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导入新课猪皮“治少阴下利、咽痛”“猪胆汁者,少阳春生之气也”“猪心主虚悸气逆,妇人产后中风”“妇人血崩,老母猪粪烧灰,久服三钱即可痊愈”翻看《本草纲目》,李时珍详细记载了猪的药用价值。连猪粪的功效都记录了下来,今天让我们从猪的视角,走进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新教材七下历史第21课制作:黎燕琳从猪的视角看科技名著:猪的实用价值壹一、科技名著:猪的实用价值《本草纲目》书影结合教材内容,梳理《本草纲目》的内容和影响?作者朝代著作内容有何特点?特点①:吸收前人成果特点②: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影响传播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一、科技名著:猪的实用价值“16世纪中国有两大天然药物学著作,一是世纪初的《本草品汇精要》,一是世纪末的《本草纲目》,两者都非常伟大。”——李约瑟李时珍人物简介籍贯湖北经历“愈病多不取值,远或千里就药于门”。——《蕲州志》十四岁考进秀才,其后三次乡试落第,二十三岁,随父学医。“猪天下畜之,而各有不同。“——《本草纲目》介绍了各地丰富多采的猪种资源医药学一、科技名著:猪的实用价值“腊月者,烧灰水服,治喉痹。和猪脂,涂赤秃发落”。——《本草纲目》猪尾功效:治喉痹和治发癣等病《本草纲目》记载了猪具有哪些功效?“猪胞所主,皆下焦病,亦以类从尔。”。——《本草纲目》猪膀胱功效:治疗疝气、缩尿和止渴及除湿“猪脂油一斤炼过,入白蜜一斤,再炼少顷,滤净冷定,不时挑服一匙。无疾常服,亦润肺。”。——《本草纲目》猪油功效:补虚、润燥、解毒医药学一、科技名著:猪的实用价值徐光启人物简介朝代籍贯职业主要成就明朝上海科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农政全书》、与利玛窦共同翻译《几何原本》▲ 利玛窦(左)与徐光启(右)精通数学、天文、农业、军事的全能型选手西学东渐农学一、科技名著:猪的实用价值结合教材内容,梳理《农政全书》的内容和影响?作者著作内容影响▲ 《农政全书》内页中国古代四大农书西汉《氾胜之书》、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元代王祯《农书》、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农学一、科技名著:猪的实用价值“猪多,总设一大圈,细分为小圈,每小圈只容一猪,使不得闹转,则易长也。”——《农政全书·牧养》“中国猪在改进欧洲品种中,具有高度的价值”——达尔文“贯仲三斤,苍术四两,黄豆一斗,芝麻一升,各炒熟共为末,饵之,十二日则肥”。——《农政全书·牧养》猪圈设计核心原则?《农政全书》记载了猪的增肥配方有哪些原料?大圈分隔小单间,限制活动空间贯仲、苍术、黄豆、芝麻《农政全书》的养猪法农学一、科技名著:猪的实用价值▲ 《天工开物》世界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的旷世之作▲ 宋应星结合教材内容,梳理《天工开物》的内容和影响?自然力经工艺技巧开发自然物而形成的对人有用的产品作者内容影响科技一、科技名著:猪的实用价值明朝时我国处于农业社会。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家的根本,这一编排体现了作者重农和民本的思想。猪胰“猪胰脏一具,洗净捣烂,和以莜面、碱末,匀合晒干。用以浣衣,则垢自去浮,胜于皂角。若灌蓖(bì)麻末等药,可疗风癞。此古法也。”——《天工开物·乃服》猪胰脏的“一材两用”清洁功能:胰脂肪酶分解油垢药用功能:配蓖麻治疗皮肤病一、科技名著:猪的实用价值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思考1:分析他们能取得成就的原因,感悟科学家精神?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不畏艰险、献身科学的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 注重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虚心向他人学习等。思考2:概括明朝科技发展的特点明清科技发展特点: 重经验总结,创新性不足;仍是传统科技,未转化为近代科技;实用性强,服务于生产;西方科学知识传入。建筑工程:猪的运输贡献贰二、建筑工程:猪的运输贡献任务:根据教材梳理明长城的建设情况?目的起止点回顾:秦长城建立的目的?抵御北方匈奴回顾:秦长城的起止点?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组成用途功能明长城的历史地位?明长城的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完善,工程质量更优作用: 拱卫京师安全;维护北方边境安全;促进民族交融长城二、建筑工程:猪的运输贡献明长城示意图1.找出明长城的起止点。2.找出重要的关隘山海关雁门关分布特点: 呈东西走向;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接壤线上;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北; 京师附近长城分布较为密集。八达岭附近长城结构图二、建筑工程:猪的运输贡献任务:根据教材梳理北京城的建设情况?修建紫禁城构成特点长城二、建筑工程:猪的运输贡献朝廷办事机构的所在地皇帝理政、居住之所,是全城拱卫的天下中枢古人认为皇帝的宫城对应着天上天帝所居的紫微星,故又称紫禁城。皇城位于内城之中,宫城则位于皇城的中心。建都原则:“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宏大建筑,为了烘托帝王至高无上的威严北京城二、建筑工程:猪的运输贡献“根据退休工匠的介绍,故宫内清早期及更早之前的地仗,其各层灰浆并未使用血料……由于清政府的逐渐没落,地仗灰中大量使用面粉价格高昂,于是宫中参考民间地仗的做法,在地仗灰中掺入血料,保留了部分油满,地仗表面呈墨绿色。两种地仗相比,净满地仗极其坚硬,而含猪血的地仗有着多种良好的性能。”——周乾《猪血在故宫古建筑中的科学运用》猪血——故宫建造的重要生物材料猪血可以增强建筑材料的坚固性;猪血容易取得北京城思想家:猪的哲学隐喻叁三、思想家:猪的哲学隐喻梳理四位思想家思想王守仁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心学集大成者主张主张工商皆本主张经世致用如何理解“知行合一” 王守仁知行合一的理念,是强调所习得的知识要与行动有效统一起来,也就是要在实践中理解知识,同时又要用知识来指导行动。这个观点,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内在的相通性。三、思想家:猪的哲学隐喻“王守仁见狱吏给囚犯吃米糠,给猪吃细粮,于是训斥了所有狱吏,并下令把牢中的猪杀了给囚犯吃。”——李庆《王阳明传:十五、十六世纪中国政治史、思想史的聚焦点》狱吏将囚犯视为低于牲畜的存在,正是良知被世俗偏见遮蔽的典型表现,王守仁杀猪分肉的行为体现了知行合一。王守仁黄宗羲“左手犁锄三四件,右方翰墨百千通;牛宫豕圈亲僮仆,药灶茶铛坐老翁。”——黄宗羲在《山居杂咏》黄宗羲亲自参与养猪等农事,以维持生计。结合两段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内容?明末清初进步思想的特点:反对君主专制,反传统,反教条,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主张经世致用,工商皆本,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思想文艺经典:猪的艺术升华肆四、文艺经典:猪的艺术升华时间 书名 作者元末明初元末明初明朝中期清朝中期《三国志通俗演义》( 又称《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红楼梦》曹雪芹背景补充表格的内容思考: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原因: ①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壮大。 ②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社会矛盾加剧,文人对现实进行批判。③印刷术不断发展,为小说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具有反封建色彩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我国第一部白话长篇小说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清朝小说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达猪八戒小说四、文艺经典:猪的艺术升华他秉承了揭露现实、正视人生的创作精神,又不断创新,使中国古典小说达到一个新的艺术境界。了解曹雪芹的生平与创作过程小说四、文艺经典:猪的艺术升华起源发展代表人及作品鼎盛并称南洪北孔衰落:清朝中期以后,昆曲作“因循守旧,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牡丹亭》昆曲脸谱梳理昆曲的发展流变和代表作品昆曲四、文艺经典:猪的艺术升华了解京剧的形成和艺术特点形成背景徽汉合流在戏曲中与猪有关的戏,在陕西社火戏《老君收十二生肖》中有生肖猪的出现,猪是戏中的神话人物,是天神六丁之六,脸谱为社火象形谱式;在京剧中与猪有关系的戏大都在《西游记》。猪八戒 京剧《西游记》戏中人物猪八戒 京剧《平顶山》戏中人物猪八戒 京剧《金钱豹》戏中人物猪八戒 京剧《无底洞》戏中人物京剧京剧形成和发展的原因:①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戏曲舞台非常活跃; ②封建政府的推动;③广大艺人的努力;④社会发展、人民大众文化娱乐的需要。课堂总结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科技名著明长城和北京城明清思想家小说和戏曲医药:李时珍《本草纲目》农学:徐光启《农政全书》农业和手工业技术:宋应星《天工开物》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北京城: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王守仁的心学:“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明末清初黄宗義、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