,其原因是   。
③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   、   。
15.(2024五下·永定期末)小亮参加校园科技节比赛手工制作了一艘小船,如图所示。
①小亮制作的船主要的行驶动力是   。在测试小船行驶过程中,小亮发现小船航行方向不稳定,容易偏航,需要装上   来修正航行方向。
②小亮把船首处的泡沫打磨成图片上的形状,这样会减小船在航行时受到的   。
③小亮在船体时,将船两侧的泡沫塑料加厚加宽,这样做是为了增加船的   。
16.(2024五下·永定期末)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以“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为标准,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说一说,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怎样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生活达到绿色环保、低碳节能地目的?(至少3条)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早春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主要是为了增温保湿。早春气温较低,土壤温度不足会抑制种子萌发,薄膜可减少热量散失,提高地温;同时能阻挡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为种子萌发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条件。
2.【答案】C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食物链通常从生产者开始,水草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产者,处于食物链最底层。虾米以水草为食,是初级消费者;小鱼吃虾米,成为次级消费者;大鱼吃小鱼,属于三级消费者。食物链中箭头指向捕食者,所以正确顺序是水草→虾米→小鱼→大鱼。
3.【答案】C
【知识点】船的历史
【解析】【分析】独木舟的优点是阻力小、材料易得,独木舟的缺点是体积小,船底狭窄,装载量小、不稳定,容易侧翻。
4.【答案】C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设计制作小船时,通常经历五个环节,依次是:明确标准→设计图纸→制作小船→测试小船→改进小船。所以这五个环节的顺序依次是①→④→③→⑤→②。故C符合题意。
5.【答案】C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在河道治理中,正确的是C。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会加剧水体污染,破坏生态;网箱养殖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质。而大力宣传提高保护意识、倡导垃圾定点投放,能从源头减少污染物进入河道,是科学的治理措施,有利于维护河道生态环境,故正确答案为 C。
6.【答案】B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我国人均水资源量约 2000 立方米,世界人均约 7800 立方米。世界人均水资源量大约是我国的4倍,我国人均水资源量是世界的四分之一。选项B正确。
7.【答案】A
【知识点】水的蒸发;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锅盖是冷的,当水蒸气向上升时,会碰到锅盖,水蒸气遇冷就会凝结,挂在锅盖上,打开锅盖时,锅盖下方升腾起白气,一些水珠从锅盖滴下。所以这些水珠是锅内的水变成水蒸气又在锅盖上凝结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8.【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小明妈妈烤火时,炭火主要通过热辐射直接传递热量;房子升温是因空气受热后对流扩散热量;小明在远处感到暖和,是炭火的热量以电磁波形式通过热辐射直接传递,无需介质。
9.【答案】适宜的温度;空气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种子在温暖的地方更容易发芽,说明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把种子泡在水里,水中缺乏空气,所以种子没有发芽。
10.【答案】生物;非生物
【知识点】生物与非生物
【解析】【分析】每一个生态系统都有自己的结构层次,个体是构成生态系统的最小单位。向上依次为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像池塘这样,由水草、鱼、虾、水蚤和各种细菌等生物及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非生物共同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被称为生态系统。
11.【答案】二氧化碳;温室效应
【知识点】空气污染
【解析】【分析】许多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过度消耗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大大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这些增加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这种增温效果类似栽培植物的温室,被称作“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全球范围内气候混乱异常,加剧了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带来沿海陆地面积缩小,带来了洪涝、干旱、高温等气象灾害,进而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一系列的影响和伤害。
12.【答案】变大;浮力
【知识点】浮力;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生饺子下锅后由于所受的浮力小于重力所以下沉,沉到锅底,煮熟后饺子的体积由于受热膨胀而变大,饺子所受浮力变大,重力不变,浮力大于重力,所以饺子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
13.【答案】地球;太阳能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太阳能
【解析】【分析】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目前我国常用的能源有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其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风能、水能、太阳能。煤炭、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14.【答案】甲;丙;不需要;胚根;缺少水分;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形态;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① 甲、丙两组对比(甲:阳光下,丙:黑暗中),其余条件(温度、水分)相同。实验结果显示两组种子均发芽,说明蚕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② 种子发芽时,首先钻出种皮的是胚根(发育成根)。乙组种子未发芽,因实验中乙组不浇水,缺乏种子萌发必需的水分。
③ 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氧气)。
15.【答案】电力;船舵;阻力;载重量
【知识点】制作小船;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① 手工小船通常依靠 风力(如帆)、橡皮筋弹力或电动机等提供动力,结合常见手工船设计,此处动力可能为 风力;航行方向不稳定时,需装船舵来控制航向。② 船首打磨成流线型,可减小航行时与水的 阻力,使船行驶更顺畅。
③ 船体两侧泡沫加厚加宽,会增加船的 稳定性,通过扩大底部支撑面积或调整重心,减少摇晃。
16.【答案】(1)少买不需要的衣服; (2)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3)充分利用自然光,减少照明设备电耗; (4)外出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5)不乱扔废弃物,少用一次性塑料袋,购物自备环保袋。(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衣:少买新衣,旧衣改款或捐赠,减少纺织业能耗。食:按需点餐不浪费,自带餐具,拒绝一次性用品。住:随手关灯关电器,空调调至 26℃,用节能灯具。行:短途步行或骑行,公交出行,减少私家车使用。这些行为从生活细节降低能源消耗,践行绿色低碳理念。
1 / 1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1.(2024五下·永定期末)早春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可以促进种子萌发的主要原因是(  )。
A.增加了空气 B.增温保湿 C.减少了阳光照射
【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早春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主要是为了增温保湿。早春气温较低,土壤温度不足会抑制种子萌发,薄膜可减少热量散失,提高地温;同时能阻挡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为种子萌发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条件。
2.(2024五下·永定期末)关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啃水草”这一俗语,如果用食物链描述正确的是(  )。
A.大鱼→小鱼→虾米→水草
B.虾米←水草←小鱼←大鱼
C.水草→虾米→小鱼→大鱼
【答案】C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食物链通常从生产者开始,水草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产者,处于食物链最底层。虾米以水草为食,是初级消费者;小鱼吃虾米,成为次级消费者;大鱼吃小鱼,属于三级消费者。食物链中箭头指向捕食者,所以正确顺序是水草→虾米→小鱼→大鱼。
3.(2024五下·永定期末)考古学家从跨湖桥遗址中发掘出了一条独木舟,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独木舟。独木舟的优点是(  )
A.载重量大 B.稳定性强 C.船体材料易得
【答案】C
【知识点】船的历史
【解析】【分析】独木舟的优点是阻力小、材料易得,独木舟的缺点是体积小,船底狭窄,装载量小、不稳定,容易侧翻。
4.(2024五下·永定期末)船是人类社会伟大的发明。造船小队同学们正在设计制作一艘载重量达400克,有一定动力,能把货物运送到目的地的小船。设计制作小船时,通常经历五个环节:①明确标准;②改进小船;③制作小船;④设计图纸;⑤测试小船。这五个环节的顺序依次是(  )
A.①→③→④→②→⑤
B.①→③→⑤→②→④
C.①→④→③→⑤→②
【答案】C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设计制作小船时,通常经历五个环节,依次是:明确标准→设计图纸→制作小船→测试小船→改进小船。所以这五个环节的顺序依次是①→④→③→⑤→②。故C符合题意。
5.(2024五下·永定期末)澧水是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也是我们张家界这座城市的母亲河。沿着澧水河畔漫步总会遇见一群可敬的“治水人”,在定期打捞河道的漂浮物,确保水面干净无污染。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允许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B.大力倡导居民在河里进行网箱养殖,增加收入
C.大力宣传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倡导垃圾定点定时投放
【答案】C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在河道治理中,正确的是C。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会加剧水体污染,破坏生态;网箱养殖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质。而大力宣传提高保护意识、倡导垃圾定点投放,能从源头减少污染物进入河道,是科学的治理措施,有利于维护河道生态环境,故正确答案为 C。
6.(2024五下·永定期末)当今世界人均水资源体量在7800m3/人左右,如图所示我国人均水资源量是世界人均水平的(  )。
A.约3倍多 B.约四分之一 C.约三分之一少一些
【答案】B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我国人均水资源量约 2000 立方米,世界人均约 7800 立方米。世界人均水资源量大约是我国的4倍,我国人均水资源量是世界的四分之一。选项B正确。
7.(2024五下·永定期末)懂事的小红每天放学回家煮好米饭,当她打开锅盖盛饭时,会观察到锅盖下方升腾起“白气”。这里的白气是(  )
A.锅内的水变成水蒸气又在锅盖上凝结形成的
B.锅内的水沸时到锅盖上的
C.锅外的水蒸气在锅盖上凝结形成的
【答案】A
【知识点】水的蒸发;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锅盖是冷的,当水蒸气向上升时,会碰到锅盖,水蒸气遇冷就会凝结,挂在锅盖上,打开锅盖时,锅盖下方升腾起白气,一些水珠从锅盖滴下。所以这些水珠是锅内的水变成水蒸气又在锅盖上凝结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8.(2024五下·永定期末)冬季烤火的习俗在张家界流传了许久。小明家的火坑房烧有一盆炭火,小明妈妈坐在火盆边烤火,小明在远处写看书也感受到房子里的温度上升了,下面说法正确的(  )。
A.小明妈妈烤火主要是通过热传导获得热量
B.房子里升温了主要通过热对流的方式传递热量
C.小明坐在在远处感到暖和,主要是通过热辐射的方式获得热量
【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小明妈妈烤火时,炭火主要通过热辐射直接传递热量;房子升温是因空气受热后对流扩散热量;小明在远处感到暖和,是炭火的热量以电磁波形式通过热辐射直接传递,无需介质。
9.(2024五下·永定期末)在做比较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中,种子在温暖的地方更容易发芽,说明种子需要   ;把种子泡在水里,种子没有发芽,原因是缺少   。
【答案】适宜的温度;空气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种子在温暖的地方更容易发芽,说明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把种子泡在水里,水中缺乏空气,所以种子没有发芽。
10.(2024五下·永定期末)像池塘这样,有水草、鱼、虾、水蚤和各种细菌等   及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   共同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被称为生态系统。
【答案】生物;非生物
【知识点】生物与非生物
【解析】【分析】每一个生态系统都有自己的结构层次,个体是构成生态系统的最小单位。向上依次为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像池塘这样,由水草、鱼、虾、水蚤和各种细菌等生物及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非生物共同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被称为生态系统。
11.(2024五下·永定期末)许多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过度消耗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大大增加了大气中   等气体的含量。这些增加的气体会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这种增温效果类似栽培植物的温室,被称作“    “。
【答案】二氧化碳;温室效应
【知识点】空气污染
【解析】【分析】许多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过度消耗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大大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这些增加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这种增温效果类似栽培植物的温室,被称作“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全球范围内气候混乱异常,加剧了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带来沿海陆地面积缩小,带来了洪涝、干旱、高温等气象灾害,进而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一系列的影响和伤害。
12.(2024五下·永定期末)我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文化习俗,善于观察的小亮同学发现生饺子刚下锅时会沉在水底,饺子在煮的过程中体积会   ,煮熟后会浮在水面。煮熟后的饺子会浮在水面是因为受到的   增大。
【答案】变大;浮力
【知识点】浮力;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生饺子下锅后由于所受的浮力小于重力所以下沉,沉到锅底,煮熟后饺子的体积由于受热膨胀而变大,饺子所受浮力变大,重力不变,浮力大于重力,所以饺子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
13.(2024五下·永定期末)   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目前我国常用的能源有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其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答案】地球;太阳能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太阳能
【解析】【分析】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目前我国常用的能源有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其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风能、水能、太阳能。煤炭、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14.(2024五下·永定期末)科学小组进行“比较种子发芽实验”的研究。根据光照、温度、水分三种因素,设计了甲、乙、丙三组实验,每组各播种三颗蚕豆种子,实验方法与结果如下表。请根据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甲组 乙组 丙组
光照 阳光下 黑暗中 黑暗中
温度 23℃ 23℃ 23℃
水分 每天浇适量水 不浇水 每天浇适量水
实验结果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全部发芽
①如果要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应该选择    和   两组做对比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蚕豆种子发芽   阳光。
②在实验过程中,小明还能发现:蚕豆种子发芽时,首先钻出种皮的是   。根据实验现象发现,乙组的种子没有发芽,其原因是   。
③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   、   。
【答案】甲;丙;不需要;胚根;缺少水分;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形态;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① 甲、丙两组对比(甲:阳光下,丙:黑暗中),其余条件(温度、水分)相同。实验结果显示两组种子均发芽,说明蚕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② 种子发芽时,首先钻出种皮的是胚根(发育成根)。乙组种子未发芽,因实验中乙组不浇水,缺乏种子萌发必需的水分。
③ 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氧气)。
15.(2024五下·永定期末)小亮参加校园科技节比赛手工制作了一艘小船,如图所示。
①小亮制作的船主要的行驶动力是   。在测试小船行驶过程中,小亮发现小船航行方向不稳定,容易偏航,需要装上   来修正航行方向。
②小亮把船首处的泡沫打磨成图片上的形状,这样会减小船在航行时受到的   。
③小亮在船体时,将船两侧的泡沫塑料加厚加宽,这样做是为了增加船的   。
【答案】电力;船舵;阻力;载重量
【知识点】制作小船;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① 手工小船通常依靠 风力(如帆)、橡皮筋弹力或电动机等提供动力,结合常见手工船设计,此处动力可能为 风力;航行方向不稳定时,需装船舵来控制航向。② 船首打磨成流线型,可减小航行时与水的 阻力,使船行驶更顺畅。
③ 船体两侧泡沫加厚加宽,会增加船的 稳定性,通过扩大底部支撑面积或调整重心,减少摇晃。
16.(2024五下·永定期末)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以“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为标准,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说一说,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怎样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生活达到绿色环保、低碳节能地目的?(至少3条)
【答案】(1)少买不需要的衣服; (2)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3)充分利用自然光,减少照明设备电耗; (4)外出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5)不乱扔废弃物,少用一次性塑料袋,购物自备环保袋。(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衣:少买新衣,旧衣改款或捐赠,减少纺织业能耗。食:按需点餐不浪费,自带餐具,拒绝一次性用品。住:随手关灯关电器,空调调至 26℃,用节能灯具。行:短途步行或骑行,公交出行,减少私家车使用。这些行为从生活细节降低能源消耗,践行绿色低碳理念。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